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惠山烹小龙团 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1)本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试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的妙处。(4分)

(1)【解析】主要运用了夸张。后三句“翻动五湖天、松声万壑传”等,将眼前之境夸大,具有宏阔的视野1分;运用了比喻。将“萦回的石路”比做九龙的脊背,生动形象1分。运用了对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产生了极佳的音韵美。1分。

(2)【解析】(1) 本意是说“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1分。这里作者借助奇妙的联想1分,好像作者变成了神仙,只身携带天上圆圆的月亮,照耀、浸润在这惠山泉里――明月照着泉水与清茶泡在泉水里――都具有清沁肺腑的意味。这种联想,产生了奇妙的艺术张力。2分(意思相近即可)。

5.B 【解析】“嫌弃”意。

6.C【解析】两个“以”均释为“拿、把”,介词。(A中两个“焉”分别释为“为什么”,疑问代词和“了”,句末语气词;B中两个“为”分别释为“替、给”和“是”; D中两个“而”分别释为表递进的“进而”和表并列的“和”)  

7. C 【解析】(①是其姐姐与马子才的言行,不能有效证明。③句是指一般情况,也不能有效证明。其他都能有效证明。)

8.A【解析】(不是千里到金陵,文中不是这样表述的;其次,到“金陵买菊”和“成就姻缘”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只是一种巧合而已。)

9.(1)【解析】异史氏曰/青山白云人/遂以醉死/世尽惜之/而未必不自以为快也/植此种于庭中/如见良友/如见丽人/不可不物色之也。(每错两处扣1分)

(2)①【解析】马子才觉得奇怪,跑去偷看。只见买花的人,用车装,用肩挑,路上络绎不绝。(“怪”为意动用法,1分;“车载肩负”,名词做状语,1分。句意通顺1分。)

②【解析】忽然有一天,一个从东粤来的客人,带来黄英弟弟的信。拆开一看,是嘱咐姐姐嫁给马子才。(“自东粤来”,倒装句还原1分,“发”,“拆开、打开”;“归”,“女子出嫁”之意1分。句意通顺1分。)

翻译:马子才,是顺天人。爱好菊花,他只要听说有好的菊花品种就一定要买回,即使远隔千里也不怕。一天,有个金陵客人借住在他家里,客人自我介绍说,他的表亲有一两种菊花,是北方所没有的。马子才听说后动了心,立刻准备行装,跟随客人到了金陵。金陵客人千方百计为他寻求,得到了两株菊芽苗,马子才像对宝贝一样,把菊芽包藏起来。

在回家的路上,马子才遇到一个陶姓的年轻人。马子才和陶姓少年谈论种菊的方法,非常高兴。问道:“你们要到哪里去?”年轻人回答说:“我姐姐厌烦金陵,想到河北去选择住地。”马子才高兴地说:“我虽然贫穷,但茅屋还可以让你们住下来。如果不嫌荒凉简陋,就不烦劳你们到别处去了。”姓陶的便到车前告诉姐姐,征求她的意见。车里的人推开帘子答话,原来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绝代美人。她望着弟弟说:“房子不怕小,而院落应该宽一点。”马子才替年轻人答应了,于是就一同回家。

起初,马子才所丢弃的残枝劣种,姓陶的全都把它们捡去。不久,菊花将开,姓陶的门前人声喧哗,像闹市一般。马子才觉得奇怪,跑去偷看。只见买花的人,用车装,用肩挑,路上络绎不绝。那些菊花都是奇异的品种,是马子才从未见过的。马子才很厌恶姓陶的贪心,想与他断绝来往,但又恨他私藏好品种,就敲开他的门,想就势指责他。姓陶的出来,握着马子才的手,把他拉进去。只见半亩荒芜的庭院都成了菊垄,房子之外已没有空地。马子才仔细一看,全都是以前自己拔起丢掉的。姓陶的进屋,一会儿拿出了美味佳肴,烹调得非常好。马子才乘势问道:“你姐姐为什么不出嫁?”陶回答道:“时间还没到。”马又问:“什么时候?”陶答道:“四十三个月之后。”马又盘问:“此话怎讲?”姓陶的笑而不说话,酒喝得尽兴后才散。马子才过了一夜又到陶那里,看见新插的菊花枝已长有一尺高了。马子才对此感到非常奇怪,苦苦地向陶请教种花的技巧。陶说:“这本来就不是言语可以传授的。况且你又不靠种花谋生,哪里用得着这种方法。”又过了几天,姓陶的门前稍稍安静些,他就用蒲席包着菊花,捆扎着装了几车离家而去。过了一年,姓陶的才用车装载着南方的奇异花卉回来,在城里开设花店,十天功夫花就全部卖完,他又回家种菊花。上一年买花的人留下花根,第二年都变坏了,就又向他购买。

