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当去年考古学家们在葡萄牙南部的发掘工作中发现一块写有2500年前的语言的大石板时,他们简直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在这块棱角分明的泛黄的石板上刻着一些有规律弯曲着的神秘符号,它们带有明显的古伊比利亚语言风格,这种被称为“西南文字”的语言目前已经绝迹。亲历挖掘工作的里斯本大学讲师阿米尔卡・格拉说:“我们几乎要鼓掌欢呼了。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

2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破译被认为是伊比利亚半岛最古老的书面语言的“西南文字”和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伊特路里亚语。这块石板上刻有86个字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铁器时代文本。

目前已经发现了约90块刻有古代文字的石板,但大多已经不完整。这些石板几乎全部出土自邻近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其中一些文字看上去歪歪扭扭,还有一些像交叉的木棍。其中一个像是数字“4”,还有一个就像一个蝴蝶结。它们都是被认真刻在石板上的。整篇文字笔迹连续,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念法应当是从右到左。

人们最早试图破译这种文字是在18世纪。当时一位tiān zhǔ jiāo 徒所管辖的教区包括了这一地区,当地不断出土的碎片引起了这位主教的兴趣。

拥有约3500名居民的阿尔莫多瓦镇位于西南文字的中心地区。两年前,该镇修建了一座博物馆,馆中陈列了20多块刻有文字的石板。尽管随着新石板的不断出土,研究人员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依据,但当他们深入到这段他们知之甚少的历史时期还是遇到重重困难。勒芬大学西南文字研究专家皮埃尔・斯威格斯说,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也没有掌握来自这一时期和这一地区的任何可读的文字。斯威格斯说:“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zōng jiāo 信仰,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斯威格斯说,西南文字是几种无人知晓的古代语言之一。它为理论竞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逐渐达成一项共识是,这些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多数专家认为,它们是由一个名叫塔特西安斯部落的人创造的,这些人当时在这些地区开采金属――这附近有欧洲最大的铜矿――但几个世纪后他们便消失了。一些科学家提出,创造这些文字的人是另一个罗马帝国之前的部落,可能是科尼奥部落,甚至可能是迁徙到此地的凯尔特人。

破译工作的另一个难题是这些字迹并不标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改编自腓尼基语或希腊语字母,因为它们沿袭了其中的一些书写习惯。然而,它们却又打破了这些规律,创造了新的规律。

专家们已经确认了代表15个音节的符号,包括7个辅音字母和5个元音字母。

(《参考消息》2009.3.2)

8.下列关于“西南文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南文字”带有明显的古伊比利亚语言风格,是伊比利亚半岛一种最古老的书面语言。

B.“西南文字”和伊特路里亚语是200多年来世界尚未破译的两种古老的语言。

C.考古学家在葡萄牙南部发掘的刻有86个字符的“西南文字”大石板是目前发现的字符最长的铁器时代文本。

D.“西南文字”这种有规律弯曲着的神秘符号一共由15个音节符号构成,其中辅音字母7个,元音字母5个。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破译‘西南文字’遇到重重困难”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对2500年前的这一段历史知之甚少,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zōng jiāo 信仰几乎一无所知。

B.“西南文字” 被认真地刻在石板上,文字笔迹连续,歪歪扭扭,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书写从右到左。

C.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原始资料,没有掌握来自这一时期和这一地区的任何可读的文字,破译工作缺少必要的参照物。

D.“西南文字”字迹并不标准,至今仍属于一种无人知晓的古代语言。

10.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A.目前发现的约90块刻有“西南文字”的石板几乎全部出土自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

B.创造“西南文字”的人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塔特西安斯部落,或者是罗马帝国之前的部落,可能是科尼奥部落,甚至可能是迁徙到此地的凯尔特人。

C.最早破译“西南文字”的人是18世纪的一位tiān zhǔ jiāo 徒,当时他所管辖的教区出土了不少刻有“西南文字”的石头碎片。

D.“西南文字”字形不标准,因为长期以来它在沿袭自身的一些书写习惯的同时创造了新的规律。

11.请结合专家在研究“西南文字”时所取得的成果,给“西南文字”下一个定义。(3分)

8. D (“15个音节符号”只是指目前专家已经确认的音节符号。)

9.B(此项是对发掘的石板上的字迹的介绍,不属于破译难度的原因。)

