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总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死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_______________。(苏询《六国论》)
(5)_______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1)《人间喜剧》 闻一多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诚不得已。
(5)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塞 上
柳开
鸣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②向云看。
注释:①鸣(qiāo),一种响箭。②金勒:饰金的马笼头。
本诗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①画面感强,静中有动。“鸣直上”和“尽提金勒向云看”有强烈的动感,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
②形中有声,形声并茂,引发人的想像。“天静无风声更干”用反衬手法凸现了响箭之声的尖锐,后两句则在描写众多胡儿一起勒马驻足、仰头观看的动作。

9.B 使动用法,使……正。
10.B 介词,表处所,在(A 动词,治理/介词,“给”。 C副词,表反问,怎么/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D第三人称代词,他/副词,表祁使语气,一定)
11.A(①杜瑛品行高洁 ②外表魁伟 ③博闻强识 ④皇帝的话 ⑤ 精于用兵 ⑥治理的谋略 ⑦晚年隐逸的生活 ⑧品行高洁)
12.D “向往文人隐居的生活”说法有误。
13.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杜瑛,字文玉,祖先是霸洲信安人。杜瑛身高七尺,胡须美丽,形貌魁伟。金将要灭亡之时,读书人还在按科举旧例来求取功名,杜瑛独自躲到河南缑氏山中,大动乱之后,书籍散失,杜瑛尽力寻找各种书籍,尽力阅读,读后过目不忘,深入研究其内容旨意,从古到今的历史了如指掌。他到处流浪,在汾、晋一带教书为生。中书粘合在相州建立衙署,杜瑛答应了他的聘请前去上任,就在那里安了家,给他良田千亩,他推辞不接受。算命先生说他居住的房下藏有财宝,家里人想要挖,他就制止他们,后来的住户果然挖得黄金百斤,杜瑛就是这样不取非分之物。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要过相州,召见杜瑛并向他请教计策,杜瑛从容地回答说:“汉唐以来,君主立国所依赖的是法律、军队和粮食这三样罢了,国无法不能成立,人没有粮食不能生活,天下大乱没有军队不能把守。如今宋朝对这三样都轻视,几乎该灭亡了,国家的兴盛全靠您了。若进军襄樊,在江的下游用兵,从后面猛击,大业可以建立了。”皇帝很高兴,说:“书生中也有这样的人!”杜瑛又劝皇帝若干件事情,说如果不这样,后果就会如何。皇帝都接受了,心里佩服杜瑛,说可以重用他,并让他随行,但他因为生病未能成行。
中统初年,朝廷征召杜瑛,当时王文统正当权,杜瑛推辞不去。左丞相张文谦主持河北,上奏推荐他任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他又推辞。他写信给丞相,大意是说:“古代贤明先王的治国之道不能推行,是因为异端邪说为害所造成的,尽管邪恶横行,但天理不绝如线,如今皇帝英明,贤良聚集,言听计从,正是恢复光大先王的礼乐教化的大好时机。至于登记簿籍,定期开会,以及文法末节,汉唐君臣尤其不屑于做这些细碎的事情,而当今的当政者,只知道注意这些事情,这哪里是处理政务,真是可惜!善始者未必能善终,如今虽然建立了政权,却不能追溯历史寻求根本,建立法制,端正风俗,培养人才,广施教化,从而拯救千百年来的灾祸,我担心将来的恶果是一言难尽的。”有人劝他做官,他说:“如今距离古代虽然很远,但先王的所作所为还是可以考察出来。当政者最重要的莫过于复古,如果顽固地沿用过去的旧制不求改革,以此来契合先王的道理,这不也是很困难的吗!我又不会察言观色投机取巧,将怎么去做官呢?”于是闭门谢客,著书立说,终不因为贪官的得失而动摇信念,悠闲自得地钻研学问,直到去世。年纪七十岁的时候,对儿子杜处立、杜处愿立下遗言:“我快要死了,死后在墓碑上写上‘缑山杜处士’的碑名”。天历年间,追封魏郡公,谥号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个人存在的、身口相传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民间文化中的口头文学、神话、史诗,语言、民歌、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俗礼仪、民间祭典、民间手工艺术、民居建造术等等均是口头的非物质的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无形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
因为美国人詹姆斯・希尔顿一本书《消失的地平线》,西方人记住了“香格里拉”。书中展示的,不仅仅是丽江古城,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很多场合重复着他的理论:“中国正在经历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瓦解、消失、涣散、泯灭。”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社会的这种转型是以十年浩劫的“__”到突然的改革开放这种非线性、非渐变的形式来实现的。农耕文明还来不及清查就被工业文明的浪潮所席卷而去,它们死得迅速且缄默,那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
正在“非正常死亡”的,冯骥才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另一半”。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它的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组成的。我们有一个文字历史的传统,一个文人精英的传统,一个王朝更迭的传统。但我们长期忽略了生活中还有一个民间活态的传统,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两者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由于历史的原因,民间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授、自生自灭的阶段。因此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我们曾经拥有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线上,曾经拥有过哪些美好的东西?50年前、100年前、300年前,在一样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他们怎样思想过、生活过?
