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萤 赋

曹旭

飞来了,流萤,你是一粒流动的金沙。

乡村的夏夜,在打谷场,在杨柳低垂的小河边,躺在凉席上,拿着蒲扇,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卧看天上的星星。看着,看着,突然,有几颗星星飞下来,有几点飞向我们,划小榻而过,化为星星点点的流萤。

萤火虫有自己的歌,奶奶教我唱,我跟着学:“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飞到小河边,小鱼在做梦。”

一些赤膊的,穿短裤衩的,树阴下玩泥巴的兄弟们,一起追随在你的身后,你比星星更受我们追捧。

孩子们喜捉昆虫,捉天牛,主要为了在它的脖子上缚一根丝绳,让它绕圈子飞翔;捉蜻蜒,主要是为了喂蚂蚁。一个死的,上百个抬的,很有趣,但只有捉萤火虫的理由最正经。

一年级的樊老师,给我们讲过古人在萤囊下读书的故事;我们高兴了,便捉萤火虫代替小油灯,节约家里买灯油的钱,一角八分的也好。

于是。一群八九岁、十几岁的孩子,呼朋唤友的,不顾奶奶的叫唤,赤着膊,光着脚,穿一条短裤裤衩,一根竹竿,上面吊一只丝网,踏着露水和熹微的星光,在草丛、村口和河边守候。

捉到萤火虫,双手要合拢,围成一个空,把它放在中间。不能捏住,否则捏死了,不再飞翔,不再点灯,不再和你游戏。捉到的萤火虫,都放在小竹笼里,让它们乖乖就范,集中在一起;也有捉到后放进小瓶里的;一夜捉到十几只萤火虫,收获就算不小。

把小竹笼和小瓶放在桌子上,取一本书来读,真的能照见字哩。萤火虫反映出来的萤光,比太阳光更和谐,像月亮浸在水里发出来的一样。

竹笼透气,小瓶不透气。但不管在小竹笼或是小瓶里,受到侵犯的萤火虫们不高兴了,它们会收敛起脸上的笑容,一敛色,就把身后的电灯开关关掉,用__表示抗议。这时,我们知道它们真的生气了,便歉意地把它们放出来。重获得自由的它们才又拨亮灯芯,一程一程地飞远,一点一点地亮起来。

永远记得的,是奶奶的故事;是乡村的夏夜,星星和萤火虫辉映的图景;童年的乐趣,便是虫趣了。

今夜,你与月光有约?你接受了月光的邀请?用露水洗过澡,换一身新鲜衣裳,怀抱清光,作夜的游行。

当你无声无息地飘过万籁俱寂、庭院深深的墙边,我已经注意到,你瓶中生命的歌,我看见那荧荧的火焰;在扬花比影子更透明的夜色里,你快乐地歌唱,快乐地飞翔,以轻盈的舞蹈,舞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蓝精灵。

你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太阳,因为你知道,拥有太阳般显赫耀眼的人是瞧不起你的;月光的晚宴上,你才能翩翩起舞。

在亿万兆光明的排行榜上,你只经营小小的光芒;但你并不自卑,也不妒嫉。因为你知道,光明是永恒的,光明会以不同的形式永远存在;你是一个志愿者。你参加了夏夜火炬的传递。

在太阳沉没以后,光明由蜡烛继续着;当蜡烛被风雨熄灭燃尽了以后,光明由你继续着;你一直把光明的火炬交给天亮。你很明白,只有在太阳和蜡烛都不在场的时候,你才会露面,对光明作一点小小的补充。

离开故乡40年了,求学的我,坎坷的我,“__”中间坚持自学的我,老是想到小时候,想到萤火虫,想到萤火虫一般,以自己的火,把光明凸现在人的思想里。在我的心路,点上一盏不灭的萤灯。

――2007年8月9日《新民晚报》

14.文章第一段写到:“流萤,你是一粒流动的金沙。”这句话的意思有哪些?(4分)

15.文章前半部分描写了自己小时候与萤火虫相关的事情,作者在诸多描写中,最突出地描写了是什么事情?有什么作用?(6分)

16.作者笔下的萤火虫,凝聚着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请分条概括。(6分)

17.从全文来看,文章的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6分)

14.突出描写的是捉萤火虫为读书照明,替家中省钱的事。(3分)目的是为了显现萤火虫的价值,为后文写萤火虫精神对自己的影响伏笔。(3分)   

