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C
11、B
12、C
13、见翻译
14、这两句正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不仅表达了对柳敬亭说书的思想和艺术所作的高度赞誉,更倾注了作者对忠臣义士无限仰慕的思想感情。
我读了《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知道)两宋说书艺人多达数十人。从那以后,说书艺人的姓名,就不为人们所知了。只是近几年来,人们才异口同声称赞柳敬亭的说书技艺。
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原姓曹。十五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那时(他说书)已经能使市民佩服、感动。很久以后,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用他的演技出名。”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要象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柳敬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推求。过去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莫(对他)说:“你说书,能够使人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对他)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不禁赞叹地说:“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宫贵人之中。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宁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时,安徽提督社宏域想结交左良玉,介绍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左良玉惋惜与柳敬亭相见太晚,让柳敬亭参与决定重要秘密军务。军中官员也不敢以说书人的身份来看待柳敬亭。左良玉没有读过书,所有公文,都是部下文人立意谋篇,炼字炼句,引古证今,努力写成,(可是)左良玉都不满意。而柳敬亭耳朵经常听到的,口里经常说的,从僻陋里巷俗语常谈中得来的,倒没有不合左良玉之意的。(柳敬亭)曾奉命到南京,当时南明朝中群臣都敬畏左良玉,听说他派人来,上下没有谁不以恭敬之礼接待(他),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让柳敬亭坐在向南的尊位上,称呼他柳将军,柳敬亭也没有什么不安的表现。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亭很亲近互称你我的市民,在路边私下说:“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说书的,如今他竟这样飞黄腾达了!”
不久,南明朝庭覆灭,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资财差不多花光,又象昔日一样贫困,于是又开始走上街头,重操旧业。柳敬亭既然在军队里的时间很长,那些蛮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杀人犯法、改名换姓、逃亡在外的人,流离失所、悲欢离合、国破家亡的事,(他)都亲眼见过,而且各地的方言,大众的爱好和崇尚,都是他所熟悉的。(因此他)每讲一词一语,让人听起来,有的象刀枪剑戟碰撞,带甲骑兵突然冲出,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象狂风怒号,苦雨泣诉;有的象鸟鹊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__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他的艺术造诣)已大大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了。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在奥运会后,要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三条毫不动摇,不会改变。 B:青年时期的鲁迅弃医从文的一个引发因素是鲁迅看到中国人遭屠戮的幻灯片时,围看的人们竟无动于衷,由此萌生医治人们的灵魂更重于医治人们的肉体。 C:中国严守航天员的秘密。尽管中国航天员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外界仍很难探知中国航天军团的__。 D:汤亭亭的作品,多以中国移民或移民后代的视角,描写他们在异国的奋斗历程。其成名作《中国佬》(China Men,1980)曾于1981年获得国家图书奖的小说奖。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航天员只有在假日才能回家吃饭,平时在公寓里的小食堂集体就餐,每天的食谱由营养师根据训炼强度精心调配。 B:昨日上午8时30分左右,位于黄岛的一正在建造的船仓突然发生爆炸,4名工人被烧伤、跌伤。 C:看剧场中的悲剧是轻易的,我们可以安慰自己“那是假的”,但读史时便不知该如何安慰自己了。读史者有如屠宰业的经理人,自己虽未动手杀戮,却总是以检点流血为务。 D:一个工作默守成规的人,是毫无开拓精神的,虽不易出错,但会坐失良机,在风平浪静中给企业带来损失。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调查,有5211名青年参与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有76.9%的人认同当下社会需要“出头鸟”,另一方面又有73.0%的人并不喜欢“才华出众但爱张扬”的人。本次调查还显示,有59.6%的人认为自己的某种天赋和才华被埋没。
看到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立意
“ 社会需要‘出头鸟’” “如何恰当地展示才华” “让埋藏的金子闪光”等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 。(司马迁《屈原列传》)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掠,宫车过也; , 。
(1)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 (2)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3分)
答:(1)江水的流长邈远(1分)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2分)的特点。
(2)“浮”和“动”。(1分)“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1分)“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1分)

10. C (通晓)
11. A(却)
12. B(A项“也由于忠义之节”与文意不合 C “可惜未能全部施行”这一说法错;原文表述的是都未能施行 D“无钱就医”无中生有。)
13. (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
(2)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3)有违背他节制调度的将吏,师鲁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
14.①范仲淹被贬,他人不敢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②在渭州任职时,“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非故意产生的POPS减排任重道远
以二恶英为代表的非故意产生的POPS因其危害大、排放源多、减排和控制难度大等,是《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控制的12种POPS的重点对象。《斯德哥尔摩公约》第5条要求各缔约方制定和实施以应用和推广最佳可行技术与最佳环境实践(BAT/BET)导则为核心的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的减排和控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02年启动BAT/BEP导则的编制工作,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00多位专家参与了BAT/BEP导则编制工作。BAT/BEP导则文件先后经《斯得哥尔摩公约》第一次缔约国大会和第二次缔约国大会讨论,最终于2007年5月在《斯得哥尔摩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上获得通过,成为指导全球开展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减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根据估算,我国非故意产生二恶英类的排放规模和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二恶英清单估算标准工具包》中的各类二恶英排放源在我国都有存在,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的减排和控制是我国履行POPS公约重中之重的任务。
