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B: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与人类相媲美。 C: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D: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种典型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势必愈演愈烈,尾大不掉。 B:这一届金鸡奖究竟鹿死谁手,直到颁奖大会开始的前一分钟,人们仍不知道。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品足,大加赞赏。 D:这篇文章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我们的文章真是望尘莫及。
下面是4月21号才公布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的会徽,会徽以蓝色着调。仔细观察后,请就会徽的图案写一段说明文字,再说说图案的寓意。(说明文字150字内,寓意50字内)(6分).

说明(4分):会徽采用“浪花”、“水纹”、“双手”和“对称的弧形线条”为基本元素,构成圆形图案(2分)。图案中浪花翻卷、水纹交融,“浪花”中升涌而成的双手,满掬欲握(1分)。对称的双弧线交汇成一个圆形将浪花和双手紧紧包容,构成一副动感的画面(1分)。(从图案内容、顺序和语言三方面评分)
寓意(2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达即可)
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层次,请分别用三个动宾短语概括各层的意思,不超过25字。(4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 、 .
回忆采莲旧俗、描写采莲盛况、评价采莲季节。(每一层概括准确各1分,三层都使用动宾短语概括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23分)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远近有名,这天我上门,他却还在竹床上睡觉。“今天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乐滋滋地起来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剃匠们以前为什么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唉……”
我领教过他微型青龙偃月的三十六种刀法。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还有“双龙出水”、“月中偷桃”、“哪吒探海”……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开刀、合刀、清刀、弹刀,由手腕与两三个指头相配合,一套古典绝活儿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但何爹不愿趋时,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炳油和染发,更不能做离子烫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就翻过两个岭去看望,发现老朋友已病得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三明爹的脑袋刨一次,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儿。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啊。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
他看见三明爹的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选自《2006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节)
14.作者为什么要把何爹的剃刀称作“青龙偃月刀”?小说以此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15.结合全文,简析下面文句的含义和表达上的精美之处。(7分)
①“何爹不愿趋时,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4分)
②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3分)
16.简述何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说说塑造这个形象的意义。(6分)
17.小说以何爹给临死的三明爹剃最后一次头结尾,这有何用意?试结合具体内容作出分 析。(6分)
14.(4分)因为何爹用剃刀居然有三十六种刀法,跟关羽耍大刀一样用得出神人化,堪称微型青龙偃月刀(1分),又因为何爹推崇关帝爷,不但赞赏关帝爷的刀上功夫,而且也学习关帝爷,为人讲信义,重感情,所以把何爹的剃刀比作青龙偃月刀。(2分)青龙偃月刀是历史的、古老的,小说以此为题,象征了主人翁狭义而又固执的形象特点,又暗点主题。(1分)
15 .7分①(4分)何爹看重自己的手艺,将其看作是至高神圣的。他看不惯新式美发方法,“宁可”写出了他不改变、不随俗,宁愿自己没生意也不愿降格以求的坚守。(2分)何爹敬奉关帝爷,作者以“走麦城”和“背汉降魏”的典故来作比,写他的坚守,既突出了人物坚守信念、义气为先的性格,又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意蕴。(2分)
②(3分)何爹的“张飞打鼓”竟然让临终的三明爹感受到人生的极乐,这个细节描写赞叹何爹剃头绝活的高超,令人受用(1分)。“最后的极乐”有双关的意义,既是写三明爹感受到的快乐,也惋惜地暗示何爹“青龙偃月刀”的结局:尽管是剃头绝活,但是也行将完结了(2分)。
16.(6分)答:技艺精湛(1分),热诚忠厚(1分),坚持己见、墨守成规(1分);塑造这个形象,作者赞美了老一辈的热诚和执着(1.分),但是又提醒人们,要注意传统与新潮(创新)的关系,既要保持传统,又要注意传统和现实的融合,否则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2分)。
17.(6分)答:进一步塑造人物:突出主人翁精湛的技艺和热诚忠厚的的性格特点(3分);升华主题: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2分)尽管何爹的“张飞打鼓”能够让临终的三明爹感受到人生的极乐,但是,三明爹毕竟无可挽回的去世了,何爹的“青龙偃月刀”也不可避免的随着这一“知音”的去世而走向自己的完结,(1分)
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下列两题任选一题,5分)
(1)面对命运的坎坷,不同性格的古代文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如 代诗人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过着“ ,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的闲适生活;而苏轼则借《赤壁赋》中“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的优美诗句来表达自己豁达的情怀。
(2)古往今来,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孔子有“
,不舍昼夜”的慨叹;曹操有“对酒当歌, ”的疑问,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中有“ ,老大徒伤悲”的体悟;岳飞有“莫等闲、 , ”的感怀。
(1)晋,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2)(2)逝者如斯夫 人生几何 少壮不努力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歌,回答问题。(8分)
阻 雪
吴伟业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注:吴伟业,明末清初人,明亡后本想守节隐居江南,后迫于清廷压力而出仕,此诗即作于被迫出仕途中。