15.(1)正确地估价自己,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不自大,也不自卑。(3分)

(2)心甘情愿地充当配角,在太阳下山、蜡烛熄灭时工作,孜孜不倦,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能力。(3分)  

16.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2分)这样写,可以倾注自己对萤火虫的赞美之情。(2分)  

17.散文的最后一段一定要写。这一段是由物(萤火虫)及人(自己),篇末点题。(2分)揭示了文章的写作目的:陈年往事为什么历历在目,对萤火虫的描写为什么充满感情,是因为几十年来萤火虫的精神一直感染和鞭策着着自己,希望读者也要学习和发扬萤火虫的精神品质。(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①,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荤确坡头路②,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 此诗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费州居住之所。②荤确:山多大石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处。(4分)

答:

(1)点明了时间、地点;描绘出一贴画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掸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化,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尽管许多人把真、善、美看作科学、艺术和zōng jiāo 的形象,但科学家作为“真理之是”的近似,并不能占据三元统一的“真善美”之“真”的位置。真、善、美是人类的理想,而所谓科学真理却只是低级经验性的真理,它只表明与外在经验的符合关系,而与人类的理想毫无瓜葛。有人可能会提出反驳说:纯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种理想化的研究,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科学研究是为了求知,而求知并不以实用为目的。”不错!作为纯学术的科学研究本身可以是高尚的,与外在物质经验无关的研究。但是,无论怎样纯的科学研究(数学除外,因为数学不属于科学,而只是科学研究的手段),它所追求的真理总是以外在物质经验为准绳的:对于科学来说,只能是手段,而不可能是理想本身。那么科学除了在纯学术领域的求知理想之外,就没有为人类生活理想的建构做出别的什么贡献吗?有。

“美”是科学理性构建出来的人类理想。早在毕达哥拉斯时代,西方人就开始以美的理想来建构宇宙了,这种建构方式是科学理性的方式,而不是艺术感性的方式。

“美”是什么?“美就是和谐的比例”(毕达哥拉斯语);“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亚里士多德语)。这些规律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

科学家的头脑是最具理性的头脑,所以,不但古代科学家以美的规律建构世界,而且现代科学家也以美的规律建构世界。十七世纪,科学家开普勒根据毕达哥拉斯“宇宙和谐”的思想去总结第谷留下的观察资料,才创造了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十九世纪,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推导出一组不对称方程时感到不符合美的规律,就按照对称美的理想去修改方程,最终才获得了这组著名的形式上“秩序、匀称和明确”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这说明,科学家头脑里存在着美的理想或信仰,他们相信自然世界本身应该是合乎美的规律的,所以他们总是按照美的理想去构造科学的世界;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海森伯就曾说道:“美对于发现真的重要意义在一切时代都得到承认和重视。”同时代的物理学家狄拉克则说出:“描述自然的基本规律的方程必须包含伟大的数学美,它对于我们就像zōng jiāo 。”这说明“美”在科学研究中不仅是一种理想,而干脆就是一种信仰。就连最具革命性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不得不问道:“数学毕竟是人类思想独立于经验之外的产物,它怎么会如此美妙地适应于各种现实目的呢?”狄拉克在谈及爱因斯坦的工作时说:“当爱因斯坦着手建立他的引力理论的时候,他并非去尝试解释某些观测结果。相反,他的整个程序是去寻找一个美的理论。”

可见,在本真的意义上,科学的形象并不对应着 “真、 善、 美” 中的 “真” , 而是对应着其中的 “美”。科学并不追求事物的真理显现,而只是追求符合论的“真理之是”。但是,在追求符合论的真理过程中,科学家却始终以“美”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以,是科学创造了“美”,而不是艺术创造了 “美”。

5.下列对“真、善、美”的说法,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真”即真理,追求科学真理是人类的理想。

B.真、善、美是三元统一的,“美”在科学研究中不仅是一种理想,也可以是一种信仰。

C.“美”是通过艺术感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人类理想。

D.纯科学研究是一种理想化的研究,它所追求的真理可以脱离外在的物质经验。

6.下列对“美是什么”一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美就是和谐的比例。

B.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

C.美是存在于科学头脑里的一种理想或信仰,并不具有实用性。

D.科学家们相信美的规律存在于自然世界本身,因此,可以按照美的理想去构造科学的世界。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本真的意义上,艺术的形象并不对应 “真、善、美”中的“美”。

