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初恢复发射的航天飞机的名字是()。

A:发现号 B:挑战者号 C:哥伦比亚号 D:亚特兰提斯号

甲乙丙三国签订条约联合发射“宙斯号,载人航天飞机,发射之前甲国根非条约约定以自己的名义向联合国秘书长进行了发射登记。“宙斯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顺利进入外层空间轨道,在空间轨道成功运行48小时后返回地面。由于操作失误,“宙斯号”航天飞机没有在预定地点降落,而紧急降落于丁国的某沙漠区域。关于本案,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则和实践,请判断下列哪些表述是球确的?

A:本案中甲国以自己的名义向联合国秘书长进行发射登记是符合国际法的 B:对于紧急降落于丁国的“宙斯号”航天飞机以及其上的宇航员,丁国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寻找并给予必要的救援 C:当丁国搜救人员找到“宙斯号”航天飞机以及其上的宇航员后,丁国有义务迅速将其交还给联合国秘书长,但没有义务交还给甲乙丙中任一国 D:当丁国搜救人员找到“宙斯带”航天飞机以及其上的宇航员后,丁国有义务迅速救助宇航员并立即安全地将其交还发射国,但可将“宙斯号”航天飞机收为己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宇宙飞船相比,航天飞机对航天员的身体要求较低 B:与宇宙飞船、宇宙空间站相比,航天飞机的技术更简单 C:发射最多,用途最广的飞船是卫星式载人飞船 D: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能够独立发射航天飞机

“发现”号航天飞机

“发现”号航天飞机1983年11月建成,1984年8月首飞,是美国第3架航天飞机,也是一员“福将”,曾多次执行重要的太空使命。此次,“发现”号再度不辱使命,成功完成了“哥伦比亚”号事故后美国航天飞机的首航任务。

“发现”号与其他航天飞机一样,都是由轨道飞行器、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和外挂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发现”号在发射前的竖立总高度为56.28米,起飞时全部重量约1678.5吨。

“发现”号配备有两台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分别平行安装在外挂燃料箱的两侧。助推器在发射时与轨道飞行器的三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为航天飞机垂直起飞以及冲出大气层提供约78%的推力。助推器能够把航天飞机送到距地面45公里的高空,然后停止工作并与航天飞机分离,溅落到海上后可被回收,经维修后供下次使用。

铝粉是航天飞机火箭推进燃料中的重要成分。铝粉在航天飞机点火后被迅速加热,氧化后产生更多热量,促使燃料混合物中的其他物质分解,最终释放出大量各种气体,产生巨大推力。

外挂燃料箱是航天飞机最大的部件,位于轨道飞行器下方,外面敷有塑料泡沫等隔热层,内装供轨道飞行器主发动机用的液氧和液氢推进剂。在航天飞机升空约8分30秒后,轨道飞行器主发动机熄火,外挂燃料箱与轨道飞行器分离,回落大气层烧毁。

形似普通飞机的轨道飞行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也是航天飞机最复杂的组成部分。每次执行任务后飞返地面的就是它。其大小同一架喷气式客机差不多。

航天飞机返航时,宇航员手动操控航天飞机进入最后的着陆飞行路线。航天飞机着陆前33秒、离地面610米时,驾驶员要拉起飞机的机头,然后放下着陆装置。飞机后轮接触跑道路面时,尾部弹射出一个降落伞帮助减速。随后驾驶员使飞机前轮着陆,进行“刹车”操作,并让已无用的降落伞与飞机脱离。最后,航天飞机减速滑行直至停下。

1.航天飞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现”号航天飞机是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首航的飞机。

B.轨道飞行器、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和外挂燃料箱都可以再次利用。

C.航天飞机的最大部件是外挂燃料箱,它的外部敷有塑料泡沫等隔热层。

D.航天飞机的主体部件是轨道飞行器,它的尾部有三个主发动机。

3.依据你对航天知识的理解,说说为什么称“发现”号航天飞机是一员“福将”?

答:

4.下图是“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外观图。请你根据本文的介绍,指出它们属于航天飞机的哪一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新闻,说说你的发现。

新闻一:新华网卡纳维拉尔角(美国)7月13日电 原定在美东部时间13日15时51分(北京时间14日3时51分)发射“发现”号,由于一个燃料传感器被查出故障,美国宇航局13日中午紧急推迟了“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发射。目前,宇航局还没有公布新的发射时间。

新闻二:据美联社报道,由于天气原因,美国宇航局8日宣布推迟“发现”号航天飞机着陆的时间。新的着陆时间是格林威治时间10点21分(北京时间18点21分),比原定计划推迟了1个半小时。

新闻三:东方网2004年8月15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宇航局星期五(13日)称,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后撞击航天飞机并最终导致所有七名宇航员身亡的泡沫隔绝材料存在缺陷。去年1月14日,一块手提箱大的泡沫隔绝材料在航天飞机发射后61秒后脱落,它把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左翼撞了一个大洞。宇航局在航天飞机16天的任务期中没有发现这一损伤,但这一损伤在2月1日航天飞机再进入地球大气层时造成航天飞机解体,航天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航天飞机是由轨道飞行器、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外挂燃料箱三部分组成。轨道飞行器主要是执行飞行任务的,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是为航天飞机垂直起飞以及冲出大气层提供推力,外挂燃料箱内装的液氧和液氧推进剂供轨道飞行器主发动机用。

2.B

3因为“发现”号航天飞机是分别在“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再度首航并且成功返回的航天飞机。

4.①外挂燃料箱  ②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   ③轨道飞行器

5.航天飞机的发射与返回须十分慎重,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既要关注天气的情况,又要确保航天飞机没有一点儿故障,航天飞机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零件,它的复杂性决定了出故障的风险比较高。为了确保安全,发射前的检查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航天飞机发射前必须经过“全身体检”,主要包括:金属外壳是否疲劳、断裂,绝热瓦等附着的材料“粘”得牢不牢,是否脱落,液氢燃料和液氧是否有泄漏,操控飞行的各种设备和传感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2011年2月2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服役。“发现号”此行的任务期为11天,将为空间站运送一个永久多功能舱以及“机器人宇航员2号”,后者是首个进入太空的机器人,并将成为空间站永久居民。下列关于发现号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对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航天飞机先到达和空间站相同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 B: 航天飞机先到达比空间站的轨道小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 C: 航天飞机先到达比空间站的轨道大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 D: 航天飞机先到达和空间站相同的轨道然后减速对接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4日14:38(北京时间5日凌晨3:38)成功发射升空。据此读图回答(1)~(2)题。 (1)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 (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甲点时 ( )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 C.北半球昼短夜长 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

当地区时2005年7月26日10时39 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卡拉维尔角的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读“卡拉维尔角的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卡拉维尔角的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5日21时39分 B:26日13时39分 C:26日23时39分 D:26 日7时39分

当地区时2005年7月26日10时39 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卡拉维尔角的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读“卡拉维尔角的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卡拉维尔角的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图中的河流E.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D:地球的公转速度接近一年中的最大值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4日14:38(北京时间5日凌晨3:38)成功发射升空。据此读图回答: 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

当地区时2005年7月2 6日10时39 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卡拉维尔角的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读“卡拉维尔角的位置示意图”,回答9-11题。 9.“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卡拉维尔角的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时,北京时间约为

A:25日21时39分 B:26日13时39分 C:26日23时39分 D:26 日7时39分 10.“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卡拉维尔角的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图中的河流E.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D.地球的公转速度接近一年中的最大值 11.卡拉维尔角位于图示国家的 A.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B.东南部,大西洋沿岸 C.西南部,太平洋沿岸D.西北部,加勒比海沿岸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