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松子 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一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呜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4.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结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2分)

答:

15.当朋友知道我要将松子下油锅后,为什么要“大惊失色”?(4分)

答:

16.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

17.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1)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为什么?(6分)

答:

(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6分)

答:

14.“情怀”指“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2分)

15.松子外形晶莹细白,是历经冰雪,经过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具有高远的境界;(2分)“松子下油锅”,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2分)

16.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意思对即可)(4分)

17.(1)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有时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每点3分)

(2)坦然地面对生活,(2分)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2分)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2分)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嗟乎!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2)岳阳楼有过 (作者名)“吴楚东南坼, ”的雄浑,也有过孟浩然“ ,波撼岳阳城”的豪情, (作者名)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杜甫;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日“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遂进管仲 进:保举,推荐

B.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C.鲍叔不以我为贪 以……为:认为

D.管仲因而信之 信:相信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鲍叔牙“能知人”的一项是

①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② 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③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④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⑤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⑥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牙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B.管仲执政善于顺应民情,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而且深知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C.在柯地会盟中,桓公背弃了曹沫逼他订立的盟约。而管仲劝他信守盟约,说明管仲能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D.司马迁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值得赞颂。这一点与孔子见解不同。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鲍叔终善遇之。

答: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答:

(3)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答:

8.D  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信守

9.B(①表现鲍叔的为人;②是管仲的作用;⑥是管仲对如何执政的认识)

10.C (原文是“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只是想法,还没变成现实。)

11.(1)鲍叔始终对他很好。(得分点:“遇”)

(2)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识别人才)。(得分点;“多”“而”“知人”)

(3)百姓所向往的,就因势而给予;百姓所不赞成的,就将它除去。(得分点:“俗”  “因”“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火星上种庄稼

火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大量的铁氧化物覆盖在它的表面,让火星看上去总是红艳艳的。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考虑范围。那么,如何让植物在火星上繁茂生长呢?

在火星上,植物不得不面对巨大的环境压力:寒冷、干旱、低气压以及难以生长的土壤条件等等。科学家发现,植物会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压力。植物虽然不像人那样焦虑,但处理压力的方式和人类分泌激素差不多。它们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抗病抗压反应中起到信使的作用,能将警报传达至细胞中枢一一DNA,并激活植物体内的各种防御基因,调控它们生产出相应的蛋白质,使植物处在高度戒备状态,这对植物有好处。但是,过氧化氢是有毒的,过量的分泌会伤害到植物本身。幸好,普通植物同样具备“自我理调节”的能力,解除过多而持久的焦虑,它们体内的过氧化氢还原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分子,从而清除体内过多的毒素。

可是,面对火星上严苛的生存条件,植物现有的减压措施必须开足马力,这就产生了矛盾:一方面植物需要过氧化氢来积极面对外在压力,而另一方面大量产生的过氧化氢却可能要了植物的命。因此,科学家需要改进植物的减压系统,邀请一位业务过硬的“心理医生”,及时地扫除植物的“心病”。这位“心理医生”就是生活在深海火山口附近的激烈火球菌,其体内强大的过氧化氢还原酶就是缓解植物压力的良药。

深海火山口多位于海面下数千米的地方,周围海水的温度最高可达400℃。而生活在深海中的激烈火球菌却能够安然地适应70℃~103℃的高温环境,并依靠火山口喷发出的二氧化碳维持生存。这些生活在深海火山口高温__环境下的激烈火球菌时不时地也会被湍流卷入冰水中。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激烈火球菌居然同样能在冰水中正常生存,完全可以经受住外部温度的骤降,如此剧烈的环境变化不会对它们的新陈代谢产生任何影响。

这种外部环境的骤变,正是火星植物所要经历的。科学家们希望在这些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身上,提取出一些基因来培育亲火星环境的植物。现在研究人员们已经把火球菌的基因移植到了一种体形较小,能快速生长的植物拟南芥的身上。并在两年的时间里,收集这种植物第二代、第三代的种子,让每株植物体内至少有两个过氧化氢还原酶基因拷贝。现在,这个基因已经成功地合并到了拟南芥细胞中,而且在没有伤害细胞的情况下正常发挥作用。

5.下列关于过氧化氢还原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过氧化氢还原酶是有毒的,过量的分泌会伤害到植物本身。

