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古 藤
王剑冰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百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__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选自《人民日报》
12.联系上下文,说说“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我”为什么“吃惊”?(4分)
13.文章第5小节“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请联系下文说说作者对“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做了怎样的“品读”?(6分)
14.文章叙述了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和年老女人生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简析。(6分)
12.答案:①作者原以为许多颗藤的相互缠绕依附会有如此繁盛的生命景象,但主人说只是一棵藤。②这一棵独立的藤没有依托“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顽强地生存了上千年。(1点2分,计4分)
13.答案:①古藤受过无尽的苦痛,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独立、坚强,经历1300年风霜雨雪而直立不倒。 ②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藤就以它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开花结果,芳香遍地,香气袭人。(2点,1点3分,计6分)
14.答案:①叙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为古藤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②同时为下文表达作者对古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铺垫。③年老的女人与古藤相互映衬,阐述了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就要孕育新生的哲理,④突出了古藤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1点1分,计4分)
15.答案: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2分)文章首先叙写古藤以及传说,表达自己的敬慕之情(1分);然后从两个方面对古藤进行品读,突出古藤的独立、坚强,历经苦难而不屈,只要一息尚存,就芳香遍地(1分);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2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狡兔死, ;飞鸟尽, ;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2)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3)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4)小楼昨夜又东风,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1) 走狗烹;良弓藏;
(2)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kōng),马笼头。
(1)词的上片中“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写得饶有情趣,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答案: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很有情趣的画面: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眯着眼向沙面窥视;投在沙上的影子也轻轻摇晃,大概是在梦中看见了鱼虾(2分)。词人由宿鹭眯眼假寐的生动画面想像到它梦见了鱼虾,想像合理,极富情趣。(2分)
(2)答案: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开朗的浣纱女形象(2分)。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光和元年,举郡上计①到京师。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②其长揖汉王,何遽怪哉?’’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
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久矣,乃今方遇而忽然③,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
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陟返与言谈,至熏夕④,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
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赵壹列传》)
[注]①郡上计:向朝廷报告一郡税收会计的官员,也叫上计吏。②郦食其:秦汉之际的策士,后归汉王刘邦。他拜见刘邦,只作揖,不跪拜,刘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请到上座。③忽然:指死亡。④熏:通“曛”,黄昏。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乃:于是,就
B.、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 以:而,并且
C.、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 临:俯视
D.、坐者皆属观 属:通“瞩”,注视
7.下列各句都表现赵壹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一项是 (3分)
①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②壹独长揖而已
③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④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因举声哭
⑤壹独柴车草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8.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记叙了赵壹的几件事,表现出他的倨傲不驯、玩世不恭的性格和无所作为的结果。
B.、本文通过对赵壹的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描述,表现他既要借权势显扬名声,又不甘心屈颜仕途的特有气质。
C.、本文通过对赵壹恃才倨傲的描述,反衬袁逢、羊陟不计私嫌,爱才荐才的高尚品格。
