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文意结合自己的想象,补充对话。(5分)

早晨,一个乞丐在马路上走着,当他把米从右手换到左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的灰尘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乞丐看了一会,把手递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将做什么吗?”露珠说:“你将把我吞下去。”乞丐说:“看来你比我更可怜,生命全操纵在别人手里”。

露珠说:“ 。”

乞丐的心震撼了。

建议:当从正面突出露珠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或言人生哲理,勿讥讽乞丐。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5分,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在外太空的第一步。尽管出舱活动的时间不长,但随着航天员展开国旗,这次突破带给中国人巨大的喜悦和期待。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图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它的情境,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控制在60字以内)。(6分)

“境”(宇航员、宇航服、太空、国旗、飞船等)2分,生动1分,修辞1分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字数控制在20字之内。(4分)

中新网10月1日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在媒体上撰文,就当前全球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危机发表看法。据新加坡《联合早报》一日援外电报道,潘基文称,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危害到联合国的所有工作――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富国和穷国的社会开支、千年发展目标、维和行动。他强调必须思考一种新的、能更充分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不断变化现实的全球经济秩序。

潘基文称,全球金融危机危害到联合国所有工作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泥土的声音

樵夫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选自《中华散文》)

14.文章第一段说:“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请问泥土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泥土声音的实质是什么?(6分)

15.文章第四段划线句子在表达上生动独特而有意蕴,请具体常析。(4分)

16.研读原文,请说说我们怎么做才能听到泥土的声音?(6分)

17.作家韩少功在《土地》一文中曾说:“总有一天,人们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读完本文后,结合你对土地的认识,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受或体会。(6分)

14.一问:细腻真实;轻轻细细;幽悠静穆;使人宁静充盈。二问:生命萌动的声音;热爱土地的心灵的呼唤。

15.(1)通感(移用或比喻也可,)让抽象的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花香”本是闻到的,此处却可以“搅动”,而且是“青青的”,有了色彩,表达上更有立体感和质感。

   (2)叠词,有乐感。

16.(1)热爱土地,敬畏土地。

   (2)驱除名利,让狂躁不安的心灵回归宁静,一尘不染。

17.以下几点供参考:

   (1)物质角度:土地是生命之源。

   (2)精神角度:土地幅员辽阔,可博大人们的心胸。

   (3)哲理角度:土地是有灵性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暗示了人生哲理。

   (4)历史角度:中国是农业文明国家,当重视土地。

   (5)现实角度:土地是农业核心问题之一。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篇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5小题)(5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泣孤舟之嫠归。(苏轼《赤壁赋》)

(3) ,羡长江之无穷。(同上)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诗经・泯》)

(6)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8)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1)齐彭殇为妄作

  (2)舞幽壑之浅蛟

   (3)哀吾生之须臾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言笑宴宴

   (6)长太息以掩涕兮

   (7)鸡鸣桑树颠

   (8)因人之力而敝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大庾岭时所写。

(1)能读全诗,试分析本诗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2)请简要分析本诗在语言和抒情手法的艺术特点。(4分)

(1)表达了作者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

(2)语言特点:辞藻华美,声韵和谐,对仗工整。抒情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8.D   9.D   10.C

11.(1)现在百官家属都在洛阳,(我们)当先攻取洛阳,来动摇百官思想。再说经过洛阳却不攻下它,凭什么显示我们的军威?

