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那棵树,枯槁丑陋,散发着阴冷的气息。

那棵树,枝叶青翠,充满了新生的希望;

那棵树,繁花似锦,飘散出沁心的芳香;

那棵树,果实累累,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其实,这是同一棵树,只不过在不同季节中表现出不同景象罢了。

根据上面材料的内容,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得套作或抄袭。不少于800字。

国家教育部曾就“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问题征求意见,下面的漫画反映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分别说说两种观点及理由。(6分)

漫画1:

漫画2:

(1)文理分科是一种狭隘的教育模式,功利色彩浓厚,导致人才知识结构畸形,缺乏发展潜力。长此以往,还会降低民族整体素质。

(2)如果高考模式不改革,学生文理兼修,那么原来高考的6科之争便成了9科之争,学生的学业负担将更加沉重。

今年是我国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法定节假日的第二年,有关部门呼吁,全社会应共同行动,形成氛围,使三个传统节日过出地道的民族味、文化味,让“传统假日”既有名,又有实。请以“过好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从下面任选两个节日,各拟写一条公益广告。(4分)

(1)清明节:

(2)端午节:

(3)中秋节:

(1)清明  例:慎终追远,不忘先祖恩德,寄托哀思,继承前辈遗志 

(2)端午节:恋念故土,热爱祖国 

(3)中秋节:五湖网海共明月,和谐团圆中秋节

下面一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多处问题,请指出其中的三处加以改正。(6分)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囊括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法编排,涉及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历史、医学、蒙学等内容,其中既有《世说新语》《菜根谭》等短篇名著,而且有《史记》《资治通鉴》等鸿篇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全书600多万字。随书赠送全文光盘,光盘具有全文检索、动态联机字典等。

(1)将原文 改为

(2)将原文 改为

(3)将原文 改为

(1)把“囊括”改为“精选”;

   (2)删去“医学“(或“科技”)一词;

   (3)把“而且有”改为“又有”;

   (4)“动态联机字典等”后加“功能”。(以上四处,改对3处给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河对岸人家

李国文

①丹河从晋东南逶迤流入豫西北。

②平时,这丹河水清见底,游鱼可数,细流潺潺,微波荡漾。但到了夏秋两季,这丹河就变得狂放起来,一下子涨到半山高的滚滚浊流,汹涌而下,咆哮着,席卷着所有能裹挟走的一切,如雷似的冲决着,奔腾着。牛大的石头,在水中,像鸡卵般被摆弄着,那声势可畏可怖。每到此时,两岸便可望而不可即地分隔开来,鸡犬之声相闻,往来是绝无可能的了。

③我始终记得河对岸山顶阳坡上那几户人家,每天清晨阳光先把那小村落照亮。好久好久,这夏秋季节特别耀眼的太阳,从对岸山巅慢慢地滑下来,跨过飞腾的巨流,才照到我们工棚。此刻,已经是晌午了。可到了下午三四点钟,露脸不多一会儿的“日头”,又回到对岸那小山村了。直到我们工棚里黑黢黢的了,对岸屋顶的青石板上,还残留着最后一抹光亮,可以清楚地看到飞鸟f王巢,鸡兔进笼,咩咩的羊群和悠闲地摇着脖下铃铛的短角黄牛回村的情景。

④那时,我很孤独。

⑤置身于人群之中,一顶“右派分子”的帽子扣着,成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你不想孤独也不行。所有的人,都像害怕瘟疫地避开我,用这种在人群中画地为牢的孤独,来惩罚一个其实并无过错的人,虽然荚其名曰教育,实际更多是一种文明的残忍。但无论如何要比《水浒传》里林冲脸上刺着金字,发配沧州,进步得多了。

⑥这种惩罚式的孤独,早已在个人的记忆里,化为历史,但当我白发苍苍时回首往事,犹心有余悸,甚至到了太平盛世的今天,时不时还会在半夜里被那昨日的恶梦惊醒。于是,就出现那阳光下小山村的画面,型是当时残留下来的全部记忆中唯一的亮点。因为当时几乎无人理睬,无人交谈,更说不上能得到什么温馨和同情的我,唯一的自由,除了有雾的天气里,山谷里烟云迷漫,遮住了视线,一无所见外,便是可以聚精会神凝望对面山顶上那几户人家。

