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3小题)(6分)

(1)夫仁者, 。(《论语・仁者爱人》)

(2)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丰草绿缛而争茂, ,草拂之而色变, 。(欧阳修《秋声赋》)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1)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3)佳木葱茏而可悦   木遭之而叶脱  (4)地崩山摧壮士死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22.这首诗要表明的主要旨意是什么?(2分)

23.此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就二、三两联赏析其炼句之妙。(4分)

22.告诫魏万不要消磨时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2分。意思符合即可)

23.第二联先出“鸿雁”“云山”这些感官接触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由景生情,合乎认识规律,也唤起读者共鸣;第三联写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令,有声有色,“催”字更见推敲之功。(4分,一联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A 

18.C 

19.B 

20.A

21.①于是两人就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

②这已经是很容易考验效果的事情,而且马钧的精巧技术已被公认,还忽略而不去考察,何况那些被埋没的人才,不出名的玉璞呢?

    (6分,各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没有名字的东西

(法国)奈保尔

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

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

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

我觉得波普特别健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地爱跟我说话。

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

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

有一天,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

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

“去哪儿了,波普先生?”

“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

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

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

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

“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有一次他说,“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会珍惜它们了。”

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一样。

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

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

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

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

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

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选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

又补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

哈特没有全说错。大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

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狱。

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

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

告诉我。为什么?”

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

波普出狱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

因为他开始干活了。

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

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竞臭骂了我一通。

“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

注:奈保尔,英国作家,以其“富有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将扭曲的历史中的真实展现出来”,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2.这篇小说运用了象征的写法。请根据全文内容,指出题目“没有名字的东西”的象征意义。(3分)

13.小说开头描写波普忙碌的情形,其作用是什么?(3分)

14.“我”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4分)

15.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16.波普从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到做有名字的东西,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 化是可喜,还是可悲?请写出理由。(5分)

12.诗意的生活,或追求精神的生活,或追求理想的生活。(3分,意思符合即可)

13.突出波普工作的诗意,表达了我对波普的赞美欣赏之情,为下文写波普的转变铺垫。

    (3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

14.“我”眼中的波普热情、健谈、具有诗人气质,后来变得嚣张,令人害怕;众人眼中的波普傲慢、无用、不受欢迎,后来变成了英雄。表现了理想世界(儿童世界)与现实生活(成人世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4分,不同2分,价值观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5.“我”是故事的见证人,以“我”来展现主人公,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真实自然;“我”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借“我”的情感态度揭示了作品主题。(5分,写出一点得3分,写出两点得5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6.从追求精神(诗意)(理想)到追求物质(实际)(现实)。可悲:是对现实的妥协。

消失了理想和诗意的生活,工作就会失去情趣性,尽情想像的创造性就会缺失,与世    俗趋同的人生将会是平庸的人生。可喜:虽诗意但脱离现实的生活,必然会被生活抛    弃,走出理想的空中楼阁,脚踏实地生活和工作,是真实而理性的人生。(5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l题。(12分)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已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共识。出于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也出于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的考虑,现在不少地方每年都有对黄帝的祭奠活动,应当说是十分有意义的。但各个地方都争着说黄帝是自己那个地方的人氏。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儿出生的,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个地方故去的……黄帝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氏?他又是怎样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的?作为历史学者,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回答。

首先我们应明白,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族作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在民族心理素质上的表现,它与真的历史并不是一回事。我国华夏民族形成于战国时期,那个时期成书的一些有关古帝王的谱系书,如《世本》、《帝系》、《五帝德》等,便已经将黄帝和其他古帝王编在了一个共同的谱系上,并以黄帝作为这些古帝王最早的祖先;其后司马迁作《史记》,更将这个谱系收录在他的《五帝本纪》里,又将黄帝列在了华夏最早的五位帝王之首,并以黄帝作为这五位帝王的直系祖先,甚至以后的夏商周秦的各位帝王,也都被说成是黄帝的后嗣裔孙。由于《史记》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黄帝的祖先地位就这样确立了。

然而,这种按“五帝”谱系排列的古史系统并非真的历史,它并不符合古代历史发展的实际,而只是出于战国晚期之人的人为编排。黄帝既不可能是所有五帝三王的直系祖先,也不一定生活在其他古帝王之前,他与其他各位古帝,实际上都是我国上古各个具有不同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部落的首领,他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谈不上有何亲缘关系。其时也未有如同以后秦汉皇朝那样的一统国家,甚至也未有夏商周那样早期国家的出现。