6.根据文意,下列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它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以传统为根据的全部创作,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
B.它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
C.它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准则和价值。
D.它是依附个人存在的、口传心授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7.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民间文化遗产和文人精英文化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都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会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B.《消失的地平线》中展示的,不是丽江古城,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
C.民族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族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
D.由于历史的原因,无形遗产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授、自生自灭的阶段。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透过一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历史,能真正说清她曾经拥有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B.中国社会从十年浩劫的“__”到突然的改革开放,许多无形文化遗产已经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C.2001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l届大会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属于中国藏族的精英文化。
D.如果不是美国人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这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就难以让人们认识。
6.B(“整个社会文化”应为“社区文化”。)
7.D(A“社会生存”应为“社区生存”。B“不是丽江古城”应为“不仅仅是丽江古城”C“民族的土壤”应为“民间的土壤”。)
8.C(“精英文化”错,应是“民间文化”)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的 问题,理应进行必要的修改。②截至昨天,在这次重大矿难中已有20人遇难,10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③自习课上,王小淘同学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 班主任站在身后也没有发现。
A:权利 抢救 就是 B:权限 营救 就是 C:权限 营救 即使 D:权利 抢救 即使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亲睐 心旷神怡 良辰美景 针砭时弊 B:膏粱 举案齐眉 掎角之势 事必恭亲 C:锻炼 物是人非 杯盘狼藉 无精打采 D:安祥 正襟危座 冠冕堂皇 钟鸣鼎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丰富的学习生活,温暖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和烦恼,都可以用我们真实的感悟来一场激昂的文字盛宴,捡拾青春的碎片,缀成尽可能完整的青春回忆。我的另类写真,我的魅力校园,我的七彩感情,我的温馨家庭,我的发现之旅,我的社会观感……所遇、所知、所感、所思,让我们的青春飞扬起来。
请以“飞扬的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字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请从下面的三组数据中归纳出本届奥运会的三点突出成就。(5分,每组数据不超过20字)
数据一:中国代表团共有639名运动员参加28个大项、38个分项、262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打破4项世界纪录,金牌数居各代表团之首,奖牌数名列第二。
数据二:
年 份 | 1998年 | 2007年 |
北京空气质量达标天数 | 100天 | 246天 |
数据三:包括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100万名社会志愿者和20万名拉拉队志愿者在内共170万志愿者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为奥运史之最;而此前,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达112万,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超过207万人。
答:
①体育成绩取得了巨大的突破。②北京空气质量大大改善。(或:北京环保状况得到了提升。)③普通百姓热情支持北京奥运会。(或:北京市民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
著名教育家、作家杨教授应邀到某大学作了一次报告,杨教授作完报告后,主持人做了以下的讲话,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刚才杨教授高屋建瓴地谈了他的一孔之见,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受益匪浅。几十年来,杨教授对教育事业处心积虑,笔耕不辍,编出了一部又一部的教育论著,令我们深为欣赏。在此,我们祝杨教授身体健康、事业再攀新高!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一孔之见”改为“高见”,“处心积虑”改为“兢兢业业”,
“编出”改为“撰写”,“欣赏”改为“敬佩”
文学常识与名篇名句填空。(5题限选4题 8分)
(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与 、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
《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2)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 ,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4)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纵有健妇把锄犁, 。(杜甫《兵车行》)
(5) ,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1)马致远 《窦娥冤》
(2)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3)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4)千村万落生荆杞 禾生陇亩无东西
(5)其文约 其称小而其指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