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珊瑚丛就像是海洋里的热带雨林,它们还有个美丽的称谓叫作“海石花”,一丛珊瑚是由许多珊瑚虫聚集一起形成的。珊瑚虫死后留下石灰质的骨骼,一代代的骨骼堆积起来,构成了珊瑚礁这个海底生态系统坚硬的基础部分。
②珊瑚灿若鲜花,因为有一些藻类共生在珊瑚虫的体内,为珊瑚藻提供“食物”。当藻类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消失后,珊瑚就会失去美丽的颜色而变白(实际上是珊瑚虫骨骼的颜色),这就是珊瑚的“白化”现象,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珊瑚的白化现象。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可能在于海水温度的升高,另外某些疾病或者缺氧环境也能导致珊瑚死亡。
③印度尼西亚和牙买加珊瑚礁的衰亡,可以看成是珊瑚礁在世界范围内走向没落的缩影。在印度尼西亚,珊瑚不仅仅意味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它也是这个千岛之国财富的来源之一。然而,1997年12月,印度尼西亚明打威群岛附近绵延数百公里的珊瑚礁突然大面积死亡了。
④“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件,灾难已经过去6年了,珊瑚礁仍然没有恢复。”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艾布拉姆说。迅速杀死珊瑚礁的直接凶手可能是赤潮。当赤潮发生时,整个海面被大量红色的海藻覆盖。这是一种灾难:有毒的藻类会疯狂地繁殖,消耗掉本应属于海洋中其他动植物的氧气,包括珊瑚礁在内的生物都有可能因赤潮而窒息死亡。事实也是如此,当年明打威群岛附近的海域确实发生了赤潮。
⑤是什么造成了赤潮呢?他们把目光投向了1997年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一场自然灾难:热带雨林的大火。这场持续了几个月、绵延上百万公顷的大火释放出的烟尘让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受影响。这场大火不仅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还释放出了藻类喜爱的美味――超过1万吨的铁以及其他营养物质。
⑥“大火把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以烟尘的形式释放到了大气中,当这些尘埃落定时,它们会把周围的环境变得营养丰富。”艾布拉坶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研究发现,来自热带地区火灾产生的营养物质能够产生特大赤潮,足以杀死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珊瑚礁和大量鱼类。”这个研究小组的论文第一次表明,营养物质能够对海洋产生影响并导致珊瑚礁和其他沿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浩劫。
⑦对于科学家而言,解除珊瑚礁面临的危机比发现这些危机更困难。即便人们能够立即制止珊瑚的疾病和白化现象,珊瑚礁仍然处于一种长期的危机中。“如果我们能够退回去实施强有力的管理,那么我们可以恢复(珊瑚礁的)生态系统,但是这取决于政治意愿、资金和其他很多难以预料的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对珊瑚礁的研究以及管理的资金和政策没有任何变化,前景确实非常黯淡,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大片珊瑚礁死亡,而它们500年前还存在。”本杰・戴尔对前景表示悲观。
1.对“珊瑚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艾布拉坶研究小组已考察证实,营养物质能够对海洋产生影响并导致珊瑚礁和其他沿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浩劫。
B.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在于海水温度的升高,另外某些疾病或者缺氧环境也能导致珊瑚死亡。
C.珊瑚礁是海底生态系统坚硬的基础部分,由珊瑚虫死后留下的石灰质骨骼历经一代代地堆积而形成的。
D.当赤潮发生时,有毒的藻类会疯狂地繁殖,消耗掉本应属于海洋中其他动植物的氧气,能够使珊瑚藻窒息死亡。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97年印度尼西亚的那场热带雨林大火导致了明打威群岛附近的海域赤潮的发生。
B.在印度尼西亚,珊瑚不仅是一道美丽的自然风景,也是该国财富的一个来源。
C.本杰・戴尔认为来自热带地区火灾产生的营养物质所导致的特大赤潮,能够杀死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珊瑚礁和大量鱼类。
D.目前,对珊瑚礁的研究和管理,由于资金和政策的问题,正处于极端的困境中。
3.根据文章内容,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珊瑚礁灿若鲜花,颜色各异,海洋才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
B.珊瑚礁的衰亡使印度尼西亚这一“千岛之国”的财政收入受到影响。
C.赤潮是一种红色有毒海藻,这种有毒的藻类能杀死包括珊瑚礁在内的海洋生物。
D.热带雨林大火所释放的烟尘使周围的环境营养丰富。
1、C(A篡改文意,原文是“研究小组的论文第一次表明” B修改判断,原文是“可能”;D偷换概念,原文是“珊瑚礁”)
2、C(这是艾布拉姆的观点)