⑦从屋顶袅袅的炊烟,到每扇门里走进走出的庄稼人,以及活蹦乱跳的鸡犬,悠闲走动的牛羊,走村串巷的货郎担,走亲戚,回娘家的陌生面孔……成为我排解孤独的良药。否则,那种被整个社会抛弃的隔绝感,一旦到了承受不住时,精神崩溃,会从崖上一头栽进汹涌的丹河里。有人这样尝试过,但不是我。

⑧所以,我从心底里感激那被阳光照得灿烂辉煌的小山村。至少它使我在绝望的生活里,从这扇窗户看到山民身上,也许是中华民族最本质上的善良。一切的恶,在这样生生不息的老百姓心里,几乎是无地自容的。这有点像丹河里的水,不论山洪暴发,水漫山谷,嚣张放肆,雷霆万钧到何等程度,那总是一过而去的,很快就会变得如同不曾发过洪水那样,温柔平静,澄澈清净。也许,这就是人生的运行规律,没有永远的__,即使暗无天日的话,也应该相信和寄希望于明天的阳光。

⑨给我留下最难以磨灭的印象,是第一次到工地后,遭遇到山洪暴发,于呼啸的激流中“捞河”的壮举了。男女老少,全村出动。几个健壮的汉子,腰里系着绳子,拴在全村人手中。在丹河的浊浪里,捞取从上游冲下来的一切,对贫穷的山村人来说,等于一次天赐财富的好机会。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乐此不疲地一次次朝河中跃去。

⑩最让我激动的一点:一旦飘来尸体,什么到手的东西也不要了,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死人拖到岸上等待尸家认领。还有,他们有前辈留下来的捞河规矩,凡是完整的家具,锁着的箱柜,都不马上抬回村里,日夜派人守着,必须十天半月以后,水退了,还要等到水清了,确认无主才处理。衣物宁可沤烂,即或非常非常之需要,也决不染指的。这种古风,是在那纯朴的民心中扎了根的。

(11)人与人本来应该如此相携相助的。至于人为的孤独,那种恶的浊流,在阳光普照的温馨世界里,只是像山洪那样,尽管会汹涌而来,但来了还会去的。所以,在过去了若干年以后,又一次落入类似的境遇中时,我想起那山村的启示,便由此坚信,对于一切一切的__,至少不要绝望。

(摘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4.第二自然段写丹河水势随季节而变化,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5分)

15.第六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记忆中小山村的画面“是当时残留下来的全部记忆中唯一的亮点”?(6分)

16.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目的?(4分)

17.从全文来看,在作者眼中,“河对岸人家”有哪些特征?(6分)

14.为下文叙事作铺垫,为遥望山村提供依据;为下文议论张本。(答对一点评3分,两点都答对评5分)。

15.遥望小山村是作者那时唯一的自由记忆(2分),小山村中人们的生活是作者排解孤独的良药;小山村使作者在绝望的生活里看到中华民族最本质的善良,相信并寄希望于明天(2分)。

16.按时间顺序写(2分)。表现作者的孤独,对阳光、温暖的向往(2分)。

17.生活贫穷,但宁静、温馨、悠闲、自由(3分);村民善良纯朴,相携相助,古道热肠(3分)。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

(1)思厥先祖父, 。子孙视之不甚惜, 。(苏洵《六国论》)

(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里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 ”,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 ”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 ”,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是故乡明 

大珠小珠落玉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答出其中两种得2分)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2分)。

(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能将两个字结合诗歌准确分析即可得分)

8C(造:造访,到……家去)

9.C

10.C(前将军刘穆之对王镇恶说的话里有把王镇恶比作邓艾的意思,不是高祖说的)

   (1)您是丞相的孙子,有如此才能,还担心不能富贵发达吗。到时希望我能被任用为本县县令,(这我就)很满足了。

   (2)您把一个十岁小孩交给我们,本应当各自尽力(作战),可是(沈田子)掌握着__却不前进,敌寇怎么能平定得了呢?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美研制出新型半导体墨

