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第④句中的“鲇鱼”与其他三项的“鲇鱼”含义不同。(1分)①②③句中的“鲇鱼”意思基本相同,指的是“外来的竞争者”,指代生机勃勃、充满新鲜气息的良性竞争对手;(2 分)第④句中的“鲇鱼”则是愚蠢而贪婪的代名词。(1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话剧《雷雨》中,周、鲁相认后,已经基本洞悉剧中人物之间血缘关系的读者(或观众)对此后事情的发展怀着紧张、担忧。 B:医改的深化毕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的引导,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形成推进医改的合力。 C:只有把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多地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让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D:针对各家电视台无序播放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情况,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强调管理上的三条原则:创作播出导向不能丧失,市场活力不能削弱,媒体责任不能偏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心如秤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
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答应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塾师的女儿为妻。
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沉思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星秤师傅说:“俺爹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俺爹知道。”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简直门可罗雀。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给了“丰裕”,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盼奥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掌柜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说了一遍。
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显山不露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儿,从腰里解下账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咱都听她的!”
众人为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做生意,讲究“诚”,做人岂不如此?
11.小说写了两家米店,详写“丰裕”,略写“永昌”,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6分)
答:
12.老掌柜为多赚钱请人星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星秤师傅为多得钱而星不合标准的秤,这些现象表明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又是什么?(6分)
答:
13.通观全文,分析新媳妇的人物形象。(6分)
答:
14.试结合小说内容探究:你觉得文章最后一段结尾有没有必要写?为什么?(7分)
答:
11.因为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丰裕”的老掌柜和四媳妇两位主要人物展开的,详写“丰裕”,使得故事重点突出,人物形象鲜明。(3分)略写“永昌”,以“永昌”的衰落反衬“丰裕”的兴盛,从而更好地突出诚实是致富之本这一主题。(3分)
12.这些现象表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恶劣,以弄虚作假为荣,人们为赚钱而不择手段。(3分)作者这样写反衬出新媳妇诚实经商,让利于人行为的难能可贵。(3分)
13.新媳妇在听到公公让星秤人在秤上做手脚,打算通过坑害顾客赚取黑心钱的时候,不动声色,而是让星秤人改星秤,让利于顾客,这说明她是个有主见,有眼光,讲道德,诚实经商的人;(3分)在米店生意兴旺时,她不摆功,直到年底公公向众人炫耀时才揭开谜底,又说明她处世精明,善于处理好长幼关系。(3分)
14.示例:有必要写。本文通过公公与媳妇在星秤上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们经营的不同理念,作者强调的是只有诚实经商才能致富,结尾画龙点睛,同时由经商拓展到做人,说明做人同样要保持诚实的道理,又升华了主题,因而不能删除。
没有必要写。本文通过公公与媳妇在星秤上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们经营的不同理念,作者强调的是只有诚实经商才能致富。这一中心通过具体的情节描写已经表现了出来,读者完全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加了这个结尾,反而显得画蛇添足,使小说缺少了一种含蓄美。(7分)
补写出下列名甸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任选五小题)
(1)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歇头》)
(4)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由居》)
(5)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
(6)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
(8)今年欢笑复明年,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自居易《琵琶行》)
(1)其不善者而改之(2)静影沉璧(3)高处不胜寒 (4)榆柳荫后檐 (5)孤舟一系故园心(6)臣生当陨首 (7)绕树三匝 (8)秋月春风等闲度
4.A(益,义与前面的“增”字相同,动词,“增加”的意思)(3分)
