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乙醇燃料将是绿色能源的最终出路
(1)乙醇燃料的迅速应用改变了巴西的经济结构,由于巴西不再需要进口石油,光这一项费用就为国家节约690亿美元的外汇,这些资金留在巴西国内,使一些农村因种植甘蔗而迅速致富。目前,巴西已经在东南部地区建造了250个乙醇燃料生产工厂,还有50个工厂正在建造当中。
(2)巴西的经验给很多国家带来了众多启示,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风险投资开始深入研究乙醇燃料的未来真正价值,他们通过论证多种模型试图否定乙醇燃料,并将乙醇燃料同多种绿色能源进行比较,其结果令专家大吃一惊,他们的研究发现乙醇燃料将会最终取代汽油成为未来燃料,这个现实不仅会在美国实现,而且在很多国家都会实现。
(3)然而即使是最专业的风险投资也不会认为我们在近期内能够彻底抛弃汽油,以石油为基础的产业链实在太有效了,它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换句话说,我们很难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另一方面,很多人还对通过谷物进行发酵获得的乙醇是否足够满足人类对燃料的需求表示怀疑,很多人担心,以谷物为原料大量生产乙醇将会改变人类的膳食结构,有些批评家认为从谷物中获取乙醇将消耗更多的能量。美国能源部的最终报告使所有争吵者平静了下来,美国政府认为:就关键能源和对环境的正面影响,通过谷物生产的乙醇明显领先通过石油生产的燃料,而未来通过纤维素生产的乙醇则会做的更好。
(4)通过纤维素生产的乙醇使用秸秆、草皮和树皮,这些纤维素人类并不能食用,根本就不会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特定的酶将纤维素进行分解获得简单的糖类物质,再把这些糖类物质转化成能量使用。纤维素在自然界是大量存在的,通过纤维素所获的乙醇是非常洁净的,可以和汽油一样有效驱动汽车行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不再需要重新发明汽车,这将使我们的汽车工业继续发展下去,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目前,可以消化纤维素的酶已经可以在工业上大量应用,像汰渍洗衣粉中就添加了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这样洗出来的衣物更加干净。专家估计,酶已经使纤维素乙醇的成本从5年前的5美元/加仑降低到0.2美元/加仑,现在生产乙醇的工厂需要做的唯一工作是摸索出大规模生产的经验。
(5)光靠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在新能源的推广上力量非同小可。为加快乙醇燃料的迅速应用,美国政府要求到2013年纤维素乙醇燃料的年使用量要达到2.5亿加仑。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建议美国政府消除高达54%的从巴西进口乙醇汽油的关税,由于甘蔗更适合制造乙醇,因此巴西生产的乙醇燃料更便宜。降低关税将使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乙醇燃料,同时会促使更多的加油站进行改造,以供应乙醇燃料,进一步促进乙醇燃料的大量应用。很多专家还认为,一些石油公司巨头还应加大绿色能源的投资力度,壳牌公司仅在俄罗斯的投入就高达200亿美元,而绿色能源的投入与之相比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6)当然,乙醇燃料从理想到现实不会一蹴而就,巴西历经数十年在国际原油价格还没有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就开始应用乙醇燃料,才取得现在的成就。专家提示:越早开始推广乙醇燃料,就会越快从依赖石油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国际原油价格再也不可能回到每桶20美元的价格,随着世界新兴市场的崛起,能源危机将会越来越严重,乙醇燃料正在表现出唯一可以替代石油制品的独特魅力。
15.以下是对人类在近期内不能彻底抛弃汽油的原因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石油同我们未来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实在困难。
B.很多人认为通过谷物进行发酵获得的乙醇根本不能满足人类对燃料的需求。
C.很多人对以谷物为原料大量生产乙醇可以改变人类的膳食结构表示怀疑。
D.有评论家认为从谷物中获取乙醇将消耗更多的能量,可能会得不偿失。
16.为加快乙醇生产,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请分条列出。(6分)
17.从巴西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加大对以乙醇燃料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投资、生产的力度,有什么作用?(6分)
15.D(A不是“未来的”,而是“过去与现在”,从第三段 “以石油为基础的产业链实在太有效了,它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换句话说,我们很难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一句可以看出;B“认为……根本不能满足……”不准确。第三段只是说“很多人还对通过谷物进行发酵获得的乙醇是否足够满足人类对燃料的需求表示怀疑”;C第三段有“很多人担心,以谷物为原料大量生产乙醇将会改变人类的膳食结构”一句;D第三段有“有些批评家认为从谷物中获取乙醇将消耗更多的能量”一句。)
16.(6分,每条2分;没有分条列出的只按1条计,最多可给2分)
(1)相关企业(生产乙醇的工厂)需要做的唯一工作是摸索出大规模生产乙醇的经验;
(2)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大力推广乙醇燃料的生产并在引进、使用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
(3)石油公司巨头还应加大绿色能源的投资力度。
17.(共6分)
(1)可改变经济结构; (2分)
(2)可以产生连环经济效应;(2分)
(3)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有效缓解石油等能源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破解玛雅文明衰亡的秘密
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创造了与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同样高度发达的文明。大约从公元800年起,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随后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在此后的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场变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地震、瘟疫等天灾造成了玛雅人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了混乱。还有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度开垦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导致了文明的消亡。在这些假说中,“干旱说”――具体说,就是大旱――导致了玛雅文明的衰亡,也是引人注目的假说之一。
