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子《劝学》)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的 。
(6)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用总标题为《 》的一系列小说,反应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1)沧海月明珠有泪 (2)纵豆蔻词工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司马迁 (6)人间喜剧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广白衣送酒”典出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1)“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是写景佳句,请简要分析“稀”“瘦”的妙处。(2分)
(2)此曲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1)(2分)稀:雁影稀疏,与长天相衬,更显空旷冷寂。(1分)
瘦:一方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山的孤峭,同时瘦山与冷月相融,更添一份落寞与凄冷。(1分)
(2)(4分)其一是伤秋之情:“衰柳寒蝉”使作者油然而生“一片愁”情。(2分,意合即可) 其二是寂寞之情:感叹寂寞之时没有朋友送酒共饮。(2分,意合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第8一11题。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
三十六年,巡按辽东。岁大旱,廷弼行部金州,祷城隍神,约七日雨,不雨毁其庙。及至广宁,逾三日,大书白牌,封剑,使使往斩之。未至,风雷大作,雨如注,辽人以为神。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督学南畿,严明有声。以杖死诸生事,与巡按御史荆养乔相讦奏。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
四十七年,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廷弼之初抵辽也,令佥事韩原善往抚沈阳,惮不肯行。继命佥事阎鸣泰,至虎皮驿恸哭而返。廷弼乃躬自巡历,自虎皮驿抵沈阳,复乘雪夜赴抚顺。总兵贺世贤以近敌沮之,廷弼曰:“冰雪满地,敌不料我来。”鼓吹入。时兵燹后,数百里无人迹,廷弼祭诸死事者而哭之。遂耀兵奉集,相度形势而还。所至招流移,缮守具,分置士马,由是人心复固。
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当是时,光宗崩,熹宗初立,朝端方多事,而封疆议起。御史冯三元劾延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谓不罢,辽必不保。诏下廷议。廷弼愤,抗疏极辨,且求罢。而御史张修德复劾其破坏辽阳。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给事中魏应嘉复劾之。朝议允廷弼去,以袁应泰代。廷弼乃上疏求勘。帝从之,命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往。及童蒙还奏,备陈廷弼功状,末言:“臣入辽时,士民垂泣而道,谓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独是廷弼受知最深,蒲河之役,敌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及见官兵驽弱,遽尔乞骸以归,将置君恩何地。廷弼功在存辽,微劳虽有可纪;罪在负君,大义实无所逃。此则罪浮于功者矣。”帝以廷弼力保危城,仍议起用。
(节选自《明史・列传・熊廷弼》)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 遗:遗失
B.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 勘:调查
C.总兵贺世贤以近敌沮之 沮:阻止
D.及童蒙还奏,备陈廷弼功状 备:详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熊廷弼“有胆知兵”和“物情不甚附”的一组是
A.①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②以杖死诸生事,与巡按御史荆养乔相讦奏。
B.①祷城隍神,约七日雨,不雨毁其庙。②令佥事韩原善往抚沈阳,惮不肯行。
C.①廷弼曰:“冰雪满地,敌不料我来。”鼓吹人。②给事中魏应嘉复劾之。
D.①蒲河之役,敌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②帝从之,命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往。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廷弼巡按辽东期间,执法严明,法度和纲纪大为振作。
B.熊廷弼安抚辽东时竭力保全城市,深受百姓爱戴。
C.熊廷弼性情刚强、意气用事,不屈服于人,多次被人弹劾
D.皇上派人调查后认定了熊廷弼的罪责,允许他戴罪立功
11.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斜线(/)断句。
廷弼 益 愤 再疏 自 明 云 辽 已 转 危 为 安 臣 且 之 生 致 死
(2)翻译。
①廷弼乃躬自巡历,自虎皮驿抵沈阳,复乘雪夜赴抚顺。
译文:
②谓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
译文:
8.A(遗:w,给予,赠送。)
9.C
10.D(原文没有认定罪责、戴罪立功的意思)
11.(1)(4分)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划对1个“/”给1分)
(2)①(3分)熊廷弼就亲自巡行视察,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再趁雪天连夜赶赴抚顺。(1句1分)
②(3分)(土人和百姓)讲几十万人命都是熊廷弼一个人所保全的,他的罪名怎么可以轻率论定?(第1句2分,第2句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从现代小说奠基者鲁迅开始,乡土小说就显赫的登上了高雅文坛。鲁迅之后,乡土文学依然繁茂,但能继承并发扬光大者却寥寥无几。关键问题就是创作者本身的贫乏,他们原就没有人文关怀,更没有对文化的深入思考,比较优秀的作家也只是满足于现象的描述而已。
这里有个一体两面的问题。就目前而言,乡土文学创作成绩较大的还是出身农村的作家,那些城市籍作家进入这一个领域,往往很难成功。一个人的早期经历非常重要,儿时或青少年没有过农村生活,要想写好乡土文学几乎是不可能的,那种细如发丝、那种微妙的语言无法言说的东西,是永远无法体验到并表达出来的。作家在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中才有希望创造伟大的作品。
