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汉字的形声相益

世界上古史与现代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文明发达较早地区产生的一些古老文字系统,因所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面貌与特征。同时,又因相关远古族团大体相当的社会文化与思想认知水平,加之彼此间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沟通与交流,这些文字系统经历了大体一致的源起与发展的历程,即由初始的表意文字阶段逐渐发展到表意、表音相结合的阶段,此后,除少数特例之外,多数文字系统先后步入了单一表音的阶段。

原始的汉字是依类象形的产物。中国史前考古资料所见,其刻画于陶、石、龟、骨上的原初文字,主要是用作原始图腾或神名的称谓字以及律历、度、量、衡制度所必需的基础纪数字。前者一律刻画于祭神礼器的特定部位,并在商代甲骨或殷周金文的族名徽号用字中可以找到它们的余绪,它们是多物崇拜的自然物的名字。后者多刻画在废弃的陶片上,其频繁出现、重复使用的几率高且形体简单,古今相承,与商代甲骨、金文中的纪数字基本一致。目前所知,处在原始阶段的古汉字,其通行的年代大概由距今七八千年至四五千年之间。《尚书序》所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及《后汉书・律历志》“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等记载,与考古资料相互吻合。

完成于战国时期的《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书・五行志》《后汉书・律历志》又有“筹,所以纪数”的记载,都表述了这样的史实:结绳与筹策原是古代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始纪数工具,而原始数字系统即由仿象原始纪数工具创制而成。古代先贤以古汉字始于结绳(《易・系辞》)或“万物之数因八卦而起”(八卦原是以筹策求取奇偶之数表示阴阳变化的游戏)的看法,都与古汉字基础数字的形成密切相关。

形声相益为汉字的发展开辟坦途。世间事物,有具象有抽象。初制文字的依类象形,只可施于前者,而于后者则无以为计。为摆脱这种困境,先贤开辟转注与假借两种途径,把依类象形的名物字,通过转折字义(如以仿象工具的“我”字为第一人称的“我”)或假借字音(如假羽翼之“翼”为翌日之“翌”)的方式,使之成为意义抽象的辞字。转注与假借两种手段的应用,为古汉字的发展找到了转机。

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譬如归于同一品类但形近实异者(如古称羽物的鸡、鸦、鸠,古称毛物的狼、狈、狐)比比皆是,而依类象形却实难一一有所区分。另外,一个表意字,通过借其读音用作多个辞字的情况,虽给书写者提供了便利,却为识读者造成了麻烦。在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中,一种规避了上述弊端的新的汉字类型已经出现,这就是古代学术界称作“形声相益”的文字。这种新的构字法或在表意字上附加声符(如“鸟”加奚为“鸡”),或在表音字(假借字)上附加形符(如“可”加水为“河”),形成形与声相辅相成的形声字。这种既有表意字用作形符或声符并相互补充、相互增益的构字方式,为古汉字的发展辟出一条畅行无阻的大道。

中国汉字系统的起源与发展,在世界文字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承载着华夏文明的精髓,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而盛行不衰,成为历史积淀厚重又充满蓬勃活力的文字系统。当我们面对其他古老文字系统纷纷远离传统改为纯粹表音的文字系统时,其改弦之由,易辙之路,或可在中国汉字系统的发展历程中获得启示。

1.下列对“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用作原始图腾或神名的称谓字以及律历、度、量、衡制度所必需的基础纪数字,都是汉字的原初文字。

B.神名的称谓多刻画在废弃的陶片上,它频繁出现、重复使用的几率高且形体简单。

C.古汉字始于结绳或八卦游戏的看法,与古汉字基础数字的形成密切相关。

D.在表意字上附加声符,或在假借字上附加形符,这种新的构字方法,被古代学术界称作“形声相益”的文字。

2.下列对“表意字用作形符或声符并相互补充、相互增益的构字方式,为古汉字的发展辟出一条畅行无阻的大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表意字通过借其读音用作多个辞字的情况,给书写者提供了便利,却为识读者造成了麻烦,从而让先贤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

B.归于同一品类但形近实异者,如古称羽物的鸡、鸦、鸠等有很多,但依类象形很难一一区分,于是加上声旁或形旁加以区别。

C.先贤把依类象形的名物字,通过转折字义或假借字音的方式,使之成为意义抽象的辞字,为古汉字的发展找到了转机。

D.《尚书序》等记载与考古资料说明,距今七八千年至四五千年之间已经通行了原始阶段的古汉字。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明发达较早地区产生的一些古老文字系统,虽然有各不相同的外貌和体征,但都经历了大体一致的源起与发展的历程。