早在上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的古史专家徐旭生先生就曾指出:“我国近二十余年史学界所公信的一点观念:我国有记录历史开始的时候,也同其他民族的历史相类。这就是说,它是复杂的,合成的,非单一的。”在他之前,著名的“古史辨”派大家顾颉刚先生亦曾表达过我国春秋以前各古老部族非出于一元的观点,他认为,只是到春秋以后,大国攻灭小国,疆界日益扩大,民族日益合并,种族观念渐淡而一统观念渐强,于是许多民族始祖的传说亦渐归到一条线上,才有了将这些民族始祖统一编排进一个谱系,或编排成君臣上下关系等等说法。

实际上,考古材料也可以证明我国古代民族非出于一元的论断。从各地发掘的众多新石

器时代的遗址看,与传说中黄帝那个时代相当,我国黄淮江汉广大地区分布着的,确实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考古文化,即使在中原地区,其内部各个区系的文化也是自成系列的。有学者用 “满天星斗”这个词汇来形容我国文明起源的多元性质,应当说是符合实际的。尽管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解说清楚某某考古文化,即是传说中某某部落集团的物质文化,但由此判断我国传说时代各古老部族非出于一元,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国文明初期各氏族部落及其首领,都不可能出自某位共同的祖先,所谓以黄帝为首的“五帝”系统,以及以黄帝作为五帝三王共同祖先的安排,都只能出自后世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居住在黄淮江汉范围内各古老部族通过长期交融,最终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华夏民族以后,为了构建自己新的共同历史的产物。

8.下列对“黄帝”的解说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是我国古代氏族部落的共同首领。

B.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不是真实的氏族部落的同一首领。

C.是最早居住在黄淮江汉的五帝三王的共同祖先。

D.是华夏最早五位帝王之首,是夏商周秦的各位帝王的直系祖先。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晚期之人人为地将“五帝”编在一个共同的谱系上,这种按古史系统编排的方式并不符合古代历史发展的实际。

B.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世本》、《帝系》、《五帝德》是最早把黄帝列为古帝王祖先的谱系典籍,而确立黄帝祖先地位的是《史记》。

C.将民族始祖统一编排的说法是与春秋以后国家兼并、疆界扩大、民族日益合并、种族观念强化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D.从考古发现看,新石器时代在黄淮江汉地区分布着的文化不只是单纯的一种,在中原地区,其内部各个区系的文化也自成系列。

10.下列不能用来证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种族是复杂的、非单纯的,各古老部族并非出于一元,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始祖。

B.各位古帝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谈不上有亲缘关系,其时也未有国家的统一,因此不可能有同一的直系祖先。

C.历史学者应当对黄帝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氏,他怎样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等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回答,还历史以真实。

D.我国文明起源的多元化如“满天星斗”,各个种族原是各有各的始祖,以黄帝为首的“五帝”系统不符合我国的历史实际。

11.许多地方纷纷祭奠黄帝,作者认为是“出于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也出于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的考虑”,你是否赞同作者的看法?为什么?(3分)

8.B   

9.D   

10.C

11.赞同:肯定其人文性,同时强调也要尊重历史的科学性。不完全赞同:这些行为的背后更多的可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3分。言之有理即可)

大学毕业的小肖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几经努力,开出了一家小书店。开张那天,她特意让人写了“花香酒香,难得书香”八个字贴在门口。试从其创意的角度对这八个字加以评说。

创意:

示例:酒香和花香给人快乐,使人陶醉,好书让人心灵得到感应,精神得到享受;酒香花香易得,书香难得。这八个字通过巧妙的对比和烘托,突出了读书的意义,引导人们去书中寻觅充满“香气”的精神食粮。(5分,意义和表达两方面各2分,语言1分,有欠缺酌扣)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

①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

②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③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__参禅。

④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

②①④③(3分,答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沪杭铁路客运专线的开工建设,对完善长三角区域的综合交通,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实现和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联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B:针对法国法院驳回关于要求停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铜像拍卖的诉讼,中国律师团律师对记者表示,律师团将继续做出努力,追索流失文物。 C: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移动共同打造了国内首个交响乐互动课堂“乐工房”,通过体验面对面的教学模式,让现场观众在“玩”的同时学习音乐。 D:近年来,不法厂商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愤慨,一些名人或因无知、或受利益驱动而成为虚假广告的代言人,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由于长期干旱导致粮食欠收,目前肯尼亚东部和北部地区面临严重的饥荒,成千上万的灾民和大量的牲畜正受到死亡的威胁。 B:为保护太湖鱼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江浙两省出台的《太湖封湖禁渔通告》,从2月1日起,太湖开始进入一年一度的封湖禁渔期。 C:继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派发的消费券初显“疗效”后,更多的城市开始跃跃欲试,购房消费券、旅游消费券也应运而生。 D:我坐在月光飞舞、萤火萦绕的竹林里,没有了人语,没有了灯火,只是听着溪流,感受着露水在叶脉上滑动,这夜晚多么让人流恋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才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优点才是自己成长空间最大的地方。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改正了每一个缺点,而是因为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点。人生成功的诀窍就是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请以“经营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