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泥土的声音
樵夫
(1)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2)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3)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4)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5)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6)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7)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8)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14.文章标题为“泥土的声音”,而开头、结尾和文中义多次出现“泥土的声音”。请简要概括“泥土的声 音”在文中的作用。(6分)
15.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6分)
16.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虚空的心”和“充盈”在文中的含义。(4分)
17.作者在第l、3、7段中都写了“匍匐”在土地上这样一个姿态,结合上下文,请分别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有用意。作者借“泥土的声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4.(6分)①是全文的感情线索。②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③反复表达,突出了作者对“泥十的声音”的深厚感情。(答出一点给2分)
15.(6分)因为作者从“他们”身上领悟到:①他们真正懂得十地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所(土地给了他们生活、生命),给了他们精神的安定(是他们精神的归宿或依托);②土地让他们获得快乐、幸福,他们能够亲近、尊重(敬畏)土地;③他们不尚空谈,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实践着生命的意义(或这些农民用劳动真正解释了自然、生命、生活的意义)。(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同即可)
16.(4分)(1)“虚空的心”指的是“艰难苦涩,狂躁不安,怨忧难解,久居城市被尘埃侵扰的心灵”。
(2)“充盈”指的是:内心变得平静,一尘不染,充实: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蓬勃,更深刻的理解了生活。 (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同即可)
17.(6分)(1)①第1段的“匍匐”表现臼己久违(久别重逢)后对泥十的贪婪般的亲近;②第3段的“匍匐”表现只有用心(热爱)才能获得泥土带给白己无法言说的悄悄、幽悠、静穆的理解与感受;③第7段的“匍匐”进一步表现作者亲近敬畏土地,获得了对泥土与生活、生命的关系的思考与感悟,深化了主题。(意思同即可)
(2)思想感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表达回归宁静的愿望以及对土地、生命的亲近之心。
(或①对细腻真实、安静悠远的土地的喜爱;②对爽朗朴实、宁静踏实的乡村生活的热爱;③对内心充盈的生命境界的追求。意思同即可)
(答出“匍匐”的不同含义给3分,每点1分;答出“思想感情”给3分,每个要点1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或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 ,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朝代名)的文学家 总结秦朝灭亡原因时认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2)两汉(或汉)、贾谊/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凭轩涕泗流/赢得生前身后名/雪上空留马行处(西汉、贾谊两空都答对给1分,其余每空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③。
返照④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⑤: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①回塘:曲折的水塘。 ②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 ③红衣: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④返照:夕阳的回光。潮:指晚潮。⑤骚人:诗人。
(1)此词咏荷,词上片刻画的荷花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上片最后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5分)
(2)全词咏写荷花目的在于寄情于物,结合下片内容,请简要谈谈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1)(5分)上片中荷花具有孤寂、悲苦的特点。(2分)后两句使用了拟人手法(1分),将荷花比作亭亭玉立、孤芳白赏的美人(1分),表现了它处境寂寞和芳华零落的悲苦(1分)