B.转注与假借两种手段的应用为古汉字的发展辟出一条畅行无阻的大道。

C.原始的汉字是依类象形的产物,律历、度、量、衡制度所必需的基础纪数字都一律刻画在祭神礼器的特定部位。

D.世间事物具有的具象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可以施用于初制文字的依类象形。

1.B   2.D   3.A

詹姆斯・加菲尔德当选美国总统前,是俄亥俄州海拉姆大学的校长。一天,有位父亲问加菲尔德,大学哪些课程最容易,能让他的儿子以最快的速度修满所需的学分。

“那要看你希望把儿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加菲尔德说,“当上帝要培养一棵橡树,他用一百年的时间。如果上帝要一片灌木丛,他只要花两个夏天的时间。”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有人说:“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哭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笑时,不让大家笑得太狂妄。”请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续写一段文字,将媒体的责任更加明确地表达出来。注意与引文衔接自然。字数在l00左右。(7分)

示例: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媒体的责任有两个方面:一是当社会面临困境时,媒体应该鼓舞大众,给人以信心和希望;(3分)二是当社会时各方感到乐观时,媒体应该提醒公众不要过于乐观,要保持清醒的头脑。(3分)(语句通顺1分)(意思对即可)

下面两幅图是德国与中国分别对待“孩子”和“意见表达”这两个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请将图中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4分)

(1)【孩子】:德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见表达】:德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德国:孩子与大人在家庭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将孩子看作家庭中普通的一分子;

中国: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大人围着小孩,过于关注宠爱。(2分)(意思对即可)

(2)德国:有意见直接表达,直言不讳;

中国:采取迂回策略,委婉地表达意见。(2分)(意思对即可)

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识人、用人的五则经验,归纳起来为“五视”。请根据示例,任选两则,作出合理解释。(4分)

示例:“居而视其所亲”――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在一起。如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相反,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加以当心。

“富而视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而视其所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窘而视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贫而视其所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而视其所为”――看他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果只满足私欲,大肆挥霍,贪图享乐,则不可重用。(意思对即可)

“达而视其所举”――如已处于显赫之位,需要观察他如何选部属。若能任人唯贤,量才录用,自然是胸谍坦荡、秉公办事的有为之士。(意思对即可)

“窘而视其所为”――对处于困境的人,可以视其操守如何。身处困境,却不做任何苟且之事,这样的人就可以放心地委以重任。(意思对即可)

“贫而视其所取”――看一个人在贫困潦倒之时的行为。不取不义之财,甘守清贫,则品行高洁。若见钱眼开,如蝇逐臭,就万不可重用。(意思对即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汶川人地震过去快一年了,但灾难的惨景还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灾区的同胞还在承受着地震带来的痛苦。 B:海盗,这个一度濒临消亡、后来只存在于影视作品和传奇小说中的词,再一次从我们的记忆深处搜罗出来。 C:以色列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飓风强度与闪电频率有天,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今后预测飓风天气的准确率。 D:通过《高考1977》还原了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教育制度变革,也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的祭奠与怀念。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惘然 遣责 杀一儆百 世外桃源 B:纰漏 起讫 惹是生非 韦编三绝 C:海涵 辑拿 众口铄金 文采蜚然 D:副刊 融资 风雨如讳 自命不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l-14题。

举世无双的珍品

【德国】威塞尔

“这颗钻石精美绝伦,是本店最贵重的宝石。”珠宝商本德尔向他的顾客介绍着。

“你喜欢不喜欢这个坠子,亲爱的?”那位男顾客温情地问站在他身旁的少妇。

身着华丽服装的少妇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还问我喜欢不喜欢?这颗钻石的确是精美无比,我还从没有见过……”

“这个坠子多少钱?”男顾客问。

本德尔的心都有点颤抖了,如此爽快的顾客他还从没有碰到过呢!“这颗钻石的价格肯定不会低哟。”本德尔的口气是试探性的。

“那当然 。”男顾客不屑一顾地说,“多少钱?”

珠宝商本德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说出这个数目似的!“十万。”店堂里好大一会儿没有一点儿声息。那位衣着华贵的女顾客“啊”一声,睁大了一双美丽的眼睛瞧看她身边的男人。而男顾客仿佛没显出什么犹豫就问道:“我可以用支票付款吗?”本德尔好半天没有转过神儿来,他感到太突然了,就连站在店里后面的两个女营业员也面面相觑,仿佛不相信她们刚刚听到的问话。

“怎么?”男顾客显出不高兴的样子,“您该不会以为我会把十万马克的现金带在身上吧?”珠宝商怔怔地望着面前的顾客,好半天才说:“当然不是。不过您是知道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得不对支票进行验证。你们请到会客室稍候片刻!”本德尔把这一对男女让进了会客室,男顾客拿出一张支票填好之后交给了他,本德尔只看了一眼支票上的签名就把它递给一个女营业员,签名是“卡尔・舒尔曼”。

