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右边这幅题作“豁然开朗”的漫画,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不得超出漫画内容或寓意的范围;②题目自定;③文体不限。

参考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下面一段话有四处语病,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①近年来,安徽黄山区依托资源和地域优势,着手整合品牌、打造名牌,进一步推广茶业产业化进程。②2008年黄山区被授予 “中国名茶之乡”,太平猴魁有机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③围绕打造“中国极品名茶之乡”的总体目标,黄山区以茶叶基地建设、品牌塑造、品质提升、龙头企业培育等作为着力点,④大力实施茶业富民工程,茶业经济快速取得发展。

第一处错误是 句 改正:

第二处错误是 句 改正:

第三处错误是 句 改正:

第四处错误是 句 改正:

第一处:“推广”改为“推进”;

第二处:在“中国名茶之乡”之后加称号;

第三处:将“以……作为”改为“以……为”或“把……作为”;

第四处:将“快速取得发展”改为“取得快速发展”。(改出一处给一分)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某媒体在网上就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①您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

工作经验

实习鉴定

正式工作机会

其它

69%

7%

21%

3%

②您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专业技能

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能力

其它

21%

26%

51%

2%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就大学生培养问题给高校提出合理建议。

(1)结论: (2分)

(2)建议: (2分)

结论:实习成为大学生获得工作经验的最主要渠道,大学生们期待能够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

建议:高校应在注重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2分)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的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3-14题。

蝶恋花①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②如环,昔昔都成③。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①这首《蝶恋花》是词人为悼念亡妻卢氏而作的悼亡词。②昔:同“夕”③:有缺口的环形佩玉。

13.细读开头划线句解答以下三个问题(5分)

⑴突出的修辞方法是:

⑵词人“怜”的是:

⑶词人要表达的情感是:

14.有人说纳兰性德词善于设色点染,就这首《蝶恋花》中选取的意象赏析其绘色。(3分)

答:

13.⑴比喻(或拟人)

⑵一昔如环,昔昔都成(或用自己话表述对应词句的意思)

⑶表达了词人与妻子聚少分多的怅惘追悔之情。

14.这首词先以素淡之色为主,只见清白的月色,又见帘前的双燕,最后却让我们看见那春丛双蝶的想象中色彩绚烂的特写,映衬之下,分外地美。即令悼亡,也不尽是寒素之色。

9.A  (“辟”是“征召任用”的意思。)

10.D (A①如果②你;B①表示判断语气,②表示感叹语气;C①于是②趁机D①②替

11.A(华佗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他离开后,病就痊愈了。)

12、(9分)(1)(4分)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差”、“寤”、“平复”译对各1分。共4分。“差”: 病好了。“寤”: 觉得,感觉。“平复”:(伤口)愈合复原。)(2)(5分)“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于是拷问致死了华佗。(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工”、“县”、“宥”、“考”“竟”译对各1分。共6分。“工”:高明。“县”:同“悬”,牵挂,引申为“关系着”。“宥”:原谅, 宽容。“考”:同“拷”,拷问、拷打。

“竟”: 完毕,终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5小题)(5分)

(1)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诚宜开张圣听, ,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出师表》)

(3)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

(6)蹑足行伍之间, 。(贾谊《过秦论》)

(7) ,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以光先帝遗德 (3)纵一苇之所如(4)齐彭殇为妄作(5)落日楼头(6)而倔起阡陌之中(7)玉露凋伤枫树林(8)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7题。

小 山 村

申 弓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城市,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他们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传人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着那座低矮小瓦房。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医生也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么忙,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长形或矩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写出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顺序,不乱不弃。来的都是本村本乡,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次序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拗,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条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来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面的黎三盯那小车看了一眼。

“是来看病吗?”