2001年,有力证据终于出现了。霍德尔等挖出了玛雅人生活过的尤卡坦半岛中央一个湖泊底部的沉积物。使用氧的同位素和石膏作为指示气候变化的物质,发现这个地区大约每隔206年就会发生干旱。考察玛雅人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一些“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例如停止建造纪念碑,城市被遗弃等等。这表明气候的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在测量了另一块沉积物样品之后,霍德尔还发现,公元750年至800年,这个地区发生了7000年中最严重的干旱。科学家发现,公元200年的一次干旱曾造成了古典玛雅文明的一次衰退。
从公元9世纪(亦即玛雅文明的顶峰)开始,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干旱主宰了加勒比海地区。而玛雅人的社会结构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他们的农业――主要是种植玉米――依赖水资源,而他们能够获得的水源却有限。更详细的研究表明,在这干旱的100多年中,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发生了三次最严重的旱灾,持续时间分别为9年、3 年和6年。这三次最严重旱灾的发生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玛雅人聚集的城市规模越大,对水资源的依赖也越大,于是大城市首先被玛雅人放弃了,随后是中小城市。持续100多年的干旱,把整个玛雅文明推向了危机的边缘,而公元910年的大旱则可能给玛雅文明以致命一击。
在某种意义上,气候变化可以看成是玛雅文明衰退的主要因素。但正如一些考古学家所指出的,气候变化并不是造成玛雅文明衰落的惟一因素。在他们看来,玛雅文明的衰落或许更为复杂。
15.下列有关玛雅文明衰亡原因的“假说”,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野兽出没使神庙和广场变成了废墟
B.地震、瘟疫等天灾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减少
C.战争和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了混乱
D.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度开垦带来了生态问题
16.文中支持“干旱说”的有力证据有哪些?请作概括。(6分)
17.从文中看,学者们为什么致力于破解玛雅文明衰亡的秘密?(6分)
15.A(原文为“神庙和广场变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是玛雅文明衰亡后的表现。)
16.①通过对沉积物的分析,科学家发现玛雅人历史上存在着“世纪干旱”现象;②考察玛雅人历史,发现“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 ③玛雅人的社会结构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17.①玛雅人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玛雅文明,却又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
②玛雅文明衰亡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11.文章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2.文中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请简要概括。(6分)
13.请分析画线文字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5分)
14.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请对此作具体探究。(9分)
11.由月亮总有陪衬,引出下文作者对故乡苇塘上和水中月亮的描述和怀念。(3分,只答“引出下文”而无分析得1分。)
12.①是躺在场院的地上数星星;②是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③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④坑边苇子丛里捡鸭蛋。(任意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1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描写生动(2分,两点即可),欲抑先扬(反衬)(2分),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1分)
14.①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②拿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他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③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无限怀念。(每点3分。关键词“描述”“对比”“直抒胸臆”要出来,并有具体分析。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短歌行》)
(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7) , 。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
(1)故不积跬步 (2)恐年岁之不吾与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小乔初嫁了(5)星汉灿烂 (6)蜡炬成灰泪始干 (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古县城名。
(1)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2)请赏析诗的结句“何处捣寒衣”的妙处。(4分)
(1)枫叶飘零,秋景令人思乡;城闭鸟飞,增添诗人孤独;时辰已晚,邻家未归,诗人联想自己久客他乡,“乡心”欲绝。(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乡心”欲绝之时,捣衣声传来,引发联想,加重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由写视觉转为写听觉(以捣衣声作结),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4分,每点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与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因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魏将)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将马广蹑大眼至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梁书・卷九》)
5.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宗导入山道 导:引领
B.击魏洲上军尽殪 殪:杀死
C.英自东岸弃城走 走:逃跑
D.虽公卿无所推 推:推荐