他因此一天天富起来。过去的花垄渐渐全成了房舍。到秋天他用车装载菊花离去,第二年春末还没有回来。此时,马子才的妻了病故,马子才对黄英有意,暗地里使人透风给她。黄英微微一笑,好像同意,只是等弟弟回来罢了。一年多后,姓陶的终究没有回来。黄英督促仆人种菊,和弟弟种的不相上下。忽然有一天,一个从东粤来的人,带来黄英弟弟的信。拆开一看,是嘱咐姐姐嫁给马子才。考查寄信的日子,正是马子才妻子去世那天。回忆在菊园喝酒情景,到现在正好四十三个月,马子才非常奇怪。他把信拿给黄英看,并说要送聘礼。黄英推辞不接受彩礼。因为马家旧居简陋,黄英想让马子才住进南边的宅第里,马子才不答应,选择好日期给黄英下迎聘礼。

后来,陶生回来了。和人饮酒,醉得卧在地上,变成了菊花。过了很久,菊叶渐渐枯萎,马子才十分害怕,这才告诉黄英,黄英一听,吓得大叫:“你害死我弟弟啦!”跑去一看,悲痛万分,马子才也悔恨得要死。原来,姐姐和弟弟都是菊花精啊。

蒲松龄说,像青山像白云一样美好的人,却因为喝酒而醉死,世人都对他表示惋惜遗憾,但是这未必不会自认为快乐啊,把这种菊花种在自家的庭院中,就好像见到了好朋友,见到了漂亮的女子一样,不能不让我们去尽力物色这种菊花啊。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苏东坡被贬广东,他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②由于广东的自然环境优越,可提供作盆景的树种很多。③广东盆景又称岭南盆景。④广东盆景的盆栽艺术,也有近千年历史。⑤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⑥所以,广东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

A: ③②⑥④①⑤ B: ④②⑥①⑤③ C: ③②⑥①⑤④ D: ④①⑤②⑥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奥组委正式确定3000多枚奥运会奖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仑玉,这标志着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采用何种玉石制作终于尘埃落定。 B:市领导在“保障市场供应加强物价监管”的会议上,就加强市场的管理、调节、流通、监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做出部署。 C: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全国旅游业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发挥旅游在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的作用。 D:方永刚之所以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深入学习者、模范践行者、坚定信仰者,就是因为党的创新理论深深吸引了他,折服了他。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桃树一番盛开怒放之后,树上一片片鲜艳的桃花随风飘落到地上。

蹁跹飞舞的蝴蝶看到这情景黯然伤神,对桃树说:“唉,你为什么不留住那花儿呢?难道你不知道,没有了花儿你就没有了美?”

“这个我当然知道。”桃树平静地说:“不过,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必须放弃现在的美丽。”

这个寓言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请以“放弃与追求”为话题写篇作文,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正标题,以虚为主,不超过16字;拟一个副标题,以实为主,不超过20字。(5分)

正标题:

副标题:

中山大学今年将直选学生会__――3万名在校学生人手一票,4名候选人将通过竞选演讲和辩论,角逐__职位。目前直选委员会在全校征集学生关注的问题,以期甄选出最佳“演讲和辩论”的话题。

今年10月10日,中山大学发布了《关于开展我校学生会__直选工作的通知》,这是大陆高校产生学生会__一次破天荒的尝试和改革,被人们喻为“吃螃蟹”。

该通知指出,本年度采用直选方式选举学生会__,“符合‘无挂科’、‘有类似工作经验’、‘曾获奖学金’等要求的同学,均可报名参选。中大3万多名本科生,无论所在校区和年级,都有权利投上一票。”最后,4名学生成为正式候选人。

随后,校方为每位候选人提供人民币2500元的竞选经费。除此之外,中大还通过为候选人制作宣传网站、鼓励选民观看辩论赛等方式,支持这次选举。

目前正进行选举一项重要工作,广发“意见帖”征集话题。本次__直选委员会通过网络和张贴张贴公告等方式,广发“意见帖”,向全校师生征集候选人公开演讲与答辩的题目。公告指出,“11月1日,中大学生会__候选人将在南校区进行公开演讲及辩论大会。公开演讲与答辩大会是本次__直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让候选人对各校区存在的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思考,需征集同学们最为关心的各类问题,从中整理筛选出候选人‘演讲和辩论’的题目。”