3、B(A珊瑚礁只是使海底世界五彩缤纷的一部分,故说“才会”不对;C赤潮又称红潮,通常是指海洋微藻、细菌和原生动物在海水中过度增殖或聚集致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现象,不能说是“一种海藻”。D见第六段是“营养物质以烟尘的形式”使周围的环境变得营养丰富,不能说是“烟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请选择一个角度确定立意作文,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略
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题目。(4分)
时间分配 |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 ||
立刻 | 4小时后 | 立刻 | 4小时后 | |
全部时间诵读 | 35 | 15 | 35 | 16 |
1/5用于尝试回忆 | 50 | 26 | 37 | 19 |
2/5用于尝试回忆 | 54 | 28 | 41 | 25 |
3/5用于尝试回忆 | 57 | 37 | 42 | 26 |
4/5用于尝试回忆 | 74 | 48 | 42 | 26 |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
|
|
|
|
|
|
|
|
|
|
|
|
|
|
|
|
|
|
|
(20个字以内)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下面连环漫画的要旨: (2分)
先秦诸子召开一场学术思想座谈会,请依据甲、乙、丙的三则发言内容,推断甲乙丙各是谁?(虚拟构置场景,年代前后可不考虑)(4分)
甲:人与人之间,即使亲如父子,也不可能不讲利害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好行为给予奖赏,坏行为给予惩处,就是最合乎人性的管理方式。
乙:许多人并不了解,人只不过是自然大化的一部分。在我看来,「性善」、「性恶」其实是无谓的争论。面对当前的昏浊乱世,重点是怎样能活得自在啊!做人只要随顺本性,因任自然,就能无所成心地快意遨游,融入天地不言的大美之中。
丙:人之所以向善,必须靠后天的努力修为。因此,接受教育、从事学习,乃是当务之急。对于莘莘学子而言,好的老师、好的教本是不可或缺的;正犹如对于一般民众来说,外在的一套礼法规范也是必要的。
甲: 乙: 丙:
概括下面一段文字中反映的主要现象及其原因。(不超过30个字)(5分)
美国耶鲁大学。在过去的25年里,历史一直是头号热门专业。史景迁的中国史课年年几百人上,已经成了传奇。英语专业在1990年代前半期就是第二热门的专业,后来才被经济学超出。耶鲁的经济学,是高度理论化的人文学科,不是实用学科。在哈佛大学,前四大热门专业,第一是社会科学,第二是生物,第三是英语,第四是心理学。普林斯顿传统的五大专业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英语和国际关系,46%的学生集中在这五大专业。这些美国的精英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要把握大方向,其关怀和训练当然必须宏观,不能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学数钱算账。这些精英学校,大部分学生出身于中高产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很高,对大学有充分的理解:大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上大学的最基本目标,是培养兴趣、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度过了这样的4年人生,再想实际问题也不迟。
答:
发展方向与父母理解(或培养意图与家庭意愿)使美国精英大学人文学科成热门。(本题5分。共涉及“美国精英大学”“人文学科”“热门专业”“发展方向”“父母理解”5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B: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了,值得北京乃至全中国思考的是,能否把我们在奥运会期间各方面的优异表现持续下去是个问题。 C:申先生十年前来上海打拼,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穷困的故乡的孩子。 D:问责庸官毫无疑问值得叫好,但它是不是一个新的政策,政策力度到底有多大,仅凭媒体提供的单一数据很难作出定论。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租赁 突如其来 鸠占鹊巢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B:泻药 缉拿归案 挑肥捡瘦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C:把柄 罚不当罪 眼花缭乱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D:徇私 响誉中外 唇枪舌剑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屋 檐
钟成才
⑴椽檩瓦栋这些名称是民间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教材。你一上学堂读几年书,在路上不提防好事者从斜刺里伸出一只手拽住你的胳膊,人家要考你这些字。我小时侯被拦考过,当然考的也有别的内容,而且大部分是生僻的,有些字至今也没有弄懂,比如“井”字中间加一点,说是表示石头落井,象声词,这让我觉得十分有趣。各地风俗不同,说话都以“本地系统”为主,民间创造的字词句总是充满魅力。如“屋檐”,在我的故乡称为“栋尾”。屋顶边角的部分都是“尾”。栋尾,顾名思义即瓦栋的尾巴,似乎比“屋檐”更形象贴切些。屋顶总是有欲盖弥彰之势,而且民房大多是泥墙,如果没有这“尾巴”,房子挡不住风雨冲击,一场大雨剥蚀,足以让泥墙崩塌,百年基业怕是难以为继。“栋尾”意义类似于牛的尾巴。但没尾巴的牛影响不到生计;没有栋尾的房子那不是普通的残缺,而是道义上的死亡。