6.下面五句话中全部表现曹景宗技能超群、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①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 ②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
③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④击魏洲上军尽殪 ⑤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
⑥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宗年少时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酷爱读书,有远大的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穰苴、乐毅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却被陈显达排到了后面,景宗毫无怨言,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显达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
D.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8.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3分)
(2)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与焉,而受景宗节度。(4分)
(3)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3分)
5.D 推:推重、推崇
6.B(③说的是景宗的志向;④是韦睿的部下作为;⑤是说景宗为人自负好胜。)
7.C(“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不符合原文。原文是魏将杨大眼抵挡不住,于是在西岸烧营后撤。)
8.(1) (曹景宗)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得分点:将、卒、围之) (2)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得分点:督、援、与、节度) (3) 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得分点:年长、胜流、特)
参考译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进攻钟离,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在城中。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这之前,诏令景宗等人预先装置好高高的战舰,使得和魏军桥梁相齐。这是从火攻的需要考虑的。命令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边的,景宗攻北边的。建武六年三月。由于春水发生,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遣部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人乘舰登岸,攻击洲上城垒外的魏军,将他们全部消灭。景宗命令各路大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杀声震天动地,魏将杨大眼在西岸纵火烧营,拓跋英从东岸弃城逃跑。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的人达十多万,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景宗命令主将马广追击杨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军尸首相枕。昌义之也从城里出来追击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单骑逃进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魏军尸骨遍地。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景宗于是将搜到的一万多人,上千匹马.送上报捷献功。
景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而是臆造,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武帝因此而赞扬景宗。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当今社会,有人害怕上网,有人沉迷上网。请你给这两类人分别写一句话进行鼓励或劝诫。
要求:两句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每句30字左右。(5分)
(1)鼓励:
(2)劝诫:
示例:(1)互联网好像一扇窗,能够让你发现、欣赏外面的精彩世界。(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沉迷其中则会对你造成伤害。(5分,各2分,句子优美另加1分。)
下面是一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测序的新闻,请从中提取两个最有价值的信息。(每条信息不超过15个字) (4分)
新华社电 加拿大卫生官员6日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加科学家已经完成对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
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学实验室科学家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完成基因测序可以使科学家掌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运行机制以及反应方式,从而有助于疫苗研制工作,预计疫苗最早可于今年11月问世。加科学家说,基因测序发现,分别来自墨西哥与加拿大的病毒样本在基因层面上并无二致,这就排除了该病毒已经发生变异的可能。
最有价值的信息一:
最有价值的信息二:
一是疫苗最早可于11月问世;二是病毒变异可能已排除。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意大利科学家对1921年从墓穴中重见天日的但丁头骨进行精确测量,并制作了一个模型,然后根据头骨模型复原了但丁头像。 B:一条近年来少见的特大野生中华鲟,5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致使身体多处受伤,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降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联名8位同行向中华医学会等机构举报弟子黄某存在伪造数据、剽窃他人成果。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请帖/字帖 当真/安步当车 微薄/日薄西山 B:载体/下载 连累/长年累月 供稿/供不应求 C:对峙/仗恃 沏茶/雕阑玉砌 拜谒/断碑残碣 D:联袂/抉择 提防/金榜题名 洗濯/擢发难数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