B.“1+2=3”这道数学命题属于纯科学研究。

C.“真”是先天存在的,“美”是后天创造的,因此,真总是先于美而被发现。

D.科学家们用理性创造美。十九世纪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就是运用精确的运算不断修改方程,意外地创造了美的形式。

5.B(A、项见原文第①段结尾,原文说符合论真理对于人类生活理想来说,“只能是手段而不可能是理想本身”;C、项见第②段开头;D项在原文表述为“无论怎样的科学研究,它所追求的真理总是以外在物质经验为准绳的。”)

6.C(C项中“……并不具有实用性”有误。原文第④段第一句话说明“美”具有实用性。)

7.A(B项错在数学只是科学研究手段,并不是科学本身;C项对“真”与“美”的先天拥有和后天创造之说有误;D项表述错误,应该是“……就按照美的理想去修改方程”)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北京奥运会赛场上,美国名将菲尔普斯在各项游泳项目中,泳姿均衡、耐力超强、拼劲十足,取得八枚金牌的优异成绩。 B:当这些年轻人踏上返京的列车时,他们已是满载收获。“有没有实践就是不一样。” 杨斌说:“我们会把这次学习到的东西带回去,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种子,向更多人播撒开。” C:伊犁震撼人心的美是那山,那水,那人;那奔驰的骏马,那辽阔的草原,那醉人的花香;那悠久的历史,那浓郁的风情…… D:钓鱼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明一统志》)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家具 座落 食不果腹 励行节约 B:安详 撕打 荼毒生灵 名门望族 C:缔造 焦躁 咎由自取 甘败下风 D:昏聩 赝品 委曲求全 相辅相成

电影《燃情岁月》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一个人如果遵循他的内心去活着,要么成为一个疯子,要么成为一个传奇。”你对此有怎样的感悟呢?请自选角度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浇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它的情境,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控制在50字以内)。(4分)

略。【解析】内容的关键点:干裂的土地,枯槁的树木:弱小的幼出,哭泣的小鸟,悲伤的泪水。注意:①本题是考查语言表达的生动,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②修辞格的采用。③字数不超过50个字。(4分)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5分)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答:

答案示例:京剧脸谱是京剧表演中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以夸张变形等手法(1分,要点“夸张变形等手法”),川不同颜色、图案、纹样(1分,要点“不同颜色、图案、纹样”)在男性角色脸上勾画(1分,要点“男性角色”)的用来表明面容、性格等特征(1分,要点“表明面容、性格等特征”)的特殊彩妆(1分,要点“特殊彩妆”)。

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出“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一个方面不超过8个字)(3分)

广州的沙面是广州近代文物建筑最多的地方,由于地处珠江边,被称为“广州的外滩”。但是,沙面要想真正成为“外滩”,却面临着考验。广州沙面的建筑大多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建造的砖木、砖土混合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由于年代久远,导致材料老化,混凝土风化,天花脱落,墙、楼板和瓦面破损,管网陈旧漏水。但保护沙面建筑群的手续繁琐,一砖一瓦的改变都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这导致了文物修缮审批手续繁琐,使沙面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被动,停滞不前。因此,做实做细整体批复沙面古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迫在眉睫。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所涉及到的居民住户的搬迁,建筑群的维护、加固、内部装修等,需要的费用也是巨大的。而这些费用如果完全依靠沙面所在荔湾区文物部门负责,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允许文物建筑土地使用权的置换,都是有效的集资方式。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第一方面:建筑文物年久失修。(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第二方面:修缮审批手续繁琐。

第三方面:维修资金困难。《保护费用难以保证。)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恰当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探索太空领域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伟大事业。人类的科学探索,正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

②我国空间出舱活动的成功,实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壮丽梦想,更是中国人征服太空迈出的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步伐。

③回顾中国神舟飞船系列的发展史,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从无人到有人,从一天到多天,从不出舱到太空行走……这些变化记录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遵循科学规律、实现科学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④这一点一滴的探索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所具有的为人类航天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⑤2008年9月27日16点35分,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开始打开神舟七号飞船门,在世人的广泛关注下,完成了历时25分23秒的出舱活动。

⑤②③①④[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相邻两句排对一处得1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