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5分)
孽 摇 之 虚 有 鸟 焉 一 身 而 九 头 得 食 则 八 头 皆 争 呀 然 而 相 衔 洒 血 飞 毛 食 不 得 入咽 而 九 头 皆 伤 海 凫 观 而 笑 之 曰 而 胡 不 思 九 口 之 食 同 归 于 一 腹 乎 而 奚 其 争 也?
――《郁离子・九头鸟》
孽 摇 之 虚 // 有 鸟 焉 / 一身 而 九 头/ 得 食 则 八头 皆 争 / 呀 然 而 相 衔 /洒 血 飞 毛 / 食 不 得 入 咽 / 而 九 头 皆 伤 /海 凫 观 而 笑 之 //曰 / 而 胡 不 思 / 九口之 食 / / 同 归 于 一 腹 乎 / 而 奚 其 争 也?

6.B、(“约”应为结盟,联合之意)。
7.A、(二者都是副词,何必之意)。
8.D、(应为“苏代”)。
9.C、
10.D、(错误有两处,①“苏代以宰相的身份”应为“苏代拿着相印”;②“感激齐王的赏赐之恩”这是苏代的话,不是甘茂拒不回秦的理由)。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花十九年时间主编而成,它与《史记》合称中国的“史学双璧”。 B:被称为我国四大名著的作品是明代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和清代的《西游记》《红楼梦》 C:巴金,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等。 D:莎士比亚,法国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和朱丽叶》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看着四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你会强烈地感到一种灵魂的震撼;那里到处是断壁残垣,那里到处是流离失所的孤儿。 B:由于春节期间家禽消费量有可能增多,有关部门希望推广集中屠宰和白条鸡上市,以减少活禽对人的感染机会。 C: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建设好基础设施之外,搞好节水工程也是能否使西部经济迅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D:“神七”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再一次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探索精神,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必将永载史册。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每句话的划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要 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②要办好这里的警政,非对负责行政管理的相关官员严加 不可。③乡村月夜,朦胧而又静谧, 可以听见三两声嘶哑的狗吠之声。
A: 汇合 鉴别 偶然 B:会和 甄别 偶然, C: 汇合 甄别 偶尔 D:会和 鉴别 偶尔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
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是缺少阳
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
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
把石子紧紧缠住。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不少于800字。
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阅读下面这则报道,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信息点,用简明的语言,说服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去欣赏音乐会。不超过40个字。(4分)
据报道,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世界范围的古典音乐盛会――“五月音乐节”,在5月1日至5月29日举行。来自亚欧美三大洲、八个国家的乐团劲旅,五位世界级著名指挥,将奉献14台、19场音乐会,涵盖交响乐、室内乐、声乐三大古典音乐。部分音乐会的最低票价只有80元。
①扣合材料信息,突出音乐会某一特点(2分);②合情合理(1分);③语言简明生动(1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湖光塔影
宗璞
①从燕园离去的人,难免沾染些泉石烟霞的癖好。清晨在翠竹下读书,黄昏在杨柳岸边散步,习惯了,自然觉得燕园的朝朝暮暮,和那一木一石融在一起,难以分开。燕园的诸般景色中,最不能忘记的,大概是那湖光塔影的画面了。但若真把这幅画面落到纸上,究竟该怎样着笔,我却想不出。
②小时候,常在湖边行走。只觉得这湖水真绿,绿得和岸边丛生的草木差不多,简直分不出草和水、水和草来。又觉得这湖真大。在湖岸边看着鱼儿向岛游去,水面上形成一行行整齐的波纹,“鱼儿排队!”我想。夜晚,在梦中,我便也加入鱼儿的队伍,去探索小岛的秘密。
③一晃儿过了几十年。我在经历了人世酸辛之余,也已踏遍燕园的每一个角落,领略了花晨月夕,四时风光。未名湖,湖光依旧。那塔,应该是未名塔了,最让人难忘的,是它投在湖水上的影子。晴天时,岸上的塔直指青天,水中的塔深延湖底。湖水一片碧绿,塔影在湖光中,檐角的小兽清晰可辨。阴雨时,黯云压着岸上的塔,水中的塔也似乎伸展不开。雨珠儿在湖面上跳落,泛起一层水汽。塔影摇曳了,散开了,一会儿又聚在一起,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雾起时,湖、塔都笼罩着一层层轻纱。雪落时,远近都覆盖着从未剪裁过的白绒毡。
④月夜在湖上别有一番情调。湖西岸有一座筑有钟亭的小山,山侧有树木、草地和一条小路。月光在这儿,多少有些局促。循小路转过山角,眼前忽然一亮,只见月色照得一片通明,水面似乎比白天宽阔了许多,水波(甲)月光不知流向何方。那北岸树丛中的灯火,很快显示了湖岸的线条,透露了未名湖的秀雅风致。行近岸边,长长的柳丝(乙)着月色湖光。水的银光里是挺拔的塔影,天的银光下是挺拔的塔身。这地面上留住的月光和湖面上的不同。湖面上的闪烁跳跃,如同乐曲中轻盈的拔弦;地面上的迷茫空灵,却似水墨画中不十分均匀的笔触。