10.A(B塔特西安斯部落同样是“罗马帝国之前的部落”。 Ctiān zhǔ jiāo 徒是“最早试图破译”的人。D沿袭的是“腓尼基语或希腊语字母”的一些书写习惯。)

11.西南文字是2500至2800年前的某个部落创造的改编自腓尼基语或希腊语字母的伊比利亚半岛最古老的书面语言。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5分)

成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因为身为环卫工人的母亲生病,只能替母亲去扫大街,结果小女孩被誉为“成都最美环卫工人”。这一现象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

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60字左右。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谈对待“苦难与不幸”的内容。可以从教育方面的问题谈,也可以从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谈。一方面是对小女孩“孝”“有责任感”的赞扬,另一方面可以是对社会“缺乏责任与爱心”的批判。

参考示例:我认为这种对待苦难的观点是一种畸形文化的滋生,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苦难的一种扭曲的理解。千年古训已被当今社会浪潮冲刷得变了形状,褪了颜色。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苦难,对待苦难。(当然,答案也可以从正面赞扬肯定。要求有明确的观点,简要的分析。观点2分,分析2分,语言连贯流畅1分。)

请欣赏下面这组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5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组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4分)

⑴标题:

⑵寓意:

⑴错位。(2分)⑵违背规律的现象值得关注。合乎要求,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王大厦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称先进。 B:在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中告诉我们,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将体育运动推到了很高雅的位置上。 C:我在比赛场馆靠近过道的座位上看见了仰慕已久的乒乓球运动员张怡宁,内心着实激动了一番。 D: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应是一个既立足于当前保稳定发展,又抓住机遇促进结构调整,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务求实效的行动计划方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声音的联想 罗兰

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后,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利树巅。那轻俏的哨音,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时而独吟,时而合鸣,玲珑剔透;如水晶,如银玲,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小小的,加着装饰音与弧线的,那么活泼俏丽地跳过来、滑过去;又跳过来,又滑过去。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里,一切的世俗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都如旧梦般地淡去。只觉置身在简单淳朴的大自然,回返无知无识的天真。那一刻的宁静,不知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书篇。

多年来,在都市里奔忙,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这世界的一切音响――包括音乐会的音乐在内,都毫无美感可言。它们嘈杂、吵闹、拘束、紧张、虚伪、造作。因此,我常捕捉远处偶尔传来的一声鸡啼。有时是在清晨,有时却在阴雨未晴的午后。但不管是在清晨,或是在午后,那一片孤独而悠然的长鸣都可以给我带来很久很久的宁静,很多很多的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那生活――缓慢的拍子,低舒的节奏,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多量而简朴的食粮,淡泊的襟怀,飘逸的想象。在那样的生活里,人是属于自然。在那样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不致把自己逼得那么高,那么尖锐;才不致把渺小的自己吹胀到使自己无法负荷的那么夸大与狂妄。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可以了解到“降落”的安稳与舒泰,才可以找回自己,返璞归真,在那真切的泥土、葱茏的绿野、清洁的泉水、简单的衣着上去发现与世无争的安闲,去发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可笑和愚昧。

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生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详的静。鸟语、鸡鸣,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时刻,远人为、近自然,丢弃物质的争逐,发现精神和性灵,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宁静。这宁静,事实是一种抛开争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

我曾在关子岭度过两个极其宁静的夜晚。而造成那宁静的是山上的流泉。那泉水琮琮,似在我枕上流过。在梦的边缘,我觉得自己像是枕着青石。身上覆的是坠叶与落花,一切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远;一切烦愁忧虑,也随着清泉流远;一切名心利欲、得失恐惧,也随着清泉流远……在那样的怡然中,仿佛我自己也随着清泉流远,而入梦。而迎接我的是山中带雾的清晨与承载我流到这里来的清泉,而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海潮的声音也曾带我入梦。在海滨那小楼上,在夏夜,我打开面海的窗子,睡在床上,听海浪拍岸的声音,那么宏壮而深沉的,带着远古的荒凉与寂寥的声音,述说着天地创造,人海沧桑的那声音,低沉的,感慨的,雄浑的,那述说,使你不得不放弃你所执著、所迷惑、所恼怒、所牵恋的一切。你必须在海的沉雄的低语中睡去,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在海流中。

