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举办全国第19届书博会期间,某学校举办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经验交流活动,目的是交流读书心得,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本次交流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70字)(5分)
示例:有人说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的确,烦恼时,它是一声温柔的安慰;疲惫时,它是一杯芬芳的香茗;无聊时,它是一位贴心的密友……书山有路勤为径,书海有舟,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就是要共享这份在书海中跋涉的乐趣,在书海中扬帆的快意。要求:主题突出,内容相关,语言畅达,有文采。注:满分5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奚惆怅而独悲?(陶潜《归去来兮辞》)
(3) 接天莲叶无穷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4)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1) 潦水尽而寒潭清/虽九死其犹未悔(2) 秦人不暇自哀/既自以心为形役(3)映日荷花别样红/辩乎荣辱之境(4) 庄生晓梦迷蝴蝶/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注:每小题2分,每篇文章或者诗词1分;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如四个小题都答,按前三小题批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两个小题。(8分)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 徂:过去。
(1) 这首诗前三联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3分)
(2) 从全诗来看,诗人为什么而“倦”?这种“倦”在诗中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5分)
(1) 要点:营造了一个凄清、悲凉的氛围。分析:略。注:要点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2) 第一问:因战乱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种种不幸而过度忧愁。注:意思对即可,共2分。学生如答,诗人一夜未睡,不给分。第二问:首先,通过前面六句的景物描写体现出来。从“竹凉侵卧内”开始,到深夜的“重露成涓滴”以及月照中天(稀星乍有无),再到破晓前的“暗飞萤自照”和清晨的栖宿水溪边的小鸟“相呼”,诗人无法入眠,精神一直在活动,人也在院落中走动。其次,通过最后两句的抒情表现出来。“倦”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因国家处于战乱状态而久久不能入眠的清醒使诗人精神上倍感痛苦,与后面的“空悲”相辅相成。从整首诗来看,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是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经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注: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3分。学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应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救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在综合诸多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诸多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如中国画中“重神似”而“轻形似”的美学思想,就被运用到戏曲脸谱中,脸谱中的“离形”、“取形”、“传神”,就是中国画中“遗貌取神”的“重神似”的美学思想的体现。脸谱的构图章法也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插穿、避让、虚实、匀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总之,脸谱的创作与中国画创作一样,有谱有法。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其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的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结果。不一定合科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了。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富营养,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物形象(包括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6. 下列对“戏曲脸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戏曲脸谱注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寄寓褒贬,区别善恶,折射出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念。
B. 戏曲脸谱在用笔方式上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审美意识上明显受到书法的影响。
C. 戏曲脸谱表现的题材有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等等。
D. 戏曲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而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倾向。
7. 本文的作者认为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以下说法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 脸谱艺术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在创作程序上与书法一样表现出程式化特征。
B. “离形”、“取形”、“传神”,是中国画“遗貌取神”的美学思想在脸谱艺术中的集中体现。
C. 中国画讲究疏密、插穿、避让、虚实、匀衡等,戏曲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相通。
D. 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戏曲脸谱艺术经常表现在民间美术中的人物形象上。
8.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也是如此,由此可知,脸谱的创作与中国画创作一样,有谱有法。
B. 戏曲艺术是在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起来的,儒家强调的忠、孝、节、义,自然在戏曲中也有充分体现。
C. 因为感情的自由发挥和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要求不同,因而,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台上有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
D. 戏曲脸谱是在综合了中国古代各种艺术形式诸如京剧、书法、中国画、民间美术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艺术。
6.(戏曲脸谱与民间美术关系颠倒,应该为脸谱艺术是民间美术表现的题材之一)
7. D(此项阐述的是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非审美意识的影响)
8. B(A. “脸谱也是如此”偷换了内容。C.因果倒置。D.无中生有,本文没有谈到京剧。)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一支精神火炬,“五四”之所以永不熄灭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在那场运动中,青春的炽热与愤怒的烈火点燃了赵家楼的那把大火吗? B: 在2009年4月进行的斯诺克世锦赛上,丁俊晖与梁文博、傅家俊和乔・斯威尔的比赛,展现出了十足的魅力,他在比赛中的表现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D: 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3日拉响防空警报是为了提醒市民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勿忘81年前的“五三惨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 红的、黄的、粉的,各色玫瑰,相继绽放,惹得游人眼里一亮一亮的,美丽的花朵了生活,普通的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2) 尽管这只是一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济南承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3) 科学传播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A: 装点 演练 误解 B: 装饰 演习 误解 C: 装饰 演练 曲解 D: 装点 演习 曲解
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 20年来因为内容一直没变,而且也与国家颁布的新法有抵触,近日,山东省人大开始组织专家对我省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行修改。 B: 由济南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以迎全运、庆祝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将于4月底至10月底举办,启动仪式明日举行。 C: 归隐是旧式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适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D: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 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语文。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斡旋 瓶颈 毁家纾难 殉私枉法 B: 赋与 联袂 纵横驰骋 怨天忧人 C: 堕落 招揽 出奇致胜 要言不烦 D: 影碟 绊脚 迫不及待 谈笑风生
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比尔・盖茨曾告诫即将走向社会的高中生和大学毕业生: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电视不是现实的生活;这个社会在你有成就前不会在意你的自尊;烙牛肉饼不会有损你的尊严;生活中你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无人帮你发现自我……著名作家刘墉也在《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一书中提醒人们:人性中可能有急功近利、喜新厌旧、贪婪自私、落井下石等等缺陷。是的,生活不是牧歌,生活很现实,甚至很残酷。
请以"生活不是牧歌"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张海迪:榜样的新力量
2008年11月13日,北京,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全体会议,宣布了中国残联第五届名誉__、__团和执行理事名单。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不仅仅因为__卸任,更多的关注则是张海迪接任。曾经淡出公众视野许久的张海迪再次重回舆论中心。
在张海迪的个人博客上,一篇《我的留恋》即论及离开作协赴任残联,短短几天,其下留言回复已有30多页,1000多条,大多数是祝福和希望。这个从2005年便开始写博客,经常凌晨还在更新日志的女人,因何引发了公众如此之大的热情?
