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守望者”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句子。修辞保持一致。(6分)

“行走者”这个名称,使我想起漫游人。在广袤的大地上,漫游人四季行走于风历雨中,看云霞,这行走的生涯使他步履坚定,从容潇洒。

“行走者”的名称还使我想起探险家。在巍峨的雪峰上,探险家日夜攀登高峰,望极顶,挑战新的高度。

示例:“守望者”这个名称,使我想起守林人。在幽深的森林里,守林人四季守护树木鸟兽,望云天,这守望的生涯使他心明眼亮,不染尘嚣。

“守望者”这个名称,使我想起守灯塔人。在奔流的江河中,守灯塔人日夜守护灯塔,看潮汛,保护着船只的安全航行。(句式修辞不一致酌情扣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C:在“神七”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之时,上海航天局已经着手开始进行“神舟”八号飞船的研制工作。这意味着中国航天“三步走”计划已进行到最后一步。 D: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6题。

__: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____、__、中央____2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切接见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

__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昨天晚上,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准确入轨,目前飞船正按计划飞行。能够在发射现场和同志们一道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我感到格外高兴。我代表__、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__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6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凝结着航天战线几代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__官兵的心血和智慧。同志们建立的历史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__指出,现在,我们已经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但今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他殷切希望参研参试单位的同志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再接再厉,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确保神舟七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5.请简要概括____讲话的要点。(9分)

答:

26.结合材料,说说航天工作者今后应当如何搞好航天工程。(6分)

答:

25.(1)向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的同志们问候和致敬。(2)肯定了这项工程的意义和价值。(3)向参研参试单位的同志们提出希望。(每点3分)

26.感谢关怀,牢记嘱托。(2)顽强拼搏,再作贡献。(每点3分)

简答题(10分)

(1) 你认为《家》中哪个人物性格最复杂,请简述理由。(5分)

答:

(2) 说说老渔夫桑地亚哥如何战胜孤独心理。 (5分)

答:

(1)觉新是一个新参半的人物,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另一方面,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怯弱忍让、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

 (2) 老人把波涛汹涌的大海,把随时都有可能掀翻小船的鲨鱼当作自己的朋友和兄弟。老人正是用宽广的胸怀,把自己融入自然,从而战胜了孤独。

“好山好水”含义丰富,可以指自然界,也可以喻指幸福生活,优越环境等。“沉重”的含义也很丰富,但一定是指令人痛心、惋惜、追悔等方面。

请以“在好山好水里领受沉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文(70分)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8题。

绍兴的陆游

梁 君

陆游一生,志在报国,恢复中原。他的生涯设计是“上马击狂虏,下马草军书”,非以诗词为旨。可惜,那个扭曲的时代给中华民族造就的,不是收复失地、横扫狂虏的军事统帅,民族英雄,而是一个报国无门、屡受排挤打击、一腔悲愤的爱国诗人。是幸也非幸也?!陆游出生于风光旖旎的山阴(今绍兴)乡间。当时强敌压境,山河坼裂,在家人的教育下,他自幼研读兵书,练习击剑,立志从戎。28岁赴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竟被除名。秦桧死后陆游虽被赐进士出身,终因坚持恢复中原的政治主张而不得重用,多被贬谪,最后怀着一腔遗恨,“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的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多少年来成为激励人们倾心社稷的至理名言。

陆游壮志难酬,只好把满腔热血倾注在诗作上,作震天的呼号,作动地的悲鸣,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因而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主张北伐,虽屡遭投降派谗毁打击,但始终矢志不渝。68岁时已退居乡间,依然心系国事,渴望统一,写出了传世名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谁人读来不感慨万分!直到85岁临终前,还写下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言,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泯的爱国情怀!陆游以一生的追求及其诗作,集中表达了激昂深重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激励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宝贵精神财富。

步出鲁迅故居,向南寻沈园走去,边走边观赏着小桥流水,边议论着那两首传闻天下的《钗头凤》,不经意便看见了郭沫若手书的“沈氏园”匾额――这里便是当年为陆游魂牵梦绕的沈园。据说,现在保存下来的沈园仅为南宋时之一角了。园中树不繁,花不艳,亭榭亦不奇,但游人纷至,接踵摩肩,实为陆游唐琬而来。人们不仅为陆游强烈的爱国精神所激励,也深为陆游唐琬真挚的爱情所感动。陆游20岁与表妹唐琬结婚,相爱甚笃,却被母亲因故强行拆离。四年后的1155年春,陆游偶游沈园,意外解逅唐琬,唐琬置酒赠与陆游。陆游怅然久之,情之所至,神来笔到,在粉墙上题下《钗头凤》。唐琬归去亦和《钗头凤》一首,不久便因病而逝。陆游转辗任职,几十年风雨生涯,却无时不怀念着唐琬,此后多次来沈园凭吊、赋诗。在75岁垂老之时写出感人至深的《沈园二首》。即在逝世的前一年,陆游依然在深深的怀念着唐琬:“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选自2008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16.促成陆游爱国精神的原因有好多方面,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强敌压境,山河坼裂。

