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B: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于2009年2月18日在哈尔滨举行,这是我国举办的世界综合性首次冬季运动会。赛会共设12个大项,82个小项。 C: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目的是唤醒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D: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晚会临近结束,气氛达到高潮,全场观众在主持人的要求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难忘今宵》。 B:从李登辉到__,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推行“__”路线,一心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决不会听任“__”势力为所欲为。 C:除了个别受灾严重的景区外,全国其它地方的旅游部门推陈出新了许多短途旅游产品和节庆活动,丰富了节日期间的旅游市场。 D:像吴老师这样体弱多病的老师,仍然在为培养我们而聊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作出了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报警系统已经成功的开通了。③ 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A:计划 演练 不管 B:规划 演练 尽管 C:计划 演示 尽管 D:规划 演示 不管

“花儿静悄悄地开”“从含苞到凋零,玫瑰从未慌张过”“昙花,只为那一刻绽放”“生如夏花之绚烂”……这些有关花的句子常常引人遐想,让人深思;你也许对花有了另一种认识,也许想起自己如花一样的经历,也许从细细地品味中获得了生命的感悟。总之,我们会感慨那如花一样的年华……

请以“我的花样年华”为话题,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请完成《制造者对红铅笔说的话》这段文字,要求叙补制造者的话能够符合铅笔的实际功用特点,具有合理性。(6分)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几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1)                                      

――(2)                                   

――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什么情况,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你可能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是必需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好的钢笔。

 (2)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

 (3)不管你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最重要的部分是在里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22分)

只因为年轻啊

小说课上,正讲着小说,我停下来发问:“爱的反面是什么?”

“恨!”大约因为对答案很有把握,他们回答得很快而且大声,神情明亮愉悦,此刻如果教室外面走过一个不懂中国话的老外,随他猜一百次也猜不出他们唱歌般快乐的声音竟在说一个“恨”字。

我环顾教室,心里浩叹,只因为年轻啊,只因为太年轻啊,我放下书,说:“这样说吧,譬如说你现在正谈恋爱,然后呢,就分手了,过了五十年,你七十岁了,有一天,黄昏散步,冤家路窄,你们又碰到一起了,这时候,对方定定的看着你,说:‘XXX,我恨你!’如果情节是这样的,那么,你应该庆幸,居然被别人痛恨了半个世纪。恨也是一种很容易疲倦的情感,要有人恨你五十年也不简单,怕就怕在当时你走过去说:‘XXX,还认得我吗?’对方愣愣的呆望着你说:‘啊,有点面熟,你贵姓?’”

全班学生都笑起来,大概想象中那场面太滑稽太尴尬吧?

“所以说,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笑罢的学生能听得进结论吗?――只因为太年轻啊,爱和恨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的一个字吗?来采访的学生在客厅沙发上坐成一排,其中一个发问道:“读你的作品,发现你的情感很细致,并且说是在关怀,但是关怀就容易受伤,对不对?那怎么办呢?”

我看了她一眼,多年轻的额,多年轻的颊啊,有些问题,如果要问,就该去问岁月,问我,我能回答什么呢?但她的明眸定定的望着我,我忽然笑起来,几乎有点促狭的口气。“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你非要把你自己保卫得好好的不可吗?”她惊讶的望着我,一时也答不上话。

人生世上,一颗心从擦伤、灼伤、冻伤、撞伤、压伤、扭伤,乃至到内伤,哪能一点伤害都不受呢?如果关怀和爱就必须包括受伤,那么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不同于世人的,岂不正在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手掌吗!

小女孩啊,只因年轻,只因一身光灿晶润的肌肤太完整,你就舍不得碰碰撞撞就害怕受创吗!

“什么是经济学呢?”他站在讲台上,戴眼镜,灰西装,声音平静,典型的中年学者。台下坐的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而我,是置身在这二百人大教室里偷偷旁听的一个。

从一开学我就昂奋起来,因为在课表上看见要开一门《社会科学概论》的课程,包括四位教授来设“政治”“法律”“经济”“人类学”四个讲座。想起可以重新做学生,去听一门门对我而言崭新的知识,那份喜悦真是掩不住藏不严,一个人坐在研究室里都忍不住要轻轻的笑起来。

“经济学就是把‘有限资源’做‘最适当的安排’,以得到‘最好的效果’。”台下的学生沙沙的抄着笔记。“经济学为什么发生呢?因为资源‘稀少’,不单物质‘稀少’,时间也‘稀少’,――而‘稀少’又是为什么?因为,相对于‘欲望’,一切就显得‘稀少’了……”原来是想在四门课里跳过经济学不听的,因为觉得讨论物质的东西大概无甚可观,没想到一走进教室来竟听到这一番解释。“你以为什么是经济学呢?一个学生要考试,时间不够了,书该怎么念,这就叫经济学啊!”

