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检察院通过立案调查,发现王斌在任区税务局长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竟然贪污了数百万元。 B:把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训练提前到中学教育阶段,已是人们的共识,创新教育不仅要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要更加重视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C:当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后顺利返回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技术突破。中国也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D:对于中国近期出现的问题奶粉事件,__毫不避讳,坦然地分析了这一事件暴露出的中国目前存在的不足,而且重申了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企业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树立。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新规定将于明年一月一日开始 ,届时原规定将停止使用。②卫生部发__调,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理由 救治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症的婴幼儿的责任。③革命家陶铸步少游原韵所吟《踏莎行》,唱出了“ ”,豪迈、自信、喜悦之情跃然其间,公认一代佳句。

A:实行 推托 桃源今在寻常处 B:施行 推脱 桃源今在寻常处 C:实行 推脱 为谁流下潇湘去 D:施行 推托 为谁流下潇湘去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xuǎn) 赫 精兵减(jiǎn) 政 踯躅(zhú) 前赴(fù) 后继 B: 蛊(ǔ) 惑 一傅众咻(xiū) 执著(zhú) 垂涎(xián) 三尺 C: 弥笃(dǔ) 仓惶(huán) 失措 暮蔼(ǎi) 纷至沓(tà) 来 D: 粗犷(uǎn) 素质(zhì)教育 掣(chè) 肘 妍媸(chī)毕露

阅读下面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你便没有乐趣/成人的世界里/有了你就有了悲剧/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请就《面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700字。

仿照下列句式,仿写一段话,与原材料构成排比

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奏出易水送别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

正因为有了

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着,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该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

正因为有了为民谋福的诺言,才弹奏出清下廉洁之歌。诚信――中国清官恪守的定律。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一项是月儿像一位姗姗来迟的妩媚的少女,她把满月清朗的光晕洒下来,那满院便是一片明晃晃的晶莹, 。院角,墙缝里,蝈蝈这些骚乱不停的夜的骑士发出爆裂般的歌唱……

A:槐花瓣上晶莹的流汁,是月的凝脂;空气中弥漫的幽香,是月的芳馨 B:槐花瓣上便注满月的流汁,月的凝脂,空气里弥漫着花的幽香,月的芳馨 C:槐花瓣就从碧绿的叶缝里,裸露出丰满诱人的笑脸,散发出浓郁的馨香 D:从碧绿的叶缝里,槐花瓣裸露出丰满诱人的笑脸,散发出浓郁的馨香

下面提供的是同一内容,两种语言表述的文段(甲、乙)。任选两句,前后比较,指出甲的不足之处。

(甲)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的无力地在空中飞舞,无目的地落下地来。在墙脚已经砌好了一条白色的路,左右两边各有这样一条,好像给中间的泥泞的道路镶了两道宽边。

(乙)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的无力地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左右两边墙脚各有这样一条白色的路,好像给中间的光是水泥的石板路镶了两道宽边。

答:

①用“无力地”不简洁,属重复修饰,

②“落下地来”与“棉絮一样”的雪花姿态不协调:“四处飘落”更贴切形象

③哆嗦,改后更为简练

④不合常理,泥雪混合不能镶上白边

石板路上雪易化为水,两侧之雪为其镶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所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道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论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史“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是。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台,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信手牛来的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春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妖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19.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6分)

(1)杜甫写“绝”了唐诗。

(2)杜甫写“完”了唐诗。

20.结合第②、③段说明“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的意思(4分)

21.在第⑤段中,作者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两个特点,试指出(4分)

(1) (2)

22.对本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作得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

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我国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对此,本文有所阐述

D.做为美学随笔,本文概括了唐诗所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

E.本文构思精巧,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23.第⑤段中写道:“它是青春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 ),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 ),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 ),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 )。万里悲秋,百年多病( ),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 ),是为纪游……”

在括号内填写上相应的诗句(填写四句即可)(4分)

19.(1)杜甫使  唐诗的形式美达到极致

(2)杜诗成为后人的金科玉律(杜诗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创造)

20.唐诗过分追求形式美而失去活力

  因谋篇之难能而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佳句多于佳篇。

21.(1)形象、意象的朦胧美

   (2)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答对一点即可)

22.A、E

2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峰回路转不见君,此地空留马行处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两句诗只写与上文相吻合的一句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3分)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道词表达了词人的怎样的生活理念。

词人自勉自励: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长驻,来日方长还可大显身手,不必为白发伤感。

将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答(1)

(2)

(1)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时缺时圆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没有增减

 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未停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