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谈趣味(节选) 朱光潜

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趣味。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种种酒都同样地爱喝,他一定不识酒味。到了识酒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者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领略到滋味的地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

文学本来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就西方诗说,拉丁民族的诗有为日耳曼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寝馈于古典派作品既久者对于浪漫派作品往往格格不入;寝馈于象征派既久者亦觉得其他作品都索然无味。中国诗的风尚也是随时代变迁。汉魏六朝唐宋各有各的派别,各有各的信徒。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门户之见也往往很严。
但是门户之见可以范围初学者而不足以羁縻大雅。读诗较广泛者,常觉得自己的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久而久之,有如江湖游客,寻幽览胜,风雨晦明,川原海岳,各有妙境,吾人正不必以此所长,量彼所短,各派都有长短,取长弃短,才无偏蔽。古今的优劣实在不易下定评,古有古的趣味,今也有今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的诗被人指摘,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诗人”亦自有独到境界。在英国浪漫主义盛行时,学者都鄙视十七、十八两个世纪的诗;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家又觉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不可磨灭处。个人的趣味演进亦往往如此。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从浪漫派脱胎者到能见出古典派的妙处时,专在唐宋做功夫者到能欣赏六朝人作品时,笃爱苏辛词者能领略温李的情韵时,才算打通了诗的一关。好浪漫派而止于浪漫者,或是好苏辛而止于苏辛者,终不免坐井观天,诬天渺小

12.下列材料中,与“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的观点不一致的是(3分)

A.拉丁民族的诗歌不为日耳曼民族所能够欣赏

B.明代推崇唐代的风尚,清代推崇宋代的风尚

C.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

D.法国新古典主义盛行时“七星派”诗遭指摘

13.下面是作者对“趣味”问题的看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阅读兴趣偏狭,不利于初学文艺者的入门。

B.没有入门的人,他们的趣味往往比较广泛。

C.学文艺者入门不能不偏,入门后则不能偏。

D.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但与民族和时尚无关。

E.趣味是可以培养的,但应符合时代的精神。

14.作者是如何看待文艺上的“门派”的?(4分)

15.学文艺的人怎样才能免于“坐井观天,诬天渺小”?(4分)

12.A (A.这是阐述“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的观点。)

13.BC(B.见原文“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句中的“江湖气”指的就是“趣味广泛”。C.见“学文艺的人……看出偏的弊病”。A.原文“从事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趣味”,可见“不利于”的表述与原文不符。D.原文提到“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因此,“与民族和时尚无关”的表述与原文不符。E.原文没有“应符合时代精神”的意思,属于“无中生有”。)

14.①文艺上的门派,可以让初学者有所效法;②文艺上的门派,又会使人囿于偏狭;③入门后,就要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吸纳一切门派。(4分)

15.①广泛涉猎;②减少偏见;③纯正个人的趣味。(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杜牧《阿房宫赋》)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4)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宿洞霄宫①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4分)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3分)

(1)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③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④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⑤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每一点包括:特点1分,分析1分)

(2)结尾一联,用意点出题目的“宿”字。诗人虽未就寝,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点题1分;意境具体表现1分;意境总体特点1分)

5.A(让,责备)

6.B(两个“且”都是副词,表示暂且;A项中第一个“而”表顺承关系,第二个“而”表修饰关系;C项中第一个“之”代解救涡阳之围这件事,第二个“之”代傅永;D项中第一个“与”是动词,给,第二个“与”是介词,和)

7.C(排除②⑤)

8.A(“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理解有误,应为“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

9.(1)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每错漏两处扣1分,共3分)

(2)①傅永考虑齐军喜欢以劫营为能事,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水处。(4分) (四个采分点:量、所、以 、记各1分)

②东汉的马援、西汉的赵充国,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唯独我这老将被拘束在这里!(3分) (三个采分点: 竟,独,被动句句式“见拘此郡”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8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B:福娃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C:通过“神舟号”载人飞船飞行的连续成功,进一步证明我国在技术上已具备培养航天员的能力,这样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 D:上周末还在大张旗鼓做促销的各种液态奶,一夜之间竟被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全部下架”!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郭敬明被法院裁决其作品构成抄袭后,仍进入了作协。一位自称为“热血”的文学青年给作协发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义正词严地表达了他对作协这一决定的看法。他认为,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虽然文学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是作为一名热衷于文学的莘莘学子,他依然坚持不懈,克服种种困难,笔耕不辍,一切只源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然而作协的这一做法却极大地伤害了文学青年的热情和自尊,让许多坚持写作的文学青年感到寒心。

A:义正词严 B:物欲横流 C:莘莘学子 D:笔耕不辍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年来,全省对乱收费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加大了查处力度,使之得到了有效 。②当地有关部门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没有经过上级领导的批准, 拆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大片历史建筑。③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 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盛景,被誉为“万园之园”。

A:遏制 私自 建造 B:遏止 擅自 营造 C:遏止 私自 建造 D:遏制 擅自 营造

据报道,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肾结石婴儿”事件震惊了全国。截止到2008年9月21日 8时,因食用婴幼儿问题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为14471人,目前还在住院治疗的为12892人,其中有较重症状的婴幼儿l04人,死亡3人。初步调查所获得的证据表明,“肾结石婴儿”事件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以及奶站的监管等环节。

试想,每一个环节若能严格把关,每个人若能做到坚守自己的良知,这类事件还会发生吗?请以“坚守良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作文

题目得分

酌情给分,可按5分,3分给分。

等级得分

一等55-50

二等49-45

三等44-40

四等39-35

等级要求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清楚。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6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符合上下文特定的语意。(6分)

白春礼院士把“青年”的英文大写YOUTH进行了巧妙的解释:Y.像小树,意味着青少年正处于发育发展期,需要不断茁壮成长;O ;U

T.像一个戴帽子直立行走的人,很多青年都获得了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但学位的获得只是一个开端,我们不能被荣誉压弯了腰,还要直立行走;H.像一个单杠,希望青年在工作之余,保持良好的体魄,更好地为国家民族作贡献。

答:O

U

示例:O像太阳,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和活力;U像一个空水杯,

我们要不断吸取营养,同时要谦谨慎。  (形式上采用比喻,内容上紧扣青年的特点;每句3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