(2)(3分)抒发了不愿趋势附俗而致年华虚度,失时零落(怀才不遇)的悲叹。(3分。如答“保持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或“由于坚持自己的操守(选择),以致发出仕路崎岖、沉沦不甘的感叹(或“愤懑”、“激愤”)”亦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也。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太宗在藩,引入幕府,数从征伐,累除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渐蒙恩遇,参预谋议。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迁左卫将军,以功进封潞国公,赐邑千户,寻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时将讨吐谷浑伏允,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以君集及任城王道宗并为之副,平吐谷浑而还。十一年,与长孙无忌等俱受世封,授君集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明年,拜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典选举,定考课,出为将领,入参朝政,并有时誉。
高昌王麴文泰时遏绝西域商贾,太宗征文泰入朝,而称疾不至,诏以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讨之。及军至碛口,而文泰卒,其子智盛袭位。智盛计无所出,遂开门出降。君集分兵略地,遂平其国,俘智盛及其将吏,刻石纪功而还。君集初破高昌,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以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遂上疏祈免。疏奏,乃释。
君集自以有功于西域,而以贪冒被囚,志殊快快。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出为洛州都督,君集激怒亮曰:“何为见排?”亮曰:“是公见排,更欲谁冤!”君集曰:“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亮密以闻,太宗谓亮日:“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两人相证,事未可知。”遂寝其事,待君集如初。寻与诸功臣同画像于凌烟阁。
时承乾在东宫,恐有废立,又知君集怨望,遂与通谋。君集子婿贺兰楚石时为东宫千牛,承乾今数引君集入内,问以自安之术。君集以承乾劣弱,意欲乘衅以图之,遂赞承乾阴图不轨,尝举手谓承乾:“此好手,当为用之。”
及承乾事发,君集被收,楚石又诣阙告其事。太宗亲临问日:“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①验耳。”君集辞穷。太宗谓君集日:“与公长诀矣,自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因欺欷下泣。遂斩于四达之衢,籍没其家。君集临刑,容色不改,谓监刑将军日:“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由是特原其妻及一子,徙于岭南。
(《旧唐书.列传第十九》)
[注]①鞫:审讯、查问。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典选举 典:掌管
B.素无学术 学术:系统而专门的学问
C.君集被收 收:拘捕
D.遂寝其事 寝:止,不再追究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侯君集“好矜夸”的一组是
①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
②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
③此好手,当为用之。
④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
⑤君集以承乾劣弱,意欲乘衅以图之。
⑥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唐太宗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的过程中,侯君集出谋划策,贡献很大,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B.侯君集认为自己平定西域有大功,回来却“触天子大嗔”,心中很不痛快,于是萌生反叛的想法。
C.侯君集主动通过自己女婿与太子李承乾搭上关系,密谋反叛,结果被自己的女婿告发而被抓。
D.侯君集临刑前颜色不变,视死如归。他乞求保全一子,还能有人祭祀。唐太宗于是免除了侯君集妻子和一个儿子的死罪。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
(2)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
8.B(学识、学问)
[273f61515d9b89ab.jpg]9.D(①句即为自矜功伐。②句说的是侯君集的贪婪。③句也是在夸耀自己有能力帮助太子夺取政权。④是太宗对他的评价。⑤句说的是他想谋反的事。⑥句说的是他临死还没忘记夸耀自己。)
[273f61515d9b89ab.jpg]10.C(并非侯君集主动与李承乾联系。也非女婿告发被抓,而是事情败露侯君集被捕后女婿才去作证确有其事。)
[273f61515d9b89ab.jpg]11.(10分)(1)侯君集到了京师后,有关官员向朝廷请求追究他的罪责,皇帝下诏将他打入狱中。
[273f61515d9b89ab.jpg] (译出大意2分,译出“有司”、“推”各1分,补充出省略的主语侯君集、皇帝1分。)
(2)于是捋起袖子说:“郁闷得活不下去了,您能__吗?我将一定和你一起__。”
(译出大意2分,译出“因”、“攘袂”、“郁郁”各1分。)
