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的古典诗意,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及元好问的“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是“无我之境”。在我看来, 是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都存在着一个“入境”问题:“有我”,与情境已融为一体;“无我”,更是与情境融为一体。

A:但 却 尽管 也 B:而 则 尽管 也 C:而 则 无论 还 D:但 却 无论 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定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评卷参照2008年全国卷评分标准。

11月30日,2009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考区的38个城市同时举行,全国有77.5万人参加考试,这一数据再创历史新高。这77.5万名考生将角逐约1.35万个职位,按此计算,淘汰率高达98%。今年的金融危机和就业寒冬,让更多人临时决定试试“国考”独木桥。“今年裸考,明年再来!”有不甘心的考生打定主意想捧上公务员这只“金饭碗”。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就此事发表你个人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语言通畅,有理有据,字数控制在150字左右。(6分)

①赞成的观点: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加大,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制度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加之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直接运用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具有较好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是年轻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有利平台,所以,报考公务员也是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大胆地尝试。②反对的观点:不能盲目从众,要以平常心态对待,客观分析自身的特点和专业背景,不要期望值太高,还是要降低进入社会的心理门槛,发挥自己的特长,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两个答案选择其一即可。只要有观点有理由,合情合理,语言通畅便可酌情给分,满分6分)

请模仿下面这节诗的形式,表达你对“友情”或者“理想”的感悟。(必须4句,可不押韵)(5分)

时间

时间是夹着冰雪的风暴,会染白我们青春的额头;

时间是一道湍急的江流,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

(示例)友情。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会拂去我们眼角的泪痕;友情是一抹明媚的阳关,会照亮我们孤寂的心房。(5分)

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字数不得超过18个字。(4分)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杨维汉)为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申诉难”问题,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最高人民法院30日对外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个全文共43条的司法解释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出台这个司法解释,也是落实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的具体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负责人介绍说。为了确保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审判监督程序部分的顺利实施,使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利进一步落到实处,有必要尽快通过司法解释予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减少适用中的分歧意见。审判监督庭负责人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结合多年来人民法院对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探索,在认真总结各地审判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这一司法解释。

标题:

最高法院出台司法解释破解“申诉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泥土的声音

樵夫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雅创教育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选自《中华散文》,有改动)

14.文章第一段说“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请问泥土的声音实质是什么声音?(6分)

答:

15.文章第四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5分)

答:

16.研读原文,请说说我们怎么做才能听到泥土的声音?(6分)

答:

17.作家韩少功在《土地》一文中曾说:“总有一天, 人们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读完本文后,结合你对土地的认识,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受或体会。(5分)

答:

14.①生命萌动的声音。②热爱土地的心灵的呼声。(6分)

15.修辞手法:通感。(2分)作用:让抽象的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让人的感觉更加直观。“花香”本是嗅觉“闻”到的,此处却可以“搅动”,而且是“青青的”,有了色彩,表达上更有立体感了。(3分)

16. ①热爱土地,敬畏生命。②驱除名利,让狂躁不安的心灵回归宁静,一尘不染。(6分)

17. 参考角度:①土地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物质上的需求。②土地幅员辽阔,可博大人们的胸襟,为人类提供精神上的陶冶。③土地是有灵性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暗示了人生的哲理。④结合历史谈中华民族文明的延续与几千年来农业为本的立国之策。⑤结合当今的时政阐述土地仍然是农业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答案是开放的,不限于上述的参考角度,答案能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体会,2分;体会深刻,表达顺畅,3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⑵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⑵申之以孝悌之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致千里,假舟楫者。(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渡汶河

(明)谢肇

霜飞月落野鸡啼,雾锁长林水拍堤。

夹岸人家寒未起,孤舟已过汶河西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游宦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小诗。②汶河:今名大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北,流向西南,经汶上县入运河。

⑴请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上有何特点,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4分)

答:

⑵诗的后两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了渡河?试加以分析。(4分)

答:

⑴诗人摒弃了一切妍丽的色彩,只以水墨的浓淡不等的渲染,描写出荒寒枯寂的清气幽韵,荒野的鸡鸣和拍岸的水声则以声衬静,更加突出了境界的幽寂。(4分)

⑵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来写渡河。汶河两岸的人家因天寒还未起身,而诗人的孤舟已渡过汶河向西而去了,表现出羁旅行役的艰辛。(4分)

8.D(少却:稍稍后退。)

9.D(①表现李密读书勤奋,②是玄感的观点,③④表现李密的“趣解雄远”,⑤⑥表现李密的“多策略”。)

10.C(依据原文,“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后,“让由是加礼”,所以“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错。)

11.⑴如今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应该先攻取洛阳,以使他们胆战心惊。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去攻打占领,又如何来展示军威?(5分)⑵如今我军缺乏粮食供应,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不久前,英国决定为位于伦敦布罗姆利的达尔文住宅及工作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达尔文航游世界考察后,在这里居住了40年,提出了进化论学说。达尔文故居将世界文化遗产与科学探索和发现联系起来,回应了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有关世界遗产要承认和纪念杰出科学成就的提议。

自1984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英国对申请世界遗产的热情始终不减。目前,英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共有26处,其中文化遗产22处,自然遗产4处。一些遗产如巨石阵、邱吉尔庄园、西敏寺、格林威治天文台、伦敦塔等,在我国知名度较高。

从历史渊源上看,英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大致有这样几类:

