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了也意外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上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__?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

“荷荷!”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第二天他起得很迟,走出街上看时,样样都照旧。他也仍然肚饿,他想着,想不起什么来;但他忽而似乎有了主意了,慢慢的跨开步,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

7.对第①段环境描写的含义的陈述,恰当一项是

A.阿Q.很不理解革命,烛火的闪跳为阿Q.的梦境涂饰了神秘色彩。

B.为下文阿Q.的梦境描写,创设了入睡的时间背景,没有特殊意义

C.渲染了阿Q.神往革命,参加革命的狂热、兴奋

D.作家不失时机地描写阿Q.的贫困处境。

8.对第②~⑤段的概括,不妥当的一项是

A.体现了阿Q.的革命宗旨:“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B.具体描写了阿Q.的革命目的:报仇,发财,娶女人

C.集中描写了阿Q.的革命全部内容,它只能在梦幻中实现

D.阿Q.在“革命”中的所作所为,从阶级属性上分析,他是一个流氓无产者

9.细读整段选文,对其艺术特点的阐述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心理描写,写出了阿Q.参加革命的热情,及其对革命的理解。

B.此段描写含有“象征”特点。不仅写出阿Q.的革命积极性、新鲜感,还写出了他的愚昧。

C.此段描写采用了意识流手法,集中展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

D.这段文字还采用了杂文式笔法,庄谐兼有,写出了作家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

7.C     8.D      9.D

下列各句使用标点符号有误的一句是

A:宣统三年九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 B:“革命也了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C: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例,说说这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D:《梦游天姥呤留别》想象的奇特、开合的自如、遣词大胆,都足以显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时要用心体会。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武汉市革宾馆的楼前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道:“热烈欢迎中国优秀少年乒乓球队下榻我宾馆”。 B: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勤奋实干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体现首都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C:一家报纸以英国天空电视台的口气吹嘘:“环顾英超,有多少后卫能打出孙继海这样精彩的远射!”幼稚和浅薄让人见笑。 D:近年来,每次拜访于先生,几乎总是要倾听他的“讲演”,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最近又在研究什么……这其间,几乎使人插不上话。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爱啜饮苦苟,在 了人生中的各种饮料之后我独爱那种淡淡的小苦。②老子其实已将道说的明明白白:道理非唯心,也非唯物;或既是唯心,又是唯物。二者是不可能人为地被 开的。③我是一个愚庸的俗子,虽然有过羡慕佛的念头,内心里却没有真正 过什么。

A:尝遍 割裂 信仰 B:尝遍 分割 信服 C:品尝 割裂 信服 D:品尝 分割 信仰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

A:虫豸 诚惶诚恐 赦然 茕茕孓立 B:幽壑 伶牙利齿 心扉 横槊赋诗 C:口呐 无涯之戚 嗥叫 周公吐哺 D:口啤 杯盘狼藉 蛊惑 沧海一粟

前苏联著名诗人蒙尔巴特有一句让很多人流泪的诗句“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上”。请以“阳光”为话题作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2―26题。(13分)

①此书为迭更司生平第一着意之书,分前后二编,思力至此,臻绝顶矣!古所谓“锁骨guān yīn ”者,以骨节钩联,皮肤腐化后,揭而举之,则全具锵然,无一屑落者。方之是书,则固赫然其为锁骨也。

②大抵文章开阖之法,全讲骨力气势,纵笔至于灏瀚,则往往遗落其细事繁节,无复检举,遂令观者得罅而攻。此固不为能文者之病,而精神终患弗周。迭更司他着,每到山穷水尽,辄发奇思,如孤峰突起,见者耸目,终不如此书伏脉至细:一语必寓微旨,一事必种远因,手写是间,而全局应有之人,逐处涌现,随地关合。虽偶尔一见,观者几复忘怀,而闲闲着笔间,已近拾即是,读之令人斗然记忆;循编逐节以索,又一一有是人之行踪,得是事之来源。综言之,如善奕之着子,偶然一下,不知后来咸得其用,此所以成为国手也。

(选自《〈块肉余生述〉前编序》)

【注】①块从余生述:即狄更斯的《大卫・科菠菲尔》。“块肉”即孤儿。

②迭更司:今译狄更斯。

③锁骨guān yīn :又称“锁子骨pú sà ”。唐朝牛僧儒所写传奇集〈《玄怪录》载:延州一妇人死后,有僧人问其墓敬礼并说:这是锁子骨pú sà ,不信,可开棺一看。开棺后妇人遍身骨架相钩连,都成锁状。因称“锁骨pú sà ”。