参考答案:破天荒第一遭,吃螃蟹敢创新

――中大直选学生会__ 征集演讲辩论话题

听取春雷第一声,学生会竞选新举措

――中大直选学生会__ 征集演讲辩论话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6分)

 成功者的内心必定简单

――数学大师陈省身访谈录(节选)

查克•韦尔奇曾说过这样的话:你简直无法想象,让人们变得简单竟会被人说成是头脑简单。而现实中的事实恰恰相反,那些思路清楚,个性独立并卓有成就的人们正是最简单的人。

陈省身先生认为,人生也是一样,你越是一个单纯的人,就越容易成功。

记 者:这里的简单,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简化?就是说一个人应该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坚忍不拔做他所选定的事业?
  陈省身:以前曾有记者先生问我是如何决定读数学的,我说是别的都做不好,所以就只能读数学了。我不像别人那么多才多艺,所以选择问题时也就十分简单,不用过多分心。
  记 者:简单实际上最不容易。生活中有那么多的__,让人眼花缭乱。人的一生又那么短暂,但却把许多时间浪费掉了。那么,简单是不是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数学思想?
  陈省身:既是思想,也是目的。数学思想是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像数学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化大为小,也就是把遇到的困难的事物尽量划分成许多小的部分,这样一来,每一小部分显然就容易解决。这样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用来处理日常问题的。
  记 者:我还是在琢磨西南联大的那一段历史。因为在我们这些后人看来,那时中国环境那么艰苦,战争形势那么恶劣,但还能出那么多的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现象。
  陈省身:西南联大当时有名望,有好的学生来,主要是学生本身好。本身好的话,你稍加指点,他就有发展。当然,西南联大是由原先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所大学组成的,本来就有水平,老师本身声望就高,大家互相敬重,能合作。其实当时还有一个西北联大,就没搞成,自己互相打架,后来只好解散。还有一点,我们在西南联大时,因为是战乱时期,所以设备图书什么都没有,条件差,也没房子,记得我和华罗庚、王信忠先生挤在一个房间,因为地方小,连箱子里的一点书都不愿意打开。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能做出成绩来。

记 者:正是在西南联大这几年中,你的数学研究成果开始为世界数学界所瞩目。记得在您的一本书中,您曾说,中国的大数学家如刘徽(魏晋)、祖冲之(南北朝)、李冶(金元)等都生逢乱世,但他们却也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
  陈省身:只要有了人,有研究的精神,在哪里都能做事情。我一般不参加别的活动,只做我的数学。
  记 者:爱因斯坦也是从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讽刺说,这是把时间喂给动物园。
  陈省身:四十年代时,我和爱因斯坦常有来往,我们是一九四三年开始认识的。他当时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我也应聘在这里面做研究工作。有一次爱因斯坦约我去他家中做客,我在他家的书架上发现有一本书很吸引我,是我们老子的《道德经》,德文译本。道法自然,淡泊宁静,西方一些有思想的科学家也是喜欢老庄哲学的。因为搞科学的人,从数理到人文,往往要讲到道德,讲到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我现在这个住所叫作宁园,就有这么个意思。

记 者:我们读过您七十五岁生日时写的诗,“何日闭门读书好,松风浓雾故人谈”。您的时间太宝贵了。
  陈省身:要静下心来,我现在九十多岁了,正在走向终点,但我还想为中国做一些事情。
  记 者:很抱歉,我们今天来也是在浪费您的时间。
  陈省身:就是,你们这种找我,就是浪费我的时间。不过我很高兴看到你们。事情也有点矛盾。

【相关链接】

十九世纪时,匈牙利在政治上极不巩固, 工业较为落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然而天才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有:钢琴家里斯特,诗人裴多菲,画家孟卡奇,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冯•卡门,全息照相创始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加波,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先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海维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威格纳,氢弹之父特勒,分析大师费叶,泛函分析奠基者黎斯,组合论专家寇尼西,冯•诺伊曼,测渡论专家拉多,数学和数学教育家J.•波利亚。

【相关链接】

牛顿一生中几乎所有主要的数学物理思想,如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色彩理论等等,都诞生于他到乡下躲避英国大规模鼠疫期间。

【相关链接】

爱因斯坦在青年时期做他那些伟大的发现工作时,还只是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一名三等职员,生活和研究的条件都不是太好。

18.记者提问题时会融入自己的理解或引述被访谈者的话语诗文等,你觉得这样两种提问方法各有什么好处?(4分)

19.①“简单”的含义是什么?②陈省身认为简单的人就越容易成功,请结合文本的事例作简要说明。(6分)

