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几个小孩听多了关于天使的故事,一心也想当天使,于是就求助上帝。
上帝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叫他们保持烛台光亮,说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天使。孩子们很高兴,都仔仔细细地将烛台擦得很干净。
结果几天过去了,上帝一直没有来。几乎所有的小孩都不再擦拭烛台。
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访,他们每个人的烛台上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被大家称做“笨小孩”的每天都在擦拭。
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天使。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以“谈执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见高考评分准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三题。(5分)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33年),白居易赴杭州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首句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为什么不说“照”而说“铺”?(2分)
答:
(2)诗人为什么认为这个夜晚是“可怜”?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2分)
答: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1分)
答:
(1)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确实像“铺”在江面上,准确、形象。
(2)“可怜”意思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
(3)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侧面反映诗人离开宫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2)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5)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6)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7)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9)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0)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李清照《一剪梅》)
(1)春与秋其代序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竹喧归浣女
(5)长使英雄泪满襟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无边落木萧萧下 (8)杨柳岸晓风残月
(9)一尊还酹江月 (10)却上心头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每小题2分,共6分)
苏 词
傅成 穆俦
① 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
② 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
③ 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词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
④ 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
8、 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
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
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
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
9、 下列不能作为苏轼“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的论据的一项是
A.苏轼创作了少量的与传统婉约词不同题材内容和表现特点的豪放词。
B.苏轼创作了大量的格调高远典雅、真诚健康的婉约词。
C.苏轼创作了大量的风格多样的不易简单归于豪放或婉约的词。
D.苏轼创作了大量的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的长调体式的词。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B. 苏轼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
C. 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
D. 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
8、A 9、D 10、C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骚”则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近体诗根据每首诗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律诗分为“五律”和“七律”,绝句也分为“五绝”和“七绝”。 C: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中国诗歌两种风格的高峰。白居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D:词从派别上分,有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气势豪放,意境雄浑,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后者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所抒之情婉转缠绵,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代表词人为柳永、李清照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通过网络发送的各种短信息特别活跃,发送的信息已不仅是图片,还有许多是文字,甚至是简单的动画。 B: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C:人大代表杨晓嘉在议案中,呼吁证监会加快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措施,运用法律手段打击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 D:各地中小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营造有 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婀娜 彷徨 汗流夹背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嘉宾 鼓瑟 青青子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窈窕 磐石 焕然冰释 一叶嶂目,不见泰山 D:羁拌 骐骥 恬淡无欲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一次,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于巴黎。有人问其中的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你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又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道歉,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要求结合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略
仿照前两句的句式,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以组成结构整齐匀称的排比句。
杜甫不亲登泰山,定然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李白不在庐山观望瀑布,绝不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
例句:
王勃不亲登滕五阁,断然写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陆游不参加抗金斗争,也不会进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幻境。

9.A 10.C 11.B 12.C
13、(1)又曾经隐藏了一个犯了死罪的官奴,怕事情败露,就把这个官奴杀了。事被发觉,应处死,正赶上大赦就只除名。父亲王福因此被贬为交趾县令。
(2)而先磨好几升墨,然后痛快饮酒,拉过被子蒙面大睡,等到醒来后,提笔就写成诗文,一个字也不必改动,人们称之为“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