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实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在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出后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②国际油价近日连破新高,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难 。③“神七”成功发射,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日前向某记者 ,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中国航天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
A:大肆 捉摸 __ B:大事 捉摸 透露 C:大肆 琢磨 透露 D:大事 琢磨 __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弘扬 订阅 通缉 毕恭毕敬 B:和霭 喝彩 流连 明辨是非 C:影像 度假 家具 按步就班 D:袒护 座落 夜宵 所向披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9年春晚,一个叫“小沈阳”的小品演员,让大家耳目一新。小沈阳火了,火得一塌糊涂,于是想借机火起来的媒体和个人蜂拥而来,褒贬不一,争论不止。
有人赞叹,小沈阳语言幽默,模仿逼真,是个优秀的小品演员。
有人哀叹,小沈阳形象低俗,破坏和谐文化取向,也正好说明国人内心空虚,文化观念低俗。
也有人鼓励说,小沈阳完全不必担心,有争议的才是好的,没有争议也就没有人关注了。
还有人冷静说,小沈阳的火有其背后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需求,有观众需求。
根据上面材料的内容,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得套作或抄袭。
依高考评分标准给分。
说明:
一、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每用错3处标点扣1分。
二、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留步,高寿,令堂,拙作。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据资料表明,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很多国家在这一天或者前后一周、一个月的时间内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书馆、媒体、出版商、学校、商店、社区等机构团体在这一段时间里都会做一些赠书、读书、演戏等鼓励人们阅读的事情,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庆。很多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对这些活动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呼吁我们国家也开展类似的活动。
2000年,我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这是实施全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几年来,在全国各地都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如果让你拟一副宣传该活动的条幅,你会怎样来拟。要求对仗工整,醒目易记,有文采。
答: ;
例:书犹药也善读之以疗救精神的贫瘠;学如春风常沐焉能抚慰失落的心灵。
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征程,新中国建国60周年,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请你仿照下面例句,再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辉煌。
例句: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30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 的30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 的30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 的30年。
例: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父亲与茉莉花
张育仁
父亲是在一种迫不得已的境况下与茉莉花相遇的。而由被迫侍弄此花到自觉地体味此花,就使得父亲的生活大为生色了。
我父亲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一个十分谦恭善良、整洁安静,且明显带有乡居的节俭和吃苦耐劳品性的知识分子。
读小学前我一直寄养在外婆家,对父亲不甚了解,待能粗略识字断文才有幸回到父母身边。父亲侍弄茉莉花的行状,正是从这时才给我烙下深刻的记忆与感佩的。那时我们还住在机关中,机关小孩很少,就迫使我格外注意大人们的活动。渐渐地我竟有一个吃惊的发现:父亲与别人上班不同。他每天是荷着一柄由他整饬摩挲得格外光洁结实的锄头,戴一顶已经有些破旧的草帽,以一种极为安详平静的面容和步态到离家不远的茉莉田中去,开始他一天的“改造生活”。