“ 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得”地打着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使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上,“告诉你,大中华,3元5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 那算什么,我们来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

以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了去。好一会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此,医生十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文章有删节)

4.小说中多次写到“瓦片”,说说它有何作用?(6分)

答:

5.本篇小说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3分)

答:

(2)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得”地打着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3分)

答:

6.对比手法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试举两例加以分析。(6分)

答:

7.小说结尾说:“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你对村人斜视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7分)

答:

4、①故事情节的起伏通过瓦片呈现出来,起到了线索的作用。②“瓦片”有用到停,反映了医生对村人的态度,突出了人物形象。③瓦片代表了山村的次序规则,它的消失标志着淳朴民风的消失,深化主题。(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5、(1)运用短语,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协调。(1分)描写了小山村清新宁静的桃源式的环境,交待了故事背景。

(2)、运用了“挤”“掏”“抽”“塞”等一系列富有表现的动词(1分)表明了来人逼人的气势,描写了他自认为物质上高人一等的蛮横情态。

6、①村人排队就医和城里来人不排队相对比,表现了外来者对山村原有秩序的破坏。②医生开始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与后来追逐物质利益相对比,表现了医生性格的改变。③瓦房和小洋楼相对比,表现了山村原有平衡被打破,出现了贫富的分化。④山村的和谐乡风和衔恨相对比,表现了没有争端、矛盾,一团和气的乡风的消失。

7、①村人应该“斜视”。小山村虽然缺少物质文明,但生活祥和安定。(3分)小洋楼的出现表明淳朴民风受到了外界的冲击,医生的变化应该受到村民的鄙视。(3分)

②村人不应“斜视”。小山村虽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得宁静祥和,但闭塞,不可能作为一个世外桃源永远与外界隔绝(3分)随着与外界联系的增强,人们追求物质的富有是正常的,只要不损人利己。(3分)

(从其他方面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必须紧扣文本,谈出自己的观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用诗意来思考苦难

最近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太多无法面对的东西。生命的脆弱如同芦苇,每个人都在风中战栗。贾樟柯的新电影《二十四城记》也是关于苦难的叙事,那许许多多老去的年华,被岁月摧残的容颜使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贾樟柯用了欧阳江河、叶芝的诗歌进行叙事。“整个玻璃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现实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黑洞。“叶子虽然繁多/根茎却只一条/在青年时代所有的说谎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这是叶芝的诗。生命随之远去,诗意也离我们遥远。所以林黛玉的《葬花辞》让我们觉得突兀,这个混乱无序充满了痛苦失望的世界我们去哪里寻找诗意呢?

最近一年有许多的诗歌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阿米亥的《开•闭•开》、华夏出版社《洛尔卡诗选》、《巴列霍诗选》,以及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洛尔卡戏剧选》。还有久别了的圣-琼・佩斯。灾难过后,我们需要一个更加从容和坦然的面对,就如同阿巴斯电影《生生不息》里的孩子们,伊朗大地震之后,他们还是快乐地支起天线收看世界杯,“世界杯四年一次,地震四十年才一次呢”。死亡不能摧毁生命和欢乐。诗人们,包括策兰,包括曼德尔斯塔姆,无论是犹太裔还是别的,许多上世纪的欧洲诗人都站在死亡的伤口上。他们的诗歌也许能给灾难中的我们带来几丝慰藉。

最早接触洛尔卡是一本20年前的书,《外国现代派作品选》,那里有《深歌集》的几首。诗人歌唱田野、黎明、提着水桶的姑娘们,有一种西班牙民歌的味道,“这些姑娘们,她们是西班牙的女儿,她们来自上安达路西亚。她们来自下安达路西亚……”黎明的时候响起了钟声,在水上行走的月亮,河水中还有古老的涟漪,星星、鸟雀,开满了花的橙子树,“说不尽的芬芳和娇柔,旅人悒郁的乡愁”。吉普赛歌谣以及西班牙的zōng jiāo 、神话和传说充满了阳光。却如何想不到,洛尔卡年轻的生命被法西斯残害,令人遗憾,生命如此脆弱。

值得关注的还有__的《青灯》。诗人__的散文和他的诗歌一样出色,从《失败之书》到《时间的玫瑰》到这本《青灯》,他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关于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关于诗歌的故事,关于我们永远也想不到的故事。看__追忆那些往日的岁月,远行的老人,将过去先锋诗歌的火气化为醇酒,酿出清冽之气。