B.家人的教育。

C.爱家乡旖旎的风光。

D.从小志向高远。

17.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写最后一段的写作目的(6分)

答:

18.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记述的是陆游哪几方面的事迹。(6分)

答:

16.C(文中没有涉及这一原因)

17.通过记述陆游身上所表现的深挚的情爱(3分)赞美了陆游人性中的真、善、美。(3分)

18.(1)志在报国却遗恨终生的人生经历;(2分)(2)激昂深重的爱国主义诗作;(2分)(3)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也谈“乐活”

徐俊明

一不留神,“乐活”成了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乐活族”们以此为主张,大打自然健康牌,用行动提醒我们,“乐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7月1日,《新民晚报》一篇晚报说,浙江奉化96岁的双胞胎兄弟邢如家、邢杏家收到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寄来的“中国最长寿双胞胎”证书。老哥俩虽然已96岁,但身子骨很结实,如此高龄还能挑100多斤的担子上下山。

人们为这老哥俩的健康长寿祝福的同时,总是想对他们长寿秘诀也略知一二,谁知道当大伙儿探问及此秘诀时,两位老人开心地笑了:“哪有什么秘诀?多干活,胃口就好。多帮人,活得开心。”寥寥数语,既精辟,又灵动,概括了他们快乐、健康、长寿一生的哲理,让人佩服,令人惊叹。于是,人们给他们这对健康高寿孪生兄弟总结了四个字曰“乐活长寿”!

俗话说:人生苦短,尽管不少的谦谦君子深谙其理,可是又有多少人误读了生活,耽误了生命长河的汩汩流倘。如果,我们不是一味地拘泥在“苦叹生命之短暂,一生之匆匆”,我们就不必为人生短长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把原本可以乐陶陶的生活搞得那样凝重而“苦涩”,让快乐在自我生命中尽被烦恼与忧愁之“苦”消耗殆尽,把一生演绎成一场“苦涩之旅”!

两位老人“活”出了真谛:尽心尽力地快乐些,开开心心地过着,就能健健康康地活下去,如此“乐活”着,您看看有多好啊!

开心与健康,快乐与长寿,事实上它们就是上苍派遣“下凡”的快活孪生兄弟,它们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与它们和好相处,才能够把握您那真正的“生命真谛”。“乐活长寿”,贵在持之以恒,助人为乐而利己。

要“乐活”,不要“苦”活。首先要少干、不干盛满“苦”的活。因为,带着“苦”干“活”,既累身,又劳“心”,还伤“神”,失“元气”。

原始劳动创造人类,现代劳动开拓幸福,快乐劳动延年益寿!把劳动看做是高兴的事,持之以恒地让快乐陪伴着您劳动中每时每刻的心境。世界上恐怕再没有快乐地劳动着,让人心旷神怡,让人舒筋活血,让人享受快活的了!

fó jiāo 徒们常常双手合十,虔诚念叨着一句口头禅:“善哉,善哉,行善积德者,多多益善!”然而,生活在“凡尘”之中的我们天生就有“善”、“恶”两面。虽然,当我们呱呱坠地时“人之初,性本善”,但在后来的生活里,尽管“性相近”,却“习相远”。为善、从善的表现与结果由此便各具千秋。但是,行善积德,慈善纳福,从善快乐!

“乐活”何以能够“长寿”?有此96岁的双胞胎兄弟的“乐活”健康长寿,就用不着再引经据典宣扬快乐劳动,助人为乐,行善积德的好处多多,他们就是一对健康、美丽、幸福、长寿的生动注脚:“多干活,胃口就好。多帮人,活得开心”!

――选自《人民政协报》

16.下列对文中“乐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B.多干活,胃口就好。多帮人,活得开心。

C.让快乐陪伴劳动,靠为善幸福长寿。

D.“乐活长寿”,贵在持之以恒,助人为乐而利己。

17.阅读第四段后,请用自己的话概述有些人“把一生演绎成一场“苦涩之旅”的原因。 (6分)

答:

18.请概括作者的“乐活长寿“观。 (6分)

答:

16.C(是作者文中表达的主旨。A没有揭示“乐活”的内涵;B是两位老人长寿的原因;D说的是怎样“乐活”)

17.(1)误读了生活;(2)为人生短长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3)把生活搞得凝重而“苦涩”(或让快乐被烦恼与忧愁之“苦”消耗殆尽)(每点2分)

18.(1)要持之以恒;(2)要少干不干盛满“苦”的活;(3)要行善积德,慈善纳福,从善快乐。(6分,每点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崖边对话

