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3)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杜牧《阿房宫赋》)

(5)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6)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咏柳》)

(7)非澹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于书》)

(8) ,可以为师矣。(《论语》)

(1)只是当时已惘然    (2)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纫秋兰以为佩      (4)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5)八百里分麾下炙    (6)万条垂下绿丝绦

(7)非宁静无以致远    (8)温故而知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1)颔联中“空”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诗人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写饯别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1)(4分)“空”字用得好,(1分)“空”字不仅写出了被送的人渐行渐远,(1分)同时烘托出诗人空虚寂寞的心境。(2分)

(2)(4分)诗人运用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亦可)的手法,借助眼前烟水、飞鸟、青山和白苹等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想像别后友人的情景,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来表达离情别绪。(手法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桓)伊字叔夏,有武干,频参诸府军事,累迁大司马参军,时苻坚强盛,边鄙多虞,朝议选能距捍疆埸者,乃授伊淮南太守。与谢玄共破贼别将王鉴、张蚝等,以功封宣城县子,又进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及苻坚南寇,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俱破坚于淝水,以功封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赐钱百万。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为江左第一。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①末年,嗜酒好肉,而会稽王道子②狎昵诌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伊在州十年,绥抚荒杂,甚得物情。桓冲卒,迁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将军如故,假节。伊到镇,以边境无虞,宜以宽恤为务。乃上疏以江州虚耗,加连岁不登,今余户有五万六千,宜并合小县,除诸郡逋米,移州还镇豫章。诏令移州寻阳,其余皆听之。伊随宜拯抚,百姓赖焉。在任累年,征拜护军将军,卒官。(节选自《晋书・桓伊传》,有删改)

[注]①孝武:即孝武帝司马曜。②会稽王道子:司马道子,孝武帝之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议选能距捍疆埸者 距:通“拒”,抵御

B.及苻坚南寇 寇:敌寇

C.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 稍:渐渐

D.除诸郡逋米 逋:拖欠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桓伊“有武干”和“性谦素”的一组是(3分)

A.①与谢玄共破贼别将王鉴、张蚝等 ②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B.①以功封永修县侯 ②绥抚荒杂,甚得物情

C.①朝议选能距捍疆埸者,乃授伊淮南太守 ②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

D.①伊随宜拯抚,百姓赖焉 ②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伊有军事才干,睿智干练,与谢玄共同打败了贼兵的别将王鉴、张蚝等,凭此战功被封为宣城县子,又被提升掌管豫州诸郡的军事,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B.桓伊与王徽之二人并不相识,桓伊虽然贵显,但王徽之要求他演奏一次,桓伊便下车,坐在胡床上,给他吹奏了三支曲子,吹奏结束,便上车离开,客人主人没有说一句话。

C.桓伊在为皇帝演奏过程中以御妓奏笛和自己不合为由,召自己家奴合奏,并以歌直言,使谢安很感动,也使皇帝宰相两人改善了关系。

D.桓伊担任江州刺史后向皇帝上奏,皇帝批准了他的大部分请求,只是不同意把州治移至豫章,而下令把州治移至寻阳。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3分)

(2)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3分)

(3)伊到镇,以边境无虞,宜以宽恤为务。(3分)

6.B(寇:入侵)

7.A

8.C(“直言”不当,原文并无“也使皇帝宰相两人改善了关系”的意思)

9.(1)(3分)桓伊谦恭质朴,虽然有大功,但是始终不改变。(“素”、“虽”、“替”,各1分)

(2)(3分)皇帝更加赏识他的轻狂率真,于是就允许他把家奴召来。(“弥”、“放率”、“乃许(其)召之”,各1分)

(3)(3分)桓伊到任履职,认为边境没有什么忧患(的事),应该把宽容体恤(百姓)作为要务。(第一个“以”、“虞”“务”,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桓伊字叔夏,有军事才干,经常参与诸府的军事,逐步地升迁为大司马参军。当时苻坚势力强盛,边境上有许多令人忧患的事,朝廷讨论选拔能保卫边疆的人,于是授给桓伊淮南太守的职务。与谢玄共同打败了贼兵的别将王鉴、张蚝等,凭借战功被封为宣城县子,又被提升掌管豫州诸郡的军事,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等到苻坚南侵,桓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一起在淝水打败了苻坚,凭借战功封永修县侯,任右军将军,皇帝赐钱百万。

