画外音,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它可以描述心理活动,也可以对画面的背景、叙写对象、事件直接议论抒怀。请任选一角度,根据下图内容及情景提示,写几句画外音。(60字以内)(5分)。

情景:一只燕子徘徊于死去的同伴旁边久久不愿意去。

画外音:

示例一:小鸟也许弱小得微不足道,却也有着令人类都肃然起敬的真挚情感,小燕子对逝去伙伴的悲唤让我们感受到:世界处处都有爱!

示例二:生者的呼喊能唤醒永远沉睡的伙伴吗?一个小小生命的逝去却是另一个生命无尽的痛苦。

示例三:说比好翼齐飞的!说好不离不弃的!你说北方的桃花很灿烂,你说冬天的南方很温暖,醒来吧,我们去看桃花!我们一起回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感悟生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本图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感染作用,体现语文的情感教育功能。

评分要求:可从描写燕子心理活动和对画面内容议论抒情中任选一个切入点。如仅对情景描写或扩写则不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

田园哪有风光美

刘红旗

(1)一次聚会上,唯一来自农村的我突然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一大群我深深仰望的城里人纷纷问我,农村的空气有多新鲜,农村的天空有多湛蓝,农村的野菜有多淳香,甚至有人想去租种一片土地……他们对农村的田园生活“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神情明明白白写在了脸上。

(2)一心向往都市生活的我被一群生活在都市的人向往着,我仿佛是从桃花源走出的那个渔人。

(3)而我这人偏偏心笨嘴拙,直来直去实打实一句:你们有谁愿意去农村住一辈子?像是给本已熊熊燃烧的火焰泼了一盆冷水,众人面面相觑,最终长吁短叹,短暂的小憩尚可,长期的居住不行。

(4)对田园生活的倾心,不过是对令人身心疲惫的都市生活的一种厌倦和回避的自然流露,而绝不是否定与放弃!正如农村的新鲜空气、湛蓝天空和淳香野菜是植根于落后贫穷和苦难的土壤,都市里的紧张浮躁和喧嚣的背后链接的是便利繁华和舒适,忙碌和辛苦是享受和挥霍的成本也是代价,追名逐利是过程也是结果,他们当然不会为了一片蓝天几缕白云小桥流水斜风细雨一时冲动而拒绝荣华富贵和车水马龙。

(5)可以想象的是,如果能把这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带到城里去,他们绝不会俯首屈身长途颠簸到乡下来,哪怕只是片刻的停留,这种判断远远不似在鱼和熊掌之间进行的选择那样艰难。这简直是一定的,因此我也暗自庆幸,这些东西不会被都市掠夺走,真是我们农村的一大幸事。古时有个笑话,媒婆为一家女儿寻找婆家,一个小伙子貌美而家贫,另一个则是家富而面丑,这家小姐羞羞答答地说,那就白天去富家吃饭,晚上在穷家睡觉吧。

(6)都市人何尝不是如此,一方面拥有现代化的各种先进设施,穷奢极欲,一方面心里却又梦想占有农村的恬淡和宁静。两者都是所欲,于是陷入又一轮的不能兼得的遗憾和迷茫,徒增烦恼。

(7)原来,貌似放松身心的优雅活动的深处,隐藏着的竟是都市人的贪婪,所谓纵情自然愉悦山水,也不过是做一次心情的奖赏和刷新,为进入下一轮争名夺利的熙熙攘攘所做的刻意调整和精心准备。

(8)在大自然的青山秀水面前,你突然感到的美不胜收心驰神往,其实这是一种心境,为环境所转换的最原始最本能的审美体验,山水云烟花草树木,不过是激活你内心美感的那只鼠标轻轻的点击,是唤起你内心情趣的那声悄悄的暗示。是先有你放松的心才有的山水的美丽,而非是因为山水的美丽才有你心灵的放松。真正美丽的是你的心灵,而非山山水水本身。明代有一位文化大师王阳明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设若在此时此地,你接到上司下达任务的电话,或是收到下属汇报工作的请示,这些公务的纷争一旦侵入你的心里,山水便非山水,风光亦无风光了。

(9)田园哪有风光美?美其实就在你的心里。

(10)苏东坡在被贬黄州期间,写过一则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12)只要有一颗坡老般的“闲”心,则夜夜有月明,处处有松柏!又何须苦苦寻觅到农村到田园到山山到水水?

(出自《散文百家》2006年第5期,个别地方略有改动)

18.在第(2)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自比从桃花源走出的渔人,结合上下文来看,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19.为什么城里人向往田园生活却不能舍弃城市生活?(6分)

20.第(8)段中画横线的句了应当如何理解?(4分)

21.文章最后引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有何作用?(4分)

[f132b5b678bbab01.gif]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题,共4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3)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

孟子也说过今义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 。”

(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天共长天一色

   (3)逸豫可以亡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②,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②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1)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3分)

(2)“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请简要分析。(3分)

(1)(3分)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2)(3分)“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11.C(“善”意思是“好的方面”)

12.B(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A项,均为介词,①因为,②用、拿;C项,①用来,②表原因;D项,均为介词,①表对象,替、给,②表原因)

13.C(③句是说袁枚对别人文章的赞扬:⑥句是说袁枚处理政事)

14 .A(朝廷的博学鸿词科开考,袁枚和其他二百余人是被推举上去,并非考取;而考取进士是乡试考中举人以后的事)

