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它的语言简明精练。请结合自身实际,自拟一则座左铭(不少于8个字),并简述理由。(5分)
要点:具有激励、警醒意义(1分);语言简明、精练(1分)、得体(1分);座左铭不是自创的不得分。理由:有针对性,分析合理(2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留得清气满乾坤
冯骥才
①忽闻孙犁先生辞世,一阵痛惜过后,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产生。静下心想,心中无声地冒出王冕那题画诗中最后的两句:不求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②在我热爱继而从事文学来的几十年里,不断地读到孙犁先生的作品。先是他那种风格独具的小说,他的乡土情感与真诚的人民性,那种风格一如白洋淀里的水光荷影,明亮透彻;后来便是他的散文随笔,亦是一样的清纯;其练达的文字,尤具古典文学的功力,仿佛荷叶上的颗颗露珠,晶莹闪烁。孙犁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自然居位甚高。那么,他身后给我们留下的除去作品本身还有什么呢?
③我至今还记得他在鞍山道那两间老式平房,一排书柜从中隔开,外边待客,里边起居。房子几乎没有什么装饰。方桌上一个圆圆的水仙盆,用清水养着十来枚各色的雨花石。那清澈而沉静的水与石头上不变的花纹,便是他个性的象征。记得他每收到外边寄来的刊物,则用裁刀在一边整齐裁开。取出刊物后,收起空信封,以便反过来再用。
④他不爱热闹,自然更不善应酬,与人谈话时也是说的少。他很少谈外国作家。当时我想,可能是“__”才过不久,老人们心有余悸,尤慎于言吧!然而他从不苟合时污,不迎合权势,绝不写那种低眉折腰或是为虎作伥的文字,这在那个充斥着政治淫威的时代是极难做到的。由此看,不正是一种坚硬的骨气支持他这个外表懦弱的知识分子周身不染地度过了那风雨十年吗?
⑤他不喜欢世俗的纷争与打扰,他甚至更喜欢寂寞一些,逢事辄必退避三舍。但是他又不会对社会的症结视而不见,往往忽出一纸言辞犀利的檄文;他既出世又入世。前者出于他的天性,后者出于他的社会良心。而其前者应视做为人高洁,不落俗;其后者则是他思想原则上的黑白分明,刚正不阿。
⑥孙犁先生的处世是有距离感的,它的美学也是讲究距离感的。即便是他写那些抗战时代的小说,对自己十分投入的生活,也保持一种审美的距离。审美距离的最终成果是审美的升华,这也是他那些名篇今天还很迷人的关键。同时,距离使他冷静,深入,不被激情误导,所以孙犁的作品不煽情,不造势,不媚俗;看似很淡而实际很深。他用生活本质的情感与美征服人。能使他如此自信的写作,来源于他为人为文的真实、透彻与纯粹。
⑦他的生活与写作始终在自己的“人文绿地”里。从未有过大红大紫,鼓乐喧天,众星捧月,骑龙驾虎。他活得安静,自我,孤独,从容。他活在任何圈外,甚至在文坛外。离开文坛却不离开文学,这才是他选择的一种活法。别人都知道他怕人打扰而与他拉开距离。他与外部的联系只有依靠信件而非电话。但评价一个作家的生活最终还是要看他的作品。他终生守住自己的个性,也就守住了自己的文学。孙犁的寂寞才是彻底的、不打折扣的、真正的寂寞,不是拿清高作为卖点的假寂寞或者伪寂寞。他拿自己的一生证明了自己的天性与个性,最终才完成了自己。
⑧他给文坛留下的既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性格。把这种风格与性格合在一起,便是孙犁的文学空间。孙犁是当代文坛特立独行的“惟一”。他是不可模仿也无法模仿的,这便是他至高的价值。也许我们的理论界过于钟情于种种舶来的新潮,对孙犁的空间远远没有开掘。而且,在今天市场化中充满世故与故事的油腻腻的文坛艺坛中,由于孙犁这种为人为文的存在,使我们觉得清气犹在,呼吸起来,沁人心脾。
⑨文学的一代先贤去了,历史的巨手把一个文学时代一下子翻了过去。这一代人中有多少昔日的才俊与文豪,都已化为一片虚幻。站在历史的面前,我们深深感到无奈与茫然。谁也无法把过去的时光拉回来。
⑩但历史也不会空空而去。孙犁的一代不是把美好的有特殊意义的东西留给了我们?我们因他们而骄傲。我们会珍惜他们留下的一切的。
(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题目借王冕诗句高度概括地评价了孙犁先生的一生,寄寓了作者的无限崇敬之情。
B.作者撷取孙犁养雨花石这一细节,主要表现孙犁高洁坚定的品格和高雅的情趣。
C.孙犁的“寂寞”反映出他安静从容的生活态度和不媚流俗、恬淡高洁的伟大人格。
D.孙犁的作品被人们热爱,在于它是一种审美的升华,用生活本质的情感与美打动人。
E.作者将自己的满怀深情隐含于字里行间,因而使文章含蓄隽永,横生曲拆婉转之趣。
18.根据全文内容,解说“只留清气满乾坤”中“清气”的含义。(4分)
19.统观全文,概述“孙犁的一代”对于我们的特殊意义。(4分)
20.冯骥才这样评价孙犁先生的作品:“他那种风格独具的小说,他的乡土情感与真诚的人民性,那种风格一如白洋淀里的水光荷影,明亮透彻……”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是如何体现“他的乡土情感与真诚的人民性”的?请简要分析。(6分)
17.(4分) B E
18.(4分)要求:①孙犁其文:文风清纯(1分)、文字练达(1分);②孙犁其人:一身正气、硬气(1分);淡泊高洁。(1分)
19.(4分)要点:①孙犁的一代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精神财富);②给我们留下了纯洁的文风与高尚人格,净化了文坛与我们的心灵;③为我们研究具有民族特色(传统)的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答出3点得满分)