B.过氧化氢还原酶在抗病抗压反应中起信使的作用,能将警报传达至细胞中枢。

C.普通植物体内存有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分子的过氧化氢还原酶。

D.激烈火球菌凭借体内强大的过氧化氢还原酶应对各种恶劣的外部环境。

6.下列对“激烈火球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海面下数千米的火山口,温度最高可达400℃的海水中,激烈火球菌也能安然生活。

B.激烈火球菌体不仅能在高温__的海水中生存,也能在冰水中正常生存。

C.激烈火球菌体内强大的过氧化氢还原酶是缓解植物压力的良药。

D.激烈火球菌基因现在已经成功地合并到了拟南芥细胞中,并正常发挥作用。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所以火星理所当然地会成为人类第二家园。

B.若能改变火星上寒冷、干旱和低气压的条件,使上述条件与地球相似,就能让植物在火星上繁茂生长。

C.地球上只有一些体形较小,能快速生长的植物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亲火星环境的植物。

D.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改造了一些拟南芥的“减压系统”,它们将能适应比较恶劣的环境。

5.C(A B混淆了概念,错将“过氧化氢”理解为“过氧化氢还原酶”;D不是应对各种恶劣的外部环境,而是缓解内在压力)

6.A(最高只能适应103℃的高温环境)

7.D (A火星只是进入优先考虑范围,不一定能“成为”;B遗漏了土壤等条件;C‘‘只有”绝对化了)

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B: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很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D:王先生到底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B: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股市乌云密布,套牢无数“小散”,对比过去“死了都不卖”的歌声燎原的情景,真是一堂扎扎实实的风险教育课。 C:虽然阅读鸿篇巨著的自有人在,但是一般来说,越短小精悍的文章就越多的拥有读者。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观察漫画(厚此薄彼),提炼漫画寓意,并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主利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所写内容在漫画寓意的范围之内。

寓意;只重视表面,不重视本质,可以多角度延伸立意,参考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读下边一段话,然后回答题目。(4分)

唐代的贾岛一向以苦吟文明于世。贾岛的苦吟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的,而这些又都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下边的语句分属甲和乙两处,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句子分成两组并排出顺序。

①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

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

③ 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加,味同嚼蜡

④ 那就不如无诗

⑤ 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⑥ 但是写成之后

⑦ 用心推敲修改

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

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

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③⑤④,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①⑦⑥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最后的沐浴

(1)为母亲沐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2)母亲躺在床上,眼睛微微闭着,嘴角含着一朵淡淡的笑容,仿佛刚刚睡去。

(3)哦,母亲即将远行,去那一片永远宁静的净土,作为儿女的我们来为她做临行天的梳洗。

(4)默默地松开蓬松的发髻,我的手在颤抖,心更无法平静。沐浴过多少阳光风雨,堆砌过多少羞怯秀丽,编织过多少人生梦幻的秀发云髻,全都被漫漫的岁月漂白了。

(5)我知道辛勤而省俭的母亲似乎从来都没善待过自己的头发,平日连香皂都舍不得多抹几下。今天我们特意住了一锅清香四溢的檀木热水,掺合这飘柔香波。轻轻搓揉,洗去发髻间每一颗结垢,剔去云髻上每一粒沙尘,让她一尘不染地上路,去寻找等待他多时的夫君。

(6)骨骼本来就粗壮的手脚,因为肌肉萎缩,青筋暴涨,更峥嵘如古松了。渔家女出身的母亲,三岁丧父,九岁失母,从小跟着叔叔在__浪涛中涛海为生。当过童养媳,放过牛羊,后来,又随着逃荒大军躲过日本鬼子的炮火,跋涉过万水千山。看着手掌上的每一朵茧花,脚板上的每一道裂痕,无不在诉说着生命的艰辛和苦难。

(7)凑忽,脚踝上一道长长的伤疤,如同一团火焰酌亮了我的眼睛。记得我考上中学那年,大哥正在读大学,弟妹又笑,这是勉强糊口的我们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苦,孩子的书一定要念,我们眼睛瞎,可不能误了孩子的前程”母亲斩钉截铁的对父亲说。于是父亲风雨无阻地奔波在乡间小路上。母亲更是起三更睡半夜,跑码头,摆地摊,种菜养猪,一有空闲别了柴刀上山砍柴卖。一天傍晚,刚从溪边码头卸货会俩的母亲,顾不上满头汗水,拿起柴刀又要上山去。我忍不住跟了去,母亲去砍一棵高大的木荷树,那树长得东倒西歪的,倒下时,一根粗壮的树丫打在她的脚踝上,顿时鲜血如注……

