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片承载着梦想的神奇土地,2008年9月25日再次鉴证了中国航天人的壮举: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B:关于未来,我们总有无尽的想象,然而剧情总是被现实纂改。 C: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__、国务院近日作出决定,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区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暑。 D:清华大学2009年保送生与自主招生将在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和在某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已决定不再当众唱歌,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是一名运动员,不想做一名歌手” 刘翔是在拒绝央视春节晚会“卖唱”要求时说这番话的。
是的,刘翔这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名利面前的职业软骨病”和“自我角色认知混乱”以公然的蔑视和沉重的鞭挞。
请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边 关
郭 岚
对于长期蜗居内地的人来说,边关就永远是一片苍凉和冷漠。事实上,在你未见到真正的边关之前,任何一种想象,任何一种描述,都是苍白和无力的。
在认识和了解边关之前,你必须有这样的体验:穿越林莽,听到的不是松涛奏出的委婉与和谐,而是山崩地裂时流泻的激越和酣畅;兀立荒原,感受的不是如蝇如蚁般的背负沉重,而是穹宇六合包容在胸的伟大气度。在雪域你想到的不是心速加剧以至窒息的__,而是超度生死之后的冷静与平和;在海边你看到的不是大海潮汐,孤帆远影,而是少女优美的身躯此起彼伏。在有了这样一番体验之后,边关已经向你走来。
边关是历史筑起的一道门坎,它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岁月悠悠,湮没了多少昔日边关的雄姿,使它成为现在内地的一道风景;又筑起了威严,使它成为作昨日边关的继续。边关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被这道门坎阻隔着,犹如一本书中挟着的白纸。在边关,同一座山可以种植不同的风俗,同一条河可以载承不同的语言,同一棵树可以遮掩不同的信仰。在边关,有形的是界碑,无形的是理念。有时,有形的界碑挡不住无形的理念,无形的理念却是忠诚者坚守的界碑。站在边关这道门坎上,你既有一种出门远行的悲壮,也有一种飘零归来时的动情,这都让你热血陡涌,热泪盈眶,尽管你是个不爱落泪的汉子。
边关还是一着诗,一幅画。它可以让诗人从渺小变得伟大,也可以让诗人由伟大变得渺小;它可以让画家充满灵感,也可以让画家感到呆滞。这么说吧,边关有山,山清秀嵯峨,却透着冷漠;边关有河,河浑厚湍急,但充满温柔;边关的风雨肆虐无忌,可不乏几分亲近;边关的日月清皓皎洁,就总是那么遥远。在现在文明把都市变得愈发狭隘,把人们变得愈发猥琐了的今天,边关就以它的美丽自然,就以它的雄大磅礴,就以它的纯朴厚重,牢牢地吸引着你。在这里,你不用附庸风雅,不用察颜观色,你就是你,你可以随意地扯开喉咙唱歌骂娘,可以尽情地裸露身躯接受大自然的沐浴。当你想从尘世中解脱,让心境得到一份安宁,边关就是最好的去处。
边关在令你为它迷恋痴醉的同时,又不能不让你生出许多的感伤。对任何美好的东西,你都会有这样的感伤。裸体是艺术的美,但你会感伤禽兽的目光时时在玷污它;文物是历史的美,但你会感伤强盗的魔爪处处想撕裂它。事实上,这种感伤绝对不是多余。边关就遭受了太多的摧残和蹂躏,留下了太多的创作和痛苦,以至每一阵轻风吹过,你都能听到如泣如诉的故事;每一道闪电划过,你都能看到刀光剑影的厮杀。边关的土地被炮火燃烧过,河水被鲜血染红过,就连每一块石头,也记着刀戳的斑痕。
这一页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得如同搬动自己的头颅。那一天我来到位于广西边关的金鸡山上,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金鸡山炮台于光绪十年(一八八五年)建,至光绪二十一年竣工,历时十年。……每个炮台分别有一门德国克鲁伯厂于十九世纪制造的一二○毫米要塞炮,全钢,重约数万斤,当时由三四百人拉,每日数寸,历时九个月才拖到山顶。……今镇南之炮大部分完整,弹头尚未出口……”
我站在那门弹头尚未出口的古炮前,举目远眺,远处是叠嶂的群山;低头近看,近处是祥和的气氛。这一切都告诉我身边的古炮与之相去甚远,可又告诉我这古炮想对它们诉说什么。可惜那枚尚未出口的弹头梗塞在炮膛里的时间太久了,没有人能取得出它,它只能默默无语。它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民族的强盛与衰败,光荣与耻辱,悲壮与痛苦,都埋在了它那锈蚀的炮膛。据说别处还有好几门这样沉重的古炮,沉重的弹头卡在沉重的炮膛内,把它们变得更加沉重。我实在不敢再去看望它们。在我看来,那弹头不是卡在炮膛,而是卡在了我的喉咙。
这些年我走过许许多多的边关,许许多多的边关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教育。我真的应该好好写一篇关于边关的文字,不是为了回报,不是为了感激,而是它就在你心口激荡着,叫你不能不写它――
哦,边关!
