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面几条消息加上一个简明得体的总标题。(含标点15字内)(4分)
★今年1月20日,广东报送国家旅游局一个新方案,拟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九个城市试点,把带薪休假放在“五一”期间实施,以拉动旅游及相关消费。
★在今年3月上旬举行的“两会”上,重庆向国家旅游局提出了恢复“五一”黄金周试点的申请。理由是,“五一”黄金周施行多年,人民群众对此已普遍接受并已形成习惯;从施行效果看,“五一”黄金周无疑是促进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许多专家指出,80%的中国人习惯选择春游,而不是秋游,恢复“五一”长假,在宏观上有利于扩大内需,在微观上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快乐指数。
★华商网就“你认为需要恢复‘五一’黄金周吗”进行网上调查,有1578名网友参与投票,近九成网友赞成恢复“五一”长假。
答:
示例:
①各地纷纷提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岗;②恢复“五一”黄金周,人民群众呼声高,③恢复“五一”黄金周,呼声愈来愈高涨;④“五一”放长假,民众呼声高。
(抓住“恢复”“呼声或建议”,每点2分,不超出字数要求,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树木的年华
矫友田
春天,是树木的生日。
每一棵树,都在为自己庆贺生日。于是,它们一棵棵都变得那么快乐。我也不由自主地被它们散发出的快乐所感染,甚至想象着自己变成一棵树,然后,融入它们的世界,与它们一起分享那份最自然的喜悦。
树木的快乐,没有一丝张扬和造作。无论你欣赏还是漠视,它们都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将快乐静静地洒在山野中、沟坎上,以及我们每天都经过的路旁。
树木的快乐,是为春天和那些喜欢阅读它们的行人准备的。当然,它们并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漠视,而变得伤心、萎靡,或者对外报以虚假的姿态。因为,它们生命的根基是正直的、纯真的。
树木的宽宏和无私,总是在无声地感动着我。如果谁认为它们的生命是卑贱的,谁就犯下一个错误。对待它们,你应该用一种平等的目光。默默地,在心中为它们的生日祈祷吧!我相信,在这个时候,你的整颗心,也会像那些快乐的树一样跳跃起来。
夏天,是树木的舞台。
在这个令人极易滋生慵散和浮躁心绪的季节里,树木总是显得异常清醒。即使烈日如火,它们仍没有丝毫畏缩,而是用向上的枝,擎起一片片绿叶,坦然地承受着烈日的考验。
树木,应该是夏天的主角。在这个硕大的舞台上,它们的姿态,是那样风情万种。或许,你仍有些置疑。那么,请你不要再犹豫,走出来吧,找一棵相熟或陌生的树。站在它的身下,你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只需静静地闭上眼睛,等待着那一种感觉,在接下来的某一个瞬间陡然降临。那一种清凉的,源自亘古的气息,将直透你的灵魂。
夏天,是树木展示生命魅力的舞台。所以,我见过的每一棵树啊,都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秋天,是树木的笔记。
对于树木,秋天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季节。一树树叶子,被秋霜洗尽剩下的一点绿颜。风儿一过,纷纷扬扬的树叶便开始在空中飞舞。它们的舞姿是那样轻盈和潇洒,即使在落地的时候,仍不忘做一串快乐的“空翻”。
我俯身捡起一枚落叶,上面还沾着晶莹的露珠。哦,这是它们欢笑的泪水。它们走过了又一轮的生命旅程,是在为重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而激动。
在秋天,树木将所有的思考,都封存在每一枚叶子的脉络里,叶子是树木的笔记。然后,它们将那一页页笔记藏匿到土壤里。从此,树木的每一个思考,都变成了永恒。
我将一枚叶子放在嘴边,轻轻地咬了一下,有些淡淡的苦涩。人生的真相是否正蕴含其中呢?