我愣在那里反复想着他那句“为什么有经济学――因为稀少――为什么稀少――因为欲望”而麻颤惊动,如同山间顽崖愚壁偶闻大师说法,不免震动到石骨土髓格格作响的程度。原来整场生命也可作经济学来看,生命也是如此短小稀少啊!而人的不幸却在于那颗永远渴切不止的有所索求、有所跃动、有所未足的心,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呢?我痴坐着,任泪下如麻不敢去动它,不敢让身旁年轻的助教看到,不敢让大一年轻的孩子看到。奇怪,为什么他们都不流泪呢?只因为年轻吗?因年轻就看不出生命如果像戏,也只能像一场短短的独幕剧吗?“朝如青丝成雪”.乍起乍落的一朝一暮间又何尝真有少年与壮年之分?“急把盏,夜阑灯灭”,匆匆如赴一场喧哗夜宴的人生,又岂有早到晚到早走晚走的分别?然而他们不悲伤,他们在低头记笔记。听经济学听到哭起来,这话如果是别人讲给我听,我大概会大笑,笑人家的滥情,可是……。

“所以,”经济学教授又说话了,“有位文学家卡莱亚这样形容:经济学是门‘忧郁的科学’……”

我疑惑起来,这教授到底是因有心而前来说法的长者,还是以无心来渡脱的异人?至于满堂的学生正襟危坐是因岁月尚早,早如揭衣初涉水的浅溪,所以才凝然无动吗?为什么五月山桅子的香馥里,独独旁听经济学的我又惊又痛泪如雨下呢?

14.全文共写了几件事?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每件事,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4分)

15.下面句子在文中有怎样的含义。(6分)

(1) 基督不同于世人的,岂不正在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手掌吗?

(2) 原来整场生命也可作经济学来看

16.“我”旁听经济学课,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结合文句具体分析。(6分)

17.综观全文,“只因为年轻啊”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慨叹?分条回答。(6分)

14、三件事(1分)爱的反面(恨与漠然,爱与恨);受创(关怀与受伤);生命与经济学。(每个短语各1分)   

15、(1)基督之爱不同于凡人之爱,因其爱是悲天悯人的大爱。他为了付出关怀和爱,要承受巨大而深邃的痛苦。彰显了一种宁可受伤也要关怀、去爱的人生哲理。

 (2)经济学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短小稀少的;经济学中之所以资源稀少,不单是物质稀少,时间稀少,而是欲望太多,人的不幸在于那颗永远渴切不止的有所索求、有所跃动、有所未足的心。表明作者对生命独特的理解。(每小题3分)

16、昂奋、喜悦:因为要开新课,识“新”师,做新生,学新知

    愣住、惊动:发现生命也可作经济学来看

    悲伤、泪如雨下:深层次地体察了生命的真意

    疑惑:不知教授是有心说法的长者,还是无心摆渡的异人。(写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7、A只因为年轻,他们竟可以用唱歌般的声音说“恨”字

    B只因为年轻,他们轻易地为爱恨下结论(或无法深刻理解爱与恨)

    C只因为年轻,他们害怕受伤,不敢付出爱和关怀

    D只因为年轻,他们不能理解生命的“短小稀少”(或不知道生命的真谛;不知道生命短促而多欲)(写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在横线上补写原文,任选一题。(5分)

(1) ,穷岛屿之萦迥;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惟江山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而报养刘之日短也。

(2)臣欲奉诏奔驰,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潦水尽而寒潭清,

山原旷其盈视,

(1)鹤汀凫渚  响穷彭蠡之滨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则刘病日笃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烟光凝而暮山紫  川泽纡其骇瞩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问题。(8分)

春 思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历乱:杂乱)