20.(6分)要点:结合①作者对白洋淀自然环境的描写、②对人物的记得划③及作者的情感,分析小说所体现的乡土感情和人民性。(每点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①“四杰”之后,唐代现实生活五彩缤纷,盛唐之音如“鲜花怒放”。陈子昂首先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写这首诗的时候,尽管是一腔愤慨,但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尽管□□□□,但所展现的,却是一幅□□□□的春晨图画,它愉快活泼而并不□□□□。这就是盛唐之音。
②“葡萄美酒夜光怀,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戌,也爽朗明快;“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个人、民族、阶级、国家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中,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和方面,它在中国诗史上确乎是前无古人的。
③江山如此多娇!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宁静的一面则由田园诗派写出。王维的辋川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忠实、客观、简洁,如此天衣无缝而又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写自然如此之美,在古今中外所有诗作中,恐怕也数一数二。它优美、明朗、健康,同样是典型的盛唐之音。如果拿晚唐杜牧的名句来比,例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也极其空灵美丽,非常接近盛唐,然而毕竟更柔婉清秀,没有那种阔大气质了。
④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以及国舅磨墨、力士脱靴的传说故事,都深刻反映着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的约束和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__。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在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拘束的历史时期中才可能存在。
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强音。痛快淋离,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这里有不可预计的情感抒发,不可模拟的节奏音调……。尽管时代的原因使李白缺乏庄周的思辨力量和屈原的深沉感情,但庄的飘逸和屈的瑰丽,在李白的天才作品中确乎合而为一,奏出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交响诗的最强音。
⑥然而,这个极峰与文艺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音。
(有删改)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唐代诗歌大致分为两个派别: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王维为代表的田园诗派。
B.《将进酒》因为不受约束,不循规范,冲口而出,所以成为盛唐的“最强音”。
C.李白与杜甫的诗歌虽然有浪漫与现实之别,但两者均属于典型的“盛唐之音”。
D.“盛唐之音”虽然风格多姿多彩,但是它们所体现的精神风貌并无本质的不同。
15.在第一段的空格处,填写恰当的词语。(3分)
16.“盛唐之音”的特点有哪些?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4分)
14.D(3分)
15.惜花伤春(1分);清新美丽(1分);低沉哀痛(1分。(意思对即可)
16.①风格豪迈壮丽、优美明朗健康、瑰丽飘逸(或气质阔大);
②反映出知识分子积极进取向上、乐观自由的精神追求(或折射出欣欣向荣、开拓进取的时代特点);
③表现形式富有创造性。(4分,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得满分)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前6题任选5题,⑦⑧必作)(7分)
①《将进酒》中“ ,但愿长醉不复醒”一句,隐晦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
②《兵车行》真实再现了唐王朝穷兵黩武所造成的民生凋敞的景象:“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
③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飞湍瀑流争喧, ,”极尽夸张之能事,着力描写千山万谷发出的雷鸣般响声,渲染惊险的气氛。
④《李凭箜篌引》借助奇特的想像表现音乐的感染力,如“梦入神山教神妪,” 。 ,露脚飞湿寒兔。
⑤李商隐《锦瑟》的颈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 。”
⑥《旅夜书怀》尾联“ , ,”形象的比喻描写自己的处境,自伤漂泊之意跃然纸上。
⑦《师说》中韩愈提出的择师标准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⑧《阿房宫赋》中写秦人肆意挥霍六国珍器重宝的语句是“鼎铛玉石, ,
。”
①钟鼓馔玉不足贵
②千村万落生荆杞
③崖转石万壑雷