   (2)现在(我们)粮库中见不到粮食,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第小题3分)

地面应用系统:月宫科考的“智能管家”

“嫦娥一号”卫星要探取月亮的宝贵信息,就需要在地面上有一个“管家”,告诉她怎样使用各种科学探测仪器;当探测的信息源源不断从天外发回地球时,地面上的这个“管家”还要接收、处理和管理这些信息。

这个连接着“天”与“地”的“管家”,就是探月工程中的地面应用系统。

地面应用系统的核心任务是进行数据处理。以数据为纽带,地面应用系统分为五个分系统,即运行管理分系统、数据接收分系统、数据预处理分系统、科学应用和研究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

运行管理分系统负责指挥调度数据采集。通俗地讲,运行管理分系统就像地面应用系统这位“管家”的“大脑”。嫦娥一号卫星上的很多探测仪器就如各种“器官”听从“大脑”调度。研究人员通过运行管理分系统,协调测控系统和整个地面应用系统的任务,完成预定的科学探测与实时数据接收、处理和各种探测产品的生成,以及天地对接试验和月球探测的在轨测试。

数据接收分系统负责数据收集。在运行管理分系统的调度下,探测仪器采集的数据经过数据传输天线发回地面。嫦娥一号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了两座大口径天线(射电望远镜)用于接收数据,一座建在北京密云,口径达50米,是目前我国口径最大的数据接收天线;另一座建在云南昆明,口径为40米。这两座天线把从嫦娥一号卫星传送来的信息全部收集起来,通过与天线配套的接收系统,送到落地存储系统中保存。

数据预处理分系统负责数据预处理。通过天线接收的数据是二进制的,不是广大科学家能使用的图像、谱线等,还需要进行数据的预先处理。这个系统最大特点是实现全自动化作业,像流水线作业一样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生产出合格的数据产品。这些产品就像工厂里的标准件一样,称为标准数据产品。

科学应用和研究分系统负责数据深加工。通过预处理的数据是广大科学家都能识别的标准数据,但还不能为公众所理解。需要对这些数据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直观地反映月球表面各种特征的图。这个系统是整个探月工程数据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把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信息转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形象生动的图件和文章。

数据管理分系统负责数据管理。从数据接收开始,到数据预处理和深加工,每一小工序都将产生大量的数据文件,数据管理分系统负责存储海量数据以便随时调用和长期保存。经过“数据编目”和“数据储存”后,“数据取出”是数据管理中更为核心的内容。在“取”的过程中涉及“身份认证”,用户只要通过身份认证,确认登记,就能根据自己的权限,获得相应的数据。

5.下列有关“地面应用系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地面上负责接收、处理并管理嫦娥一号卫星探取的有关月亮宝贵信息的控制系统。

B.地面上控制嫦娥一号卫星并负责对卫星探取的信息进行接收、处理以及管理的数据系统。

C.地面上指挥嫦娥一号卫星探取月球信息并对月球信息进行预处理和深加工的数据系统。

D.地面上对嫦娥一号卫星探取的月球信息进行数据处理的各种计算机设备和机器。

6.下列不属于月宫科考的“智能管家”管理范围的一项是

A. 采集、传输并保存探测仪器从嫦娥一号卫星采集的各种数据信息。

B. 把通过天线接收的数据进行预先处理,使这些数据转化为科学家能用的图像、文章和谱线等。

C. 转化成研究需用的各种图象、文章、计划,以及天地对接试验和月球探测的在轨测试。

D. 除了对采集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数据编目”和“数据储存”外,还负责“数据取出”过程中用户的“身份认证”等。

7.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嫦娥一号卫星可以自行使用携带的各种科学探测仪器探取月亮的宝贵信息。

B.地面应用系统的五个分系统的关系是分工合作,自成体系,各个独立,没有主次。

C.地面应用系统处理数信息的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不需要科学家们参与。

D.嫦娥一号卫星探取月亮的宝贵信息需要经过极其复杂的处理过程才能应用。

5.B   6.C   7.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杭州地铁萧山段,由中铁四局承建和承包,此时地面坍塌事故已造成8名工人死亡,13人失踪。 B:本着民主性、公平性为原则,台湾前“总统”__因受贿、洗钱等罪被判入狱。 C:“歼-10”战机在珠海展出并试飞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生产先进战斗机的能力。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入册。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打蜡 震撼 泊来品 额手称庆 B:装潢 发轫 做月子 出奇不意 C:凑合 精粹 大拇指 金榜题名 D:坐阵 赃款 渡假村 矫揉造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