【参考译文】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生性矫揉造作,骄傲自负并喜好自我夸耀,玩弄弓箭却不能精通其技法,却以武勇自称。太宗做藩王时,把他引入幕府,多次跟随太宗征战,屡次升迁做了左虞侯、车骑将军,被封为全椒县子。渐渐地蒙受太宗的恩遇,参预谋划大事。李建成、李元吉被诛杀一事,侯君集出了很多主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宗即位后,升任左卫将军,因为功劳大,加封为潞国公,赐给食邑一千户,不久又任命为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又升任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当时朝廷将要征讨吐谷浑伏允,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让侯君集和任城王李道宗一起做李靖的副手,平定了吐谷浑回来。贞观十一年,与长孙无忌等人一起都受到了世袭封赏,朝廷授予侯君集陈州刺史之职,又改封陈国公。第二年,任命为吏部尚书,进爵位为光禄大夫。侯君集行伍出身,向来没有学问,等到被皇上重用后,才开始读书。主管官员的选拔事务,评定考核官员的政绩。出国门为将领,带兵作战;入朝廷则参预朝政,在当时都很有声望。
高昌王麴文泰当时禁止西域商人通行,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他却称病不来,太宗下诏书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去讨伐他。等到大军到达碛口,麴文泰就死了,他的儿子麴智盛继位。麴智盛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只有打开城门出来投降。侯君集分兵攻占各地,于是平定了高昌国,俘获了麴智盛及其将领官吏,立石碑纪功后返回。侯君集刚打败高昌时,还未曾奏请朝廷,就流配抄没无罪的人,又私自拿取宝物。将士们知道以后,也竟相地来盗窃,侯君集担心自己的行为暴露,就不敢制止别人乱来。到了京师后,有关官员向朝廷请求追究他的罪责,下诏将他打入狱中。中书侍郎岑文本认为,功臣大将不能轻易地加以屈辱,于是上疏请求赦免侯君集的罪过。皇帝看了奏章,才把侯君集释放了。
侯君集自以为讨伐西域有功,却因贪图钱财被囚禁,心中实在不痛快。贞观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的官衔外放洛州都督,侯君集故意激怒张亮说:“你为什么受到排挤呀?”张亮说:“你也遭到排挤,还要说谁冤枉呢?”侯君集说:“我平定一国,回来却被天子如此的责怪,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压制排挤?”于是捋起袖子说:“郁闷得活不下去了,您能__吗?我将一定和你一起__。”张亮悄悄地把这事报告给了皇上,太宗对张亮说:“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侯君集单独和你说的话,没有别人听见,假若把他交给司法官员审理,侯君集一定会否认此事。两人互相对证,事情也说不清楚。”于是就把这件事压了下来,对待侯君集依然像从前一样。不久侯君集和其他一些功臣在凌烟阁上被画功臣像一起进行了表彰。
这个时侯李承乾立为东宫太子,担心有朝一日被废而地位不保,又知道侯君集对朝廷心怀不满,于是就和他勾结起来一块谋反。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当时做东宫千牛,李承乾让他多次带侯君集进入东宫,向他咨询如何自保的办法。侯君集认为李承乾劣弱,想要乘机谋反,于是就帮助李承乾暗中图谋不轨,曾经举着手对李承乾说:“这是双好手,应当被您使用。”
等到李承乾谋反之事败露,侯君集也被拘捕,贺兰楚石又到朝廷告知此事。太宗亲自审问说:“我不想让那些办案的文吏来侮辱你,所以我亲自审问你。”侯君集无言答对。太宗对侯君集说:“和你永别了,从今以后,只能看到你的遗像了!”因此哽咽落泪。于是在十字路口杀了他,查抄了他的家产。侯君集临刑的时候,颜色不改,对监刑将军说:“我侯君集难道是反叛的人吗?只是失误受挫到了这个地步!然而,我曾经做过将领,灭了两个国家,也还有点小功劳。请替我向陛下求情,请陛下能为我留下一个儿子,将来能为我守孝扫扫墓,上上坟吧。”因此皇帝特赦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的死罪,流放到岭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达尔文200年诞辰
达尔文仅靠手中的一支笔就重新定义了自然界和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引发了直至今日仍然存在的社会性辩论,并动摇了zōng jiāo 的基础。他留下的理论遗产――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原理和人类的起源――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原理和人类的起源――不仅仅承受住了造物论者和其他批评者的攻击,还成为现代科学的支柱。这些成果使达尔文能够与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以及其他伟人比肩,他们不仅仅开创了科学的新开地,还改造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达尔文有两本轰动性著作,一本是《物种起源》,今年11月24日是该书出版150周年纪念日,另一本是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
在第一本书中,达尔文详细说明了其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理论。有的个体继承了使它们能够主宰其生活环境的特性,正是它们主宰着物种的变异。他写道:“在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中,最适应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其对手则被淘汰,因为它们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当时的一些科学家把达尔文的话描述成一道刺眼的光芒,这是一个简单又聪明的比喻。该书解释了一些物种是如何生存下来,而其它物种又是如何灭绝的,还有环境压力是如何改造整个自然界的形态和行为的。近一个世纪之久的进一步研究和基因的发现确认了这些变化的遗传性机制。
