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奋斗在科技领域的优秀__员,曾经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业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B: __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的精神,曾激励着几代人,然而,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的今天,__精神竟然被许多人冷漠乃至遗忘了。 C:中国民众之所以对日方态度表示不满,是因为日方在一些历史问题上,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没有客观、负责任地反省自身导致的。 D:10年前,英国农民卡龙因银行操作失误“吞”了7万镑存款,自此他一家人的生活便陷入困境,但银行却一味以“拖字诀”敷衍他。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坎坷,可脸上不能没有微笑;生活中有叹息,可心灵不能没有笑。狂风暴雨中笑一笑,美好的前程就可能向你走来……
请以“生活不能没有微笑”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按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仿照例句,另选对象,再写三句话,字数可略有增减。(6分)
你是大江,我是小河。
你有你波涛汹涌的豪迈,我有我细流涓涓的从容;
你习惯在高山间一泻千里,我喜欢在小树边缓缓流过。
参考例句:
你是鲜花,我是小草 .
你有你色彩缤纷的娇艳,我有我色调单纯的朴素;
你喜欢在枝头上摇曳生姿,我习惯在树干下默默守侯;
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题目。(6分)
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位,应聘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定你打算应骋,
请你按照不同目的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受聘。每次不超过30字。
目的(一):应聘记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的(二):应聘播音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例:本人善于观察分析,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强。
(二)例:本人相貌端庄, 口齿清晰,朗读水平高。
[解析]目的(一)应包括(1)观察分析能力(2)口头表达能力(3)书面表达能力;
目的(二)应包括(1)相貌 (2)口齿、口音(3)朗读水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映秀镇,体育又回来了
记者 张悦 发自四川映秀镇
8月8日晚11时,四川映秀再次被震动了。只是这一次“震中”不再是这里,而是在千里之外的鸟巢。
这个时候,在刚出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浩浩荡荡的队伍最前头,在2.26米的代表团旗手姚明身边,一个身高未及姚明胯部、虎头虎脑的孩子毫不怯场地迈着步子,走向全世界的镜头。“我们浩浩跟姚明在一起,他也是旗手!?”陈建惊呆了。这个在镜头中与姚明一起出场的小孩是他的外甥,“5・12”汶川大地震中在映秀小学废墟中救出两个同学的林浩。
“这是我们村的福气”
大山中的渔子溪村沸腾了,“整个村子都在激动,为映秀为渔子溪出了个小英雄。”陈建说。一大群人激动地跑到村委会附近,大家或者相互拥抱,或者大声欢呼。陈建更是含泪跪在了地上,“这是我们村的福气,浩浩好样的!”
这一安排也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华尔街日报》说,“在如此盛大的仪式中,身穿白色T.恤和短裤的林浩丝毫不怯场,自然地环视着观众席,冷静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仿佛参加的不是奥运会开幕式,而是周末郊游,那一份镇定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世界冠军。”
身材悬殊的两个身影代表着中国的两种高度,这容易让人想起国际奥委会前__萨马兰奇的话:中国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一脉相承。
“奥运开幕了,大家至少有了种寄托”
在8月8日那天,映秀镇卖卫星接收“锅盖”设备的一天之内完成了往常一年半载才能有的营业额。“260元一个,光我们渔子溪村的村民就有几十家买了‘锅盖’。”陈建说。
映秀镇副镇长__告诉本报记者,镇上在挖排污管道的时候,把电缆挖断了。但阿坝州电力公司以最快速度出去买了新电缆,拉回来重新装。
__说,重建家园也不可能一两天就好,地震前大家就都盼着奥运了,现在奥运真正来了,我们也希望通过奥运会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感受到凝聚力,这样也可以转移地震带来的不能自拔的低落悲伤的情绪。
目前在映秀的居民有六千多人,大部分人已搬入活动板房安置。陈建一家就是在奥运开幕前一周搬入板房的。陈建说,“这一段时间脑子昏了”,房子没了,地没了,汶川的工业生产陷入停顿,连打工的机会都没了,“大家都不知道干啥,现在奥运开幕了,大家至少有了种寄托。”
中滩堡村的村民也新搬进了活动板房安置点,这里的电视机是广播站发的,每个组一台。开幕式那天,简陋的活动板房中充斥了欢呼声和玩笑声,还有歌唱声。“奏国歌的时候肯定要唱,像我这种不唱出声的人,心里也要唱。”
体育终于又回来了
映秀也有部分居民未能搬入活动板房,但是他们一样可以享受到奥运。搬运石头、固定铁架、平整场地,8月8日午后,铁军高炮团八十多名士兵冒着酷暑赶建了一个可以容纳上千观众的“露天影院”。一些居民在晚上6时便和家人一起到这里等待。他们说:活着就要开开心心地度过。
