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110米栏冠军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飞人”刘翔除了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外,几乎具备娱乐“偶像”的全部条件:1.89米的身高,完美的身材,英俊的脸庞,优雅而富有激情的谈吐,从容不迫的气度以及对时尚的良好感觉,甚至还有一副不错的歌喉……就在人们纷纷猜测他是否会进入娱乐圈时,刘翔非常明确地告诉记者:“我不会进入娱乐圈,我只会继续从事跨栏,因为我只能专注做一件事情,一个眼神都不能分出去!”此后,刘翔又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并打破世界纪录。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冰心的名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拿抽象的良心,来比具象的青山。清新鲜活,巧妙精致。请造两个句子,要求一个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另一个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6分)

(1)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

(2)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

参考例句:(1)A.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B.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3分)

(2)A.悠悠无尽的江水,好像父母的关爱。  B.绵绵的细雨如无尽的愁思。(3分)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被动句,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要保留全部信息。(3分)

经北京奥组委授权,于2005年1月5日正式创刊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特刊》,将让全世界人民发现和了解中国这个令人神往的国度,特别是北京这个城市及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国这个令人神往的国度,特别是北京这个城市及中国的历史、文化,将通过北京奥组委授权的,于2005年1月5日正式创刊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特刊》,被全世界人民了解和发现。(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雨街小景 柯灵

雨,悒郁而又固执地倾泻着。那淙淙的细语正编织着一种幻境,使人想起辽廓的江村,小楼一角,雨声正酣,从窗外望去,朦朦胧胧,有如张着纱幕,远山巅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跟雨云融合作一处。我又记起故乡的乌篷船,夜雨渐渐地敲着竹篷,船头水声汩汩。――可是一睁眼我却看见了灰色的壁,灰色的窗,连梦的翅膀也无从回翔的斗室。

谁家的无线电,正在起劲地唱着。――像是揶揄,或者说讽刺。

气压低得叫人窒息,黄梅季特有的感觉,仿佛一个触着蛛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黏性的丝缕上。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进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雨脚忽然收了。厚重的云堆慢慢移动,漏出一角石青的天,洒下一片炙人的阳光。是羞于照临这不洁的都市吗?有如一个娇怯的姑娘,刚探出头就又下了窗帘。于是留下了阴黯――仿佛比先前更浓的阴黯。且多了一种湿腻的燠热,使人烦躁。

雨又急骤地落下,忽然又停了。

傍晚倚窗。新晴的天,西边红得出奇。我忧郁地记起乡间老农的传说:这是“大水红”,预告着水灾的。

满地积水,将一条街化装成一道河,只是中间浮着狭窄的河床。这虽是江南,而我们所缺少的正是一滴足以润泽灵魂的甘泉,有如置身戈壁;眼前的一片__,就得到了许多孩子的喜爱,他们跣着双脚,撩起裤管,正涉着水往来嬉戏。

一个赤膊者伫立在人行道边,用风景欣赏家似的姿态静静地看着这奇异的水景,看了一阵,就解下颈上乌黑的毛巾,蹲在水里洗起脸来。另一个少年却用双手掬起水来喝着。人世间的一切,对他们仿佛都是恩惠。

可是我想起了早上从新闻纸上得到的一个印象,――那是一个关于雨的故事。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战争夺去了亲人,留着他孤单的一个,开始流浪生活。他辗转飘泊到这五百万人口的城市,贩卖糖果。可是生活程度跟着季候的热度飞升,几天的淫雨又困阻着谋生的路,仅有的本钱经不住几天坐吃,空空的双手,空空的肚子,生计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崎岖多歧的人生路上,他选取了最难走然而最近便的一条,一脚越过了生的王国,跨进了死的门阈。

年轻的灵魂淹没在一片水里。――生命的怯弱呢,雨的残酷呢?……晚间,有撩人的月色。云鳞在蓝空上堆出疏落有致的图案。

积水似乎浅一点了,人行道上已经可以行人,只偶有汽车从水中驶过,还受着浪花的侵蚀。

从未有过的宁静。风吹起一街涟漪,迎月光闪耀着银色,远处的微波摇动街灯的倒影。是这样奇异的幻觉的水国风光,缺少的只是几只画舫,一串歌声了。

转过街角,我解放了几天来拘羁的脚步。

很少行路人,除了我前面的两个:一个挟着蓝花布的破棉被,一个拿了席子和扫帚。是找寻什么的?他们低着头一边走一边就四处察看,沉默如同一块顽石镇在他们身上。到一处比较干燥的地方,他们停步了,一个用扫帚轻轻扫了几下。就在地上摊开了卷着的席子;另一个也就铺上棉被。

“今晚还露宿吗?”我不禁吐露了我的疑问。

“唔,在屋子里就得饲臭虫。”拿扫帚的咒诅似地说。

我看了他一眼,是胡桃似的多皱而贫血的脸。天上的云在厚起来,月亮一时隐没在云里了。我低低地说了一句,近乎自语:“天恐怕要下雨。”

他自始至终连正眼也没有看我,“下了雨再进屋里去吧。”咕噜着算是回答,身体却已经在潮湿的地上倒了下去。

“要生病的。”可是我没有勇气再开口了。病魔对他们算得了什么呢?