自从我发现我是何等的喜欢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我顿悟我近来为什么很少去听音乐会。我厌烦音乐会场的闷热,音乐听众的嚣杂;我厌烦音乐的沉闷,演奏者的造作;我也厌烦正襟危坐的约束,和强作欣赏的虚伪。世间不是没有好的音乐,但好的太少。当做商品来传播的音乐,和当做冠冕来装饰高贵的音乐,同样的是只相当于叫卖的市声,和物质享受盖过精神文明的那机器齿轮与马达的交响。

12.作者喜欢的声音有怎样的特点?(3分)

13.本文以声音为线索展开联想,请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

14.文章第1段写麻雀的声音,第5段写海潮的声音,两段的写法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本文主要用哪些手法写声音?请举例分析。(4分)

16.有人说,这篇散文描写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安闲之情,有消极的意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5分)

12.没有市声干扰的自然界的声音(天籁之音),能给人带来安静安详的感受。

13.文章先写麻雀声以及自己的感受,接着写市声的嘈杂并引发作者的理性思考。然后写流声泉和海潮声给人的宁静感受,最后写不喜欢音乐会的原因。

14.同:都由写声音引出自己的感受。异:写麻雀的声音,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详写声音的轻俏;写海潮的声音,概括写其“宏壮而深沉”的特点,侧重联想海潮的所含的“沧桑”意蕴。

15.对比、衬托。如都市之音的“嘈杂、吵闹”等与自然之音宁静的对比;“泉流”声与 “海潮”声对宁静之感的衬托。

16.(略)观点明确给1分,言之成理给3分,表达简明流畅给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l题。(12分)

艾克曼设计出了一个软件程序,可通过分析一个人的讲话.声音和面部表情,帮助人们分析其讲的是否属实。加拿大皇后大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人员大卫・斯科恩表示:“政客通常不会完全说谎,但他们却非常善于周旋在真相的四周。这在2008年美国大选中已有明确的体现。”

斯科恩一直在密切注意“周旋”(spin)这个词。他发明了一种算法,可以通过监控对话或演讲中词语的使用,确定说话人什么时候想要在真相的四周周旋。这种算法首先对人称代词进行统计,比如它认为我(I.)比我们(We)更加直接。接着,它将对表示笼统含义的短语进行统计。这都体现了很高的“周旋”水准。

斯科恩基于候选人在大选中的150篇演讲建立了数据库。虽然各位竞选人员的演讲稿都出自专人之手,内容也多有雷同,但当斯科恩用这种算法对麦凯恩.奥巴马和希拉里的讲话进行分析时,却发现他们的演讲仍存在着众多明显的不同。

根据软件程序的统计,每一位候选人的演讲中都包含着水平不一的“周旋”因素。其中,在奥巴马的演讲中含有极高的“周旋”指数,大大超出了麦凯恩和希拉里等人的数值。例如,在接受党内提名的演讲中,奥巴马的“周旋”值达到了6.7,与此相反,麦凯恩的得分低达-7.58,希拉里则得了0.15分,与平均值0最为接近。

因此,这项分析也从一个侧面支持了麦凯恩“直言者”的宣言,但这种直接的说话方式对政客来说却不一定是件好事,直接的表述方式往往使激发性极强的演讲变得十分平淡。斯科恩表示,奥巴马在演讲中熟练地使用了“周旋”的技巧。瑞士沃克斯研究所的创立者布兰卡・伯勒曼表示,他很善于使用含糊的用词来处理棘手的突发事件,选票的攀升也证实了这种技巧的有效程度。

伯勒曼用听觉分析软件程序对演讲的声音高低.音量大小和流利与否等7个参数进行了绘图,制作出了声音文件。随后她将此声音文件与演讲者的面部神情关联起来,通过艾克曼开发的面部动作分析软件程序来展现演讲人的表达自如度。

分析显示,麦凯恩的声音起伏很小,让人感觉没有感情或冲击力。无论涉及到积极的前景还是悲观的事实,他的声音听起来几乎一模一样。此外,麦凯恩的声音与面部表情经常不能协调。