15.(1)(2分)袁君也竭尽自己的能力对待政事,没有什么回避推托,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2)(3分)袁君仕宦虽不显赫,然而当时的人认为,一百多年来,在充分享受山林的乐趣,获得文章的盛名方面,恐怕没有谁比得上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激情与思想:人文学科教学的审美内核

“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而又充满无穷无尽交易的生活。”情感教育是人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人文学科教学的优势所在。人文学科的教学材料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同时,在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不可避免会受到教学内容的感染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会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等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在很大程度上,人文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的过程。因此,激情的生成与宣泄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文学科教学的审美特色。

丰厚的情感能力是建立在深刻的思想底蕴基础之上的。人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实质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观照与反思所积淀的知识体系。或者说,在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处处闪耀着古往今来的先贤们的思想光辉,字里行间也总会透出对人类命运的焦虑与奋斗。人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也主要是引导学生为人的个性,完整性,历史性而努力,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可以说,这是在性质上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迥然不同的地方。作为一种充满思想与个性的人文知识,所期待的是学习者来自内心的疑问和关注。

与思想性相呼应,人文学科教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强调个人见解。这里不是指一般所说的个人偏见,而是指教学内容本身含有的主观色彩,比如作者观点,思想,情感等;同时也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在理解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时都必然带有的个人观点或感受。这种主观性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应该得到承认甚至加以鼓励。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不同,它不应该追求唯一结果,“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才是人文学科最美的景致。

人文学科教学在知识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特殊的美感――知识教学的螺旋性,这也是其区别于自然学科的又一个显著特点。人文学科知识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它要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应反复陈述主要的内容因素,在不同层次,各个要点上给学生提供多次训练机会,使知识教学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我们应遵循这一基本特点,不要追求“直线效果”而急于求成;但是,却不能因为有这个特点,就认为人文学科教学可以不追求科学的逻辑的力度。因为,没有逻辑的教学不可能是美的教学。我们在阐述“螺旋性”时应更强调其“螺旋漩涡”的形成和链接,更强调“以点带面”的有序反复,更强调“点教学与延伸教学”的设计与操作效果,从而让学生能有效地理解人文思想,感受人文精神,懂得人文关怀,能真正陶醉在人文世界之中。

(节选自《教材・教学・教法》2006年2期)

7.下列对人文学科知识教学的"螺旋性"本质解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A.教学的“螺旋性”是指人文学科知识教学与自然学科教学有显著区别。

B.教学的“螺旋性”是指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反复陈述主要内容因素,在不同层次,各个要点上给学生提供多次训练机会,使知识教学呈螺旋上升的趋势。

C.教学的“螺旋性”是指不追求“直线效果”,不急于求成,但也追求科学的逻辑力度。

D.教学的“螺旋性”强调“以点带面”的有序反复,强调“点教学与延伸教学”的设计与操作效果。

8.对“丰厚的情感能力是建立在深刻的思想底蕴基础之上的”这句话的相关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对人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实质的把握的基础上的。而人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实质就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观照与反思所积淀的知识体系,这是处处体现思想性与个性的。

B.这个结论是从人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引发出来的。人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情感教育,而实现这个目标,则必然要借助于教学内容,这就把情感能力与思想性联系起来了。

C.实现人文学科的教学目的,需要学习者来自内心的疑问和关注,而这又是积极的情感参与的结果。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不断参与中,在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中,才能实现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人的情感才更趋于丰厚。

D.这个论点是说人文学科的教学必须先教会学生思想,让他们的思想深刻起来,然后才培养起他们丰厚的情感能力。

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感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它是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不可缺少的因素。

B.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是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在性质上迥然不同的地方。

C.人文学科教学强调个人见解,甚至是不一般的个人偏见也应得到承认甚至鼓励。

D.结果不求唯一,答案丰富多彩,是人文学科的显著特点,也是人文学科最美的景致。

10.根据原文,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千道万,人的健康情感培养是文科教学的最终目标。

B.文科教学必须理直气壮地进行健康的情感教育。

C.对文科教学不能简单地用自然学科教学的标准来评价。

D.文科教学要努力克服无序反复的毛病,追求自身的逻辑性。

7.B    8.D    9.C    10.D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了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企业。 B:学术腐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资源分配体制不够合理、社会风气不佳和个人品行不良造成的。 C: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八荣八耻”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每个公民的行为标准。 D: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为了减少战争对城市的损毁和交战双方人员的伤亡,所以心理战、舆论战等更应该受到重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的这种丑恶行径为人所 。 (2)时隔数年,又是在他乡异地,偶然与当年单位里的同事 ,我们都感慨不已。 (3)谢徐二美人各出所有,把杜十娘 得焕然一新。

A:不齿 相遇 装扮 B:不耻 邂逅 装扮 C:不耻 相遇 妆扮 D:不齿 邂逅 妆扮

根据下面的图文,按要求作文。

幸福可以是10、100、1000、10000……你可以根据你的感受任意增加“0”的数量,但是一旦前面的“1”失去了,后面再多的“0”所代表的都是虚无。

这幅漫画给你怎样的启示?请自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或套作。

作文见高考评分标准。

“善”是三教九流共同推崇的。儒家的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道家的老子说“上善若水”;佛家修行,首先要求“心存善念”。

你对“善”有怎样的理解?请以“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得抄袭。

作文见高考评分标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