我这才看见,不远处早有一个露宿者在做着好梦,连席子也没有,垫着的是几张报纸,已经完全湿透了,入梦的该是一身稀有的清凉吧?再走过几步,一家商店的门前又躺着四五个,蜷缩着挤作一堆。――上面有遮阳,底下是石阶,那的确是燥爽的高原地带,不会有水灾的。什么幸运使他们占了这样的好__!

多么残酷的生活的战争呵,可是人们面对着战争,他们就是这样地活着,并且还要生存下去……

夜半,梦醒时又听到了奔腾的雨声

一九三九年七月十一日(有删节)

14.作者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是如何描写“雨”的?请作具体分析。(6分)

答:

15.文章开头的四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6分)

答:

16.文章是怎样表现“残酷的生活的战争”的?(6分)

答:

17.怎样理解“夜半。梦醒时又听到了奔腾的雨声”这句话?(4分)

答:

14.用拟人手法写现实中悒郁而固执的雨,给人带来忧愁和烦闷;(2分)   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回忆中家乡酣畅的雨,给人带来美感和畅快;(2分)    通过联想、对比突出了眼前压抑烦人的雨景。(2分)

15.表现了作者忧郁、压抑、烦躁的心情。(2分)  看不到改变人们困难生活的光明前景,  看不到战争胜利的希望和力量。(2分)   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2分)

16.运用环境、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手法(2分)和插叙的记叙顺序(1分)写了人们雨水洗脸、喝脏水、露宿街头、有人因生活所迫而自杀等,表现了活生的残酷。(3分)

17.表现了当时人们将面临新的苦难(或“仍旧没有摆脱苦难)(2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苦难的同情。(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苏轼《赤壁赋》)

(2) 暮春三月, ,群莺乱飞。 (丘迟《与陈伯之书》)

千门万户瞳瞳日, 。 (王安石《元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几度夕阳红。 (《三国演义》卷首词)

(1)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注]①六丁:dào jiāo 中的火神。

(1) 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

(2) 作者观赏鹅湖山时的心情怎样?试作简要赏析。

(1)鹅湖山本来是被云遮住的,作者却说是被神“偷去”,想象丰富,构思新奇,幽默而有情趣,(1分) 照应题目中的“藏”,(1分) 运用拟人手法。(1分)(共3分) 

(2)喜悦、轻松、悠闲。(2分,喜悦1分,轻松或悠闲1分)作者本来冒着“春寒”来观赏鹅湖山,却因云遮雾罩,而暂未见到,但作者把这看作是有人将高山“偷”去了。刚刚设想是“六丁”神将它搬离人间,却又觉得是“晓云闲”来无事,顽皮地来“遮拦”;转眼间风吹云散,作者高兴地认为是风又为自己把山追了回来。透露出诗人轻松、悠闲、喜悦的心情。(3分)(共5分)

8. C(乘:登上)    

9. D (①不是评论龙井  ②是说龙井有名)

10. C (“大闻于时”是当时很有名,说“载誉天下”(满载荣誉)就过分,天下错)

11. ⑴(人们)于是在这里祈祷,这祈祷就总会应验,所以(世上)相传认为有龙居住在这里。(则1分,辄1分,应1分,省略的“世上”或“人们”1分,之1分。共5分)

⑵寿圣院离龙井泉一里路,凡是去钱塘办事的山里人和去寿圣院的游客,都从龙井经过。(去1分,两个定语后置句各1分,皆1分,取道1分。共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达尔文的兰花

1862年,在《物种起源》发表3年后,达尔文出版了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达尔文研究兰花的目的,是要证明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为《物种起源》提供补充材料。

野生兰花有两万多种,花的形状、大小、颜色、香味千奇百怪,但是目的只有一个:用花香吸引昆虫(或蜂乌)来采蜜,花粉沾到了它们的身上,就能帮助兰花传粉。因此兰花的繁衍离不开这些授粉者,不管它有着什么样奇怪的形状、构造,也都是为了适应授粉者。较粉者为了能采到花蜜,也要适应兰花。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兰花和授粉者会一起进化。只有自然选择才能解释兰花构造的由来,这是达尔文研究兰花一书的主旨。

但是有一种原产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却让达尔文感到了为难。这种彗星兰拉丁文学名的意思是“一尺半”,其名称源自它那“令人惊骇”(达尔文语)的花的形状:它有又长又细的花距,从花的开口到底部是一条长达28.6厘米的细管,只有底部3.8厘米处才有花蜜。“什么样的昆虫能够吸到它的花蜜?”达尔文大胆地预测:“在马达加斯加必定生活着一种蛾,它们的喙能够伸到25厘米长!”

