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分)
(2)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3分)
(1)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反; 听;句意各1分)(2)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他们要求别人既宽容又平易。(以;重以周;轻以约;各1分)
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童子何知
A:猥不敢相烦 B:大块假我以文章
C: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D: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8题,多选则按前8题计分)
(1)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3) ,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6)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7)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8)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
安石《游褒禅山记》)
(10)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1)冰泉冷涩弦凝绝 (2)奈何取之尽锱铢 (3)但以刘日薄西山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5)猿猱欲度愁攀援 (6)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蓝田日暖玉生烟 (8)杨柳岸晓风残月 (9)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0)羁鸟恋旧林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2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7.请指出两首诗各刻画出怎样的诗人形象?(4分)
8. 请指出两首诗中诗人借“荷”表现出怎样的情感?(4分)
9.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试简要分析。(4分)
7.前一首是有政治抱负和主张但却受到排挤,壮志难酬的爱国文人形象,后一首是闲适之士的热爱自然豁达乐观的形象。各2分。
8.前一首表露了诗人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表露了诗人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各2分。
9.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诗人带着自己感__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各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以来,罗浮山风景名胜区除不断发现新景点外,还陆续恢复梅花山等一批历史人文景点,大力开展朱明洞景区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 B:不管是真的由于系统问题,还是出于舆论压力导致核查服务暂停,对于推出这项服务的公安部相关部门来说,都是一件尴尬事。 C: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从2009年1月1日起,决定取消或停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暂住证工本费等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促进依法行政。 D:通过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反映重大的主题,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慰藉 共商国事 关怀备至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装潢 稗官野史 坐收鱼利 万变不离其宗 C:寒暄 山清水秀 融会贯通 制之死地而后生 D:肖像 一筹莫展 优柔寡断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B应是“跟随”之意
2.D:介词,不译,或都译作“替”(A:就/才,仅仅;B:率领/把;C:的/句中助词,取消独立性,不译)
3.D
4.C(项羽并非“持短兵器”与汉军接战,斩二将,杀数十百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出格”,意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又可解为越出常规,做得过分。
请以“出格”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略
沙河粉是一种米制粉食,原产于广州北郊沙河镇,有100多年历史,因用料制作都很讲究、食法多样、品种丰富而广受大众喜爱。请为“沙河粉”拟写一则广告宣传语。(不超过25个字)(6分)
参考样例:品尝一次,回味一生――广州沙河粉。不吃不知道,一尝忘不掉――广州沙河粉。
实用类文本阅读
袁隆平:一粒种子的承诺(节选) 胡其峰
到了1960年,大饥荒犹如洪水猛兽席卷中国大地。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我亲眼看见过5个饿殍,一次看到两个人倒在桥下,一次看到两个人倒在田里,还有一次看到一个人倒在大路旁。”那悲惨的情景,一直刺痛着袁隆平的心。“不解决吃饭问题不行。这个想法至今仍然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头脑中。这是驱使我孜孜不倦地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最大动因。”
1966年6月,“__”像暴风雨降临,安江农校也被卷入运动的漩涡。
袁隆平和他的两名助手避开喧嚣,忙碌着水稻雄性不育性的研究。
1968年春天到来了,他们的秧苗经过反复繁殖,已经发展成为两分地的实验田,秧苗插在中古盘7号田里。
秧苗插下去半个多月,两名助手暂时离开了学校,田间管理,观察记录,由袁隆平一人照管。
5月19日,星期天,袁隆平匆匆吃过早餐,骑上自行车去实验田。
来到田边,眼前的景象使他大吃一惊:昨天傍晚还好端端的秧苗,只过了一夜就全部被拔光了,实验田里布满了乱七八糟的脚印。
天哪,经过两年多努力,流了多少汗水,用捡来的几根秧苗培育出来的这些实验材料,却遭到了灭顶之灾!
袁隆平只觉得脑子里“轰“地一声,浑身发抖,两眼发直。实验材料被毁,杂交稻的研究难道就这样被断送掉?
在泥地里呆坐了许久,他回过神来,忍着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在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发现了半埋着的五根秧苗,就连泥带根把它们抱回家,插在试验盆里,悉心照料。沉重的打击,丝毫没有动摇袁隆平继续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决心。
1971年春,湖南省农科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被调到协作组工作,主持湖南和全国的杂交水稻协作研究。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他因此成为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第一人。
如今,杂交水稻研究已经过“两系法”,进入到“超级杂交稻”阶段。2000年、2004年,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杂交稻计划”已先后完成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指标。目前,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已立项并启动,计划于2010年达标。
袁隆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国4.5亿亩的水稻种植面积,如果每年推广种超级稻1亿亩,每亩就算增产150公斤的话,一年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呐。这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的全年粮食产量,可以供养4000万人口哩!”
几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发出了“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引起世界性的恐慌。袁隆平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乐观而且自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依靠科技进步和国人的努力,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1982年的秋天,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又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向__台。
这时,投影机在屏幕上打出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英文字幕。顿时会场为之欢声雷动,来自世界各国不同肤色的学者和专家一致起立,向袁隆平鼓掌致意。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发言说:“今天,我十分荣幸地在这里向你们郑重介绍我的伟大的朋友、杰出的中国科学家、我们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特邀客座研究员――袁隆平先生!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这次会议期间,菲律宾报纸头版刊登了袁隆平的照片和“杂交水稻之父”的大字标题。从此,袁隆平在国内和国际上赢得了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袁隆平告诉记者,他现在还有两大心愿,第一个愿望是第三期超级稻研究成功,第二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现在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00万公顷,我们想在2010年推广到1500万公顷,这样至少可以增加300万吨粮食,够养活将近1亿人口呢!要是这两个‘既定目标’都按时实现了,我正好80岁,如果身体还硬朗,我可能还想攀登新高峰。我仍有老骥伏枥的精神!”
――摘自2007年5月23日《光明日报》
20.选文开篇写袁隆平当年目睹饥荒饿死人的事有什么作用?(4分)

21.说说选文主要是分哪几个部分展开对袁隆平的报道的?(5分)


22.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家级重大奖励和荣誉,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等10多项国际大奖。阅读选文,说说我们应该向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学习些什么?(不能少于二点)(6分)

20.①揭示袁隆平立志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最直接最朴素的动机。“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也成了袁隆平毕生的追求。②也是选文首次照应扣合题目“一粒种子的承诺”。
[8390cd35852b4350.jpg]21.①艰难而漫长的科研历程;②已取得的卓越成就;③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二个愿望。
[8390cd35852b4350.jpg]22.参考答案:
[8390cd35852b4350.jpg]①要有远大理想。自年轻时亲眼目睹饥荒以后,袁隆平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这是他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8390cd35852b4350.jpg]②要有百折不挠、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历经数十年的风风雨雨,无数的艰难坎坷,袁隆平始终如一,坚持投身科研。__冲击,凝聚无数心血的试验田无端被毁,并不能阻止他科研的脚步。劫后余生的五株试验稻终开出成功之花。
[8390cd35852b4350.jpg]③要有看淡名利、不断进取的可贵精神。随着杂交水稻的成功推广,袁隆平早已是成绩斐然、名满天下,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超级杂交水稻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8390cd35852b4350.jpg](言之有据,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