桓伊谦恭质朴,虽然有大功,但是始终不改变。擅长音乐,技艺为江南第一。王徽之按照皇帝命令去京城时,在青溪边停船休息。桓伊一向与徽之不相识。桓伊从岸上经过,王徽之便派人对桓伊说:“闻君擅长吹笛,请为我吹奏一次。”桓伊这时已贵显,他平时也听说过王徽之的名字,便下车,坐在胡床上,给他吹奏了三支曲子,吹奏结束,便上车离开,客人主人没有说一句话。

当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谋私利没有好的品行,谢安很讨厌他的为人,常常遏制他。等到孝武末年,他嗜酒好肉,而会稽王道子亲近不庄重、编造谎言的人,于是王国宝进谗言阿谀奉承的办法就渐渐地在主相之间使用。一些喜好占便宜、邪恶不正的人,因为谢安功劳和名声太大,而设计陷害他,皇帝和谢安之间的仇隙于是就产生了。皇帝召来桓伊宴饮,谢安坐陪。皇帝命令桓伊吹笛。桓伊就吹了一曲,他放下笛子说:“臣对于筝的情分不如笛,然而足以用来与歌管配合,请让我奏筝歌唱,并请求来一个吹笛人与我配合。”皇帝认为他在音乐方面有才能,就下令让一个御妓奏笛。桓伊又说:“御府的人与臣必定配合不好,臣有一奴,擅长与我配合。”皇帝更加赏识他的放纵轻率,于是就允许他把家奴召来。家奴吹起了笛子,桓伊就抚筝而歌唱怨诗说:“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歌声慷慨激昂,俯仰可观。谢安眼泪流下弄湿了衣襟,于是就越席而来到桓伊的身边,捋自己的胡须说:“使君在此表现得很不一般!”皇帝的脸上很有惭愧的颜色。

桓伊在州里十年,安抚百姓,非常了解民情。桓冲去世,桓伊升迁为掌管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任江州刺史,将军的职务如故,持节为皇帝使臣。桓伊到镇,认为边境没有什么忧患的事,应该把宽容体恤(百姓)作为主务,于是就把江州虚耗之事上疏(告之皇帝),加之连年谷物不收,现在余户有五万六千,应该并合为小县,免除诸郡百姓拖欠的粮食,迁移州治所回到豫章。皇帝下诏迁移州治所到寻阳,其余的都听凭桓伊的请求。桓伊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宜的措施救助安抚百姓,百姓对他非常依赖。在任数年,征拜护军将军,死在任上。

根据上下文提示,在横线上仿写句子。(5分)

阅读经典,经典的力量会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古典诗词的境界,绚烂缤纷: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传世绘画的素净,大美无言:它不是靠姿色彰显美丽,而是;它没有五光十色的喧闹,却在宁静中给人别样的享受。

①②示例: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哀怨/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魄  ③示例:用价值守住永恒(与“靠姿色彰显美丽”在内容上形成对举,符合文段意思,结构相近即可)(①②每句2分,③句1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08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学校应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家》是老舍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作品通过描写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的互相倾轧,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揭示出封建家族制度必然崩溃的趋势。 B: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瑰丽奇峰。《女神》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诗中多处采用了排比、反复的手法,并常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表达感情。 C: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在法兰西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作品成功塑造了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这是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最明显的特征是嗜钱如命和极端吝啬。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家之一,《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赞叹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等等,表现对人生的深切关注,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色彩。E.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表达了对王维、杜甫、李白等唐人诗作的欣赏,也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寓情感,不能以辞害意等,这是一种明达通脱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在一张宣纸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苏东坡写西湖,也曾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浓和淡,都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

请以“浓之美”或“淡之美” 或“浓与淡”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先剔除一个与段意关系不够密切的句子,再把剩余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①特别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果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不加制约,就会使一些意志溥弱者滥用手中的权力。

②只有强化对权力的制约,才能防止权力腐败,保证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

③权力制约,就是权力所有者运用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

④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是对其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

⑤由于权力是一种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具有强制和不对等性,当其不受限制地被运用时,必然出现无限扩张的异化倾向。

⑥制约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种有规则的、透明的、双向的约束方式。

(只填序号)

答案:⑥③⑤①②(本题考查语言的衔接连贯。通读六句话,文段围绕权力制约的重要性展开论证,尚未涉及对领导干部监督的问题,所以④句应剔除。其余各句按照句间逻辑关系排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航天巨眼