为迎接北京奥运会,铁军高炮团当天还组织全体官兵理发,以“全新”姿态迎接北京奥运会。一名士兵说,支持北京奥运会的最好方式,是多为灾区做实事,尽早重建家园。
驻扎在映秀救灾的济南军区“铁军”则在岷江边上浇上水泥,建成一个标准篮球场,这天正在进行军民篮球联谊赛的半决赛,铁军队迎战援建映秀的东莞公安队。
这个心碎的地方,此刻,体育终于又回来了。
(摘自《南方周末》,有删节。)
19.这篇通讯以“8月8日晚11时,四川映秀再次被震动了”开头,说说这样开头的好处。(4分)
20.文中的画线句“身材悬殊的两个身影代表着中国的两种高度”,这两种高度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什么内在联系?(5分)
21.文章结尾说:“这个心碎的地方,此刻,体育终于又回来了。”综观全文,“体育”又回到了“这个心碎的地方”,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19.①这句话中的“震动”一语双关,把5月的汶川大地震和8月的北京奥运会从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了;②为下文写奥运会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寄托和鼓舞作了铺垫。(或通过奥运会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感受到凝聚力,改变由地震带来的低落情绪)(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一种高度是指体育健儿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民面对竞争急起直追的拼搏精神,一种高度指抗震英雄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者都体现了自信、乐观,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1.①奥运会开幕式上林浩与姚明一起出场,让映秀人以特殊的方式参与了奥运会;②在社会和政府的帮助下,灾区人民又能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了;③解放军帮助灾区修建标准篮球场,让灾区人民能够开展体育活动。(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帮助下,灾区人民已经走出了大地震的阴影,正在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重建家园。(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这次我演什么角色?(节选)
[美国]库・冯尼格
哈里・纳什是一个五金行的小职员,也是业余剧团――北克劳弗尔德假面假发俱乐部的演员,成功扮演过很多角色,但他对自己的演技很不自信,每次导演邀请他时,他都会凄苦地问:“这次我演什么角色?”他从不参加任何会议,因为要是手里不拿着剧本,他从来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他还没有结婚,他不同女孩子出去闲逛――就连要好的男朋友也没有。
海伦・肖是一家电话公司的女职员,长期摆着同一副笑脸、应酬查询电话费顾客的职业生活,把她训练成了电话公司的一架殷勤有礼的自动机器。她能享受到的作为一个人的乐趣,大概就是被某个电影明星惠顾的幻想。
哈里・纳什与海伦・肖都被邀请出演《欲望号街车》,哈里扮演剧中的丈夫,海伦扮演剧中的妻子。同台演出使她萌发了追求哈里的决心。一次演出结束后,哈里面对到台上来祝贺的观众又准备逃走,海伦把他留了下来,说有礼物送给他。
海伦拿着礼物走回来。礼物是一本小蓝书,带有一条当书签用的大红缎带。这是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里非常尴尬,除了“谢谢”两个字以外再也想不到要说什么。
“夹着书签的那一页是我最喜欢的一场。”海伦说。
“唔。”哈里说。
“你不想看看我喜欢的是哪一场吗?”她问道。
哈里无可奈何地把书翻到夹着红带子的一页。
海伦凑到他身边来,读了一行朱丽叶的台词。“‘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她读道,“‘花园的墙这么高,是不容易爬上来的;要是我家里的人瞧见你在这儿,他们一定不让你活命。’”她指着下面的一行。“现在看看罗密欧说什么。”她说。
“唔。”哈里说。
“你读读罗密欧的话。”海伦说。
哈里清了清喉咙。他不想读这个剧,但却不能不读。“‘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他用平常说话的语气读道。但是他的声调一下子变了。“‘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他朗读道,身子挺直起来,一下子年轻了八岁;他变得又英武又洒脱。“‘爱情的力量能做到的事,他都会冒险尝试,’”他大声念道,“‘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
“‘要是他们瞧见了你,’”海伦说,她带着他向舞台一边走去。
“‘唉!’”哈里说,“‘你的眼睛比他们二十柄刀剑还厉害。’”
在海伦的带领下,他俩走向舞台的下场门。“‘只要你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哈里说,“‘他们就不能伤害我的身体。’”
“‘我怎么也不愿让他们瞧见你在这儿。’”海伦说。这是我们听到的最后一句话。这两人从舞台上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演员们举办的茶话会两个人都没有参加。一个星期以后这两个人结婚了。
他们生活得好像满幸福,尽管有时候表现得有些古怪;这就要看这一时期他们一起朗读的是什么剧本了。
“上个星期,”她说,“我同奥瑟罗结了婚;浮士德使劲和我谈恋爱,后来我又被巴里斯诱拐走了。你说我是不是咱们这里最幸福的姑娘?”