④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⑤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⑦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⑧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分)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玉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睿率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①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和《石头城》,就体裁而言,前者是 ,后者是 。
②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下”字渲染了西晋水军浩大威猛的声势,“收”字凸现了东吴一败涂地的景象。
B.颔联选取铁索沉江、降幡出城两个细节,形象而凝炼地再现了西晋灭吴的历史。
C.颈联中依旧的山形、寒冷的江水等景物,引发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无限感慨。
D.尾联写天下一统大势中的故垒芦荻、萧瑟秋风,隐含了诗人对唐朝国运衰微的忧虑。
③“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和“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都是怀古诗中的名句,其感情及表现手法均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5分)
①《西塞山怀古》七言律诗,《石头城》七言绝句。(2分,答出律诗、绝句即可得分)
②C(对历史更迭、朝代兴替的感伤之情)(3分)
③两首诗均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历史兴亡之感。如刘诗写山形依旧、寒江流淌,包诗写斜阳列照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朝代更迭、人世变化的兴亡之感。(如答衬托手法,并加以分析也可)(感情1分,表现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君 子 不 谓 小 善 不 足 为 也 而 舍 之 小 善 积 而为 大 善 不 谓 小 不 善 为 无 伤 也 而 为 之 小 不 善 积 而 为 大 不 善 是 故 积 羽 沉 舟 群 轻 折 轴。故君子禁于微。
《淮南子・缪称训》
君 子 不 谓 小 善 不 足 为 也 而 舍 之/小 善 积 而 为 大 善/不 谓 小 不 善 为 无 伤 也 而 为 之/小 不 善 积 而 为 大 不 善/是 故 积 羽 沉 舟/群 轻 折 轴。(每处1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6.B(“堵”应为“墙,墙壁”)
7.D(代词,这样)
8.A(补充的主语应为“尔”或“汝”)
9.B
10.C
下面四句评论所对应的作家、作品依次是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②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③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④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A:吴敬梓《儒林外史》 孔尚任《桃花扇》 曹雪芹《红楼梦》 蒲松龄《聊斋志异》 B:蒲松龄《聊斋志异》 孔尚任《桃花扇》 曹雪芹《红楼梦》 吴敬梓《儒林外史》 C:蒲松龄《聊斋志异》 曹雪芹《红楼梦》孔尚任《桃花扇》 吴敬梓《儒林外史》 D:吴敬梓《儒林外史》 曹雪芹《红楼梦》孔尚任《桃花扇》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电视剧《闯关东》里让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具有了丰富内涵,这正是《闯关东》之所以深入人心、扣人心弦的原因。 B: 建筑界许多专家认为,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建造了具有开创意义的“鸟巢”是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的独特建筑。 C: 张教授从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基本观点、精神实质等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阐述,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D: 国家将加大资助困难学生、优抚救济、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 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 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 在黄河岸上, 着阳光。这是一个多么平静的原野!
A:摆放 探 躺 沐 B:安放 探 睡 晒 C:安放 拖 躺 沐 D:摆放 拖 睡 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