⑤循路东行到一座小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月光从密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⑥冷月有知,当能告诉我们从建园起这里发生的种种悲剧。鹤影诗魂,难逃魔掌,更不说这湖山中渗透的民脂民膏,埋葬着的累累白骨了。这园原名淑春园,是乾隆年间权臣和的私产。“芳园筑向帝城西”,那时颇有些达官贵人在这一带经营园圃。燕园北部的镜春、朗润、鸣鹤诸园,都是私人园林,现已融入燕园,成为一体。
⑦从那幽塘边上行,到了千百竿翠竹掩映的临湖轩,那便是当初燕京大学的神经中枢了。燕大于一九二六年从城内迁此。同年,在抗议北洋军阀卖国行径的游行中,便有燕大学生惨遭杀害。三十年代中,多少满怀革命理想的青年,离开了湖光塔影奔向延安;四十年代中动荡、忧虑、苦痛和欢喜的岁月,虽然没有给这里的景物留下痕迹,却镌刻下了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斗的足迹。
⑧又是清晨散步,向湖中的岛眺望,那白石船仍静静地停泊在原处,树木只管各自绿着。在那浓绿中,一架射电天文望远镜赫然摆在那里,仰面向着天空。有的朋友认为它破坏了自然的景致,而我却觉得它在湖光塔影之间,显示出人类智慧的光辉,儿时的梦又在眼前浮起。
⑨沉思了片刻,未名塔的背后已是一片朝霞。这时却只有两个七八岁的学生在湖边。他们不知从何时起,坐在岸石上,聚精会神地观察水里的鱼。“看!鱼!鱼排队!”他们高兴地大叫大嚷,一面指着水面上整齐的一行行波纹,波纹正向小岛行去。“骑鱼探险去吧?”:茂不由得笑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冲我眨眼睛,又赶快去盯住大鱼。我不只知道这个,还知道他们的梦。
⑩我怕打扰他们,便走开了。信步来到大图书馆前。图书馆四层楼顸周围镶嵌的绿琉璃瓦在朝阳的光辉里闪闪发亮。这里终日座无虚席。每天清晨,总有许多人在门前等候。有几次,别出心裁的年轻人用鼓鼓的书包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11)这时,我虽不在未名湖畔,却想出了一幅湖光塔影图。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
(有删改)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讲究布局谋篇,以作者的行踪为经线,以燕园的湖光塔影为纬线,写景、叙事穿插自如。
B.在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以清新自然之笔,将湖光塔影的四季景象与自身的人事酸辛相照应。
C.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虚实结合,其中“寒塘”“冷月”隐喻造成悲剧的
__社会。
D.作者写两个孩子沐浴在一片朝霞之中,寓意深远,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如满天早霞蓬勃兴旺。
E.燕园的“湖光塔影”既具有自然之美,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内容。
18.请根据第④段景物描写的意境,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分别填人
甲、乙两处,并任选其一分析运用之妙。(4分)
(1)甲(载着、推着): 乙(摇曳、舞动):
(2)妙处: 。
19.文章中多次写到“梦”,“梦”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写“梦”的用意是什么?(4分)
20.作者说:“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请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7.(4分)CE(A本文以时空交错的行文方式,穿连起湖光塔影、人文历史;B“湖光塔影的四季景象与自身的人事酸辛”不相照应;D牵强附会)
18.(4分)①甲:载着;乙:摇曳。(2分)②分析:示例一:“载着”形象地表现出满湖月光,随水波轻漾的景象(2分)。示例二:“摇曳”生动地表现出轻拂的柳丝映照在湖光
月色里,柳姿、湖光、月色随轻波荡漾的景象(2分)。(意思对即可)
19.(4分)文中写了三个梦,既指作者儿时做的探索小岛秘密的梦,也指作者、两个孩子儿时探索未知奥秘的梦想。(2分)。湖光塔影秀雅迷人的燕园,还是唤起孩子们(或年轻人的)人生梦想、启迪他们智慧的摇篮(2分)。
20.(6分)①美丽的湖光塔影是燕园的象征,表现了燕园的自然之美(2分)。②鼓鼓的半旧的书包代表着一代代不断追求人类智慧的燕园学子(或燕园学子孜孜以求的精神)(2分)。
③湖光塔影与书包相结合的画面,揭示出燕园积淀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或它是中国 文化知识、人文精神的圣殿)(2分)。(意思对即可)

14.(3分)D(金山岭长城不呈峭拔之势,西部长城色调与大漠融合不能令人产生“永恒”
之感)
15.(4分)①长城具有强烈的生命节奏;②长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或建筑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③长城因天时不同具有丰富变幻的美感。(每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6.(3分)D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
①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③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④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苏洵《六国论》)
⑦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苏轼《赤壁赋》)
①鸡鸣桑树颠 ②竹喧归浣女
③扪参历井仰胁息 ④一尊还酹江月
⑤纵豆蔻词工 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⑦酾酒临江,横槊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