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沙漠里,父子同种胡杨树。树苗成活后,儿子时常浇水,父亲却很少照看。几年后的一场沙尘暴,使儿子种的胡杨很多被连根拔起,而父亲种的树只掉了一些枝叶。儿子很诧异,父亲解释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但不得全文照抄。文体自主,标题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咫尺天涯(虽然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边一样)――天涯咫尺(虽然远在天涯,心却彼此相依);大材小用(才能很高却屈就于低下的职位)――小材大用(才能平平却备受器重、恩宠);今非昔比(现在比过去好)――昔非今比(过去比现在好);做而不说(默默无闻的实干作风)――说而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包括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内的五个中央银行13号宣布,将联手推出向市场注入“无限量”流动性的新方案,以解冻信贷市场并加强向银行间提供现金流。
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国民银行负责人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他们将举行期限为7天、28天和84天的固定利率美元招标,向金融机构提供无限量的短期美元资金。参与方在各自权限规定的抵押数额范围内,可拆借任意数额的资金。据报道,日本央行也表示在考虑采取相同的措施。
为使各个央行能够提供充足的美元资金,美联储表示将扩大与各央行间的货币互换规模。这一举措将持续至2009年4月30号。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央行将联手推出注入“无限量”流动性新方案。(或:五央行将联手供应市场“无限量”流动性。)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7题。
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在“长板效应”
陈以胜,1972年出生于重庆,1993年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创业。历任广州新太信息产业公司运营总监、滚石移动中国区助理总经理、亿友网副总裁。现任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前一段时间,所有高校、职校的毕业生都忙于应聘,有些人参加了很多面试,但至今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近日,就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应聘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陈以胜。
“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
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记者:作为企业负责人,您在招聘时最注重的是什么?
陈以胜:以我个人而言,招聘时一看品德,二看悟性,三看经验,四看学历。
记者:为什么把学历放在最后一位呢?
陈以胜:从多年的用人经历来看,正规高校特别是名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聘来就能用,但并不好用。他们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但思考问题往往局限于书本上学的内容,创造性不突出。所以有时候我们宁肯招聘中专生和职高生,只要觉得这个学生有潜力、有悟性,就会培养他。这样由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是实用,二是忠诚度高。
记者:品德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短短的面试中能考查出来吗?
陈以胜:这个确实有一定难度。不过,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比如面试的时候我喜欢和应聘者拉拉家常,问问他父母的情况。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最突出的优势,
然后把他安排到最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
记者:那些应聘失败的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陈以胜:在面试中被我们淘汰的毕业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和特长。我经常问应聘者一个问题:“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身边的人表扬你最多的是哪个方面?”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应聘者答不出。这就说明他在个性上没有突出的特点,我们就很难判断应该安排他到哪个部门工作。
有些企业强调“短板效应”,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因此,他们很重视发现员工的缺点。而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最突出的优势,然后把他安排到最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至于他所欠缺的素质,可以通过企业培训来弥补。
记者:您能举例说明这种“长板效应”吗?
陈以胜:有一次在招聘中,一个女孩来应聘客户服务主管。通过交谈,我发现她有很强的洞察力,沟通和应变能力也不错。于是,我建议她担任销售人员。她当时很迷惑地问我:“销售就是卖东西吗?”这说明她对销售部门一点也不了解。但这不重要,洞察、沟通、应变是一个优秀销售人员最可贵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她恰恰都具备。只要有了合适的“长板”,专业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培养。一年以后,这个女孩果然成了我们公司业绩最好的销售人员。
“我个人不太喜欢那种从不犯错误的员工,
不犯错误,说明他在稳妥地沿用旧的工作方式。”
记者:您对初踏社会的毕业生有什么建议呢?