17.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强调了什么?(4分)
答:
18.结合原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9.文中第⑦段特别引述了广西边关金鸡山上读到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告诉人们什么?为什么要引述它?(4分)
答:
20.统观全文,“边关”带给作者哪些感受,请概括作答。(5分)
答:
17.(4分)含义:边关是历史形成的,它过去和现在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段文字强调了边关的作用和坚守它需要的忠诚。含义、强调内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8.(1)强调的种种体验,是为了突出边关的雄浑、阔大以及带给人们的感受,对下文起引领和铺垫的作用。内容作用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4分)
19.(4分)文字告诉人们炮台建成历时久、费功大,但未发挥保卫边关的作用。引述这段文字丰富了内容,让人们了解到昨日的沉重和屈辱;深化了文章中心,让人们感受到守卫边关的责任。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20、①边关是庄严的。(边关联系着过去和现在,需要忠诚的理念守卫)。
②边关是美丽的。(边关如诗如画,牢牢吸引你)
③边关是神奇的。(边关带给人放松和安宁)
④边关是沉重的、让人感伤的。(边关过去遭受过太多的摧残和蹂躏、创伤和痛苦)。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⑴ ,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离骚》
⑵ ,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李白 《蜀道难》
⑶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
杜甫 《兵车行》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作简要分析。(5分)
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迁恨明月,说明月故意与人作对,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

10、C
11、B
12、C
13、见翻译
14、这两句正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不仅表达了对柳敬亭说书的思想和艺术所作的高度赞誉,更倾注了作者对忠臣义士无限仰慕的思想感情。
我读了《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知道)两宋说书艺人多达数十人。从那以后,说书艺人的姓名,就不为人们所知了。只是近几年来,人们才异口同声称赞柳敬亭的说书技艺。
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原姓曹。十五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那时(他说书)已经能使市民佩服、感动。很久以后,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用他的演技出名。”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要象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柳敬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推求。过去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莫(对他)说:“你说书,能够使人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对他)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不禁赞叹地说:“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宫贵人之中。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宁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时,安徽提督社宏域想结交左良玉,介绍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左良玉惋惜与柳敬亭相见太晚,让柳敬亭参与决定重要秘密军务。军中官员也不敢以说书人的身份来看待柳敬亭。左良玉没有读过书,所有公文,都是部下文人立意谋篇,炼字炼句,引古证今,努力写成,(可是)左良玉都不满意。而柳敬亭耳朵经常听到的,口里经常说的,从僻陋里巷俗语常谈中得来的,倒没有不合左良玉之意的。(柳敬亭)曾奉命到南京,当时南明朝中群臣都敬畏左良玉,听说他派人来,上下没有谁不以恭敬之礼接待(他),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让柳敬亭坐在向南的尊位上,称呼他柳将军,柳敬亭也没有什么不安的表现。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亭很亲近互称你我的市民,在路边私下说:“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说书的,如今他竟这样飞黄腾达了!”
不久,南明朝庭覆灭,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资财差不多花光,又象昔日一样贫困,于是又开始走上街头,重操旧业。柳敬亭既然在军队里的时间很长,那些蛮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杀人犯法、改名换姓、逃亡在外的人,流离失所、悲欢离合、国破家亡的事,(他)都亲眼见过,而且各地的方言,大众的爱好和崇尚,都是他所熟悉的。(因此他)每讲一词一语,让人听起来,有的象刀枪剑戟碰撞,带甲骑兵突然冲出,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象狂风怒号,苦雨泣诉;有的象鸟鹊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__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他的艺术造诣)已大大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了。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在奥运会后,要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三条毫不动摇,不会改变。 B:青年时期的鲁迅弃医从文的一个引发因素是鲁迅看到中国人遭屠戮的幻灯片时,围看的人们竟无动于衷,由此萌生医治人们的灵魂更重于医治人们的肉体。 C:中国严守航天员的秘密。尽管中国航天员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外界仍很难探知中国航天军团的__。 D:汤亭亭的作品,多以中国移民或移民后代的视角,描写他们在异国的奋斗历程。其成名作《中国佬》(China Men,1980)曾于1981年获得国家图书奖的小说奖。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航天员只有在假日才能回家吃饭,平时在公寓里的小食堂集体就餐,每天的食谱由营养师根据训炼强度精心调配。 B:昨日上午8时30分左右,位于黄岛的一正在建造的船仓突然发生爆炸,4名工人被烧伤、跌伤。 C:看剧场中的悲剧是轻易的,我们可以安慰自己“那是假的”,但读史时便不知该如何安慰自己了。读史者有如屠宰业的经理人,自己虽未动手杀戮,却总是以检点流血为务。 D:一个工作默守成规的人,是毫无开拓精神的,虽不易出错,但会坐失良机,在风平浪静中给企业带来损失。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调查,有5211名青年参与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有76.9%的人认同当下社会需要“出头鸟”,另一方面又有73.0%的人并不喜欢“才华出众但爱张扬”的人。本次调查还显示,有59.6%的人认为自己的某种天赋和才华被埋没。
看到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立意
“ 社会需要‘出头鸟’” “如何恰当地展示才华” “让埋藏的金子闪光”等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 。(司马迁《屈原列传》)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掠,宫车过也; , 。
(1)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 (2)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