5.B(A项①句喻“增娇益媚”的行为,但②句不属于“损娇掩媚”的行为;B项①句喻“增娇益媚”的行为,②句属“损娇掩媚”的行为,符合题意;C项①句喻“损娇掩媚”的行为,②句属“增娇益媚”的行为;D项①句喻“损娇掩媚”的行为,②句是作者主张妇人平日不必佩戴首饰,并非“损娇掩媚”的行为)(3分)
6.D(A项,本文中心观点并非那句话;B项,新媳妇也要戴首饰;c项,“以金银翡翠为最佳,其次是犀角和珍珠”无中生有)(3分)
7.(1)这和美玉藏到深山里山就会有灵气,珍珠藏到水里水就会变美丽是同一个道理。(得分点:“蕴’’“予“灵…‘媚”各1分)
(2)还能忽略她的外表而看出她的真实容貌,认为她的美丽应当不止如此。(得分点:“犹”“略”“谓”各1分)
(3)不是这种艳丽隆重的妆饰,就不足够来抚慰他们的一番用心。(得分点:“盛”“足以”“慰”各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
作为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的战略安排,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把对文化道产的保护,从单体、静态、孤立的文物保护发展到整体、动态、联系性的文化生态保护,这种对保护理念的提升和深化,为我们有效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进一步拓开了施展智慧和才能的广阔空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承担着从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动态文化层面、文化物种生存发展环境层面整体地、动态地、全面地保护好徽州文化的重任,这也是大徽州历史振兴的难得机遇,它需要真抓实干,来点实招。“虚晃一枪”,敷衍、糊、混,不是徽骆驼、绩溪牛的品格。
自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挂牌以来,我们的相关当政者和有关职能部门为谋划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黄山市文化局已拟定千幢徽州古民居的保护维修计划,市社科联正在积极推进徽州古村落千村保护工程的开展,大徽州“徽州文化非物质道产项目大系”丛书编纂也已提上日程,婺源、绩溪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也提出了许多切实的谋划和举措,把这些谋划和举措落到实处,是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的方向。
根据徽州地域的实际,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重点在徽州古村落包括其环境氛围的保护。可以结合“千村保护工程、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的推进,选取十到二十个特色突出、徽州文化蕴含相对丰厚、原生态留存相对较好的徽州古村落,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块或示范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对这些徽州古村落高起点地进行谋划。组建行政、徽州学专家、村落耆英结合的保护中心,对古村落历史文脉进行“望、闻、问、切”,把握该村徽州文化的自身特色,发动百姓深入讨论该村的地域特点、风俗风情、人文历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及在整个徽州文化中所占有的地位。挖掘整理其历史文脉,系统梳理其文化资源,全面盘点其文化遗存,深入激活其文化基因,确定该村有别于它村的独特之点,明确该村的“徽州文化主题”。象呈坎古村,就是“徽州消防文化”历史与现实结合最好的主题文化村,卖花渔村则是古已形成的徽派盆景文化村,而棠樾就可以着力打造徽州牌坊文化村,叶村则可开发成歙南徽州民俗文化村等等。这些徽州文化古村落作为徽州文化示范区块,通过“提炼主题、丰富内涵、完善栽体、凸显特色”既承传了徽州文脉,又找准了自己婚特色,“一片田野一片景,一座村落一座魂”。有计划有依据地修复自身村落的文化原生态,复活一些自身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项目,着力在生产性保护上下功夫。恢复一些微州传统工艺、徽州传统艺术、徽州传统民俗表演,在适度的旅游开发中,“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农家乐”,将在其得天独厚的徽州文化生态环境中把历史和现实融和、对接,“保护”和“发展”就实现了最佳的统一。
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块,应该按照自身徽州文化物态、非物态遗存的分布情况和特色表现,确定重点保护的一些绝对控制区,防止“文化植被”的进一步“流失”。划定“绝对控制区”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身域内徽州文化生态情况的掌控、认知、把脉的过程。
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还需要较多的徽州文化专题博物馆进行汇聚、收藏、展示和推介。微州税文化博物馆、擞州荼文化博物馆等等专题博物搪,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态的修愎;政府应该鼓励民间兴办各类徽州文化专题博物馆,这是一块潜力大、意义深远,前景诱人的重要空间。
1.下列不属于设立徽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意义的一项是(3分)
A.承担着整体地、动态地、全面地保护好徽州文化的重任,是大徽州历史振兴的难得机遇。
B.提升和深化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C.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是对徽州古村落包括其环境氛围的保护。
D.为有效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进一步拓开了施展智慧与才能的广阔空间。
2.下列不属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的一项是(3分)
A.拟定千幢徽州古民居的保护维修计划。
B.推进徽州古村落千村保护工程的开展。
C.着手编纂“徽州文化非物质遗产项目大系”丛书。
D.申请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的牌子,积极谋划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开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块或示范村,提炼“徽州文化主题”,修复文化原生态,复活徽州自身的一些物质性文化项目,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
