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下面是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主教的墓志铭: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的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件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做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这段墓志铭对你有所启示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略
仿照画线的句式在横线上造句。(6分)
某些广告对用户作出承诺,但往往不能按承诺进行兑现,国家有关法规将对此严厉处罚。因此,承诺不是水面上的浮萍,轻盈、自在,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蚌磨难的结晶,也是蚌的荣耀;承诺不是 ,承诺如同
参考: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承诺如同烛光,它的光彩是烛燃烧的结果,也是烛的骄傲。(共6分,每句3分,其中比喻恰当2分,句子通顺1分)
请对下面信息进行整合,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4分)
要求:注意所给信息之间的逻辑性,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删除信息点。
①绿色食品是优质、营养类食品。
②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的食品。
③绿色食品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
④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⑤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
⑥绿色食品上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经专门机构认定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整合思路:遵循原则――生产方式――认定――标志――综合特性。如逻辑顺序颠倒可酌情给分)(4分)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
发现:
图书状况 | 完好无损 | 损坏较轻 | 损坏较重 | 损坏严重 |
图书数目(册) | 20000 | 25000 | 40000 | 15000 |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①
②
①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②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长亭
送别》)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陈情表》)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5)夫 , ,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6)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
(1)晓来谁染霜林醉 (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舞幽壑之潜蛟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来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时诸王斗鸡,会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畸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辛文房《唐才子传》)
乙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都,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王定保《唐摭言》)
8.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麟德初,刘祥遭表其材 表:表奏
B.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 见:表现
C.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宿:住宿
D.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请:邀请
9.以下全都表现王勃才华出众的一项是
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 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③顷刻而就,文不加点 ④都督阎公不之信
⑤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
⑥公矍然而起日:“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10.选出对甲、乙文段理解、评价正确的一项
A.甲文侧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的坎坷经历,乙文侧重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曲折过程。
B.乙文通过对阎公的直接描写,从阎公的角度正面介绍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杰出才华。
C.王勃害怕藏匿犯有死罪的官奴这件事败露,就把官奴杀死,因此被免去沛王府修撰之职。
D.两篇短文都说阎公本来想让自己的女婿写文章,而王勃竟然毫不谦让,使得阎公很是不满。
11.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__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
8.C(事先。预先)
9.C(①⑥是侧面表现,③是正面表现)
10.A(B“正面介绍”错C免去沛王府修撰是因为戏为檄王鸡D甲文中王是应帅命写文章,故“使得阎公很是不满”错)
11.(1)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因此而更加沮丧,他能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耀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罢了。(加线词语各1分,大意1分)
(2)成名反复思考,这莫非垦告诉我捕蟋蟀的地方吧?仔细观看画上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非常相似。于是丝堕起来拄着拐杖,拿着画到了大佛阁后面。(加线地方各1分,大意1分)
附辛文房《唐才子传》译文:王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的孙儿,六岁时就擅长辞章。麟德初年,刘祥道上表称赞他的才干,以高名次对策及第。还没到二十岁,就授为朝散郎,沛王又把他招入府中做修撰。当时诸王斗鸡,王勃开玩笑写了篇给英王的鸡的檄文。高宗知道了很生气.将他赶出沛王府。王勃罢官以后,客居剑南,登山望远,很感慨地想起诸葛亮的功业,写诗表达情思。又曾经隐藏了一个犯了死罪的官奴,怕事情败露,就把这个官奴杀了。事被发觉该处死,正赶上大赦就,只除名。父亲王福畴被牵连贬为交趾县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新修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宴宾客,准备让他的女婿写篇记,来夸耀这一盛事。王勃到此拜见阎公,阎公知道他的才华,就请他来作记。王勃欣然对客提笔,一会儿就写成了,还不加修改,满座宾客大为惊奇。酒酣辞别。阎公赠送他一百匹缣,他就扬帆离去。到了炎方,船人大海,王勃被淹死,当时是二十九岁。
王定保《唐摭言》译文:王勃写《滕王阁序》,当时年龄不过十四岁。都督阎伯屿不信他,王勃虽然也坐在宴席间,但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婿在宾客面前显示才华,早就嘱咐他构思一篇序文。到了阎伯屿谦恭地拿着纸笔,一个一个地请客人写序文,而客人都谢辞了。轮到最后一个客人,是小小年纪的王勃,料想也不敢来接纸笔,但仍然把纸笔送了过去,颇显都督的“风度”。王勃却毫不客气地接过了纸笔。阎伯屿非常生气,然后满脸愠色地离开了宴会厅,私下则教属官观察动静,随时通报情况。当第一次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时,阎伯屿说,这是“老生常谈”;二次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未作声;三次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伯屿倏地站了起来:“天才!天才!他的文章可以传世了。”于是马上隆重宴请他,欢饮直至散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
