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抒情适合扩展带有“人物或事件性”的语句,可按时间或心理等顺序来展开扩写。根据提供的词语,以“我”为重点,扩写一段语,不少于60字。(6分)

黄昏 我 海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黄昏时,我伫立在海边一块巨大的礁石上,海风迎面吹来,我觉得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我飞向高空,我看到了海鸥追逐怒涛的英姿,我听到了它们那欲征服大海的鸣叫。这给我的体内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旨。(不超过20字)(3分)

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己追求,精致细小地囿于狭窄的内 心天地里。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以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扰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人生意义上的升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梦想转化为理想,人生才有意义

以“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略。按高考作文平分细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访2008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肖勇

昨天,是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下午2:30,记者有幸在烟台见到了200 8北京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山东汉子肖勇。

记者:2008奥运会举世瞩目,能够设计奥运奖牌是一份非常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是怎样的机缘,让你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工作中?

肖勇:作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我一直想着用设计来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前几年,我曾有机会到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参观,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是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非常渴望有一天能够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虽然我个人不是体育迷,但我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可以说,我一直有这个准备。

记者:听说整个设计工作是由你和你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肖勇:是这样的,我是设计小组的组长、主创设计师,另有杭海、王沂蓬两位教授全程参与,先后有十几位学生参加。当时的工作很苦!2006年1月11日,我们的方案中标,整个团队立刻着手修改。因时间紧迫,限时3个月完成,24小时加班很正常。可以说很单调、枯燥。

记者: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设计之初,你们拟订了怎样的一系列思路?

肖勇:我们尽可能屏除任何限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门类进行了地毯式挖掘,然后提出了100多套方案,分10多个方向进行梳理。第一次复选,我们的方案有多个入围前10名;第二次复选,我们有两个方案获得前3名,其中有一个最终胜出。总的来说,最终作品与我们的创意理念是吻合的。

我认为,设计奥运奖牌应该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以此来体现中国精神、北京特色。因此,在最终的设计中,我们也没有过多采用繁复的造型和图案,而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此实现文化与奥运的沟通。

记者:对于这件作品,有官方评价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选用玉作为奖牌,这个创意是如何产生的?

肖勇:玉的方案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出来的。在设计之初,所有设计者心目当中对奖牌的属性和最后的结果是摸不透的。设计团队成员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了馆藏的所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元素和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线索。前期共产生了以脸谱、丝绸、敦煌壁画、铜镜、长城等许多代表中国元素的100多套构思方案,然后进行提炼、筛选。在这个由繁入简、从广至精的过程中,玉的理念逐步清晰。

记者:本届奥运会奖牌与往届有什么不同?体现在哪里?

肖勇:我们希望能够赋予奖牌一种新的文化符号,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思想,从创意上真正地创造出与往届很不相同的奖牌设计。最终的设计,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它是中西合璧的。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还有包装的方形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还有中国传统对于天、地、人,对于自然、对于人文、对于奥运精神的一种追求,同时也真正能够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完美理念。

16.下列不属于肖勇取得成功的主观因素的一项是(3分)

A.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曾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B.重视团队合作,发挥众人的力量。

C.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脸谱、丝绸、敦煌壁画等。

D.敢于创新,彰显个性,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17.下列对肖勇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

B.包装的方形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

C.玉的使用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

D.用玉作为奖牌,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圆形的整体形态和方形的包装充分展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理念。

18.“玉”在中国代表什么?肖勇和他的同伴是如何产生用玉作为奖牌这一创意的?(6分)

答:

19.肖勇设计的奖牌是怎么体现“个性”和“民族”的?请简要回答。(6分)

答:

16.(3分)C有这些元素只是客观条件,它对于任何设计者都是一样的。关键是肖勇运用得好。

17.(3分)D解答此题注意两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二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示。

18.(6分)【答案示例】  (1)玉自古以来代表人们美好的情操,中国有以 “玉”比“德”的价值观。(2分)

(2)肖勇的设计理念是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他和他的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门类进行  了地毯式挖掘,从中筛选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元素和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线索,提出了100多套构思方案,然后进行提炼、筛选.在由繁入简、从广至精的过程中,玉的理念逐步清晰。(4分)

  【解题探究】  第一问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玉”文化的了解。  第二问要注意这个设计理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明晰的.而是在创  作过程中逐渐明确的,它有一个“千呼万唤”“淘尽黄沙”的过程。

19.(6分)【答案示例】与往届奥运奖牌很不相同,充分体现了 “中西合璧”的特征。(3分)  独特的造型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思想的文化符号。(3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就反复研究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异同,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我认为,似乎有一点人们都有所忽略,即中国文化就其根柢就是平民文化,而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