B.恢复传统工艺、传统艺术及传统民俗表演,开发“农家乐”旅游,实现“保护”和“发展”的 最佳统一,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惟一出路。
C.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块应对自身域内徽州文化生态情况进行掌控、认知和把脉,确定重点保护的“绝对控制区”,以免“文化植被”进一步“流失”。
D.民间兴办各类徽州文化专题博物馆,对徽州文化进行汇聚、收藏,展示和推介,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深远的意义和诱人的前景,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态的修复。
1.C(这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措施,并非“意义”)(3分)
2.D(错误有二:其一,申请实验区牌子本身并非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措施,文中也未提到;其二,“做好基础性工作”过于笼统,不是“具体措施”)(3分)
3.C(A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复活徽州自身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项目”;B项,“惟一出路”错,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措施很多,而“保护”和“发展”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最佳统一;D项,说“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不对,原文说“具有巨大的潜力”,两者不是一回事)(3分)
请以“展示你的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评卷参考意见:
这个文题几乎不存在审题的障碍,学生可写的东西很多,选材范围也极为广泛。只要学生扣住了题目,符合高考写作的基本等级要求,就可以在40分左右起评。
但是,也正因为不存在审题的障碍,因此,要把这篇作文写得出彩并不容易。关键是看学生的视野是否开阔,构思是否巧妙,立意是否高远、与众不同,文风是否大气。因此,在审题上还是要下一些功夫,重点在“展示”和“美”,“展示”寓意(表现)了什么?“展示”表现的是一种自信,一种开放的胸怀,一种包容、接纳的心态,是一种敢于拼搏的精神,敢为人先的勇气,等等,“美”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个性的,也有共性的,既有外在的,也有精神的,等等。关键是在写作时,入口要小,写得新,写得深,写得透,写得巧。
在文体的选择上,可以写叙述性的文章,也可以写议论性的文章,文体没有优劣之分,学生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或者最能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体写作。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真知灼见。在刚刚进入高三的时候,我们还是鼓励学生规范作文,写规范的叙述散文或议论文,不能对“另类”文体打出高分,以免误导学生。
在语言上,首先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生动、形象。语言的风格没有优劣之分,不鼓励学生追求“唯美”的表达,对于一些无病呻吟甚至不知所云的语言不能打高分,要引导学生养成朴实的文风,抒写真情实感,诚实做人,诚实作文。
中国汉字的结构有一定的内涵,掌握它,不仅能够领会该字的诗意,还能从中悟出不少哲理。如:债,欠了别人的就要还,这是做“人”的“责”任。吹,“口”“欠”修养才会去“吹”,那些全靠“吹”的人肯定没有真本领。(4分)
请你找出两个汉字,仿照示例,分别写出二句蕴含哲理的话。
答:
答:参考示例:
值,正“直”做人,才能体现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愧,“心”中有“鬼”,这样的人怎么不会感到惭愧?
朋,同形同向,“月月”相伴,但朋友也不能无原则地相处。
聪,“总”是用“心”听取群众意见的领导干部,才能作出聪明的决策。
协,要“办”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必须靠大家团结一致。
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并针对这则新闻内容,进行简要评述。(不超过80字)(6分)
中国女子体操队8月13日迎来了首枚奥运团体金牌。在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188.50分的总成绩力压美国队,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首枚奥运会金牌。这枚金牌对安徽来说,意义更加重大。这是时隔24年继许海峰之后,安徽选手取得的第二枚奥运金牌。
据了解,年仅16岁的阜阳小姑娘邓琳琳是今年初突然崛起的体操小将,本次入选奥运大名单,被外界冠以“黑马”的称呼。在决赛中,邓琳琳展现了“名不见经传的阜阳籍小将”的实力。在比赛中,邓琳琳顶住压力,关键时刻“黑马”成色十足。自由操项目,邓琳琳为中国队打头炮,继在跳马上以出色的亮相为中国队打了个漂亮的头阵后,她不负众望,“零失误”的稳健发挥为她得到15.150分的成绩,完美的表演也为中国队最后的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近邓琳琳的家庭和童年,你会发现,这个中国女子体操的“黑马”,有着绝不服输的鲜明个性。比赛当天,关心支持琳琳的阜阳家乡人民都聚集在电视机前为琳琳呐喊加油,大家纷纷称赞邓琳琳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家乡争了光,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主要内容(2分):
简要评述(4分):
答案:主要内容(2分):中国女子体操队首夺团体金牌(1分) ,安徽小将邓琳琳为家乡争光添彩(1分)。
简要评述(4分):答题要点:关键时刻要敢于拼搏(1分);有了集体的力量才会有个人的成功(1分),同时只有每个人的不懈努力才会带来集体的成功(1分)。语句通顺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不毁灭的背影
沈从文
“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