苦涩多于欢乐。
每一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仿佛从出生那一刻,即感知到生命的苦难。从此,再也摆脱不开与生俱来的悲欢离合,直到生命的尽头。
而我们呢?唯有像树木一样,学会真正的思考,然后,用一种快乐和潇洒的姿态,来掩埋曾经历过的苦与痛。
冬天,是树木的赛场。
许多生命,都在冬天里选择了退缩。然而,树木却把冬天视为与寒风和冰雪角逐耐力的赛场。冬天是无情的,它从来不会因为某一个生命的脆弱,而对其多一些关照。
树木深知冬天的本性,所以,无论是在肆虐的寒风中,还是在厚厚的冰雪中,它们从来没有放弃骨子里的自信和勇气。尽管在凶恶的冬天面前,它们有时候也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助。但是,只要走近它们,你就会发现,它们摇摆的舞姿原来是那样坦然,它们的肌肤与寒风撞击的声音是那样铿锵有力,它们的歌喉仍充满快乐的音符……
每一棵树都坚信,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马拉松角逐中,最终胜出的还是它们。
我,也是这场特殊比赛的观者之一。我在为树木助威喝彩的同时,也渴望变成一棵树。我已经领悟到,原来对于每一个生命,冬天都是一个不可缺失的季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08年第10期)
14.结合文章结尾部分的描述。说说“冬天是树木的赛场”的内涵。(4分)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树木的快乐,没有一丝张扬和造作。
(2)我见过的每一棵树,都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3)树木的每一个思考,都变成了永恒。
16.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树木的“年华”的理解。(6分)
17.全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主要特点?这样的结构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6分)
14.(4分)①冬天是残酷无情的,许多生命都在退缩;②树木与寒风和冰雪角逐耐力;③树木始终没有放弃自信和勇气;④最终胜出的还是树木。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6分)(1)无论你欣赏还是漠视,春天的树木都默默地坚持着自己方向,静静地快乐成长。
(2)每一棵树在夏天都充分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魅力,都形成了一道美丽愉悦的风景。
(3)树木的思考封存在叶子的脉络里,叶子最终藏匿在土壤里,因而变成了永恒。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①树木春天庆贺新生,夏天展示魅力,秋天封存思考,冬天角逐耐力;②树木的成长轨迹清晰而有规律,树木的时光岁月丰富而又多彩;③树木的快乐、宽宏、无私、自信和勇敢等精神,对我们人生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1)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全文有四个相对独立完整的部分,并用相似的句式开头,形成了并列式结构。
(2)这样的结构形式,通过树术成长的一个轮回,能够全面展示树木所经历的不同季节变化,充分表现树水的美好年华,能更好地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每问3分.意思对即可)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牵衣顿足拦道哭,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托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 !边庭流血成海水,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2)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沙上并禽池上暝, 。(张先《天仙子》)
(1)哭声直上干云霄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武皇开边意未已千村万落生荆杞
(2)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而犹有不赂而胜之之势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云破月来花弄影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发竹下[注]
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竹下: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
(1)颔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4分)
(2)“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脱胎于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意境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4分)“冲”和“放”。诗人骑马穿行于轻薄之雾中,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而从雾中闪出的重重叠叠的山,仿佛是从帷幔中放出,千姿百态地k人身边闪过。着一“冲”字,使流动的雾,化动为静,化轻为重;着一“放”字,使静止的山,化静为动,化重为轻。两者相生相映;构成一幅朦胧缥缈、奇趣横主的画面。
(答出两个字各1分,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王诗的“直”和“圆”,突出表现了塞外之景的苍凉雄浑,是二种壮美;范诗的“直”和“圆”,则突出了南国风光的林深溪秀,是一种秀美。
(对两人的诗句分析各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嫦娥”撞月
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在经历了494天的飞行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准确撞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上。至此,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下帷幕.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同年11月7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设计寿命为一年。2008年10月,“嫦娥一号”成功在轨运行一年,完成预定探测任务。服役期满后,“嫦娥一号”卫星工作状态仍然良好、燃料充足,因此有关方面决定让“嫦娥一号”超期服役,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探测作用,为后续探月任务增加技术储备。在“额外”的4个多月里,科技人员应用嫦娥一号卫星开展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十多项验证试验。
虽然由于距离所限,科技人员未能看到卫星撞月画面,但可以想见当时一定非常精彩,碰撞会产生大火球、四处飞溅的碎片和腾空而起的蘑菇云.科技人员也未能爆炸声,因为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媒介”――空气。“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了坑,由于月球上没有刮风下雨的风化现象,这个撞击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如果将来的某天,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可在这次撞击坑边插上中国国旗,毕竟这是中国宇航器在月球表面留下的纪念品。
“嫦娥一号”撞月成功,为今后我国空间探测器软着陆打下初步基础。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对其进行实地勘测将是我国天文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月球探测器在地球表面软着陆难度高,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连降落伞都无法使用,因而在月球表明精确软着陆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落在斜坡上,月球探测器就可能“翻车”,无法正常工作。此次成功撞月是一次很好的演习。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38.4万公里,从地球地面传到月球的信号,比地球地面传到此前的我国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信号要弱得多。这次“嫦娥一号”成功撞击说明我国的遥控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为嫦娥二期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撞击月球的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DD相机,实时传回图像,图像清晰.这反映我国远距离图像实时传送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