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是不同的。在古希腊,有奴隶主、平民和奴隶,国家不是属于哪个家族,而是属于奴隶主和平民,只有奴隶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当时的知识分子不是奴隶,而是国家的公民,他在本能中就认为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别人”的,同时还是“自己”的,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这就使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在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同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谈话。孟子对梁惠王也有批评,但却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政治权力执掌者的批评,这种批评没有平等对抗的性质,而是劝谕性的:国家是你的,我劝你这样治理,因为这样治理才能治理好,对你是有好处的。你要实在不听,我也没有法子,但那对你是不利的。苏格拉底就不同了,他是自行其是,在法庭上还侃侃而谈,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因为他并不觉得除了真理之外还应该屈从于谁的意志。在这种根本的文化精神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苏格拉底的继承者。即使那些悲剧家和喜剧家,也不像中国知识分子那么谦虚,他们不是载他人之道,而是载自己之道,直接揭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弱点,让人类能够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局限性。到了中世纪,教皇和牧师就是知识分子,因为政教是分离的,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只服从上帝,而不服从国王和官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智慧、“人”的幸福,但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而西方的“人”是相对于zōng jiāo 的“神”而言的。是包括贵族,并且当时是以贵族为主体的。在薄伽丘的《十日谈》里,讲故事、发议论的是一些贵族青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讲的多是贵族的故事,大概只有福斯塔夫这个人物,才是真正的平民典型。但他在整个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只是一个穿插性的喜剧人物。直到19世纪,像福楼拜、乔治・桑、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很多作家还是贵族出身,他们对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不是自怜或自恋,他们对贵族阶级的批判不是报复或泄愤。前者带有关心人类命运的性质,后者带有自我忏悔的性质。都不是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祸。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我认为,恰恰是从现代主义开始,平民知识分子的作家才占了绝对的优势,但在这时,西方社会也民主化了。他们是平民知识分子,但却不是社会之外的、与国家无关的人。他们关心着自己,同时也是关心着人类。自然没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也就无所谓贵族意识与平民意识了。尽管如此,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尼采就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但他呼唤“超人”的出现。按照我的理解,“超人”就是平民出身的贵族,出身平民,但不能没有贵族的精神。

16.下列关于“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的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古希腊,西方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公民,在本能中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

B.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直到19世纪,很多知识分子都还是贵族出身。

C.、西方的知识分子,如同苏格拉底,总是自行其是,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如同贵族般不会屈从于别人的意志。

D.、即使是西方社会进入了平民时代,西方知识分子也仍然具有贵族的精神。

17.“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一句中,对“人”和“民”含义的理解与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的“人”是相对于zōng jiāo 的“神”而言的。

B.中国的“民”是相对于拥有政治权力的统治阶层而言的。

C.西方的“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贵族,并且是以贵族为主体的。

D.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孟子这类平民知识分子能够对政治权力执掌者提出批评,因而不属于“民”。

18、作者说“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这句话应怎样理解?(6分)

答:

19.文章说“中国文化就其根柢就是平民文化”,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

答:

16.(3分)C之所以说西方文化是贵族文化.不是因为西方知识分子的性格.而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17.(3分)D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包括孟子这类平民知识分子。

18.(6分)【答案示例】西方文化就其根柢而言是贵族文化,进入现代主义以后,自然就没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平民知识分子占了绝对的优势,但西方的平民知识分子思想里依然有着贵族的精神,他们担心这种贵族精神随着社会的平民化而消失。

19.(6分)【答案示例】  ①中国知识分子在本能中没有为国家负责的意识。②中国知识分子是载他人之道,而不是载自己之道。③中  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政权抱有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祸。(全文用了对比的手法。可从“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进行概括,然后从反面得出结论)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天衣无缝

华山鹰

W.局长一向以大公无私自居,大会小会上,他都会自我吹嘘一番:本领导自从调到本局以来,从来不以权谋私,也没有利用职权安排过自己的亲属子女在本局就业,希望各位今后继续对我监督,如发现有此类现象,本局长将自动辞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W.局全体干部职工天天瞪起溜圆的眼珠,总想在W.局长身上找出点什么瑕疵来,但总是徒劳。人们看到,W.局长上班很准时,八时一到,W.局长准能在办公室找到;接人待物,他十分热情,人家来请示汇报什么事,他都是正襟危坐,侧耳细听;局里有什么工程,他还会请市纪委或监察局的同志到场监督。于是,人们对W.局长一直持好感,领导班子民意测验,数他的满意率最高。

过了一段时间,W.局长唯一的残疾儿子在市里一家残联办的企业找到了工作,那家企业的D.厂长想把老婆安排到W.局,被W.局长一口回绝,说我的儿子进你厂,是通过残联考试择优录用的,你老婆调过来,我不就说不清了吗?话说到这个份上,D.厂长不吱声了。

W.局长的儿子结婚了,但妻子是个待业青年,时间长了,经济上就有点紧张,儿媳妇常缠着W.局长要安排工作,如果办不到,就跟你儿子离婚算了。W.局长想,儿子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个女人,我还靠他们传宗接代呢。如果离了,再去找,容易么?W.局长的夫人也不断吹枕头风,看在儿子的份上,你想想办法吧……