我说我想是这样的。我还说城里大多数女性也都是这样的。
“她们本来也是有这样机会的。”她说。
“她们多数人受不了那种兴奋劲儿,”我说。我告诉她俱乐部又请我导演一个剧。我问她和哈里能不能参加演出。她笑容满面地说:“这次我演什么角色啊?”
16.小说以“这次我演什么角色?”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7.小说为什么要详细描述送礼物、念台词的情节?(5分)
18.哈里和海伦一个星期以后结婚了,你认为他们的婚姻会幸福吗?试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16.小说的标题是一个问句,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交待了人物具有演员的身份;同时利用这一标题把演戏和生活结合起来,暗示了小说内容。(一共三个要点,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17.因为这是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详细描述这一情节为后文写两人在一个星期以后结婚作了铺垫;(2分)这样写还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比鲜明:哈里畏缩、不自信,海伦主动、热情。(3分)
18.答案一:不会。因为哈里是一个极为不自信的人,而海伦也只有靠扮演剧中的角色才能感觉到幸福;文中所说“他们生活得好像满幸福,尽管有时候表现得有些古怪;这就要看这一时期他们一起朗读的是什么剧本了” “我同奥瑟罗结了婚;浮士德使劲和我谈恋爱,后来我又被巴里斯诱拐走了。”便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可以说他们的婚姻是以扮演戏剧里的角色维持着的,脱离现实,非常脆弱,不可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答案二:会。因为海伦是一个主动、热情的人,她总是能从角色的扮演中得到生活的幸福,哈里在她的鼓励之下也逐渐变得自信起来;文中所说“他朗读道,身子挺直起来,一下子年轻了八岁;他变得又英武又洒脱。”便表明了这一点;只要他们维持共同的爱好,把戏中的幸福当作生活的幸福,就能够获得长久的幸福。
(人物形象、依据文本、评价分析各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笔 墨 祭 余秋雨
书法艺术在总体上是一种形式美,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许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崛的笔墨,而沙场猛将的字迹倒未必有杀伐之气。中国传统文人面壁十年,博览诸子,行迹万里,宦海浮沉,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混沌的秘仪,不可轻易窥探;而当文化人格折射为书法形式时,又会增加几层别样的云霭。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又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到一幅赵孟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但仔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就不可能是赵孟。赵孟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只剩下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汇聚和融化的结果。已经汇聚、融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上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时津津乐道的“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情况也是有的,主要出现在早期创业者群体中,如王羲之,曾悉心学习过卫夫人的书法,后来又追慕钟繇和张芝,还揣摩过其他许多秦汉以来的碑迹。他自称隶胜钟而草逊张,终于融会贯通而攀上万世瞩目的书学峰巅。要在王羲之行书中一一辨认出他师法过的前代书家的痕迹,不太容易。但是,当高峰树起之后,它就成了后世书家不能不继承的遗产。继承者又成了高峰,遗产也就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使代代子孙既富足又惶恐,即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苏东坡算是敢于独立创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纲一眼看破,说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
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的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总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的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群体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枚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节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删改)
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5分)
A.书法艺术体现了美,但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不一定能反映出书法家的品性。
B.傅青主认为,赵孟的书法虽有甜媚之弊,却嶙嶙峋峋地有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
C.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无法找出师承的痕迹,过于纯净,那么这幅墨迹显然是赝品。
D.中国文化,既想努力摆脱前人的规范,展现个性,又不能不模仿前人,接受遗产。
E.本文作者认为,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文人完全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
13.文中提到的不能“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两位书法家是( )(3分)
