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用“争”组成一个词、短语或句子,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中必须含有“争”字。
(2)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温馨提示:卷面分3分。
参照高考阅卷评分标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__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选自《散文》2003年第10期)
17.“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一句中的“风景”是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划线句子“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有什么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文意,概括“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一句中“伤痕累累”的具体内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章为什么以“流泪的滕王阁”为题?这样有什么好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中“风景”是指适合展现个人才华、施展个人抱负的领域。(2分)
18.选择永远敞开的门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成为坦途,而选择那扇关着的门,可能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遗憾。(2分)意在惋惜王勃没能一心为文,去敲了那扇不属于自己的官宦之门,误入官场,触怒龙颜,终至留下落泊溺水而死的遗憾。(2分)
19.怀才不遇,在迷茫中放纵文字;不甘寂寞,仕途中遭受重大挫折;溺水而亡,过早结束了人生。(每点2分,共6分)
20. (1)王勃曾在滕王阁抒写才情,写就了《滕王阁序》,使滕王阁名闻天下。(1分)文章写“流泪的滕王阁”实际是在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1分)
(1)作者借滕王阁上凭吊王勃,描写了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诗作赋的昂扬奋发的精神,既高度肯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同时又表达了对王勃难言的遗憾与伤痛,慨叹王勃不该去敲那扇不属于自己的官宦之门,而应在文学的殿堂里挥洒自己的才情,抒发了对王勃的千古之思。(3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1)门庭若市 / 时时而间进
(2)鼎铛玉石 / 弃掷逦迤
(3)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歌常通过写所见所闻,抒写诗人的心情。请根据这首诗歌中诗人夜里所见之景,具体分析诗人抒发了怎样的诗情。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答案可以多种,示例如下:
①抒发了诗人思乡之绪。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诗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恋乡思情。
②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凄凉心绪。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
③流露出诗人留恋童年生活的情状。儿童夜捉促织,勾起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更衬托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
(秋风: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乡。给分:感情2分,分析2分,手法1分。答对任何一种,均可。)

10.C(适:往、到)
11.D(A若:至于;比得上。B于:在;表被动。C将要;尚且。D而:连词,都表转折关系。)
12. C(“糟糠不厌”应为“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关系。)
13. (1)武王已经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
(2) 天道对好人的报答,可又怎么样呢?
(3) 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
14. 司马迁对当时那些品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品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汉语,我为你不平
卢新宁
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2005年01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6.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7.对文中划线句子“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8.下列不属于作者为汉语忧心不平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的古老优雅的汉语,中国人使用起来却言不达意,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比比皆是”。
B.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C.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一等奖空缺,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感到国人脸上无光。
D.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忽视母语修养,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6.D(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7. B(此项不能说明汉语“语词”表达特点及功能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8. C(此消息只是引发作者忧心不平的引子,非“原因”,文中也没有“感到国人脸上无光”的信息。)
9.A(B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长沙市民的文明水平,往往能通过具体的事情体现出来。这些具体的事情,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 , 。要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 。这样,整个省会城市文明水平的提高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A:体现着一个地方百姓的道德水平,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个人素质 / 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就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B:体现着一个地方百姓的道德水平,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个人素质 / 就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C: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个人素质,体现着一个地方百姓的道德水平 / 就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D: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个人素质,体现着一个地方百姓的道德水平 / 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就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一致认为,不管是贺岁电影、贺岁话剧,还是贺岁书,光靠炒作和玩概念是行不通的,毕竟赢得市场与观众的关键在于作品的质量。 B:人大代表提出,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C:由于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产品创新功能层出不穷、厂商降价促销不断,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2008年,中国手机市场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D: 我国11日下午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火箭,将一枚侦察卫星和另外两枚科学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军队进行监视的能力。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亵渎 口头禅 浅尝辄止 张惶失措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幽怨 抓辫子 稳操胜券 如出一辙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 掣肘 假惺惺 甘之如贻 与之媲美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 砥砺 一言堂 两败俱伤 绿草如荫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请以“等”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