(1)结合全诗,理解首句“关山虽胜路难堪”的含义。(3分)
(2)从技巧和内容的角度简析诗的结尾两句。(5分)
(1)(3分)答,本句的意思是:我赴任路上一路走来,经过的山岭和关隘都是名胜(1分),但是,大雪纷飞路难行。(1分)“路难堪”,表面是因为大雪阻路,实际是因为诗人被迫出仕,想隐居守节的愿望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伤痛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1分)
(2)(5分)“十丈黄尘千尺雪”运用夸张的手法(1分),写出了北国黄尘满天,大雪纷飞的景象(1分)。“可知俱不似江南”是和自己隐居的江南作对比(1分),表达了对江南和故国的深情怀念(1分) ,以及不得不走向异朝仕途的愤恨叹息的无奈(1分)。

8.C(卒:终于)
9.B(都是介词“把”。A项前者是“因为”,后者是“经、由、通过”;C项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D项前者是动词“算作”,后者是介词“向、对”。
10.B(“就坚决主张废除了这一做法”在文中没有依据)
11.(10分)
(1)(4分)明断寡妇的冤案,印应飞全都听从杨文仲的建议,并且推荐他。(“嫠妇”、“悉”、“荐”各1分,大意1分)
(2)(3分)在东郊劝勉农事,郡守趁此想到湖上乘船游玩,杨文仲就先驱马回来。(“因”、“泛”及整句大意各.1分。)
(3)(3分)(他)第二天当面上奏,更加诚恳得当(或“周到”)。(“翌日”、“面”、“至”各1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大洋传送带
“大洋传送带”是一种全球性的温度、盐度循环系统。又称为“温盐环流”。高盐度的低温海水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返回赤道,一直到达环南极。它在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上升至海水表层,流向北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太平洋,汇合成一支温暖且盐度低的洋流,自热带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部,最后到达大西洋一直向北,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流。其中,在北大西洋海域,海水表层向北,深层向南的传送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断地将低纬度地区赤道附近的热量和盐度低的海水带到中高纬度的海域,从而缓和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变化,维持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大洋传送带”的循环依赖于海水中温度和盐度的差异,而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它的运转。因为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冰川融水和降水的大量增加,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暖化,这就削弱了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度和盐度差别,进而使得“大洋传送带”衰减,甚至可能停滞。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庞大的洋流循环系统就会崩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急剧变冷,并导致整个地球气候发生紊乱。
古气候学家认为,在地质史上,“大洋传送带”的停滞影响全球气候的情况早有先例。约12900年前,当时正值冰期后期,全球气候逐渐回暖,但这一变化趋势却被突如其来的持续1300年的寒冷期打断,后称这一时期为“新仙女木”时期。研究发现,在“新仙女木”时期初,北半球大陆地区的平均温度曾剧降70C,而在此时期末又陡升100C。科学家普遍认为,正是因为“大洋传送带”的停滞,才导致北半球陆地的降温.从而延长了整个地球的冰期。
目前,科学家们对“大洋传送带”何时停滞还仅限于猜测。有人认为如果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70C的话。“大洋传送带”将可能停滞;而有人则认为按照目前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不用150年“大洋传送带”将完全停滞。至于“大洋传送带”的停滞是否会引发“冰期来临”.
尚无定论。目前科学研究的确表明,“大洋传送带”消亡会导致地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下降,甚至达到冰期的程度;但是同时它也会使赤道地区进一步变暖。这“一冷一热”两个矛盾因素较量的最终结果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虽然速度缓慢,这些气候变化正在逐渐发生着,若人类仍旧持续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谁又能保证灾难不会真的发生呢?
5.根据文意,下列对“大洋传送带”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西洋南部海域表层是高盐度低温海水。
B.北大西洋南部海域深层是高盐度低温海水。
C.北大西洋海水表层从中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海域。
D.北大西洋海水深层从低纬度流向中高纬度海域。
6.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气候学家把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冰期时代也称作“新仙女木”时期。
B.在长达1300年的“新仙女木”时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是“大洋传送带”运行停滞造成的。
C.远古时期,“大洋传送带”的停滞,使洋流循环系统崩溃,导致欧洲地区温度下降,使冰期延长。
D.在地质史上,曾有过长达12900年的冰期,由于气候变化,随后又有1300年的寒冷期。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人类大量排行二氧化碳、甲烷等废气,使全球气温升高,这将导致“大洋传送带”停滞。
B.某些科幻电影所预言的“冰期来临”正是基于全球变暖的客观事实,决非空穴来风,凭空杜撰。
C.“大洋传送带”停滞将导致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变暖,而中高纬度地区变冷,这可能导致“冰期”来临。
D.科学家研究表明,到210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70C,届时“大洋传送带”将停滞,从而导致冰期的来临。
5.B(文中第二行“高盐度的低温海水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A理由见B句;C文中“在北大西洋海域,海水表层向北,深层向南”;D同上。)
6.C(见第二、三段末句;A“新仙女木”时期在冰期后期;B期初降温,期末陡升;D冰期是在距今12900年前。)
7.D(文中写“如果”,是“或然”不是“必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接受记者采访的消费者对经济适用房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他们认为经济适用房应该在增加房源、完善管理、方便实用等三大方面让老百姓更加满意。 B: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切实制定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具体实施工作。 C:鉴于目前铁路客流量上升速度非常快,部分地区铁路运输已经出现紧张,从元月18日起,2009年全国铁路春运提前启动。 D:去年中国国务院批准了由国防科工委正式发布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是中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全面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