一类是历史久远的宏大建筑遗迹,如建于石器时代的巨石阵,罗马帝国早期修建的哈德里安长城和巴巴斯古城以及爱丁堡老城。巨石阵的格局显示它是古人祭祖拜天的圣殿,其建筑工艺人们至今不得其解。

另一类则与王室名门相关。布莱海姆庄园讲述的是近代英法争雄欧洲的历史,西敏寺则见证了英国王室一千多年的沿革与变迁。伦敦塔经历过王宫、监狱、法场、军械库、博物馆、档案馆、制币厂、动物园等无数次角色转换,如今却作为国宝藏地让人流连忘返。英国人对伦敦塔的兴趣甚至比对白金汉宫还高,因为这里珍藏着女王伊利莎白二世那顶镶有3000颗宝石的“帝国皇冠”。

还有一类则属于历史和zōng jiāo 题材,如坎特伯雷大教堂、杜罕姆教堂和城堡、喷泉修道院和圣玛丽教堂,这些历史遗迹让人联想起王室与教廷的权力较量及其对英国历史的影响。

另外,英国是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此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堪称英国得天独厚的资源。格林威治天文台定位了本初子午线,成为世界遗产可说是名至实归。铁桥峡谷、布勒那翁工业景观、德温特河谷工厂、利物浦商船城则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篇。

世界遗产在英国也是旅游热点,一些遗产管理很注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当地经济。不过,英国并未把世界遗产单纯当做旅游资源,相反,人们十分注意保护和保存遗产的历史原貌,防止过度开发利用和旅游性破坏。英国政府认为,世界遗产是不可再造资源,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都要通过保护遗存实体得到体现。在巨石阵举目环视,除了两间很不显眼的管理处小房屋和进出路面,广袤的原野上根本看不到任何建筑物和农业活动。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英格兰北部,尽管当地政府在其产业调整中将旅游业放在重要地位,但却更重视保护著名的哈德里安长城。该遗产管理部门坚守旅游不可破坏遗址的原则,对旅游实施监控,并视情况关闭部分保护区。当地政府批准建造了500多家旅店以及配套的餐饮、休闲等旅游设施,但这些经济活动均在遗产保护区外。为了保持长城原有物境,农业部出台了对农业活动的鼓励性政策,英格兰农村局规划出长城小径,兼顾到保护旅游者和沿线农民受益。驾车沿长城走,公路沿线根本看不到夺目的旅游招牌,也看不到长城的影子,因为长城远在两边起伏的山峦田野之后。这看起来似乎不太方便,但当你踩着青草,徒步走到长城旁边,举目环视古老的城墙和荒野田园,恍然回到了近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代。

英国搞世界遗产旅游非常注重寓教于游。例如,哈德里安长城管理部门就很注重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相结合,为老师备教和学校集体参观提供便利,以吸引学生来此增长知识、接受文化熏陶。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西敏寺尽管是旅游者必到之处,但其门票价格仅相当于英国最低小时工资的一倍半。雅创教育网就是英国人排着长队参观的伦敦塔,其门票价格仅相当于两个多小时的最低小时工资。除了出售门票和纪念品,这个历史的权威见证别无其他旅游收入。格林威治天文台因为浓缩了英国科技的一段闪光历史,所以完全对游客免费开放。

英国是一个随处可见古迹遗址的国家,多数古迹之所以得到良好保护,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那里有热爱本国历史、关心本民族荣辱兴衰的民众。

(搞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5.关于达尔文故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达尔文故居包括位于伦敦布罗姆利的达尔文住宅和其工作间。

B.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是其在位于伦敦布罗姆利的故居中提出来的。

C.达尔文故居将世界文化遗产与科学探索和发现联系了起来。

D.达尔文故居是应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有关世界遗产要承认和纪念杰出科学成就的提议建立的。

6.英国拥有众多的古迹遗址,其古迹遗址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其最重要的原因为 A.英国众多的古迹遗址也是旅游热点,一些遗产管理很注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当地经济。

B.英国的文物管理部门坚守旅游不可破环遗址的原则,对旅游实施监控,并视情况关闭部分保护区。

C.英国搞古迹遗址的旅游非常注重寓教于乐,以使参观者增长知识,接受文化熏陶。

D.在英国这个随处可见古迹遗迹的国家,有众多热爱本国历史、关心本民族荣辱兴衰的民众。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于石器时代的巨石阵,是历史久远的宏大建筑遗迹,是古人祭祀天地的圣殿,其建筑工艺人们至今不得其解。

B.西敏寺是与英国王室名门相关的世界遗产,见证了英国王室一千多年的沿革和变迁,但其门票价格却仅相当于英国两个小时的最低小时工资。

C.英国政府认为,世界遗产是不可再造资源,唯有保护遗存实体才能使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得到体现。

D.为了保持阿德里安长城的原有物境,英国农业部出台了对农业活动的鼓励性政策,并规划出长城小径,兼顾到保护旅游资源和沿线农民受益。

5.D(达尔文故居是早就存在的,达尔文故居的申遗是对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有关提议的回应。)

6.D(D项的信息在文本最后一段,要抓住关键词“最重要的”。)

7.C(A“天地”有误,应为“拜天”。B“两个小时”有误,应为“两个多小时”。D“规划出长城小径,兼顾到保护旅游者和沿线农民受益”是“英格兰农村局”的行为,不是“英国农业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