巴列霍的诗歌之前全靠在网上辗转着传播,这次也有了新的译本。与洛尔卡的阳光不一样的是,巴列霍的诗里到处洋溢着苦难的灵魂,牢房、死亡、战争就像噩梦一样缠绕着他。人们的饥饿与愤怒,被废弃的房子,蒙上的天空的__,地球老实地躺卧在墓穴里。还有今年出版的马内阿,也一样属于沉重的情感,《黑信封》压抑纠结,这是失去家园的流亡所带来的苦痛。

阿多诺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以色列诗人阿米亥在诗中写道“奥斯威辛之后,没有神学/从梵蒂冈的烟囱里升起白烟/是红衣主教已选出自己的教皇/从奥斯威辛的焚尸炉里升起黑烟/是从上帝的枢机团还没有选出……”这是犹太人对于二战的反思。自从那次战争之后,动摇了很多东西,包括犹太人对于上帝的信仰。在辛格的小说里也能发现,每个酒馆里都坐满了醉生梦死的犹太人,他们对上帝失望了。灾难动摇了他们对上帝的信仰。一代欧洲的知识分子都在那里思考,对一元的形而上学批判、怀疑,对于道德理想批判、怀疑,对于人性和自然批判、怀疑,由此建立起了一个更加多元公正合理的秩序。是时候了,也应该开启我们对灾难的独立思考。

1. 下列对文中“诗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贾樟柯在新电影《二十四城记》中用欧阳江河、叶芝的诗歌进行叙事,富有诗意。

B.洛尔卡年轻的生命被法西斯残害,但他的诗歌,像《深歌集》,充满着诗意。

C.巴列霍的诗里尽管到处洋溢着苦难的灵魂,情感特别沉重,但也富有“诗意”。

D.诗歌《黑信封》压抑纠结,这是失去家园的流亡所带来的苦痛,同样充满诗意。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生命的脆弱如同芦苇,现实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这个混乱无序充满了痛苦、失望的世界没有诗意可寻。

B.本文从现实的灾难谈起,提出“用诗意来思考苦难”的论题,旨在引起人们对灾难的独立思考,坦然从容应对。

C.__的诗歌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是因为他生活在当代,而当代生活是烂漫多彩的,他的诗歌正是反映了这种生活。

D.“阿多诺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是说灾难动摇了犹太人对于上帝的信仰,生活已经没有了丝毫诗意。

3.文章结尾中说,“是时候了,也应该开启我们对灾难的独立思考”。依据全文内容,结合现实,下列思考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灾难是主观存在的,面对灾难不应一味恐惧,应该从容、坦然面对。

B.要善于从他人或文献典籍中汲取精神动力,面对灾难,寻找诗意。

C.不要信仰虚无的上帝或神灵,要培养自己面对灾难的坚强品质。

D.灾难往往也是人们更加珍惜美好生命、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契机。

1、B(“诗意”的本义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而A项贾樟柯用了欧阳江河、叶芝的诗歌进行叙事,是为了说明生命脆弱,现实残酷,与“诗意”的本义无关。C项“苦难的灵魂”、 “噩梦 ”等词语也表现不出“诗意”。 D项“压抑纠结”、“ 苦痛”也无“诗意”可言。只有B项,《深歌集》中“吉普赛歌谣以及西班牙的zōng jiāo 、神话和传说充满了阳光”,符合“诗意”的本义。运用排除法我们也可以得出答案: B选择项是从“诗意”的本义的方面解说“诗意”的含义,而其它选择项都是从“诗意”的反面进行解说。)      

 2、B(A项写“这个混乱无序充满了痛苦失望的世界”目的是为了引出人们对“寻找诗意”的思考,而不是“没有诗意可寻”。C项中“当代生活是烂漫多彩的”原文中没有提及。D项“灾难动摇了犹太人对于上帝的信仰”,从而“建立起了一个更加多元公正合理的秩序”,更有“诗意”,并非“生活已经没有了丝毫诗意”。)  

3、A(灾难是客观存在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就算有失望,但不会绝望。”

“苍白的生命由鲜活的梦想点燃。”

“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先前的距离,而是你的加速度。”

以上几句话摘自某中学“学生凡语”橱窗。请你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