在第二本书中,达尔文把进化论应用到人类身上,提出了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的观点,即原始人和猿是由同一个祖先进化来的。达尔文直言不讳地说:“人类在身体结构上仍然有其低等祖先不可磨灭的印记。”达尔文提出,人类只是动物的一种,而不是当时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按上帝的样子创造的高级生物。这是自我认知方面的改变,对许多人来说,这使他们既烦恼又没面子。狂热的基督徒和其它zōng jiāo 团体至今还争辩不休。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说:“就像哥白尼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一样,达尔文的理论也改变了人类是自然界核心的观点。”
达尔文还非常谦虚地承认,他不是第一个提出进化理论的人。18世纪末,法国自然学家乔治・居维叶指出,一些物种会因环境变化而灭绝。随后,动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马克提出,一些物种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把进化看作直线型的,即简单的物种变得更复杂,而人类是最完美的,处在万物的顶端。但是达尔文否定了这种观点,提出分支性进化理论,即所有的物种都是从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的,他称之为“生命之树”。
如今他的理论仍然是生物学的中坚概念,并对整个新科学来说都有启示作用,这些学科包括从基因学和进化心理学到能够自学的机器人。
5.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和《物种起源》分别说明了自然界和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B.达尔文确立了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理论。
C.达尔文的人类进化论否定了“人类是自然界的核心”这一观点。
D.达尔文的理论引发了人们的普遍争议,这种争议一直延续至今。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达尔文认为是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进化,能生存下米的物种是能更好适应环境的。
B.关于人类的起源,达尔文认为人和猿的祖先是相同的,人类的身体结构仍有其祖先的印记。
C.对于法国自然学家乔治・居维叶和动物学家拉马克的观点,达尔文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D.达尔文的理论已成为现代科学的支柱,这些理论使达尔文与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一起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理论以后,人们一直在做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了达尔文理论的正确性。
B.在达尔文把进化论应用到人类身上之后,人们不再认为人是按上帝的样子创造的高级生物。
C.达尔文提出分支进化理论后,人们对生命起源问题便有了统一的认识。
D.以达尔文的理论为指导,人们创立了许多新的学科,比如基因学、进化心理学等等。
5.A(文中画线的句子表明的是达尔文的理论贡献及影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详细说明了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理论,《人类的由来》把进化论应用到人类身上,确立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A项照应颠倒。)
6.C(对于法国自然学家乔治・居维叶和动物学家拉马克的观点,达尔文否定的是“他们把进化看作是直线型的,即简单的物种变得更复杂,而人类是最完美的,处在万物的顶端”,而不是全盘否定。)
7.A(B项错在“人们都认为”文中说的是“当时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按上帝的样子创造的高级生物;C项错,根据第一段“引发了直至今日仍然存在的社会性辩论”可知。D项错在“以达尔文的理论为指导”,文中说的是达尔文的理论“对整个新科学来说都有启示作用”,而不是“指导”。)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等五项振兴措施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 B:云南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去年新增5个“普九”县,继续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扩大“两免一补”的覆盖,提高补助标准,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C:对于2月10日发生的美俄卫星相撞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详细地在显著位置作了报道。五角人楼发言人布莱恩・惠特曼声称:“这绝对是一次偶然事件。” D:“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原设计寿命为一年,但因其工作状态良好、燃料充足,有关部门决定充分挖掘其使用价值,对其实施了变轨能力等试验,为后续探月任务增加技术储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堡里,若住着魔鬼,那么古堡就是地狱;星辰里,若住着仙子,那么星辰就是天堂。而心园呢?