陈以胜:您知道在企业里什么样的员工最容易被提拔吗?那就是工作主动性强的员工。这一点听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近几年我们招聘的毕业生几乎有同样的特点――大气、看问题有高度,但懒散、不屑做具体事。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在做基层工作的时候就要思考部门经理应该做什么,做到部门经理就该思考总经理应该做什么。一个员工,最可宝贵的素质就是主动去发现企业的问题,思考并提出解决之道。这样的员工一定会得到提拔。我个人不太喜欢那种从不犯错误的员工,不犯错误,说明他在稳妥地沿用旧的工作方式。我倒宁肯看见员工为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而犯些错误。在我的企业里,从没有员工因为创新中犯错误而被淘汰,相反,被淘汰的倒是那些优柔寡断、因循惯例的员工。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跟我一样穷的孩子不要自卑,保持阳光的心态,能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我清楚地记得给我机会的每一个人――为了供我上大学而早早辍学当保姆的姐姐、教我计算机知识的老师、给我第一个工作机会的厂长、把我领进IT大门的总经理……我永远对他们心存感恩。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句很害人的话。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学会主动思考。
一个人是应该有点爱好的。如果生活中没有一件事能点燃你的热情,让你全情投入,那很难想象你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工作。
15.根据文意,你觉得一个胜任企业工作的优秀员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请分点概括,每点不超4个字。(3分)
16.这篇访谈的小标题有什么特点?这样设置小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17.有些企业强调“短板效应”,而陈以胜提倡的是“长板效应”,你觉得哪种理论对你更有启发?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2分)
15.(1)品德良好(答“懂得感恩”“忠诚企业”等不得分;
(2)优势突出(答“个性突出”不得分);
(3)敢于创新/工作主动(答“会犯错误”不得分)
(4)充满热情(答“心态阳光”不得分)。(答对一点1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16.以受访者的话作为小标题。(1分)
(1)可以鲜明地把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要求标示出来,更好地实现访谈开头的采访目的;
(2)鲜明地表现人物特点,现场感强,符合文体特点。(2分)
17.观点鲜明、概念解释清楚1分,联系现实、思路清晰1分
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任选一题)
① 语文给人以审美享受,使我们与王维一起,欣赏到大漠、长河的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可以让我们体验王羲之在俯仰之间对宇宙万物的观察:“ ,
。”语文又给人以人生启迪,使我们懂得了陶渊明对“已往”与“来者”的思考:“ , 。”还让我们明白了苏轼面对长江发出的对人类渺小的感叹:“寄蜉蝣于天地, 。”学语文,使我们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人格修养逐步完善。
② 语文,是无处不在的。“渔舟唱晚, ; ,声断衡阳之浦”,吐纳着文人视通万里的开阔大气;“ ,到黄昏,点点滴滴”,平添了江南烟雨的几许惆怅;“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荡漾着宋词超然物外的幽幽情思;“ ,申之以孝悌之义”,展露了中华文明的恒久深邃。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渺沧海之一粟
②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梧桐更兼细雨/ 一蓑烟雨任平生/ 谨庠序之教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6分)
玉阶怨 无声子夜歌
李白 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分别写到白露、飞霜,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3分)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无声子夜歌》时说:“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宫,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较这两首诗,分析这里所说的“同”和 “异”。(3分)
(1)写霜露表明夜已深,渲染了环境的冷清,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愁怨。(3分)
(2)同:两诗都写了秋夜望月,表达了孤寂思怨之情。
异: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下帘避秋月,人月不见,愈怕望见秋月而愈增添孤怨之情。(3分)
8.A(辟:征召)
9.C(助词,表提顿,引出原因。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借;B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D①表反问语气,难道;②表揣测语气,大概。)
10.B
11.A(不是暗中与太祖呼应,是钟繇政治才能的体现。)
12.(1)(8分)
①(4分)只有曹兖州是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心”“逆”“所以”“副”各1分,整体句意有误或语句不通顺,减1分)
②(2分)把后事委托给他,特地让(他)不必拘泥条文制度。(介词结构后置1分,省略句“特使(之)”1分,整体句意有误或语句不通顺,减1分。)
③(2分)假若他要渡过汾水安营扎寨,在他们还没有渡过汾水时攻击他们,可以彻底战胜他们。(“及其”“克”各1分,整体句意有误或语句不通顺,减1分。)