20.在访谈中,一会儿谈到西南联大的历史,一会儿谈到刘徽、祖冲之、李冶等大数学家,一会儿又谈到爱因斯坦书架上的老子《道德经》,你不觉得有点东拉西扯的味道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18.答:问题中融入自己的理解使问题更有针对性,以求得明确、全面的回答;提升了与被访谈者沟通、对话的层次。引述的好处可以拉近与对话者的距离,气氛更融洽;更能得到被访谈者的认同,有利于话题的展开。[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9.(1)含义:①不受生活中的各种__,心无旁骛地搞事业,做研究。

②化大为小、化难为简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和目的。[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2)结合实例说明:

任何事业上的成功者,都是能够排除各种__,心无旁骜地做研究,搞事业。如爱因斯坦,就从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或:陈省生大师,一般不参加别的活动,一心只是搞自己的数学;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宁园”,表示要静心搞研究)   [观点4分,举例分析2分]

20.(考查对文中难点一点的探究,能力层级为F。)

访谈总难免会有一些东拉洗扯的味道,但总的说来,话题还是集中、明确的。

谈西南联大,是围绕着“环境那么艰苦恶劣,为什么还能出那么多的人才”的话题来谈的。陈先生除指出学生素质好、师资水平高等因素外,还指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家能够消除外来的__与干扰,专心致志搞研究。

在谈到刘徽、祖冲之、李冶时,同样也强调了虽身处乱世,但由于心无旁骛,所以他们都成为了大数学家。

而老子的《道德经》,突出的就是“道法自然,淡泊宁静”,即心静。陈先生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宁园”,也是这个意思。

由此看来,访谈看似东拉洗扯,其实却紧紧扣着“成功者内心必定简单”这一主旨来展开的。

[6分。观点明确2分;能扣紧题干的三个材料中的两个,分析正确,每个材料2分。]

阅读《雷雨》第一幕选段,完成16―17题。(9分)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四凤看繁漪不说话)

繁 漪 (觉得空气不对了)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繁 漪 (忙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倒了来。

繁 漪 (__地)我不愿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繁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繁 漪 (忍顺地)好,先放在这儿。

(四凤放下药碗)

周朴园 (不高兴地)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繁 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繁 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__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爸,不要这样。

周朴园 你说什么。

周 萍 (低头,到周冲前,低声)听爸爸的话吧,爸爸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繁 漪 (恳求地)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繁 漪 (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冲,拿起药又放下)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 冲 (走到繁漪前,向周朴园,求恕地)爸爸!

周朴园 叫你跪下!

(周萍正要下跪)

繁 漪 (望着周萍,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喝了两口,眼泪又涌出来,望一望周朴园的严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16.选段中繁漪最后一句话和括号里的文字反映了繁漪复杂的心理,试简要分析。(4分)

17.请简要写出繁漪对周朴园逼自己喝药时态度的先后变化,并说明从这一事件反映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点。(5分)

16.答:繁漪急促表态喝药,是深怕周萍向自己下跪的尴尬局面成为现实,造成难堪;喝了两口,又涌出眼泪可见其痛苦无奈的心情;同时又慑于和痛恨周朴园的专横,强忍痛苦地喝下苦药。(4分)

17.答:繁漪由忍顺、拖延到__、拒绝,最后以含恨妥协结束。反映出周朴园__、蛮横的性格特点。(5分)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问题。(7分)

[双调]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正宫] 收尾 王实甫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第一首诗。(4分)

(2)第二首曲表达诗中主人公情感的方法与第一首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1)答:这首曲子融情于景,用西风、北雁、黄花、芭蕉、雨声等形象点染出萧瑟、凄凉的秋景,表达游子怀乡的哀愁。(4分)

(2)答:开头两句写景,以景衬情[渲染暗淡、凄凉氛围];接下来直接抒情,以有形的物写无形的愁[答比喻、夸张也对],形象生动地表现崔莺莺的满腹忧愁和烦恼。(3分)

9. A  纠正  

10.B(以:连词,表原因,“因为”。A、则:连词,表假设关系,“就”/连词,表转折关系,“却”。C、乃:副词,表前后的逆接相背,“竟”/副词,表示肯定,“在”“就是”。D、其: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11.B(①是王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⑤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是王向皇上表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⑥是交代王辅政的事实。故①⑤⑥都不是表现“雅正”的。)  

12.B郭公并非“善恶不分”而是明知故犯。

13.见译文。(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参考译文:

王,字叔。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说:“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夫下太平吧。”王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存心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妄,怎么会不灭亡呢?”王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灭亡?’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吓?’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彦博惧怕,谢罪,但王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当时,王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扦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