他在谈论争议性问题时常面露笑意,让人分辨不清是嘲笑还是真诚的微笑,“这让人感觉很不可信”。伯勒曼说道:“人们很难对音调平平的讲演产生信任,尤其是当演讲人的讲话与面部表情不符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麦凯恩的演讲充满‘周旋’的技巧也无济于事。”相比而言,奥巴马的声音则充满了起伏,其面部表情也能准确地与演讲内容相匹配。但他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喜欢皱眉,这容易让人感觉十分忧虑。但流利的讲演,高频的语速,以及声音高低的适度控制,都使他的演讲具备很强的感染力。

鉴于上述的测试,那政治家们到底有多“诚实”呢?艾克曼说:“社会民众看待大选候选人就如同对待二手车的销售员,他们似乎对自己的言论确信无疑,因此,我们很难发现完全说谎的政客。”

随着种种辨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许有一天声音识别器或面部表情识别仪就可以联合揭露出搬弄是非之人的嘴脸,甚至超越心理学家,快速、准确地分析出人们的真实想法。

8.下面是伯勒曼对麦凯恩的演讲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音起伏很小,让人感觉没有感情或冲击力。

B.麦凯恩的声音与面部表情经常不能协调。

C.他在谈论争议性问题时常面露笑意,让人分辨不清是嘲笑还是真诚的微笑。

D.麦凯恩的演讲没有“周旋”技巧。

9.下面是伯勒曼对奥巴马的演讲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音充满了起伏,面部表情能准确地与演讲内容相匹配。

B.在演讲中使用了“周旋”的技巧。

C.过于喜欢皱眉,让人对他能否当选感到忧虑。

D.讲演流利,语速快,声音高低控制适度,具备很强的感染力。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各位竞选人员的演讲内容多有雷同,但仍存在着众多明显的不同。

B.2008年美国大选中演讲中含有的“周旋”指数奥巴马最高,他很善于使用含糊的用词来处理棘手的突发事件。

C.麦凯恩的演讲激发性极强,但他直接的表述方式往往使演讲变得十分平淡。

D.艾克曼设计出的这个软件程序包括听觉分析软件程序和面部动作分析软件程序。

11.给这段文字拟写一个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标题。(15字内)(3分)

8.D(每一位候选人的演讲中都包含着水平不一的“周旋”因素)

9.C(文中意思是让人感觉奥巴马本人十分忧虑。)

10.C(文中是说“直接的表达方式往往使激发性极强的演讲变得十分平淡”。)

11.可读懂声音和面部表情的软件( 2分)问世(1分)。

下面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材料创设的情景,把老师的对话补充完。(4分)

老师:“怎样让一粒玉米开花?”

学生甲:“把玉米粒埋进土里,精心培育,让它生根、发芽、开花。”

老师:“还有什么更直接的方法让玉米粒开花呢?”

学生乙:“给玉米粒加热加压,让它变成一朵爆米花。”

老师:“

学生丙:“老师我明白了,要让生命开花,让一粒‘玉米’开花,一是要给其压力,二是其本身要有承受压力的韧性和坚毅。”

(《青年文摘 ・让生命开花》2008年第9期,有改编)

答案:略。示例:每粒玉米都被一层果皮紧紧包裹着,当玉米粒加热加压后,这层果皮能起到锁住里面水蒸气的作用,然而,有的玉米粒因无法承受压力,体内的水蒸气不断泄漏出来,成了不会“开花”的玉米粒,但有的玉米粒却能承受压力的考验,指导最后,才把体内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升华成一朵美丽的爆米花。(对比2 分,承受压力考验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四川灾区人民经过几个月的重建,一座座崭新的、具有抵御8级地震能力的教学楼胜利竣工,为新学期的顺利开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B:适逢世界经济下滑,作为最有前途的新兴经济市场,中国能否走出困境,担负起世界经济“救世主”的角色,主要取决于中国在后奥运时代的经济走向。 C:叶永烈编著的《天文知识》,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浩瀚太空里星球演变、星云飘移的科学原理,为我们展现了宇宙中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D:奥巴马在大选前18个月就开始接受特勤局保护,比之前任何总统候选人都早,部分原因就在于许多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都是针对他引起的。

请以“天边的云”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独上高楼, 。(《蝶恋花》)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意在其中矣。 。(《论语》)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长亭送别》)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   望尽天涯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