⑵就建筑本身而言,屋檐是被利用的产物,从属于建筑学的范畴。建筑材料发达了,摩天大厦主体柱形梯形很少有在天顶盖凸出于边沿的屋檐。俗话说,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代建筑物已经让这俗话成为化石。现代建筑物是矿物凝结的巢穴,它们不怕雨,屋檐萎缩了,不管该建筑物看上去如何金碧辉煌,它永远是一只被剪了尾巴而伤残了体魄的鸡仔,奔跑在另外一条没有雅致韵味的水泥道上。从造型上看,传统的屋子,屋檐绝不是简单的三角几何的累赘,而是屋子的裙摆,是它的神韵所在,给房子增添了三分精神。屋子给泥墙撑伞,泥墙给屋子撑腰,互利互惠,相得益彰。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成共生平衡的美。这是表面的。而它的隐含的意义远大于建筑学上的意义。
⑶当你在流浪途中需要别人的屋檐的时候,并且能找到屋檐,“低头”就是你的门票,你得到的是庇护和关怀。这在乡村还活着,乡村会收留那些需要屋檐的人的造访,假如你流落乡村而不是流浪在城市,这是你的造化。
⑷在乡下,在大雨来临的时候,破屋檐或过之或不及,急急忙忙而不可得,只能借助近处虎蹲之势的岩石,取其歪斜向外伸展的部分权为“屋檐”,这也是应急之妙。那时侯不是低头的问题,而是找不到能让自己低头的屋檐。即便有个低矮的屋檐,蛛网蒙尘,也胜过遥远的天堂。
⑸平常的时候,奇岩怪崖成为路人眼中的冰冷坚硬的风景,是传说中鬼怪出没的地方,但谁能估计到几万年几百年以来,有多少生命得到它的亲抚?我每每发现巨岩之下岩鼠攀爬的路径,小虫子吹砂的窝点,以及一些无家可归的动物歇夜的痕迹。而这一道道屋檐非岩崖堪比,这好比莺雀装备了苍鹰的翅膀,护墙有余,明显的宽阔。
⑹前些日子,我一次外出,时近午夜,途中狂风肆虐,飞沙扬尘,空中撕开几道耀眼的闪电,迅雷震荡,各路灯火立时熄灭,豆大的雨点敲着路面冒起一层水雾,车灯映衬出周围浓墨一般的黑。我发现路边有座旧式民房,遂跑到屋檐底下,大雨即倾盆而下,还好这样巧。我突然感到屋檐的温暖和可爱。我相信几十年的光阴里,或秋行夏令,或冬行春令,难免风雨无常,总有缺少雨具的路人,进屋不方便,赶路又不合时宜,就可以在屋檐底下得到一点便利。而且,身后可能有一个小窗子,让我们嗅到特别的气味,里面应该是个卖糖饼酱醋香烟火柴的店铺。这地点莫非是乡民的娱乐聚会的场所?谈论妖魔鬼怪吗?还在更小的村庄,我见过屋檐底下摆放着条石,方便人们就座,场所虽然不是城市茶吧酒吧那样讲究铺__蓄意,但是很踏实和随意。在那儿躲避风雨,抽一支烟,放松一下手脚,也是很闲适和安静的,其间似乎有点逍遥的趣味。
⑺多好的屋檐,没有屋檐的房子那叫房子吗?我的心中随即产生一种对屋主的感激之情。
⑻雷声隆隆,雷雨不停,还可以隐约听到相当远的地方有几道汽车防盗器不安分的声音。
11.“没有栋尾的房子那不是普通的残缺,而是道义上的死亡。”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答:
12.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凸显“屋檐”的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13.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成共生平衡的美”,试结合全文内容具体阐述。
答:
14.品读《屋檐》,读者想见的不仅仅是乡村传统意思上的屋檐,还有那渐近渐远的乡情乡趣,更有那日渐缺失却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据此,有人说本文角度新颖,立意深远。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观点加以探究。
答:
11 ⑴屋子没有屋檐就失去了神韵,没了精神。⑵没有屋檐的房子不能给人以庇护和关怀。
12表现手法:⑴强烈的对比烘托。写现代建筑“是一只被剪了尾巴而伤残了体魄的鸡仔,奔跑在另外一条没有雅致韵味的水泥道上”,突现了屋檐的“雅致韵味”。⑵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把屋檐比成裙摆,把低头比成门票等,运用了比喻手法;“屋檐给泥墙撑伞,泥墙给屋檐撑腰”,运用了拟人手法。
好处:不仅突出了屋檐的形象特点,使屋檐的作用表达得更具体,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更让人信服。
13.从美学的视觉感觉上看,屋檐是房子的裙摆,增加了房子的美,是房子的神韵所在;从结构作用上看,“屋檐给泥墙称伞”,挡住风雨对房子的冲击,“泥墙给屋檐撑腰”,使屋檐得以存在。所以说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到共生平衡的美。(注意抓住“互为牵制”和“共生平衡”二词)
14.写乡居生活的题材不新颖,但选择屋檐入题的很少,浓墨勾画屋檐与屋子的关系,屋檐与人的关系的文章更是难觅。而文章正是从传统房屋的屋檐入手,写它是屋檐的“裙摆”,是房屋的“神韵所在”,写它从道义上承担着护墙的责任,写它给流浪途中需要别人屋檐的人提供“庇护”和“关怀”,写它让躲避风雨的人得到便利,又感到闲适和安静。写得形神兼备,读来含蓄隽永。于是,形制简陋的屋檐有了亲切感,它不仅形美,而且还有神韵美、品格美,散发着纯朴而亲切的人性之光。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感激它,甚至感激那些形似屋檐给了小虫子、岩鼠以寄身、避祸的巨岩,更感激那些在默默中无意、有意予人帮助的人。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题)(5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4)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8)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乱花渐欲迷人眼(3)齐彭殇为妄作。(4)泣孤舟之嫠妇。(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6)故不积跬步(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丛菊两开他日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