(1)人类是通过肉眼的瞳孔和晶状体,将外界发出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来观察事物的。可是,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的眼睛就不够用了。于是,天文学家便根据人看外物的原理制造出一只只“巨眼”――通过透射镜或反射镜将光线聚焦来看远处天体的天文望远镜。

(2)借助这只仿生“巨眼”,天文学家可以看到几亿、几十亿甚至几十亿光年以外的宇宙天体,同时,它还有人眼无法比拟的别一个优点――能“看到”几乎所有波段的“光”和电磁辐射。天文学家又根据不同望远镜所能“看到”的不同波段,将“巨眼”分为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γ射线望远镜和紫外线望远镜。

(3)1609年,伽利略制造了最早的折射望远镜,从此开辟了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口径已达10米;但是,用光学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还必须要有好天气。包裹着地球的浓密大气层是天文观测的一大障碍。在地面观测星空是很费劲的,就像从湖底去看飞鸟一样困难。因而世界上许多大型光学望远镜都安装在高山上,以减少不利天气和浓厚大气层的影响。但即便是在高山上,观测仍难免受雨雪等天气的干扰,因此科学家便将望远镜送到太空中去。这就是“航天巨眼”。

(4)航天巨眼在离地面500千米左右的高空,可24小时观察宇宙,而它所提供的图像之清晰、分辨率之高是地面观测望尘莫及的,它还能观测到从紫外线到红外线整个光谱区不同波长的辐射,这在地面是根本无法办到的。

(5)目前运行的性能最先进的航天巨眼是1990年4月24日被送上太空,能洞察50亿―120亿光年之远正在诞生或刚刚诞生的宇宙的哈勃望远镜。最近,哈勃望远镜拍摄到某星体爆发的照片,这对我们了解恒星的形成、演化和衰亡的过程意义重大。它还发现了在某黑洞周围有直径达3700光年的尘埃圆盘在环绕。不久前,它又首次拍摄到形态各异的绚丽星云和极光,引起了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的极大兴趣。2007年,美国将发射“新一代空间望远镜”(NGST)以取代哈勃望远镜,其分辨率是哈勃的10倍,它将使人类探索认识宇宙的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14.下列对哈勃望远镜的介绍,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能够摆脱浓厚大气层带来的不利影响。

B.它能够免受雨雪等各种恶劣天气的干扰。

C.它能洞察50亿―120亿光年之远的宇宙。

D.它能够推动“新一代空间望远镜”的研制。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们利用仿生学原理而使人类观察距离大大放远的“杰作”。

B.近400年前,伽利略制造的望远镜,是人类利用“巨眼”观测宇宙所迈出的一大步。

C.哈勃望远镜能够24小时观察宇宙,使得它首次拍摄到形态各异的绚丽星云和极光。

D.为更深入地了解宇宙,“新一代空间望远镜”也将被更先进的“天航巨眼”所取代。

16.为“航天巨眼”下一个简洁而完整的定义。(6分)

答:航天巨眼是

的天文望远镜。

17.填空: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总体上看,天文学家在对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要解决 两方面的问题。(每条不超过5个字)(6分)

14.D。(“能够推动‘新一代空间望远镜’的研制”,原文未涉。)

15.C。(“使得”所蕴含的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

16.航天巨眼是通过透射镜或反射镜将光线聚焦,运行在500千米左右的高空,可24小时不受天气影响观测整个光谱区不同波长辐射,获得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图像的天文望远镜。

17.①提高分辨率;②抵御干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当今散文大盛,仅就写作的成果而言,散文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作品的格局似乎越来越小,人称小男人、小女子的散文,小巧玲珑,色彩艳丽,轻松幽默,解颐怡人;但也轻飘飘的,缺少厚重感。还有一种被称为心灵鸡汤的散文,弄一点小哲理,小诗意,小性情,其实是故做深沉状、沉思状、呻吟状、自我陶醉状,境界也都很小,很琐碎。