D.、本文记叙了赵壹的几件事,表现他故作倨傲,是为了巧借权势显扬名声,目的不在于做官。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答案:B.(B项的“以”是“表目的连词,来”的意思)
7.答案:D.(第①句和③句所叙内容都是一般行为,没有反映出他倨傲特异的性格特征)
8.答案:B.(A项“玩世不恭”不当,这不是他的性格特征,“无所作为”在文中也明确信息。 C项“反衬袁逢、羊陟不计私嫌、爱才荐才的高尚品格”不当,写袁逢、羊陟是为了衬托传主赵壹。 D项中“故作倨傲“不当,这是他固有的性格特征,不是装出来的。)
9.⑴.译文:(赵壹)依仗有才能而对人傲慢,被乡里人排斥。(恃,为,各1分;句子不畅,酌情扣分)
⑵.译文:几百个主计吏都叩头伏在庭院中,没有谁敢向上看一眼。(定语前置,补出介词“在”,莫,各1分;句子不畅,酌情扣分)
⑶.译文:赵壹认为公卿中除羊陟外都不足以来借势显扬名声,就每日到羊陟门上(求见)。(以,非……无足以,乃,各1分;句子不畅,酌情扣分)
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4分)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
仿写:
示例: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我喜欢嫉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下面是一段表达不够清晰的长句,请将它改为三四个层次清楚,表达连贯的短句。内容不得增减,原意不得改变,不超过80个字。(5分)
黑洞是超新星爆炸中结束生命的原质量比太阳大四十倍以上的恒星所留下的致密恒星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缩而形成的一种暗天体。
示例:黑洞是一个暗天体,它的前身是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这种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留下了一个致密的恒星核,黑洞就是在这个致密恒星核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缩后形成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让蜜蜂有足够的体力干活,所以蜂农用人造养料、高能食品等喂养蜜蜂,严重损害了蜜蜂的健康,使全世界的蜜蜂数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B:过道的另一堵墙是舞台作背影用的高高的幕布,幕布隔开了台前台后,也为上下场的演员铺开了通往舞台的过道。 C:“彩蝶王”和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要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往北方,平均每天飞行45公里以上。 D:如果能给导弹装上“鹰眼”,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那样,自动追踪、识别、寻找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简答题(10分) 加试题
⑴《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三个最为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彝陵之战、赤壁之战,请简述彝陵之战的情节。(5分)
答:
⑵《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为了证实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是不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特意安排了一场“戏中戏”来试探。请简述“戏中戏”的情节。(5分)
答:
(1)(5分)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收复荆州,率领大军大举进攻东吴,并取得连胜(2),东吴将领陆逊坚守不出,麻痹刘备(1分)。等到蜀军“守之久矣”、“兵疲意阻”时,东吴举兵出击,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羞愧发病而死(2分)。
(2)(5分)白普蒂丝姐再三向他的丈夫贡扎古公爵表白她至死不渝的爱,说假如贡扎古先死了,她决不会再嫁,还说除了那些谋杀亲夫的毒妇,没有哪个女人会再嫁的。(2分)后来公爵的近亲琉西安纳斯为了霸占贡扎古的家产,把毒药灌进在花园里熟睡的贡扎古的耳里,毒死了公爵,并骗取了公爵夫人的委身。(3分)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加试题
A:宝玉挨打后,林黛玉倍感伤心,不禁感怀身世,于暮春时节扫起落花,埋在土里,称为花冢,写下了充满抑塞不平之气的《葬花吟》。 B:《凤凰涅》中凤凰的__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__行动,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于燃烧;气吞日月的“天狗”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一个形象。 C:鲁迅的《狂人日记》正文以白话体展示“狂人”的13则日记,前面却设计了一段文言体的序文,从而形成“我”与“余”的双重视角。这是《狂人日记》在结构形式上的一大创新。 D:《雷雨》中,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蘩漪把真相全部说出后,四凤受不了刺激,冲进花园后触电身亡,周萍前去救她,也触电而死。一对年轻的恋人就这样结束了他们不幸的爱情。E.《老人与海》运用多种叙述角度,在直叙桑提亚哥与马林鱼、鲨鱼的搏斗过程中,不断插叙他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眼前事物的感慨,使单调的捕鱼过程显得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加试题
炯,华阴人。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永隆二年,皇太子舍奠,表豪俊,充崇文馆学士。后为婺州盈川令。卒。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闻者甚不平,故为时所忌。初,张说以《箴》赠盈川之行,戒其苛刻,至官,果以酷称。炯博学善文,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海内称四才子,亦曰“四杰”,效之者风靡焉。炯尝谓:“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耻王后,愧卢前,谦也。”
19.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六处)(6分)
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
20. “耻王后,愧卢前”中“王”“卢”分别指的是“初唐四杰”中哪两位诗人?(2分)
答:
21.根据文意,推测“麒麟楦”的含义。(2分)
答:
19.(6分)或问之/日/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
20.(2分)王勃卢照邻
21.(2分)麒麟楦: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才的人物。(意思对即可)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