心有小窗,便有亮丽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化为酒香。
心有栅栏,然后有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这些美丽的神灵,由此,你便拥有了世界和自己。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下面几句话是人们对“风度”的看法,请你续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风度”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6分)
有人认为生就健美挺拔的形体,俊俏漂亮的容貌便是风度;也有人认为打扮得花枝招展,娇媚窈窕便是风度;还有人认为潇洒豁达、乐观向上的人生便是风度。
我认为,
答题示例:
⑴风度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那忠贞爱国的热切与忧患,风度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风度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⑵风度不是田间随风摇摆的稗草,而是饱满谦逊的稻穗;风度不是暴风中瑟瑟发抖的小草,而是挺立不屈的青松;风度不是井底聒噪不止的青蛙,而是默默翱翔长空的雄鹰。
⑶风度是一面镜子,透射出我们的人生。风度既是整洁时尚的衣着,更是潇洒大方的气质;既是温柔端庄的贤淑,更是粗犷豪放的情怀;既是风花雪月的诗情,更是心系天下的豪迈。
(4)风度是高山的沉稳,大海的激情,是土地的缄默,溪流的欢歌;风度是美好的心灵,必胜的信念,是坦荡的胸怀,勃发的青春;风度是舞动的旗帜,风中的呐喊,是激越的鼓点,搏击的生命。
(6分。要求是续写,内容恰当2分,两种修辞各1分,表达简明连贯2分,不得重复提示文段中的句子)
阅读下面一篇新闻材料,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要求:内容概括准确,主要信息完整,20字以内。(4分)
朝鲜中央通讯社4月5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于5日当地时间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在东海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这将“极大地鼓舞朝鲜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前进”。
中国外交部长__表示,中方注意到朝鲜宣布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也注意到有关方面对此表达的关切。中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俄罗斯呼吁各方在朝鲜发射卫星问题上保持克制,并称“对朝鲜是否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判断仍需深思”。
韩国总统府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说:“韩国政府对于朝鲜当天不计后果发射远程火箭、对朝鲜半岛乃至世界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表示失望和遗憾。”
日本政府当天表示不能容忍朝鲜进行的发射活动,日方已向朝鲜提出抗议并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该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朝鲜发射导弹违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禁止朝鲜从事导弹相关活动的1718号决议,是对地区安全的挑衅行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朝鲜坚持按计划发射火箭表示遗憾,并敦促朝鲜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
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卫星 国际社会对此广泛关注(或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卫星 各国反应不一,或国际社会关注朝鲜发射卫星)(关键词“朝鲜”“发射卫星”“国际社会”“关注/反应”每点1分,共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山 色 李广田
⑴“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当我翻开一本新书,坐在窗前遥望西山景色的时候,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这句话。可是,这是冬天。
⑵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地方,冬天看山,却另是一番可爱的景色。我想给昆明的西山批上两个字的评语:明净。没有到过昆明的人,总以为这地方四季皆好,在这里住久了的人,却以为冬天最美。冬天无风无雨,天空最高最蓝,花色最多最妍,滇池五百里,水净沙明,山上无云霭,数峰青碧。说西山如睡美人,也只有这时候最像,偶然一抹微云,恰如一袭轻纱,掩映住它的梦魂,或者如一顶白羽冠冕,罩住它那拖在天边的柔发,只是更显出山色妩媚罢了。
⑶一片阴影掠过我的眼前,记忆把我拉回到十几年前的一个黄昏。那是最__的时代,冬天,刮着冷风,自朝至暮,黑云压城,到了日暮时刻,竟然飘起大片大片的雪花来了。我夹在仓仓惶惶的行人中间,默默地在大街上行走。“真冷啊!”行人中不时有人发出这样的惊呼。是的,真是冷得厉害,在这个“四季无寒暑”的城池里,大概谁也不曾料到会有这样的坏天气;我自己,简直感到连灵魂深处都已结了层冰。想起那个反动特务所装扮的黑衣女妖,她在翠湖的林阴路上对人作种种预言,像个乌鸦在天空中散布凶信,她偶做人家座上的不速之客,说这个城市将淹没在人们的血泊中……我一面想着,蓦然抬头,那座平时并未引起我特别注目的西山,此刻却使我延伫良久,暮色苍茫,自远而至,山的轮廓模糊不清,仿佛它在这飞雪的寒天里也瑟缩不堪了。“真冷啊!”又是谁在风声中这样传呼?不是别的,正是它,是西山,它在向人家求救。我分明听见它用颤栗的声音对我呼求:“请给我一顶帽子,遮遮我的头吧。你看我的头发已经完全脱落了!”我仿佛看见它在慢慢移动,它大概想把它那老态龙钟的身体移到城里来,它希望到城里来吸取一点暖气,它听到这里有人的声音,它看到黄昏中这里有灯火荧荧。“寒山一带伤心碧!”它到底无可奈何,它大概已经冻僵了,已经冻死在滇池边上了。
⑷现在,坐在窗前,看着这一幅明净的山水画图,想起过去这些遭际,确实感到奇怪。我自己问自己:难道这是真的吗?大概不是真的,也许只是一个梦,可是梦,岂不也是真的吗?
