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 的价值基因。《礼记》有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荀子》有言,国将兴,贵师而重傅。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民间教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 ,第一次将“教育公平” 在人类的价值图谱上。今天,教师更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

A.薪火相传 理论 铭刻B.薪火相传 理念 镌刻

C.衣钵相传 理念 镌刻D.衣钵相传 理论 铭刻

3. B   薪火相传: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原以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理念:。理性概念;铭刻:1。在金石等器物上铸造或镌刻文字或图案。2。谓牢记于心,感念不忘。镌刻: 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20.请在下列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拼音或汉字。(6分)

提纲qiè( )领 畏xǐ( )不前 战lì( )

噪( ) 天( ) 叱风云 ( )

20.提纲领 qiè   畏不前xǐ  战lì  噪guō   天qiàn  叱咤风云zhà

6、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皱眉)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路)大道。

C.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看出、看见)其彻底革命。

D.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时髦)了。

6.C(显示,表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的刀剑等;砺:磨刀石) 而致千里(致:到达)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动词,游水;绝:横渡) B:是故圣益圣(前后两个“圣”都是形容词,指圣明) 吾师道也(师:动词,学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书,数,礼,乐,射,御)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之:这些;贤:才干) 而耻学于师(耻:认为可耻) 惑之不解(解:解决)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自己;教,教育) 小学而大遗(小:小的东西,形容词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

6.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三、古代诗文阅读。(18分)

11.把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11.把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解答】翻译重点:

(1)见欺于王:被动句,被大王欺骗;负:辜负,对不起;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2)畔通“叛”,背叛;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在异族那里投降作奴隶;何以汝为见:“何以”即“以何”,“汝为见”即“见汝”,见你做什么.

参考答案:

(1)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

(2)你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作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随后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在何时喷发,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A:

一旦 /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甚至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虽然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每年4月中旬,旅游团疯了似地赶往全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参加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泼水狂欢,水桶大战,万人空巷,皆呼过瘾。对于大多数人,“狂欢”的嗜求大过了对傣族水文化的探究,伴随泼水节的一系列庆典仪式,被很多人选择性忽略。泼水节之所以名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盖因其几乎涵盖了傣族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也是傣族生态文明观“没有水就没有林,没有林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人”的写照。在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泼水节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心理只怕国内无出其右。

A:

/ 往往 并且 可是 况且
B: / 往往 / 并且
C: 并且 / 原来 并且
D: 似乎 其实 /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0分)

(1)形影相吊 (2)若望仆不相师_________(3)舅夺母志 _________

(4)形容枯槁_________(5)凡再变矣_________ (6)寻蒙国恩

(7)吾妻来归 (8)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9)最要扶持 (10)以通其狂惑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1分,每小题1分)
(1)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津: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弥: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

(4)小人之过也必文。文:

(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凶:

(6)天下恶乎定?恶:

(7)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

(8)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省:

(9)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 择:

(10)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盍:

(11)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

20.(1)津:渡口

(2)弥:更加

(3)与:赞许

(4)文:掩饰。

(5)凶:指闹饥荒、歉收。

(6)恶:何、哪里。

(7)要:求取。

(8)省:视察。

(9)择:区别。

(10)盍:副词,何不。

(11)强:竭力、尽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