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题(每小题3分,共4小题,共12分)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8、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9、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6、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7、、于是荆轲登上车子就离开了,始终不曾回头。8、明天早上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9、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困的生活。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6、因、敝、仁。7、就车、终已、顾。8、飨、为、击破。9、自、徂尔、食贫。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下列划线词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A: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 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C:顾计不知所出耳 D: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下列划线词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 例: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A: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 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C:顾计不知所出耳 D: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轲既取图奉之(捧着) 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不过,只是) 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
选出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D: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E.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F.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__在回忆过去斗争生活后,暗中回答上阕问题的诗句是: , , ?
(2)寻梦? , ,满载一船星辉, 。
(3) 又前而为歌曰:“ , !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
(4)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指点江山,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__)
②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氓》)
③ ,士皆瞋目,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④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激扬文字 浪遏飞舟 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
⑴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 ⑵朝济而夕设版焉( )
⑶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⑷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1)以……为迟,认为……迟 (2)渡河 (3)通“背”,违背 (4)回头
解析:
略
14.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2)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是怎样的 ?《纪念刘和珍君》
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士皆瞋目;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解析】
试题分析:“遒”、“瞋”字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识记文学常识
点评:平时背诵时要领悟含义,记忆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