⑸日光从楼角转过去。西山的轮廓显得更清楚了,它好像是画在那里的,又好像是贴在那里的。蓝蓝的天空,一点云影也没有,整个世界都安静,可是就在这静中,我感到一切都欣欣向荣,鼓舞前进。明天一定又是好天气,早起来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山脚下海水边那一片“赤壁”,在晨光熹微中,照得云蒸霞蔚,真个是“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整个一座山都会活起来的。就是此刻,就像我第一次认识它似的,我感到它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生命的。滇池水在它的脚下,画出了一匝银线,“远水非无浪”,我只是听不见拍岸的水声,却想象,西山已经被滇池托浮起来了,它仿佛一只船,正在岸边停着。睡美人,我看见你的嘴唇轻轻翕动,你的胸部微微起伏,我已经听到你的呼吸。你大概正要说话,说出你过去的噩梦,和你醒来后看到的一切。我也听到一个苏醒的生命从石头深处发出声音说:“我在这里,和大地一同复苏,一同前进。”
⑹西山,你现在大概不会再要求到城里来了吧,社会主义的新城市,已经延伸到你的身边,你已经是这个城市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你使这个美丽的城市显得更美丽了。
⑺我的视线重又落到我翻开的书页上,上边写的是“对立的统一”、“从量变到质变”。不错,山与水,高与深,静与动,形成一幅完整的山水画,正是对立的统一,从过去到现在,从阴冷的昨天到阳光灿烂的今天,是由量变到质变。
(本文写于李广田先生上世纪50年代末任云大校长期间。选自《李广田散文选》,有删节。)
14. 文题是“山色”,阅读全文,请概括作者描写的过去和现在的昆明西山“山色”的特点。(4分)
15.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⑴第⑸段中,作者对西山的称呼由“它”变成了“你”,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作用?(4分)
⑵作者说“我也听到一个苏醒的生命从石头深处发出声音”,请简析“苏醒的生命”在文中的含义。(4分)
16. 作者为什么始终将西山置于“冬天”这个背景下来描写?请分条简要作答。(6分)
17. 作者借助多种表达技巧写景抒情,营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请从第(2)段画线句子中选择一种表达技巧加以赏析。(4分)
14.( 4分)⑴过去的西山,模糊萧瑟(瑟缩),凄寒悲苦。⑵眼前的西山,明净妩媚,生机勃勃。(每个特点各2分。每个特点中又各有两个要点,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同即可)
15. ( 8分) ⑴( 4分)①将西山拟人化,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②便于直接抒情,便于直接交流情感,将作者对西山的关切热爱之情推向高潮。(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⑵( 4分)“苏醒的生命”既指从冻僵中、噩梦中醒来获得了生命活力的西山,又暗指在新时代复苏的、前进中的中国大地。(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 ( 6分) ⑴写冬天眼前的西山是为了突出西山独特之美。⑵回忆中的冬天象征十几年前特殊的时代环境(社会的__)。⑶两相对比,表现了新旧社会不同的社会风貌和精神风貌(新旧时代的变化)。(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 (4分)解题思路:注意题干中强调了表达手法的作用是“营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答题时要着眼于修辞在写景和抒情上的作用。答题的基本步骤是:手法判断,手法表现,写景作用,抒情效果。答案示例:
⑴画线句子使用了比喻手法(1分),将西山喻作“睡美人”,一抹微云喻作“一袭轻纱”和“一顶白羽冠冕” (1分),形象地表现了西山的秀美(1分),表达了作者对眼前西山的喜爱之情(1分)。
⑵画线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1分),说西山的“梦魂”被掩映,“柔发”被罩住(1分),生动地表
现了西山睡姿的优美(1分),表达了作者对西山的喜爱之情(1分)。
⑶画线句子使用了衬托手法(1分),用“一抹微云”作点缀(1分),衬托出西山妩媚之美(1分),
表达了作者的欣赏之情(1分)。(4分。手法、例子、写景、情意各1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