22.本文的文体是书序,而《送东阳马生序》的文体是 (1分)

23.第①段作者引用“锁骨guān yīn ”的典故的目的是什么?(2分)

24.对“不知后来咸得其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善弈”不明白每一着后来都得要发挥作用

B.“善弈”不明白那一着后面都得要发挥作用

C.别人不明白“善弈”每一着后来都能发挥作用

D.别人不明白“善弈”那一着后来都能发挥作用

25.文中划线句即我们在记叙性文章中常见的写作 手法。课文《 》就运用了这种手法。(2分)

26.第②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分析其作用。(5分)

22.(1分)赠序

23.(2分)自然、生动地(1分,答到一点即可)写出了《大卫・科波菲尔》情节环环相扣,结构谨严的特点(1分)

24.(3分)C

25.(2分)伏笔(照应)  《项链》

26.(5分)第②段运用对比手法的有两处,一是把《大卫・科波菲尔》和其他的鸿篇巨制进行对比(1分,一是把《大卫・科波菲尔》和狄更斯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1分),突出了《大卫・科波菲尔》虽也是鸿篇巨制,虽没有新奇的构思(1分),但结构严谨,无懈可击(2分)。

17.(4分)(1)我们  (2)很  (3)草丛  (4)假托,假装

18.(2分)D

19.(6分)

   (1)这个仆人随身携带的武器,丝毫没有用上,因为是乘其不备而袭击的。

   (2)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亳城,他们全部受到“弃市”的刑罚(都在闹市斩首并暴尸街头示众)。

20.(2分)甘言诳贼(面对杀了勇猛有力的丈夫的强盗,她只能智取(1分),所以好要用美言骗过强盗,但心中却已作好等待时机复仇的打算(1分)。)

21.(2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镇定)、忠于爱情(知礼义)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14―16题。(8分)

[双调]蟾宫曲・田家

卢挚

沙三伴哥来,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

小二歌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注】①昔涎剌塔:盖指口中流涎、身体邋遢的样子。②碌轴:脱粒用的滚子。

14.从体裁看,这首元曲属散曲中的 。(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三句写两个乡下小孩为了生活,下河捞虾,两腿满是青泥。

B.四至六句写沙三和伴哥坐在树荫下撞开西瓜而食。

C.七和八句写小二哥衣着邋遢、馋涎欲滴地站在碌轴和琵琶的旁边。

D.这首曲子歌咏元代的春日田家生活。

16.联系全曲,选择一个角度鉴赏这支曲子的艺术特色。(4分)

14.(1分)小令

15.(3分)B

16.(4分)

    1.语言生动活泼

    ①采用了农村日常的口语,乡土气息浓厚。如三个孩子的名字是农村小孩的一般称呼,“沙三伴歌来”中的“”是语尾助词,“来”与三个名字连用,农味十足。昔涎剌塔是元代民间口语,意思是垂涎馋嘴的样子。

    ②人物描写形象生动。描写两位少年撞击西瓜的动作,用了一个“磕”字,写出了少年迫不及待而又马虎、随便的特点,富有典型的乡村情味。“小二哥”形象描绘得憨态可掬。衣着喇遢、看人吃西瓜看得流口水但水但却懒得动,像只琵琶躺在碌碡上。农村儿童往往身体较瘦却肚子凸起,像个琵琶,滑稽可爱,描写形象逼真。

    2.这支曲子环境描写来泻染气氛,烘托人物。“太公庄上,杨柳阴中”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的村庄环境,曲中三个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真实可信。“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两句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农村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活动环境典型。

   (观点1分,论述中举例正确1分、议例准确到位1分。从运用口语、人物描写生动来评述“语言生动”可以;仅评述人物描写生动,举“沙三伴哥”的例子或“小二哥”可以,两个都举也可以;评述用环境描写来泻染气氛烘托人物的特点,也可以。)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__《沁园春・雪》)

(2)多情自古伤离别, 。 (柳永《雨霖铃》)

(3) ,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4)谢公宿处今尚在,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树欲静而风不止, 。 (《韩诗外传》)

(7)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荀子《劝学》)

(1)万类霜天竞自由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位卑则足羞

   (4)渌水荡澜清猿啼

   (5)禅房花木深

   (6)子欲养而亲不待

   (7)蚓无爪牙之利,  用心一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