1873年,著名博物学家赫曼・缪勒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的哥哥曾经在巴西抓到过喙长达25厘米的天蛾,说明达尔文的预测并不那么荒唐。1903年,这种蛾终于在马达加斯加被找到了――一种长着25厘米长的喙、像小鸟一般大小(展翅13―15厘米)的大型天蛾。它被命名为“预测”。这时候距离达尔文做出预测已过了41年。

达尔文之所以敢于做出这个令人惊骇的预测,是因为他深知自然选择的威力。兰花的花距应该略长于授粉者的喙,这样授粉者在尽量伸长喙去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时,身体挤压到花冠,花粉才会沾到授粉者的身上。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兰花的花距越长,就会迫使授粉者沾到更多的花粉,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反过来,授粉者的喙越长,就越容易吸到花蜜,有更充足的营养,也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如此这般长期互相竞赛的结果,使兰花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天蛾的喙也变得越来越长。

在南非,生活着十几种“长鼻”的蛾类,它们也长着细长的喙,长度可以与“预测”天蛾相媲美,但到目前为止,在当地人们还没有发现细长的花距的花。在马达加斯加还有一种与“一尺半”彗星兰同属的兰花,它的花距还要长,长达40厘米。1991年,美国昆虫学家基因・克里茨基(Gene Kritsky)学达尔文做出预测:在马达加斯加还存在着一种未知的大型蛾类,其喙长达38厘米!

这个预测还未被证实。这种兰花在野外已经绝迹了,靠人工栽培存活了下来。它的传粉者是否也已灭绝?我们只能希望,它能靠吸取其他花的蜜而生存下去。也许塌不着再等41年,又会有一种奇特的天蛾令人惊骇。

5.下列关于彗星兰进化成目前这种形状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使授粉者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时能沾到更多花粉,彗星兰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

B.为了使得昆虫(或蜂鸟)能够采到花蜜,彗星兰的花距才进化成细长的奇怪形状。

C.彗星兰的花距越长,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后代彗星兰的花距也就越来越长。

D.彗星兰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是它和天蛾的喙长期互相竞赛,自然选择的结果。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达尔文认为只有自然选择才能解释兰花构造的由来,他对于兰花的研究,很好地补充了《物种起源》材料的缺陷。

B.喙长的天蛾,容易吸到花蜜,营养更充足,容易留下更多后代,于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天蛾的喙变成现在这样长。

C.1873年,著名博物学家赫曼・缪勒在巴西抓到过喙长达25厘米的天蛾,证明了达尔文的预测是有科学依据的。

D.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的花距长达28.6厘米,让达尔文惊骇;现实中没有能够吸到它的花蜜的昆虫,又让他为难。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兰花和授粉者会一起变化,因而彗星兰的花距和天蛾的喙将会不停地竞争,不断地增长下去。

B.如果马达加斯加那种喙长38厘米的未知大型娥类能够依靠吸取其它花的花蜜而生存下来,那么,41年之内,人类就能找到它。

C.马达加斯加那种花距长达40厘米的兰花与“一尺半”彗星兰同属,它是从花距长28.6厘米的“一尺半”的彗星兰进化来的。

D.生活在南非的十几种“长鼻”的蛾类,它们细长的喙可以与“预测”天蛾相媲美,在那里应该有细长的花距的花。

5.A(A项“为了适应昆虫(或蜂鸟)能够采到花蜜”错误,应该是为了传播花粉)

6.C(A项“补充了《物种起源》材料的缺陷”错,原意是补充了材料的不足;  B项“赫曼・缪勒在巴西抓到”错,原文是赫曼・缪勒的哥哥抓到;  D项“现实中没有”的说法错,只是一时没有发现)

7.C(A项中“不断地增长下去”的推断错误;   B项中“41年之内,人类就能找到它”的说法太绝对;  D项说法无依据)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院团要带头出精品,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市场,弘扬民族文化。 B:处在汽车时代,攀比之风盛行,不但收入一般的工作人员买了汽车,而且白领、金领们也都“伤筋动骨”地买了高档汽车。 C:在市政府举行的研讨会上,代表们分小组对处理制假贩假问题进行讨论,与会者都群情鼎沸,强烈要求严惩违法者。 D:人类文明进步史告诉我们,基础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应用科学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__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 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这一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② 非政治化是《奥林匹克宪章》所规定的,一些人口口声声 自己是《奥林匹克宪章》的维护者,却明知故犯,把奥运政治化。③ 直到今天,牛奶仍然没有真正走进所有的中国家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牛奶对于强健人们 的重要性。

A:阐明 标明 体质 B:阐释 标明 体魄 C:阐明 标榜 体魄 D:阐释 标榜 体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