(2)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对三处给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儒家的音乐理论中,声、音、乐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声与音的区别在于,音有节奏、音调,而声没有。通常将声称为噪声,将音称为乐音。人与动物都有听觉,能够感知外界的声响。不同的是,动物一般不能识别声与音,而人不仅有感知音的欲望,而且能利用声的特性构成乐音,来满足自己的感官的需要。是否懂得乐音,是人区别于禽兽的重要标志,所以《乐记》说:“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在外物的作用下,人心会跃动而起。因外物作用的强弱不同,人的情感表现为不同的层次,《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手舞足蹈再配上歌曲,是心情达到极致时的表现。乐音出自人心,但又能成为一种新的外物,给人心以反作用。乐音种类很多,可以是端庄的,也可以是张狂的;可以是细腻的,也可以是粗犷的;它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诱导着人的情感的发生与转换。犹如今日的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尽管都属于乐音的范围,但给听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认为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乐音,有益于人类的进步;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乐音,会将社会引向混乱。所以《乐记》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音有不同层次,低层次的乐音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则,对人性的宣泄毫无节制,会引导人走向颓靡或暴戾的极端,最终毁灭人性,是__之音。而高层次的乐音是天道的体现,使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心性,是入德之门。因此,对乐音要有选择,儒家将最高层次的音称为“乐”。《乐记》说:“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只有合于道的音,才能称为乐。是否懂得音与乐的区别,十分重要,所以《乐记》又说:“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唯有君子才懂得真正的乐。
春秋时期有古乐与新乐之争。所谓古乐,是自黄帝、尧舜以来,圣贤相传的雅乐,新乐则是时人所作的淫声乐曲,恣意放荡,无思想内涵可言。《乐记》记载了魏文侯向子夏问乐的对话。魏文侯对子夏说:我端冕而听古乐,总是担心会睡着;而听郑、卫之音,就不知疲倦。请问原因何在?子夏说:古乐进退齐一,没有奸声,弦匏笙簧,相互配合,奏乐始于击鼓,舞毕击金铙而退。君子聆听到此,可以说出古乐的义理,然后思索修身齐家均平天下。新乐不然,行伍杂乱,男女混杂,尊卑不别。乐曲终了,君子不知所云。魏文侯好乐舞,但却是知音而不知乐,子夏讥笑他说“今君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
古乐是圣人确立的父子君臣的纪纲之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配以乐器、辅以舞蹈、加以节文的作品,所以子夏说“德音之谓乐”。而新乐“淫于色而害于德”,不能称为乐,所以,有道君王万万不敢将它搬进宗庙祭祀祖先。
5.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阐释“对乐音要有所选择”的原因的一项是
A.乐音出自人心,又能给人以反作用,各种各样的乐音,能使人有不同的感受,从而诱导着人的情感发生和转换。
B.是否懂得音和乐的区别十分重要,只有品德高尚的君子才能懂得真正的乐。
C.低层次的乐音无益于人的教化,而高层次的乐音则能使人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人性。
D.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的乐音,有益于提高个人道德水平,促进社会进步;以小人之道为主导的乐音,以满足个人感官刺激为目的,不利于社会进步。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古乐就是儒家认为的以君子之道为主导的乐音,新乐就是儒家认为的以满足感官刺激为目的的乐音。
B.古乐对人的感官刺激不如新乐那么强烈,所以魏文侯听古乐时总是担心会睡着,而听新乐时却不知疲倦。
C.古代有道君主不敢把新乐搬进宗庙祭祀的原因是因为新乐恣意放荡,无思想内涵可言。
D.文中引用《乐记》中魏文侯向子夏问乐的对话,目的是讥笑魏文侯只知音而不知乐。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很早就有重视乐音对人的教化作用的传统。
B.儒家强调乐音对人的道德熏陶的作用,这对我们今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借鉴作用。
C.孔子曾称春秋时期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其原因可能是春秋时期盛行的是新乐,表现的是对声色犬马的狂热。
D.如果人人都能欣赏高层次的乐音,而摒弃靡靡之音、__之音,那就能达到儒家所强调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目的。
5.B(答非所问)
6. D(引用目的是说明古乐和新乐的不同)
7. D(夸大了乐音的作用)
选出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A:300毫升浓度为35%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浓度为35%的盐酸的密度是1.19克/厘米3) B:有一个面对新闻专业学生关于“范长江是谁”的知识测验,有学生回答:范长江是小品演员,并且不止一个学生这么回答。看到这样的笑话,我感到悲哀。 C:“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这为大家熟知。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 D:听到导游说了一句“大家稍快一点好不好?”之后,游客们赶快下车走到了游船上。放眼欣赏湖光山色,大家不禁赞叹道:“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B:他们谩骂法院执法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C:据美国媒体报道,基地组织二号人物网上再次现身,指责奥巴马未在就职演说中提及加沙,呼吁穆斯林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 D:专家组经过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