近读《唐宋八大家文品读辞典》,忽然就想到了当今散文的这些毛病。韩、柳所面对的,是魏晋以来占据了文坛统治地位的骈体文,这种文体在后来的发展中,它变得越来越绮靡,越来越重形式,轻内容,其末流更发展为文字游戏,成了束缚散文写作的桎梏。韩、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起古文运动的。他们提倡自由抒写的文风,并以自己的写作实践,确立了一种新型的散文。他们的散文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及至宋初,以欧阳修为代表,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亦陆续加入进来,在宋初的数十年间,又发起一场前追韩、柳的新古文运动,在后来的近千年里,这种散文文体始终统摄文坛,直到五四运动白话文兴起为止。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我国散文史上继先秦、两汉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其卓异诱人之处,首先在于他们的许多文章内容充实,不是无病呻吟之作,也不是虚浮夸饰之作,更不是空洞乏味的政治说教。他们的文章,上承先秦、两汉,长于说理、叙事;又不拒绝骈体文的优长,发挥六朝散文长于写景、抒情的特点,在以散体为主的句子中巧妙地穿插一些骈偶句子,大大提高了散文的表现力,使古代散文在事理兼胜的基础上,更具形象性和抒情性。再有,他们的文章比起前人来更讲章法,起承转合,疏密详略,灵活变化,时出新意,既严谨有序又灵动多变,既一气贯通又曲折跌宕,给人一种和谐精巧的审美感受。他们的语言又是简约精练的,很多百余字或几百字的散文,含义隽永,内容深刻,文采飞扬,笔墨酣畅,尺幅之中蕴涵波涛万里之势。而且,八家散文又呈现出自居一格的个性色彩,“韩愈雄奇奔放,柳宗元沉郁峻洁,欧阳修委婉流丽,曾巩雍容平和,王安石刚劲峭拔,即使‘三苏’也并非如上袁枚所说‘如出一手’,而是同中有异,在共具的雄放风格中,苏洵显得简切老辣,苏轼显得清旷超逸,而苏辙则表现为疏荡纡折”毫无疑问,对当代散文写作来说,这是有待开发的宝贵资源,其蕴藏之丰厚一定超出我们的想象力。

当代散文写作为人所诟病,自非一日。而所开药方,亦层出不穷。有求助于西方散文者,有钟情于近现代散文者,也有希望散文写作走出书斋,回归生活者,不一而足。然而很少有人提出向古文学习,向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学习。这种对古典的轻视、鄙视、蔑视,或者来自一种久远的偏见,真是很令人叹惋的。说得严重一点,当今散文写作的种种弊病,难免不是丧失了历史传统所造成的恶果。在这里,最为重要的似乎还不是文章的技法、章法、叙事、说理、抒情或文字的运用和表达,而是如何使文章具有浑浩流转的气势和充沛的力量。韩愈的文章所以能“起八代之衰”,就是因为在其字里行间,充溢着一股浩然之气。孟子曾有“养气”一说,就是要养成这种“浩然之气”。听起来很玄,其实是可感可知的。一言以蔽之,这里所说的浩然之气,就来自一个人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自其内在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诉求,来自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在当今散文写作中难得一见的。如果有一个字可以概括当今散文之病的话,未必不是这个“衰”字!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对中国当今散文的看法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的散文并不令人满意,缺少厚重感,境界不高,表现为小男人、小女子散文,心灵鸡汤散文。

B.求助西方散文、近现代散文,走出书斋,回归生活对于中国当今散文没有意义。

C.当今散文的种种弊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散文创作丧失了历史传统。

D.文章的技法、章法、叙事、说理、抒情或文字的运用和表达,对当今散文创作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15.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魏晋的骈体文,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几为文字游戏,是束缚散文写作的桎梏。

B.唐宋八大家散文继承了一些散文的优秀传统,事理兼胜,具有形象性抒情性。

C.八大家散文呈现出自居一格的个性色彩,其中三苏的散文风格接近。

D.八大家的散文上承先秦、两汉,长于说理、叙事;又不拒绝骈体文的优长,提高了散文的表现力。

16.唐宋八大家散文在之后的近千年里,统摄文坛,分条概括说明其原因。(6分)

17.文末“如果有一个字可以概括当今散文之病的话,未必不是这个“衰”字!”这句话用一“衰”字概括了当今散文之病,结合文意,概括“衰”字的内涵。(6分)

14.B

15.A

16.(1)许多文章内容充实,具形象性和抒情性

(2)更讲章法,给人一种和谐精巧的审美感受

(3)语言简约精练,尺幅之中蕴涵波涛万里之势

(4)呈现出自居一格的个性色彩

17.(1)缺乏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缺乏正确的内在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诉求,

(3)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