W.局长很不情愿地跑了几个单位,哪个单位也不想多要人。他想,既然D.厂长有求于我,我何不跟他再合计合计。

一连几天,W.局长闭门谢客,叫办公室主任挡架,说是本领导正在筹谋本局大计,请勿打扰。一天,W.局长主持召开领导会议,说是研究人事问题。W.局长说,本局汽车到修理厂的修理费用每年就高达十余万元,现在我发现C.单位有一位好修理工E.,如果能要来,我们自己办个修理厂,一年节约个五六万元是不成问题的,看各位有何意见。几个副职听W.局长一说,既能产生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此人又不是W.局长的亲戚,何乐而不为呢?这样,E.很顺利地来到W.局长的单位上班了,而且工作很积极,有事无事修理厂总是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过不多久,W.局长的儿媳妇也找到了工作,是到C.单位去了。

晚上,W.局长跟夫人说,这件事我做得天衣无缝,等几个副职以后慢慢发现时,木已成舟了……

又过了几天,W.局长听到本局开始传播一条消息:W.局长的儿媳妇是靠等价交换找到工作的!W.局长大惊,心想,几个副职都不在家,有去省城学习的,有去住院的,有去下乡的,不可能这么快就漏风。不过,这天衣这么快就有了缝,事情真蹊跷。

又是晚上,W.局长跟夫人谈蹊跷之事,夫人笑道,你儿媳妇怀孕了,嘴馋,在C.厂中午就餐时,为了多吃几块酸萝卜,被老炊逗弄一番,她就跟那食堂里的大师傅说了调动之事……

事后,人们发现,修理工E.是D.厂长的小舅子,而C.厂的厂长则是E.的老爸。后来,E.在W.局长的单位修坏了发动机,W.局长又将他调到了办公室打杂。

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

12.“天衣无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世上真有无缝的天衣吗?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4分)

答:

13.“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

14.“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是人们对小小说的精辟评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小说的主题。(6分)

答:

15.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加以赏析。(6分)

答:

12.(4分)【答案示例】  (1)“天衣无缝”指w局长认为他为儿媳找到工作的事安排得非常巧妙,不露痕迹。无人知晓,即使有人发现也已晚了。(2分)(2)世上没有无缝的天衣,事实的真相还是很快被别人知道了,而消息的透露者是儿媳本人。(2分)   

【解题探究】  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要细读文章,找准信息点并概述清楚。所谓的“天衣无缝”只是w局长的一厢情愿而已,正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3.(4分)【答案示例】  ①结束全文,照应开头,使首尾呼应,形成强烈的对比。②深化主旨,点出此人是个伪君子。(每点2分)   

【解题探究】  此类试题往往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回答。   

14.(6分)【答案示例】通过某局长为儿媳“巧妙”安排工作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某些官员变着花样以谋私的社会现象。

【解题探究】  概括小说的主题,要从小说的内容和主要情节上分析,这篇小小说讽刺的是某些官员言行不一、变相以权谋私的  社会现象。

15.(6分)【答案示例】照应、欲抑先扬、讽刺等。  照应:如,开头写w局长标榜自己廉洁无比,最后不再这么说了,反映出他的言行不一、厚颜无耻。欲抑先扬:开头通过W局长的自我表白、人们找不到他的瑕疵、民意测验他的满意率最高、严辞拒绝D厂长的无理要求等情节,展示-『一个刚正廉洁的清官形象;通过给儿媳安排工作的事使该局长原形毕露,表明他善 玩权术,“清官”的形象瞬间土崩瓦解。讽刺:这篇小小说揭露了社会上某些官员变着花样以权谋私的社会现象.讽刺意味强烈。(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探究】  回答这个问题,要紧扣“表现手法”,从情节的安排上、主题的表达上进行分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②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水至清则无鱼,

⑥世事洞明皆学问,

⑦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学而不思则罔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人至察则无徒  (6)人情练达即文章

(7)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1)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4分)

答:

(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4分)

答:

【答案示例】 

(1)衬托(铺垫)。前两句从作者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意思对即可)

(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  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6.(3分)志:记录、记述

7.(3分)C (C项,前句“之”为助词,译为“的”;后句“之”为动词,译为“到……去”。A项,“所”在两个句子中用法一致,与后面的词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译为“……的人”。B项,“以”都是连词,表目的。D项,同为介词,译为“在”,表处所。)

8.(3分)B B项,从第三段宋忠二人的动作“正襟危坐”来看,应为敬佩,而非“不以为然”。

9.(9分)(1)高官厚禄,是世人所认为的高尚的、贤能的人占据的。(“高”“处”各1分,整句1分)

  (2)得到荣华富贵也不因此而高兴,失去也不因此而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即使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恨…‘累”各1 分,整句1分)

  (3)古时候的卜者之所以不被记载,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多不在文献中出现。(“所以”1分,“多不见于篇”状语后置句式1分,整句1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睡觉时将枕头垫在头颈部下面,其作用是使颈部皮肤、肌肉、韧带等组织在睡觉时与整个人体一起放松与休息。 B:专家认为,造成普陀鹅耳枥如此稀少,一是雌雄花相遇机会少,二是果壳坚硬,种子不易萌芽。 C:这里翠意盎然,有千姿百态的苍老古树,山间小路的悠长,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以及眺望可见的缭绕烟雾。 D:到这里之前,一定要好好地了解和读懂清史,否则不好好了解和读懂清史,你只能看到那些不说话的建筑,却无法真正地理解冰冷下火热的历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