A.赵孟 王羲之 B.王羲之 苏东坡
C.王羲之 卫夫人 D.赵孟 苏东坡
14.请根据文本信息,概括赵孟和王羲之这两位书法大家在书法艺术上的异同。(4分)
15.第⑤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可敬可叹”的?请简要说明。(4分)
12.AD(A.可见原文第一段。D.可见原文最后一段。B.“嶙嶙峋峋地有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并非傅青主的看法。C.这只是原文对赵孟书法的看法,并非指所有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墨迹就“了无痕迹”。E.原文最后一段说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的人格”,并非是“完全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
13.D(A.赵孟在“甜媚之中却有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这剩下一种字形”。D.苏东坡“算是敢于独立创新的了,但……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可见,此二人的事例与“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观点相悖。)
14.同:都是师法前代,融汇百家而成卓然独立的大家 。(2分)
异:赵孟虽已成为大家,但他的作品却明显地流下前人的痕迹(竟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上指认出来);而王羲之却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2分)
15. 可敬是因为有丰厚的文化遗产可以继承;可叹是因为文化个性在传统的统摄下层层损减,越来越趋向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或文化个性受传统的束缚而无法发展)意思对即可。(各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
(李白《蜀道难》)
(4)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2)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词后问题。(7分)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词中的”凉”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3分)
(2)请结合本词的“景”与“情”,简析其写法。(4分)
(1)①指中秋时节天气凉;②诗人遭贬,感到悲凉;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③暗含世态炎凉。
(2)以乐写哀。中秋本是深具欢乐情感的团圆节日,但词中写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庭院的树叶,皓月当空,却寒气袭人,明月总被乌云遮去光芒,诗人只能在孤灯下向远方的亲人一诉心中的苦闷。或:借景抒情,词中的意象,如夜风吹打树叶,乌云遮月,孤灯,都笼罩着一层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词人被贬黄州的孤独愁苦的心情。
5.C(微,地位低贱、卑微)
6.A(都是“因为”的意思。B 指代词,指池子/ 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C 有时候/ 有的,指代人。D介词,替/ 动词,成为)
7.B(“悉更新制,建都务”是治理措施,并非业绩;“时人称其宽厚”是评价其品行;“各振举其职焉”是这几位臣子自己的表现)
8.C(不是“这些郡吏犯了罪”,是因侮辱张平的事被定罪;“想方设法赦免他们”属无中生有)
9.(1)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 /(每错两处扣1分)
(2)翻译:
①张平派人用好话劝说他,于是盗匪就归附了(前来归顺)。(得分点:“以好辞遣人”要译为“遣人以好辞”,“说”“归”。大意对1分。)
②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不多)超出了士大夫的胸襟吧。(得分点:“修”、“庶几”、“进”、“度”,大意对1分。)
译文:张平,青州临朐人。二十岁时寄居在单州,依附刺史罗金山。罗金山调任滁州,委任张平为马步都虞候。太宗做京兆尹时,把张平安置在家里办事。等到秦王廷美兼任贵州府职务时,张平又被任命为亲吏。以后几年,有人上告张平藏匿府中的钱物,秦王报告太宗审问了他,没有证据。秦王渐渐地不喜欢他了,于是让他离开了。太宗怜悯他并没有犯罪,把他托付给徐帅高继冲,继冲任命他做了镇将。张平感叹说:“我的命运虽然不顺,但以后未必没有福份。”
太宗做了皇帝后,征召张平补任右班殿直,监管秦、陇木材交易。张平全换了新的制度,设立都务,计算水陆运输费用,在春秋两季的时候连接大型竹筏,把木材从渭河运抵黄河,经过砥柱山汇集到京城。一年之间,上等的木材像山一样堆积起来了。太宗嘉奖他的功劳,将他升任为供奉官,监理阳平都木材事务,还兼管造船场。原来的官员造好船只后,因为河流湍急凶悍,为防备船只漂失,每一只船要调派三户人守护,每年有几千户人家被役使。张平就挖池引水,把船系在池中,就不用再调用民力了。有一个叫阳拔华的盗贼,在关辅一带活动,为患许多年了。朝廷命内侍率领数州的兵力讨伐,没有消灭。张平派人去用好话劝说他,于是盗匪就归附了。张平改任崇仪副使,依旧兼任原职。任职总共九年,计算下来节省官钱八十万缗。
张平喜欢史传,地位卑微的时候,如果找到奇特的书籍,就整天玩味,有时候脱下衣服换书。等到显贵时,收集了几千卷书。在彭门的时候,有几个侮辱张平的郡吏,后来全都获罪发配到京窑做苦工。张平的儿子从式刚好去督察这里的工役,发现了他们,就把这事告诉了张平。张平把他们召来府第,为他们设宴安慰他们,说:“你们不幸啊,突然遭遇这种祸患,千万不要把原来的事情放在心上。”还拿钱送给他们,并且告戒从式好好的对待他们。没多久,这些人就得到赦免回到原来的地方,当时的人称赞张平宽恕厚道。
(作者)议论:太宗还没有显要的时候,身边必然要寻求忠厚能干的人才。等到即位后,提拔原来身边有功的人,陈从信、张平等六人,都被充分的任用,还把军需这样重要的托付全交给他们,因而每个人都振作努力于自己的工作,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啊。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不多)超出了士大夫的胸襟吧。陈从信进献的歪门邪道,用方术欺骗迷惑皇上,还是跟皇上近侍常有的态度差不多的啊!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