张海迪的成长,是一种典型。从一个"自强不息"的普通残疾女青年,到后来的哲学硕士和作协副__,再到今天残疾人联合会"一把手",她似乎永远充满了激情和动力,又以之自觉影响身边的人,天生为"榜样"这个词而活。
1983年初。时任团中央书记的__正在寻找合适的榜样典型。在各地报上来的名单里,团中央宣传部相中了张海迪:5岁起即因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自学完中学课程,"__"时随父母下放农村,却给孩子当起了教书匠,并自学针灸为乡亲们免费治疗,此后自学多门外语,还干过无线电修理工。1983年5月,中__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__、叶__、__等领导人先后为张海迪题词。报纸上争论过"海迪应不应该结婚",还有人指责张海迪"为什么非要留长发",定价4角的张海迪事迹手册《闪光的生活道路》印数突破了500万册。她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青年人们的偶像。
在关于张海迪的大事记中,1984--1991这几年,似乎是一个空白期。转折发生在1983年3月11日,当天,她在人民在会堂作完报告,回到招待所,突然陷入昏迷,停止呼吸,经紧急抢救才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此后,张海迪回到济南疗养,父母也调回省城。1991年,医生告诉张海迪,她得了黑色素癌,此后确诊为基底细胞癌。不管保守治疗还是动手术,都只有"半年",也就是说,半年以后就"没有海迪了"。张海迪听了之后猛地一惊:"真的吗?"但很快就又平静下来,觉得没什么,"该做的我已经都做了。"
她人生中的第六次大手术,是在不打麻药的状态下进行的。镇静剂无法掩盖剧烈的疼痛,张海迪说当时希望有人用枪口对着她,在这一瞬间把她打死,"那该多好"。出来的时候,丈夫王佐良在外面等着,两个人的手一碰,他比她还凉。
两年之后,1993年,张海迪依靠自己的努力读完了吉林大学的研究生课程,拿到了哲学硕士学位。同年3月,共青团中央举行了表彰大会,授予她"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此后,张海迪所获得的各类奖项,大多和文学有关。比如1997年的"五个一工程"图书奖,1999年的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以及2003年的第二届女性文学奖。在文学道路以外,她也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和出访任务,继续发挥自己作为一个榜样的作用。
张海迪曾经拒绝过残联__这项职务,理由是"残疾人工作者可以选出来,作家不是选出来,而是磨砺出来的"。因为此次当选,她辞去了山东省作协的行政职务,但在博客里,又在凌晨1点半感叹:"我留恋每一页纸,留恋第一个句子……我深深地留恋,毕竟我写了二十多年。"
一个艺术细胞丰富、个人感情充沛的女作家,是否能做好残联__这份工作,对此人们有着自己的疑虑。张海迪在博客中解释道:"现在我从一个作家成为残疾人工作者,在新的岗位,开始新的学习,我会一始既往地努力,淡泊名利,勤奋工作。"
张海迪始终作为一个英雄和榜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同时她又作为一个人们印象中美丽、开朗而乐观的女性存在。
对她自己来说,在肢体的巨大痛苦中,做一个"会寻找快乐"的人,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这种励志色彩浓厚的人生观通过博客及其著作传播开去,使得25年来她所树立起来的道德力量,并未随着时代的巨变而出现任何不适应和削弱,也将在她的残联__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
19.阅读文章,说说作者主要表现了张海迪哪些个性特点?是从哪几方面来刻画的?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20.这篇报道交待了有关张海迪的哪些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4分)
21.这篇人物通讯的结构是怎样的?体现了通讯结构的哪些要求?(4分)
22.人物通讯不能"有人无魂",也不能"有魂无人"。从这个角度简要赏析这篇报道。字数不少于60字。(6分)
19、身残志坚、乐观、尽职尽责,不懈追求。主要是通过讲述和再现她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她所处的环境来刻画她的这一个性特点的。如"5岁起即因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自学完中学课程,并自学针灸,自学多门外语,还干过无线电修理工"表现了她的身残志坚、不懈追求;又如张海迪听了自己身患黑色素癌后,先是猛地一惊:"真的吗?"但很快就又平静下来,觉得没什么,"该做的我已经都做了。"表现了她乐观、平和、镇定的心态。(4分)
20、介绍了张海迪怎样从一个残疾女青年被挖掘成榜样,从绚烂又归于平淡,坚强战胜癌症,执着认真写作,从作家转变成一名残疾人工作者的成长历程。这些背景材料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人物形象,让大家在鲜活的新闻事实面前,自然地体会张海迪作为榜样的力量,把握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张海迪励志的人生观和她树立的道德力量在新时期依然具有着榜样的新鲜活力。(4分)
21、纵式结构,按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清晰明了;体现了通讯结构的三个基本要求: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脉络清晰;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做到了完整、有起伏。(4分)
22、报道既写了人物的经历、事迹,也非常善于选择典型具体的事实材料,透视人物内心世界,能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关照;既写出了人,也写出了性格风貌、精神境界。(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