这种侍弄茉莉花的劳作,原本是十分美丽而极富雅趣的,但一经与“改造”挂上钩,就渗透了沉沉苦涩与羞辱,父亲就正是在这种悲愤与执拗中,以自己生命的苦涩与苍凉来浇溉着这种美丽的花。好多年以后,我不断地在古老的诗文中邂逅那些因放逐、因流涉而与各种香花芳草相伴的洁净而清贫的人们时,就使我忆及父亲种茉莉的这种“美丽的苦役”,同时也使我真正懂得了,父亲事实上是在承续着一种古老的遭际和精神磨炼的余绪,令人想到一个凡俗的普罗米修斯。
大凡高贵的花侍弄起来都颇为不易,茉莉花亦如此。但父亲侍弄的那一大块花地,却长势出奇得好。我认定父亲是最适宜种花的角色,也是求证于此的。父亲日复一日地为花锄草、捉虫、松土、浇粪、修枝等,都以一种源于内心的平和、细致与娴熟来表明他的苦楚与爱恋,那情景简直就酷似在从事某种艺术创作,或是在静默中品味某种世象之外的玄机。
田间歇晌时,他常常疲惫地将那柄锄轻轻地横在田坎上,手持一册《中华活页文选》(顺便提一下,在那精神食粮大饥荒的十年浩劫中,这算是十分罕见的能允许老百姓接触的古代文化的书了)安恬地品味体验那些古老而硬朗的文字和精神,他最钟爱的篇什是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和李白的《将进酒》,及陶潜先生的《归去来兮辞》等等。“__初期”,揭发批判他的大字报贴得令人毛骨悚然。他在结束了一段被秘密关押的生活之后,又在严制的管押中,带着我蜗居在一间茶厂的矮小逼仄破旧的斗室中。白天是繁重的劳动折磨和“交待罪行”,夜间他仍旧平静地手持心爱的《文选》,有时索性于悲愤中将那些铿锵作响的诗文工整地抄写在笔记本上,那神情一如他侍弄茉莉花时的专注与动情。毫无疑问,他那时正是以这种古已有之的傲骨来抗衡那些“摧枯拉朽”、“火烧炮轰”的疯狂与残忍;以一种古老的花的美丽和不屈来滋养自己的灵魂与操守。父亲的这种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内心境界,正是任何邪恶所不能浸淫,不能扭曲的香花芳草的人格化境界。
茉莉花最终的归宿是掺和到茶叶中去,用它馨香的品位和气质去熏染茶,提高茶的境界。父亲深知这种制茶工艺的奥秘,以及由此深悟到的人生奥秘。这正是他所以能在种花时的烈日中、淫雨中、甚至声斥与鞭挞中,以恬静淡泊、沉默执着来熏染生活,提高自己人生境界的根本原因。
每当收摘茉莉花的季节,父亲都格外欣喜繁忙,那神色一点不亚于在书房中收捡自己用心血写就的书稿。因为那些花是生命芳香的集成,是困厄与屈辱的诗性升华。往往在这样的季节,父亲都要悉心地用一方手帕带回一包茉莉花,带回他“改造”期间少有的欣喜,让我们家的小屋整日充溢着茉莉花的芬芳,让我和妹妹都能品尝到父亲的辛劳和慈爱。而我对父亲的爱的体察,正是从对茉莉花的认识和爱恋开始的,正是从对苦难和馨香的辩证认识中开始的。
正因为如此,我才深深地体悟到:真正被我们称得上是父亲的人,无论他的一生是尊是卑,是奇伟还是平凡,都是值得我们敬重与书写的。
(文章选自2008年6月《中学生阅读文萃》)
14、文章第四段称父亲种茉莉花为“美丽的苦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美丽的苦役”的涵义。(6分)
答:
15、全文主要围绕“父亲与茉莉花”行文,文章第六段却宕开一笔写了父亲“田间歇晌”和“夜间”时的活动,并列举了父亲最钟爱的篇什,这些内容与父亲的形象有何关系?(6分)
答:
16、在苦难的岁月里,父亲由被迫侍弄茉莉花到自觉地体味茉莉花,请根据文章列举两点父亲从茉莉花中独到的体味。(4分)
答:
17、最后一段作者明确写出自己的体悟,请结合全文谈谈本段的好处。(6分)
答:
14、①父亲做为一介知识分子遭受“改造”是屈辱的,这种生活渗透了沉沉苦涩与羞辱,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一种苦役。(2分)
②父亲以自己生命的苦涩与苍凉来浇溉着美丽而洁净的茉莉花,有了精神的寄托。(2分)
③父亲以这种方式承续着一种古老的遭际和精神磨炼的余绪。(2分)
(若能用原文中句子,“渗透了沉沉苦涩与羞辱”、“ 以自己生命的苦涩与苍凉来浇溉着这种美丽的花”、“ 父亲事实上是在承续着一种古老的遭际和精神磨炼的余绪”,每点可得2分)
15、①父亲从这些作品中汲取着滋养自己的灵魂与操守的精神养料;②父亲以屈原、陶潜等先贤的傲骨来抗衡那些“摧枯拉朽”、“火烧炮轰”的疯狂与残忍;③文章借此表现出父亲不能扭曲的香花芳草的人格化境界,这与茉莉花的品位和气质是相通的。(每点2分)
(能从原文中找出“他那时正是以这种古已有之的傲骨来抗衡那些“摧枯拉朽”、“火烧炮轰”的疯狂与残忍”、“ 以一种古老的花的美丽和不屈来滋养自己的灵魂与操守”、“ 父亲的这种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内心境界,正是任何邪恶所不能浸淫,不能扭曲的香花芳草的人格化境界”三句并能组织通顺可得满分。)
16、①茉莉花用它馨香的品味和气质去熏染茶,提高茶的境界;②花是生命芳香的集成,是困厄与屈辱的诗性升华;③在困境中应以恬静淡泊、沉默执着来熏染生活,提高自己人生境界。(任意列举两点即可,每点2分)
17、①照应首段“与茉莉花的相遇使得父亲的生活大为生色”,并总结全篇。②表明作者对父亲的深情。作者从客观冷静的叙写中走出,以明确的言辞表明表明作者对父亲的敬重。③提升文旨,作者通过展示父亲的人格境界,从而寄望所有做真正父亲的人,应向父亲学习。(每点2分。能从“结构”、“主旨”、“情感”三个角度组织回答,每点即可得2分。)
古诗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5小题)(5分)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
(2)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3)亦余心之所善兮, 。 ( 屈原《离骚》)
(4)木欣欣以向荣, 。( 陶潜《归去来兮辞》)
(5)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7)一骑红尘妃子笑, 。(杜牧《过华清官》)
(8)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1)自胡马窥江去后(2)臣生当陨首(3)虽九死其犹未悔(4)泉涓涓而始流 (5)俯察品类之盛 (6)凌万顷之茫然(7)无人知是荔枝来(8)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