我国应优先控制的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源是废物焚烧、造纸、钢铁、再生有色金属、殡葬、化工等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只有极少数企业的生产工艺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采用了部分有利于二恶英排放削减和控制的BAT/BET技术。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少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排放控制标准,根本没有针对二恶英减排的污染控制设施。因此,我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
为了实现非故意产生POPS的成功减排的控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方针,对非故意产生POPS的现有排放源和可能新增的排放源采取分而治之的原则,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BAT/BEP导则,从全过程削减和控制非故意产生POPS的排放。
针对目前存在的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源,首先要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以及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对污染重、技术落后且有POPS排放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在重点排放行业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以BAT/BEP应用为主要手段的二恶英减排和控制示范,分析减排和控制效果、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等;在企业示范的基础上研究BAT/BEP导则对我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提出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源的清洁生产标准以及清洁生产审核指南,颁布我国重点行业BAT/BEP导则(清洁生产技术导则)。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优胜劣汰,同时进一步促进相关企业的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可能有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的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通过补充完美标准、导则、技术政策等配套的技术支持文件,对相应建设项目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应用BAT/BEP导则,防止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排放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
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对POPS排放的贡献不同和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应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提出不同的控制和削减目标,制定不同的控制和削减时间表。先在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推广应用BAT/BEP导则,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改进。
在分阶段、分区域和分行业开展大量实践基础上,通过制定鼓励非故意产生POPS减排的激励政策,建立减排效果评价方法和清单更新系统,形成持续减排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斯德哥尔摩公约》所规定的持续减排目标,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选自《中国环境报》2007年10月10日)
6.下列对“非故意产生的POPS”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非故意产生的POPS是《斯德哥尔摩公约》公布的首批12种POPS的重点对象。
B.非故意产生的POPS是以二恶英为代表的危害大而且排放源多的污染物。
C.非故意产生的POPS是以BAT/BEP为全球减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的。
D.非故意产生的POPS在我国减排和控制是以我国制定的BAT/BEP导则为依据的。
7.对我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减排的做法的理解,下列选项与文章观点一致的是
A.坚持以预防和综合治理为主的方针。
B.对现有排放源和新增的排放源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
C.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BAT/BEP导则,全过程控制排放。
D.在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推广应用BAT/BEP导则,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改进。
8.我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减排任重道远,下列不是其原因的一项是
A.我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的排放规模和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
B.我国存在有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公布的各类二恶英排放源。
C.我国优先控制的排放源中,钢铁、化工等行业有少数企业生产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D.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根本没有针对二恶英减排的污染控制设施。
9.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于2002年启动并通过了BAT/BEP导则的文件。
B.我国《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BAT/BEP导则在重点行业中的应用。
C.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防止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排放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的POPS方面有一定作用。
D.《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了缔约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持续减排的目标。
6. B 7. D 8. C 9.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C: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__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起讫 装钉 各行其事 一张一驰,文武之道 B:作客 诡辩 莫名其妙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提纲 讴歌 知人论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脉搏 告罄 两全齐美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