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扩大了观众的参与面,还特别邀请了几个地震灾区的代表来到现场,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辞旧迎新。 B:会馆可以保存乡土文化,凝聚同乡力量,推行宗法制度。因此,各地纷纷在京师南城地区建立会馆,形成了宣南特有的文化景观。 C:近几年,各种版本的高校排行榜纷纷出炉。由于教育部对此采取沉默的态度,使社会上一些人将此理解为“官方默许”而大肆炒作。 D:无论西方或东方,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__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达赖为名, 中国内政。 ②这次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 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解决,可是却把它引向全世界,造成了世界性的金融风暴。 ③正面典型的推广和反面典型的警示对促进工作、弘扬正气、 邪恶,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A:干涉 原来 鞭笞 B:干涉 本来 鞭挞 C:干预 原来 鞭挞 D:干预 本来 鞭笞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殒落 装璜 共商国是 心心相印 B:掣肘 启事 出奇不意 倍尝艰辛 C:遴选 邦交 掎角之势 平心而论 D:招徕 冒然 继往不咎 飞黄腾达
清人张潮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就你的理解,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仿写句子,用“……好比……;若……,便……”,不要用例句的内容。(5分)
例句:事业好比雪球,越推越大,若在途中停下,便会渐渐融化。
对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不超过30个字。(5分)
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他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当然不管一个多么高的天分,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作出创造性思维也是很困难的。
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即天赋、兴趣、意志力有很高的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我的信念
[波兰]玛丽•居里(剑捷译)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不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予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14.联系文意,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第一自然段中有“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这“天赋的才能”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有“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五自然段中有“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那么“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指的是什么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自然段中说“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联系文意,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这样说有什么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人自身本来具有的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2)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而奋斗的力量
15.致力于科学研究事业,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16.含意是:科学家受到具有伟大的的科学的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事业中。效果是:运用了比喻,这样更突出了科学是有伟大的美,以及它吸引科学家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事业中,引发联想想象,语言生动、形象。
补写出下列句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况《劝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归去,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__》)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使人听此凋朱颜 枯松倒挂倚绝壁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2)题。(8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联系全词看,“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具有什么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面写梅花在黄昏时孤寂愁若,又遭雨侵袭,暗写诗人自己主张抗金而受到当权的投降派的打击孤寂而凄苦的处境。(2)用托物言志(或拟人)手法,梅花象征正直坚贞的气节,表面写梅花,实际是写诗人自己的遭遇和心情。这样委婉抒发情感,增强了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黄庭坚的诗集卖过十两银子一部的辣价钱。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义务或者权利来把它说成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加班兼职、力竭声嘶的赶任务。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越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意,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更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
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
学得来维肖而不维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里”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这一点从下面的评述和注释里就看得出来。鄙薄宋诗的明代作者对这一点推陈出新都皱眉摇头,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节选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5.第1段中,作者谈了对宋诗的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诗有写得不好的,可以不选。
B.所选的宋诗中,没有可评价为最优秀的作品。
C.整体说来,宋诗的成就比元诗、明诗、清诗都高。
D.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宋诗的成就。
6.第2段中作者举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例子,主要想说明的见解是
A.紧跟着伟大诗歌创作时代唐朝而起来的宋代诗人担心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B.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继承者应勇于开拓,而不能只是守成而无大作为。
C.前代的诗歌造诣传给后人,也要求后人后来居上或别开生面。
D.唐诗给宋代诗人做出榜样,宋代诗人只有勇于开拓,才能有超过唐诗的成就。
7.第2段中,作者把宋诗与唐诗联系来谈,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诗人学习唐诗在技巧和语言方面虽精益求精,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功。
B.宋代诗人过于摹仿依赖唐诗,因而没有自己的风格和意境。
C.宋代诗人对唐诗有所继承发展,只不过在技巧和语言方面有不多的推陈出新。
D.宋代诗人在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大特变,风格和意境继承唐诗,但没有走出自己的路。
5.B(“没有可评价为最优秀的作品”不正确,原文说“选宋诗不等于要把它说成顶顶好”,即应实事求是评价所选宋诗)
6.D(作者举亚历山大大帝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宋诗与唐诗的继承关系,因而D项是主要想说明的见解)
7.A(“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功”推断结果不正确,文中说“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宋人在诗歌的“小结里”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据此,应该是取得了一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