(2)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5分)
答:
(1)(3分)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 2分),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1分)。
(2)(5分)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被贬黄州时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2分);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2分)。

8、答案C
“即”应为“如果”。
9、答案A
③④⑤句均非周昌的言行。
10、答案C
“受到排挤”“对他百般刁难和__”在文中没依据。
11、 (1)我考虑此事是想这样,但是满朝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大意3分,关键字“念”“可”各1分)
(2)我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您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给了诸侯王呢?(大意3分,关键字“独”“中道”各1分)
[参考译文]
周昌是沛县人,等到汉高祖在沛县起兵的时候,就追随沛公。跟从沛公入关,推翻强秦的统治。沛公被封为汉王,任命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前203),拜周昌为御史大夫。周昌经常跟随汉王,并且多次击败项羽军。因此,在高祖六年(前201)时,周昌和萧何、曹参一起受封,周昌被封为汾阴侯。
周昌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自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是非常敬畏的。周昌曾经有一次在高祖休息时进宫奏事,高祖正和戚姬拥抱,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高祖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挺直脖子、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高祖听了哈哈大笑,但是却由此最敬畏周昌。等到高祖想废掉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时,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但是都未奏效。而周昌在朝廷中和皇帝极力争辩,高祖问他理由何在,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高祖听罢,很高兴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你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此后,戚姬的儿子如意立为赵王,年纪十岁,高祖担心如果自己死后,赵王会被人杀掉。高祖独自心中不乐,慷慨悲歌,满朝文武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赵尧上前问道:“皇帝您闷闷不乐的原因,莫非是为赵王年轻而戚夫人和吕后二人又不和睦吗?是担心在您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高祖说:“对。我私下里非常担心这些,但是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赵尧说:“您最好为赵王派去一个地位高贵而又坚强有力的相国,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高祖说道:“对,我考虑此事是想这样,但是满朝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道:“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强耿直,况且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只有他才能够担此重任。”高祖说:“好。”于是高祖就召见了周昌,对他说:“我想一定得麻烦您,你无论如何也要为我去辅佐赵王,您去担任他的相国。”周昌哭着回答:“我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您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给了诸侯王呢?”高祖说:“我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去吧!”于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调任赵国相国。
高祖去世之后,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相国周昌让赵王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使者往返去了三次,周昌都一直坚持不送赵王进京。于是吕后很是忧虑,就派使者召周昌进京。周昌进京之后,拜见吕后,吕后非常生气地骂他:“难道你还不知道我非常恨姓戚的小贱人吗?而你却不让赵王进京,为什么?”周昌被召进京城之后,吕后派使者召赵王,不久,赵王果然来到了京城。他到长安一个多月,就被迫喝毒药死去了。周昌因此也就称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见太后。三年之后,他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