“君子”在这个时代虽稀有难得,也就像是不切现实。惟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①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敬可爱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经传中称的圣贤,应当是个什么样子,话很难说。但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的君子,佩弦先生为人实已十分相近。
我认识佩弦先生和许多朋友一样,从读他的作品而起。先是读他的抒情长诗《毁灭》,其次读叙事散文《背影》。在诗歌散文方面,得把他的作品和俞平伯先生成就并提。作为比较讨论,使我明白代表“五四”初期两个北方作家:平伯先生如代表才华,佩弦先生实代表至性。记得《毁灭》在《小说月报》发表时,一般读者反应,都觉得是新诗空前的力作,文学研究会同仁也推许备至。惟从现代散文发展看全局,佩弦先生的叙事散文,能守住文学革命原则,文字明朗、朴素、亲切,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贡献特别大,影响特别深。在文__动理论上,近二十年来有不断的修订,语不离宗,“普及”和“通俗”目标实属问题核心,真能理解问题重要性,又能把握题旨,从作品上加以试验、证实,且得到有持久性成就的,少数作家中,佩弦先生的工作,可算得出类拔萃。求通俗与普及,国语文学文字理想的标准是经济、准确和明朗,佩弦先生都若在不甚费力情形中运用自如,而得到极佳成果。一个伟大作家最基本的表现力,是用那个经济、准确、明朗文字叙事。这也就恰是近三十年有创造欲,新作家待培养、待注意、又照例疏忽的一点。正如作家的为人,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提到这一点时,更让我们想起“佩弦先生的死去,不仅在文学方面损失重大,在文学教育方面损失更为重大”(冯友兰语)因为冯先生明白“教育”与“文运”同样实离不开“人”,必以人为本。文运的开辟荒芜,少不了一二冲锋陷阵的斗士,扶育生长,即必需一大群有耐心和韧性的人来从事。文学教育则更需要能持久以恒、兼容并包的人主持。佩弦先生伟大得平凡,从教育看远景,是惟有这种平凡作成一道新旧的桥梁,才能影响深远的。
一个写小说的人,对人特别看重性格。外表轮廓线条与人不同处何在,并不重要。最可贵的是品性的本质与心智的爱恶取舍方式。我觉得佩弦先生性格最特别处,是拙诚中的妩媚。他对事、对人、对文章,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凡事和而不同,然而差别可能极小。他也有些小小弱点,即调和折衷性,用到文学方面时,比如说用到鉴赏批评方面,便永远具教学上的见解,少独具肯定性。用到古典研究方面,便缺少专断议论,无创见创获。即用到文学写作,作风亦不免容易凝固于一定的风格上,三十年少变化,少新意。但这一切又似乎和他三十年主持文学教育有关。在清华、联大“委员制“习惯下任事太久,对所主持的一部门事务,必调和折衷方能进行,因之对个人工作为损失,对公家贡献就更多。熟人记忆中如尚记得联大时代常有人因同开一课,各不相下,僵持如摆擂台,就必然会觉得佩弦先生的折衷无我处,如何难能可贵!又良好教师和文学批评家,有个根本不同点:批评家不妨处处有我,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陈寅恪、刘叔雅先生的专门研究和最新创作上的试验成就,佩弦先生都同样尊重,而又出于衷心。一个大学国文系主任,这种认识很显然是能将新旧连接,文化活用,引导所主持一部门工作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的。中国个大学的国文系,若还需要办下去,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且值得当成一个永久向前的方针。
(选自《不毁灭的背影》 有删节)
注:①佩弦先生:即朱自清,中国现代作家。(6分)
14、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的成就?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加以具体说明。
答:
15、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作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16、文末说“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分别指什么?(4分)
答:
17、作者在文中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6分)
答:
14、答:文学创作方面:(1分)①坚守文学的革命原则,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1分)。②求通俗与普及,且能持之以恒地在创作中加以实践和运用(1分)。
文学教育方面(1分):①兼容并包,尊重价值上的多元性(1分);②连接新旧,使文化活用,把文学引导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1分)。
15、答:(1)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不足之处:少独具肯定性,无创见创获,风格少变化、少新意。优点:能调和折衷,兼容并包,使得文学得到了繁荣发展。(3分)
(2)①客观真实再现朱自清先生的形象,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②先抑后扬,为后文写朱自清先生的牺牲自我等精神做张本和铺垫。(3分)
16、答:①“这点精神”指凡事和而不同,“折衷无我”(或答“牺牲自我”)。(2分)②“这点认识”指对人对事客观,尊重和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2分)
17、参考答案:认同(1分)。作家的“常人品性”是一种“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这种质朴厚实的品性使得作家更能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贴近人的心灵,反映大众的心声。(1分)这样的作家给人的感觉是“真人”真性情、朴素无华,他的作品是真实的,最能反映生活、贴近民众的,因此说“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常人品性”更重要(2分)。而所谓的“英雄气质”是一些作家过于强调“小我”,以自我为中心,标榜“个性”,虽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1分)但也因之可能会脱离生活,脱离民众,走向极端(1分)。因此,作者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这是一道探究题,能结合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