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半导体墨,这将使生产商向着制作柔性电脑屏幕或更低价的感应式标签(帮助零售商跟踪库存)又迈进一步。伊利诺伊州化学品公司百代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菲利普・稻垣说,这项发现来自一种新型材料――一种可携带负电荷的可溶性半导体墨。通常情况下,半导体有两种基本形式:携带正电荷的P.型和携带负电荷的N.型。研究人员说,迄今为止,大多数半导体墨只能携带正电荷。在《自然》周刊上发表的文章中说,这种新型半导体墨为N.型半导体。

稻垣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在同时拥有这两种半导体的情况下,你可以使芯片和电路运行得更快、更可靠、更有效。这非常了不起。”他说,新型半导体墨可以用改造过的喷墨打印机印在柔性材料上,例如塑料薄膜甚至纸张。稻垣说:“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像印报纸一样进行印刷。它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成本相当低。”这可能有助于实现在大部分消费商品上打印便宜的射频识别(RPID)标签,帮助零售商对库存进行更好的跟踪。他说:“它还能帮助制造更复杂、更有效的灵活显示器――一种实际上可以弯曲的显示器。它还能使一些新的感应器技术成为现实。”该公司技术主管安东尼奥・法凯蒂说,在设计这种新材料时,他利用了类似于制药公司开发新的药物配方的方法。他说:“你在寻找一种新分子。”

在此次研究中,他研究出一种核心不带电的分子,使之成为负电荷的极佳携带者。法凯蒂说:“它可以非常有效地携带电子。”他说,这种分子可以溶于溶剂,因此可以被用作一种墨。公司计划以“Ac“vhk”为商标出售这种墨。

稻垣说:“我们还处于这项产业的极早期阶段。第一批产品刚开始出现。”

“我们有可能取得像当前的硅技术一样伟大的成果。”

(选自《参考消息》2009年1月23日第7版)

5.下列关于新型半导体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前的半导体墨只能携带正电荷,而这种新型半导体墨属可携带负电荷的N.型半导体,具有可溶性。

B.新型半导体墨可以制作柔性电脑屏幕,也可能用它来制作更低价的感应式标签帮助零售商跟踪库存。

C.新型半导体墨可以用改造过的喷墨打印机印在柔性材料上,例如塑料薄膜甚至纸张。

D.新型半导体墨可以让我们提高印刷速度,降低印刷成本。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研制新型半导体墨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印刷速度。

B.这种新型半导体墨,使生产商向着制作柔性电脑屏幕或更低价的感应式标签(帮助零售商跟踪库存)又迈进了一步。

C.柔性电脑屏幕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弯曲的显示器,有了这种显示器,我们使用电脑将更加随意和方便。

D.新型半导体墨的生产还处于极早期阶段,它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提到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和“感应式标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B.新型半导体墨同时拥有携带正电荷的P.型和携带负电荷的N.型半导体的特点,所以它可以使芯片和电路运行得更快、更可靠、更有效。

C.安东尼奥・法凯蒂研究出一种核心不带电的分子,使之成为负电荷的极佳携带者,并且这种分子可以溶于溶剂,因此可以被用作一种墨。

D.新型半导体墨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们取得了像当前硅技术一样的伟大成果。

5. A(“半导体墨只能携带正电荷”错,原文是“迄今为止,大多数半导体墨只能携带正电荷”)

6.B(原文是“将使……迈出进一步’’)

7. C(A“射频识别(RFID)标签”和“感应式标签”是一种东西;B原文是“在同时拥有这两种半导体的情况下”,而不是说“新型半导体墨同时拥有携带正电荷的P型和携带有负电荷的N型半导体的特点”;  D原文是“有可能取得”)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奥运开幕式焰火燃放的传统品种包括:喷泉――红闪;花束――彩色花束、爆裂花束;罗马烛光――红绿金银等各种颜色;礼花弹――牡丹类、菊花类、柳类、冠类等等。 B: 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携手刘欢,唱响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任王宁先生表示,这首主题歌既有国际特色,也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情。 C: 如果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有两家饭店,一家是麦当劳,另一家是不知名的当地小店(食物还有本地风味),你会到哪一家去吃饭? D: 本届美国大选股票,是从美国东部时间11月2日上午8时开始(北京时间11月2日晚上9时),美国东部时间2日晚上8时截止(北京时间3日上午9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