(8)是的,这伤疤将永远被母亲带去了,我轻轻地用湿毛巾擦拭着,泪水又一次模糊了双眼。

(9)大姐小心翼翼地 揭开母亲身上的蓝布衫,啊,母亲裸露在我们的面前,蜡黄的肌肤,起伏的胸廊,那丰满秀美的曲线哪里去了?母亲说过,我小时像羊羔一样,喜欢跪在地上吃奶,母亲曾很自豪地向左邻右舍夸我,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孝顺。作为女儿的我,真的懂孝道,真的孝敬过父母吗?“古来父母多痴心!”母亲,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曾经用自己圣洁的乳汁哺育过子女。那丰满的乳房却被我们一群兄弟姐妹吸干了,变得那么干瘪、松散,紧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胸脯上,我小时候喂奶,常常顽皮地用乳牙咬着喷香的奶头,让母亲痛的怜爱地打着我粉嫩的脸蛋。母亲,还能让我吸一口那甘甜的乳汁,接受一次你怜爱的打么?

(10)岁月无情,人生如露。母亲静静躺在灵床上。没有花花绿绿的贡品,没有凄凄惨惨的挽联,甚至不敢大声放悲。浮云,悲啼会使死者的灵魂贪恋尘世,进不了圣洁的天国。眼前唯有三炷清香,一缕若有若无的诵经声,和着两行无声的泪。但人又怎能不依恋尘世?回望生命的轨迹,无论甘甜还是艰辛,不值得回味、眷恋吗?

(11)我慢慢地跪下去,跪在母亲身旁,泪水滑过她的胸脯,母亲即将去那追求了一生的净土,此时此刻,我们在为她作最后一次熟悉,尽最后一次孝心。

14 请用简短的语言写出第(2)段“眼皮微微闭合着,嘴角含着一朵淡淡笑容,仿佛刚刚睡去”一句所蕴含的意味。(4分)

15 文章巧妙地勾勒了母亲的生命轨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母亲的形象。(6分)

16文章两次写到“我”流泪的细节,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6分)

17请从文章线索、记叙顺序两个方面对文本进行简要赏析。(6分)

14.母亲走完了值得回味的眷恋的一生,临终时安详满足,坦然恬静,无撼无悔。

[ba6d43db4241f843.jpg]15.母亲一生坎坷,历经艰辛和磨难,尝尽人间酸甜苦辣,但坚强勇敢,没有被苦难击倒;母亲勤劳节俭,善良无私。只知道为儿女付出,却从来都没有善待过自己;母亲宽厚慈,为儿女倾尽心血,无怨无悔,不求汇报。(每点2分)

16.第一次流泪;母亲的“伤疤”让“我”回忆起当年父母为供“我”上学而不辞千辛万苦的情景,流泪是感念母亲无私的爱;第二次流泪,母亲为儿女辛劳一生,付出所有,子女却没有尽到孝心,流泪是对母亲的歉疚。同时,流泪是对母亲表达最诚挚的敬意,最深切的怀念。(每点3分)

[ba6d43db4241f843.jpg]17.线所:明线为“最后的沐浴”,暗线为母亲的人生里程。(解说清楚2分)记叙顺序;顺序、插叙(解说清楚2分,整体表达2分。)

示例:文章以“最后的沐浴”为主线,为明线,以替母亲沐浴的过程为写作顺序,在细节描写中传达细腻真挚而深切的感情,在明线的叙写中,顺势展开回忆,以插叙的方式串起表现母亲品格的材料,以暗线叙写母亲的人生里程,思路清晰,收放自如,勾勒出母亲坎坷艰辛、人断付出的生命轨迹,表现出母亲坚强勇敢、善良节俭、宽厚无私的品质,歇颂了母爱的博大无私,寄托了对母亲深深的敬意的诚挚的怀念。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嘈嘈切切错杂弹,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腺凝绝,凝绝不通声哲歇。

(白居易《琵琶行》)

(2)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李贺《李凭箜篌引》)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屈平 ,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屈原列传》)

(1)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梧桐更兼细雨   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