十分钟之后本德尔就放下心来了!支票完全正常。他暗自在心里笑了――像这样的生意可不是每天都有啊。这颗钻石确实价值千金,而且做工也极其考究。然而遗憾的是这颗钻石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就是因为这一点点美中不足,使宝石的身价一落千丈。好在这点瑕疵外行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宝石专家才能发现。因此本德尔仍将它按正品出售,而且没有影响他在此价格上再如上四万马克。他知道,珠宝不遇穷人。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珠宝店里又走进了那个叫卡尔・舒尔曼的人。本德尔一眼就认出了他,顿时他的心跳加快了:难道他发现了……

卡尔・舒尔曼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了本德尔:“这是我们的新地址。今天我来是为了一件事。自从我妻子从您这儿买了那个钻石坠子以后,整天话不离钻石。这倒使我犯难了,怕是再也找不到能够使她更高兴的礼物了。我想如果能再送她一颗一模一样的钻石,她肯定会非常高兴的。不过这次要是镶嵌在手镯上就更好了。价钱我不在乎。”

“这恐怕是不可能的”本德尔叹了口气说世界上是不会有两颗完全相同的钻石的。”

“那就太遗憾了。”舒尔曼怅然若失,“唉,你们同行之间有没有往来,能不能跟他们联系联系?”

“有,有,先生,我们都有联系的。”本德尔先生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那太好了,如果您找到了请跟我电话联系。”

本德尔派人四处查访,又分别给一百多家珠宝行去信联系。如今几个月过去了,仍一无所获。正在这时,被派出去的人当中有个人从远东打来了电话,说他在缅甸的仰光发现了一颗与所需钻石质量相仿的钻石。本德尔先生对着话筒发了话:“只要能弄到手,不管多少钱!”当本德尔以三十五万马克将这颗钻石弄到手之后,简直欣喜若狂,可是他总觉得与卖给舒尔曼的那颗有点相像,于是他又请来了原来那位珠宝鉴定专家。

这位专家一看见宝石就禁不住叫了起来:“咦!您这颗钻石不是已经卖掉了吗!”

“您搞错了!您讲的那颗早就卖掉了,这是另外一颗。不过这一颗也已经有人买了!” 专家仔细地看了看宝石后说:“确切的鉴定结果过两天才能出来。不过我记得那颗钻石

也是在这个部位有一点瑕疵――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肯定是同一颖钻石!”

本德尔先生的脸刷的一下全白了,他慌了神,但还是跑到电话机旁拔了舒尔曼的电话号码。话筒里传来了一位女性的声音:“这里是豪华大酒店……非常遗憾,舒尔曼先生和他的妻子两天前就走了,他们没有留下地址。”

11.“‘这恐怕是不可能的,’本德尔叹了口气说,‘世界上是不会有两颗完全相同的钻石的。’”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具体内容梳理本德尔心理变化过程,并说说这样行文的妙处。(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以“举世无双的珍品”为标题,有何含义?请简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说说本德尔先生能否避免上当受骗。(6分)

11.(5分)①这句话借本德尔之口点明了世上不可能有两颗相同的钻石,也为本德尔高价买下钻石以致上当受骗埋下伏笔。(3分)②点明题意,与结尾相呼应,使得小说结构紧凑。(2分)(意思对即可)

12.(8分)(1)①当本德尔面对这位爽快的男顾客时,他既喜悦又紧张;②当男顾客要当即支付支票时,他感到突然、惊讶;③当确定支票完全正常时,他窃喜、得意;④当男顾客再次光顾珠宝店,他既紧张又心虚;⑤当得知缅甸仰光有一颗质量相仿的钻石时,他欣喜若狂;⑥最后得知自己上当受骗后,他惊慌失措。(6分)   (2)作用是:使得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波澜起伏,引人入胜。(2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①“珍品”即这颗钻石,它是小说的线索,也对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分)②作者借此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这颗有瑕疵的钻石,在文中出现两次,隐喻了有瑕疵的人心,讽刺了那些唯利是图的贪婪者。(4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答题角度:不能。本德尔的悲剧―方面是因为自身的贪欲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舒尔曼骗术高超,他正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意思对即可)

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3)___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5)子曰:不愤小启,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8)悟已在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征蓬出汉塞          (2)蓝田玉暖日生烟     (3)莫道不消魂   (4)玉簪螺髻

 (5)不悱不发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7)陟罚臧否     (8)知来者之可追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杨柳词

白屠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此诗约作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诗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8.一二两句诗人从哪角度来描写杨柳?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分)首句写杨柳之形,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1分)次句写杨柳的颜色和质感。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2分)(意思对即可)

9.(5分)对比:一二两句写柳之繁茂、柔嫩多姿与后两句中杨柳的荒凉处境、孤独寂寞形成鲜明的  对比。(2分)托物言志:借杨柳抒发了对永丰柳的惋惜之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3分)(意思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