我们知道,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并不代表先进文化。综观古代历史,农民是受害者,但也是无意识中的参与者。这一点,鲁迅看得非常清楚,在《药》《阿Q.正传》等小说,及大量杂文里,都在深刻反思这个问题。马克思、列宁、__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这一个问题思考得也很深入。但由于鲁迅之后的乡土文学作家,自身素养先天不足,后天更没有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所以,他们的乡土文学就只满足于现象的描述,甚至为了发表、畅销而有意地进行歪曲与虚假的写作。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农裔作家很容易为名利所俘,走向博大、伟大的路往往是那么的难。而他们先天的权力崇拜情结和长期沉沦底层带给他们拼搏的强大动力,使得他们的创作一开始就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诉求;改变贫寒家庭与出人头地的愿望,让他们尚无暇顾及艺术,更无论对乡土文化的深入反思,对乡土文化与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思考,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经不起反复阅读,无法接受多重角度的阐释,对读者的灵魂也没有丝毫的触动。
他们不像那些大家族出身的作家,如曹雪芹、鲁迅、巴金、张爱玲;后者从小受到的教育与熏陶,使他们很早就看穿了所谓伟大崇高后面的荒唐无耻。他们写出的文学就是深刻的文学,不仅仅是生活现象的流水账或表扬簿。文学创作要求时代性、民族性、个人性,更强调超越性。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一批文化精英,但这些文化精英之所以能成为文化精英,首先,要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人的教育,人文主义的熏陶;还有就是要有对自己近于严酷的拷问及刻薄的自持,与民族文化重建的文化担当意识。而相对来说,当代作家韵精神世界太苍白,但自我感觉往往却太好。他们对自己的关心远远超过了对祖国民族的关心。就乡土文学而言,缺乏思想的深度与高度,缺乏一种震撼人心的写作。
我们希望灵魂的写作,伟大灵魂的写作;不是那些所谓的灵魂,仅仅是外界流行的风气的反映而已。 乡土文学作家必须对中国文化、欧美文化有所了解,最好对它们的精微之处,它的起承转合,非常复杂的过程,与因之而产生的特质,有一个深切的切身的了解。当然,这是非常难的,但又是非常必要的。
(节选自《人民日报》文章《乡土文学如何突破》,作者杨光祖)
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农裔作家”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文学创作方面,农裔作家已有成绩大于城市籍作家。
B.农裔作家早期农村生活的经历对其创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农裔作家由于先天不足,无法走向博大、伟大。
D.农裔作家的创作带有强烈的现实诉求,其作品缺少艺术性、深刻性。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乡土文学”的发展没有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创作者缺少人文关怀和对文化的深入思考。
B.农民不代表先进文化。
C.在某种程度上,农裔作家容易为名利所俘。
D.当代作家的精神世界太苍白,关心自己超过了关心祖国民族。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在乡土文学创作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B.作家早期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对其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乡土文学要取得突破,创作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文化精英。
D.对中外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能促进乡土文学作家提高创作的质量。
5.C(“无法”太绝对,原文为“是那么的难”。)
6.B(影响文学发展的是作家对创作对象的反思,而不是对象本身。)
7.B(“决定性”太绝对。)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清明节,穿行在北川县城残破街头的除了提着香烛纸钱寻找已逝亲人的北川人外,更有提着大袋零食、啃着薯片的外来者四处指点。 B:最新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和外出旅游的开支,在家庭总消费中占很大比重。 C:2008年,“山寨”现象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透过轰动效应的表面,人们又不能不对“山寨”的合法性和生命力产生质疑。 D: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快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班师 察访 高潮叠起 迫不急待 B:癖好 狙击 三番五次 素负胜名 C:伸张 亲昵 充耳不闻 尾大不掉 D:缭草 进贡 待价而估 星罗旗布
请以“直挂云帆济沧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略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6分)
(1)请为这幅漫画取一个有意味的标题。(2分)
(2)这幅漫画有什么深刻寓意?请联系现实简要分析。(4分)

(1)例:老虎屁股摸不得?
(2)略。(参考写作方向:1、人类破坏自然。2、为了金钱出卖人格)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写句子的序号)(4分)
①日本的这类表现,终于激起了中韩等国家和地区规模空前的反对浪潮。
②而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日本要划中国的钓鱼岛和韩国的独岛为它的领土。
③日本政府修改教科书反复美化侵略,引致中、朝、韩三国抗议不断。
④最近几年,东亚地区“热闹”非常。
⑤日本要员屡拜靖国神社,致使三国人为之游行、断指、__,
④③⑤②①
下面两段话都有两处语病,请改正。(4分)
(1)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减缓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美国经济受影响严重。
改正:
(2)在股市指数狂跌后,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只要尊重经济规律,谁又能否认我们不能力挽狂澜呢?
改正:
(1)美国的“次贷危机”不权严重影响美国经济,而且减缓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或: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受影响严重,而且减缓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样改是否好,待讨论)
(2)股市指数狂跌,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只要尊重经济规律,谁又能否认我们能力挽狂澜呢?
或:在股市指数狂跌后,我们获得了新的启示。只要尊重经济规律,谁又能否认我们能力挽狂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