月球是人类最熟悉的星球之一.几千年来,人类对月球的观测和研究没有停止。从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阿波罗号”成功登月,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是我国探月的重要阶段性成果,随着我们对月球认识不断丰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从目前来看,人类探测月球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的卫星,加强对月球研究有助于人类研究地球的起源;其二,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没有大气层扰动,也没有城镇灯光干扰,可以一览无余,饱览星空。月球的背面不受地球上人工无线电干扰,因此,如果能在月球上建立月球科学基地和天文台将极大地促进人类天文事业发展。第三,相比于其它天体,月球距离地球非常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完全有可能将月球作为人类探测宇宙的中转站。“嫦娥一号”顺利完成任务并成功撞月,对我国科研人员是极大的鼓舞,标志着我国的探月事业迈上新台阶。
(新华社记者:蔡玉高周润健)
5.下列对“嫦娥一号”撞月情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科技人员未能亲眼看到“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画面,但可以肯定撞击时的情景非常精彩:大火球熊熊燃烧,碎片四处飞溅,蘑菇云腾空而起。
B.“嫦娥一号”撞月的情景虽然精彩纷呈,惊心动魄,但由于距离所限,而且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媒介”――空气,科技人员未能听到爆炸声。
C.“嫦娥一号”撞月的瞬问会产生巨大的撞击力,使月球表面留下巨大的撞击坑,这个撞击坑是中国宇航器在月球表面留下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品。
D.“嫦娥一号”撞月的精确时问是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撞月的准确位置是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这是事先设定的撞击点。
6.下列对“嫦娥一号”撞月意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38.4万公里,我国科技人员在地球地面对“嫦娥一号”进行精确控制,使其撞月成功,说明我国的遥控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
B.“嫦娥一号”撞月成功,标志着我国对月球的探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国为促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进入新的阶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C.在撞击月球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了实时图像,图像清晰。这足以证明我国远距离图像实时传送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D.“嫦娥一号”撞月成功,是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的完美谢幕,是一次很好的演习,为今后我国空间探测器软着陆提供了宝贵经验,打下了初步基础。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精确软着陆难度比在地球表面软着陆高得多,稍有不慎就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连降落伞都无法使用。
B.月球是地球的近邻,是人类最熟悉的星球之一。人类探测月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月球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探测宇宙的中转站。
C.“嫦娥一号”完成预定任务后,又超期服役一百多天,额外完成了十多项验证试验,状态 仍然良好,这表明我国卫星的研制达到_『相当高的水准。
D.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优势。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对月球进行实地勘测是我国天文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5.B 6.B 7.C
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1)金融危机正在蹂躏我们这个星球。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要是照前些年那样疯狂“发展”下去,早晚要出事。 , 。①发展不是目的,发展须有制约//真正的发展应以开放、多样化、宽容和理性为基础②真正的发展应以开放、多样化、宽容和理性为基础//发展不是目的,发展须有制约(2)频发的矿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重走发达国家当年原始积累的道路,原因不仅仅是 ,更在于 ,也没有更长的时间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去解决类似于矿难这样的问题。③我们不再具备当年西方国家完成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条件//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④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我们不再具备当年西方国家完成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信心十足地表示,中国女排只要坚持打法全面、快速、多变的基础,继续发扬老女排顽强拼搏的传统,再上一个台阶是完全可能的。 B: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中美高中生比日韩高中生更自信,更能坚持个性;中国高中生对未来最有信心。 C: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之后,激动地说:“这个荣誉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更让我感到一个作家神圣的责任。” D:今年的“两会”,厉行节约蔚然成风。例如,陕西代表团将会议经费减少了20%,只安排了一次宴请港澳台侨委员,其他各种预定的宴会全都取消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
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shèng jīng ”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略(按高考作文评分准则评分)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的提案备受关注,他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摘自2009年3月12日新华网
材料二: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产生及形体演变过程示例:

请你针对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观点: (2分)
理由: (3分)
示例:
观点1:赞同恢复使用繁体字。理由:汉字简化后失去美感;繁体字是一种历史,它承载了中华文化;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
观点2:反对恢复使用繁体字。理由:推行简体字是国家政策;繁体字造成阅读、书写困难,不利于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
下面一则手机短信语言不够得体,请你修改一下,使短信既保持形象生动的特点,又能表达祝福的心情。(5r分)
祝你烦恼像驻登一样找不见,快乐像洪水一样滔滔不绝,朋友像流行病一样越来越多,成绩像地震一样给大家带来震撼。
答案示例:祝你烦恼像融化的冬雪一样不见踪影,快乐像潺潺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朋友像春风中的树叶一样越来越多,成绩像春雷一样让人震撼。(换成合适的喻体即可,一处不妥扣1分,四处不妥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