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 平 乐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答: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5分)

答:

(1)拟人用破碎窗纸自语形象,写出随风吹落的破碎窗纸,沙沙作响的情状。

   (2)不一致,前面写的是荒凉破败之景,对结尾“万里江山”起反衬作用,突出诗人宽阔胸怀。

10.B(B均为代词  A就竟  C把在  D始终危险)

11.A

12.C“解除郎中”错误

13.(1)最终广泛学习经书典籍.精心研究道术能写文章。

   (2)在这种情况下,郡中富裕人家也都拿出救济穷人的粮食,帮助官府发给灾民,灾民得以保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龙 涎 香

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它与麝香的香韵一样,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既含有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一种特别的甜气和莫可名状的奇异香气。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所不可比拟的,要比麝香长一倍,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历史上流传有龙涎香“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据说在英国旧王室中,有一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仍香飘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东西是怎样产生的呢?《星槎胜揽》中记载:“龙涎屿,独然南立海中,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味……其龙涎初若胶脂,黑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龙涎香是“龙之唾液”。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

后经反复研究,海洋生物学家才真正解开了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原来,它源于抹香鲸的体内。抹香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锁管等动物,而章鱼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在抹香鲸的体内不能消化,如果直接从体内排出的话,势必割伤肠道,于是在千万年的进化中,抹香鲸慢慢地适应了这种“饮食”习惯,它的胆囊能够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香,然后再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体外,有的抹香鲸也会通过呕吐排出。稀世香料就这样产生了。

奇怪的是,刚刚诞生的龙涎香不仅不香,还奇臭无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空气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减,然后淡香出现,逐渐变得浓烈;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成上品。

(选自《中国青年》2005年第20期)

7.下列对龙涎香的介绍,准确的一项是

A. 龙涎香因其香气独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和麝香的香韵一样.它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 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有一种特别的甜气和难以形容的奇异香气,它含有麝香的气息,又带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较浓的混合香气。

C. 龙诞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拟的,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气数百年之久。英国的旧王室中一间涂有龙涎香的房子历经百年仍香飘四溢,就是一个真实的例证。

D. 刚刚诞生的龙涎香是浅黑色,无香气可言,而且奇臭无比,它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和漫长的时间,香气才逐渐散发出来,最后成为香料中的珍品。

8.下列对龙涎香的来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星槎胜揽》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龙涎香,它是“龙的涎水”积久而成的。这种说法虽然不科学,但对海洋生物学家真正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B. 《星槎胜揽》中的有关记载对龙涎香的来源作了生动的描述,给神奇的龙涎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反映了我们的前人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 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龙涎香源于抹香鲸的体内,被抹香鲸吞吃的章鱼类动物体内有坚硬的“角喙”,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鲸胃内存积下来,它们是形成龙涎香的基本原料。

D. 抹香鲸排出被胆固醇包裹的“角喙”有两条途径:一是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二是通过呕吐排出。“角喙”被排出后,芳香袭人的稀世香料龙涎香就诞生了。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龙涎香“修”成上品,需要许多条件,如海波的摩挲,阳光的照射,空气的催化,海水的浸泡等。因此可以说,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

B. 白色的龙涎香是龙涎香中的上品,因此鉴定龙涎香的纯度和品质,从色泽上进行观察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C. 龙涎香来之不易,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因此这种罕见的植物香料一定非常昂贵,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D. 龙涎香的持久性虽然很强,但历史上流传的龙涎香可“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不过是夸张的说法而已,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7.D(A它后加“几乎”  B“较浓”不合文意  C英国前加“据说”)

8.B(A参考价值一说不合文意  C“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不合文意  D“角喙”则排出毒并无香)

9.C(植物香料说法错误)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写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 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 。(2)水击石溅, 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声起舞熠熠山泉披覆着满身音符。① 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② 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③ 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④ 切切淙淙,如小弦滚指弹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B: 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C: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D: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应运而生,它们是传播惯用语的媒介。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环境污染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② 李秀英在日本法庭一审胜诉,是一次突破,也是对正义的 。③ 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双方保持克制态度。④ 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脱离现实,浪费财力,群众 没受益, 加重了负担。

A:制约 伸张 督促 不仅/反而 B:限制 声张 敦促 不但/而且 C:制约 伸张 敦促 不仅/反而 D:限制 声张 督促 不但/而且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荟萃 陷阱 既往不咎 B:谰言 贸然 装桢 人才辈出 C:寒喧 毗邻 晦涩 声名雀起 D:辐射 座落 脉膊 针砭时弊

春风的和煦、夏阳的酷烈、秋空的高爽、冬寒的无情,大自然的温情和残酷我们都要面对;老师谆谆的教导,母亲深情的嘱咐,闲人恶意的中伤,疾病,甚至死亡,我们都要面对。请以“面对”为作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选择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下面这则新闻,要求先点明评论角度,再写出明确观点,每点不超过40字。(6分)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部分奶源基地的群众反映,为规避责任,工商、卫生、畜牧等相关部分纷纷收回部分奶站的工商执照、卫生许可证等,加重了部分奶站收购难现象,让许多奶农的鲜奶“求购无门”。而由于鲜奶无销路,一些奶农含泪将白花花的原奶倒进沟渠里,个别政府部门竟然以污染环境为由对其罚款5000元。

(1)从事件产生原因的角度:事前没人管,事后管得太多(或相关部分不作为、乱作为,令人气愤),致使群众利益受损伤。(2)从管理部门的态度角度:管理部门应在监管和体验上下功夫,不能“因噎废食”,要以民为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乌纱帽。(3)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角度:只有从法律层面建立新的有效的监管机制,才能永保食品安全。(答出2点即可)

某个以中学生为阅读对象的刊物开设了一个名为“聊聊吧“的新栏目,栏目宗旨是为面临困惑和苦恼的青春期中学生提供帮助,请你以该栏目编辑的名义写一篇推介词。(不超过80字)(5分)

青春的路上,我们总会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你彷徨、困惑、苦恼、无助时远方的我愿倾听你的故事,和你一起分担忧伤、困苦,为你理清思路,为你出谋划策。让我们敞开心扉“聊聊吧”!(5分,符合“推介”的主旨,语言通顺,有文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