曾平

认识他,是在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静思崖。林海茫茫,涛声阵阵,云蒸雾腾,静思崖宛若大海中一叶轻飘飘的小舟。上静思崖得走两个小时的原始栈道。我去的那天下午,静思崖的游人除了我就是他。

他的脚前已是一地的烟头,不断从口和鼻里喷射出的烟雾把他包裹得严严实实。他显然沉思着什么。

他先招呼我,甩给我一支烟,是“中华”。

我们坐在石头上吞云吐雾。

他说:“我还以为今天没人来呢!”我说:“我不是人?”我们笑了。我们闲吹。他说:“兄弟你说当官的什么最幸福?”我说:“老兄你是当官的?”他笑笑说:“兄弟,不必认真,我们随便吹吹。”我说:“肯定是小官提大官了。”他摇头。我说:“要不然就是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他又摇头。我说:“再不然就是你的儿子也当了官并且当了比你更大的官。”他仍摇头。我说:“老兄你是不是脖颈有些问题,只会摇头?”他友好地笑笑。他似乎还没从沉思中醒来。我很想听听他的高论。

他说他在这儿深思很久了,为官者还是畏惧最幸福。

我差点大笑。畏惧还是幸福?

他说:“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

他仍抽他的烟,望茫茫林海。他说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吧,兄弟。

他很快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他说他曾经主管过一个工程,从招标到工程结束他没为包工头说过一句好话,但人家在工程验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往他家中塞了一个包,里面两万元呢!人家说是辛劳费,还不足利润的百分之一。当时他乡下的父亲生病住院,正需交两万元的押金。他很想拿那钱,很想神不知鬼不觉连老婆也不说就给他父亲。但他怕,怕身败名裂,怕被关进监狱,怕晚上睡不着觉。他说那钱在自家的床下放了三天,天天做噩梦,天天心惊肉跳。第四天赶紧退了。他问我是不是胆子太小?有些自嘲。

他苦笑。他给我讲了好些他想干因为怕而最终没有干的事。他说他几位同学或者因为钱,或者因为色,因者因为权,前几天关进监狱了。他说现在想以前的事,有时为畏惧而后悔,不过现在很坦然很自在,一点也不畏惧。你说畏惧是不是很幸福?我无言以对。

我至今不知道他姓啥名谁。半年后,我却遇见过他一次。我随一个记者团赴A.地采访,在一个会议中心,他显然刚从__台上作了报告下来,正喝水润喉,旁边有一青年为他拿着公文包。

我挺热情挺激动地走过去,说:“老兄,原来你在这儿啊!”

他望望我,挺陌生的,问:“你是谁啊?”

我很奇怪,那天我们不是相处得挺融洽吗?并且他叫我兄弟我叫他老兄挺亲切啊!

提包的青年说:“×长,这人有些神经兮兮的,得注意!”

他说:“你给保卫处说说!”

12.小说开头一段对静思崖自然环境和游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9分)

答:

13.请解释文中划线的“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这句话的意思(4分)

答:

14.小说中的“他”最后把“我”当成“神经兮兮”,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6分)

答:

15.小说多处描写暗示了“他”最终会成为一个“畏惧者”,请举2例说明。 (4分)

答:

12.写出了静思崖远离尘世,环境极其幽静的特点。(3分)正因为身处这样的环境,“他”才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清醒的回顾和反思,得出了深刻独到的见解。(3分)为“他”回到社会后判若二人遥相呼应,形成对照。(3分)

13.畏惧贪赃受贿的官员因没有劣迹而无所畏惧,(2分)而不贪赃受贿的最终还会因贪赃受贿而变成为心存畏惧的官员。(2分)

14.暗示一个曾经清醒审视过自己的“他”,在回到现实后,已经完全堕落,成为一个听信谗言,头脑糊涂的官僚。(2分)说明他在“崖边”的反思完全是言不由衷,逢场作戏。(2分)告诫广大干部,在自己的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当心被腐朽思想侵袭。(2分)

15. 如:对是非如此分明的问题,“他”却要抽“一地的烟头”才能想清。“他”抽的是“中华”。“他”有些自嘲自己“胆子太小”。“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苦笑”。“他”承认自己“有时为畏惧而后悔”。(每例2分,言之有理即可)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一肌一容, (杜牧《阿房宫赋》)

(3)舳舻千里, (苏轼《前赤壁赋》)

(4) ,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5)磨牙吮血, 。(李白《蜀道难》)

(6)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7)小知不及大知, 。(庄子《逍遥游》)

(8)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尽态极妍  (3)旌旗蔽空  (4)乘骐骥以驰骋兮  (5)杀人如麻  (6)造化钟神秀  (7)小年不及大年  (8)樯橹灰飞烟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答: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样的心情?(3分)

答:

(1)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2)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3)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