(1)本诗第一、二句勾勒了一幅怎样的春之画面?其作用是什么?(5分)

(2)有人评价,“贾至《春思》后两句‘无理而妙’”,对这一评价你是如何理解的?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3分)

(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1分)

首句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1分);次句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写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春意更加喧闹,生机盎然。(1分)

作用: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为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作铺垫。(1分)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以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1分)

(2)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写诗人的愁恨。(1分)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此即无理之处。(1分)但恰是这无理之处,显示了立意之新奇,遣词之巧妙。使诗思蕴藉婉曲,诗句避平见奇。(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出。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日:“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始,子兴同起事者孙德崖等四人,与子兴而五,各称元帅不相下。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日:“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元师破徐州,徐帅彭大、赵均用帅余众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盗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数,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日:“子兴知有彭将军耳,不知有将军也。”均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塾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日:“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某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十》)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   执:捉拿

B.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     倾:排挤

C.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    幽:囚禁

D.子兴用是得免         用:使用

9.下列各项中,均能表现太祖与郭子兴关系密切的一项是

A.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   破械出子兴,挟之归

B.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      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

C.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     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

D.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        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A.郭子兴的父亲娶了一个富翁家瞎眼的女儿后,家中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郭子兴是家中的老二,他刚出生时,父亲为他占卜,卦象显示为大吉。

B.起初,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有孙德崖等四人,这四个人粗鲁而愚直,天天抢劫掠夺,郭子兴有轻视他们的意思。

C.徐州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的部众逃奔到濠州后,郭子兴因为彭大有智谋和权术,就和他交好而冷淡了赵均用。

D.赵均用曾因孙德崖进献谗言而逮捕了郭子兴,是彭大和太祖解救了他;后来,赵均用又挟持并要杀害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郭子兴才免于一死。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子兴不能从也。

(2)大日:“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

8、D.用:因为   

9、B.

10、D.“因太祖的一席话,郭子兴才免于一死”错,原文说“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

11、(1)译文:太祖乘机劝说郭子兴道:“他们一天比一天抱得紧我们愈采愈被疏远,时间长了一定要被他们控制。”郭子兴不听从太祖的劝说。(句意3分,“日”和“为所”句式各1分)

    (2) 译文:彭大说:“有我在哪个敢残害你们的父亲!”并且和太祖一起前往孙德崖家,打开枷锁救出郭子兴,护送他回来。(句意2分,“孰”“而”“偕”各1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生物钟研究的历程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上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于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了3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协奏曲。

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和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生物钟的形成原因一直是个科学之谜。现在有外源说、内源说和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说等。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对夜间活动的仓鼠的试验表明,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一下,如在与地球自传方向相反的条件下,仍然有相似的节律。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因此,人的生命节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综合说则强调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类已经发现了若干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在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997年《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通过对上万只实验鼠的研究,发现了一只实验鼠的生物钟周期是27小时,并定位克隆了这个核酸发生变异的基因,命名为“时钟”基因。通过动物实验,他们发现“周期”基因有24小时表达节律,同时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发现因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l0大科技突破之一。

节选自2007年8期《百科知识》

5.下列有关“生物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钟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谱写成的一曲生命协奏曲。

B.有人认为生物钟位于松果体上,与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有密切关系。

C.生物钟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包括生理、心理及行为等现象。

D.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应是能随光周期改变而变化的“时钟”基因。

6.依据文意,下列关于生物钟形成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等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现象。

B.在变温和与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人的生命节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C.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使生物体发生周期性循环节律的活动。

D.实验表明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改变的“周期”基因与生物钟的产生有重要关系。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期”基困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说明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可能在一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

B.人和仓鼠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其生命节律都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C.科学家已在实验中证明“时钟”基因在人类控制自身情感及行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生物钟基因是一种核酸发生变异的“时钟”基因,有调节生物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5.C(A.错把喻体当主体,原文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了3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协奏曲”;B.无中生有,原文是“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不是褪黑素的分泌;D.改变原意,原文是说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发现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不是“时钟”基因。)

6.B(人在常温可以,变温原文没有提到。)

7.A(B.仓鼠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原文没有提及,按人的生命节律推断缺少依据;C.巴实验已在实验鼠身上证明,进而说时钟基因在人身上也已证明,说法不科学;D.任意推想,缺少依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