江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江河洪灾则主要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而产生的问题,应当由人类自己安排解决。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修建适当的水利工程,但要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治理江河的工程措施,只可能控制一定标准的洪水,不可能完全控制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因此,在建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土地,以备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洪水让出足够的蓄汇空间。
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需多占用一部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的水土资源;而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须适当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研究如何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
就水资源来说,过去我们以为,水利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但是在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后,逐步认识到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由此而发生的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要依靠现代科技术和现代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要通过高效、节水、防污的社会经济模式,通过对用水效率和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地球表层,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而且以其干流和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它为陆地的各个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也是陆地和海洋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形象地说,它是地球表层的脉络。在过去的水利工作中,没有重视和研究河流的生态功能,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例如,河流的洪水,它虽然有为害的一面,但它有补给两岸地下水和湖泊洼地的水源、塑造河床、稀释污水等作用,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保护每条河流的水质不受污染,更是保持河流生态功能的必要条件。有的论述将河流的生态功能仅限于支持河道内的水生动植物,是不够全面的。
(节选自钱正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5.下列对文中“与洪水和谐共处”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只要人类不过度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江河洪水就不会泛滥成灾。
B.人类为了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就修建适当的水利工程以防洪减灾。
C.建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安排蓄泄超标准洪水的空间。
D.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可以过多占用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
6.下列有关问题“生态功能”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地球表层,河流的生态功能就是指支持河流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功能不可替代。
B.河流的干流和它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为地球水循环提供陆面通道。
C.河流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通过它实现陆地与海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D.河流的洪水,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不可缺少的因素,尽管它有为害的一面。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江河洪水是人类无法消除的自然现象,而江河洪灾则不同,主要是由人类开发活动造成的。
B.研究如何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是人类发展社会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C.要解决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单靠现代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引进现代经济发展方式。
D.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并掌握河流变化的规律,江河的洪水就不再是有害的了。
5.C(A项。只提“不过度开发”少了“不合理的开发”,使理解片面;B项,修建水利工程,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发、利用水资源。D项,据文意,是人类“多占用一部分”水土资源,但不能过多。)
6.A(应包括两个方面,“不仅……而……:”A项说到了一个方面且不全面。)
7.D(洪水为害的一面是一种客观存在)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的一组是
A:人烟埠盛 面面相觑 吭人 殒落 告罄 B:自惭形秽 胁肩谄笑 誊写 打烊 贫窭 C:神采奕奕 额首称庆 原尾 咂摸 尚飨 D:疏不见亲 犄角之势 笑靥 赝品 央袂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天清晨,一群饥肠辘辘、精疲力尽的远道跋涉者来到一座陌生的山庄前,他们约定按各自固有的处世方式单独地一个个穿过山庄。夕阳西下,最后一个穿越者来到约定的树下。谈起过山庄的收获和体会,他们各个感慨万千。骗子沮丧地说:“很累”,复仇者无奈地说:“很险”,商人无精打采地说:“没劲”,慈善家拍拍庄主赠送的宝剑说:“开心”,诗人举举村民送的花环说:“很美”,最后,哲学家说:“有味”。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横着这样一座“山庄”,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面对的以人为主体的复杂世界。在这个世界面前,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去面对的呢?请以“面对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文章必须在所给的话题范围之内。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①今天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②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其他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③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固有的判断,不得不承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悄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我们必须把新的主要矛盾辨识出来。
④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这样一种情况无比困惑:持续的经济增长似乎使社会矛盾和冲突愈来愈多。
⑤我认为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
⑥这种认识曾经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正确的语序是: (只填序号)
②⑥④③①⑤(4分,连排三个正确1分,四个正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