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6)班和高二(8)将进行一场辩论会。组织者请你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话题为正方和反方各拟写一个观点相对立的辩论题。请按要求把你的题目写在下面。(4分)

正方观点:                          

反方观点:                          

正方观点:传统文化会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     反方观点:传统文化会阻碍现代文明的发展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所拟标题要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4分)

本报北京12月6日电 由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法制论坛开幕式暨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颁奖大会”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__副委员长严隽琪为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钱端升24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法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政治学和比较__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北京政法学院的首任院长。

新闻标题:    

第二届钱端升法学奖揭晓

填空。(6分)

(1)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王实甫《长亭送别》)

(2)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幸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李密《陈情表》)

(3)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国别)伟大的戏剧家

(作者)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剧。

(1) 北雁南飞  (2)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3)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4)英国  莎士比亚(填对1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段宥厅孤桐 王昌龄
凤皇所宿处,月映孤桐寒。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1)在这首诗中,诗人写出了梧桐怎样的处境?(4分)

(2) 诗中“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这四句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孤”字,写出了梧桐在零落凋残中(1分)无人关注、无人赏识(1分)的孤苦寂寞的处境(2分)。(2) 这四句诗主要采用了反衬(或“对比”)的写作手法(1分),写孤桐尽管槁叶尽落、枝干枯残,但依然保持了它正直高洁的美好品行,运用反衬的手法就更加突出了梧桐的这种品行。(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延及暮年,则又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否耶?(选自《四部丛刊》本《尧峰文钞》)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命工木为橱 间:有时

B.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 靡:广博

C.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与:参与

D.则又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 陋:浅薄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达作者对读书的见解的一组是
① 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 ②甚矣,书之多厄也! ③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 ④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 ⑤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⑥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健先生贮存了大量书籍,这些书籍的内容十分丰富,他将这些书籍分门别类地放在七十二个橱柜里,井然有序。

B.如果把土地家产传给后代,子孙不一定能世代富裕,如果把金玉珍玩传给后代,子孙不一定能世代珍惜,所以作者认为应传给后代书籍。

C.作者认为,有的人读了书以后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这就好比只采了花而忘记了果实一样,是不可取的。

D.文章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徐健先生从书中所悟出的道理的赞同,对他重视读书的做法表示由衷的赞赏。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译文:

(2)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译文:

(3)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译文:

10 A (“间”是“同时”的意思)

11.D(①是健先生对“诸子”说的话,不能表达作者对读书的见解;②是就书的遭遇而言;⑥是作者自谦的话)

12.B(“如果把土地家产传给后代,子孙不一定能世代富裕,如果把金玉珍玩传给后代,子孙不一定能世代珍惜”是徐健先生的观点) 

13.(1) 我们徐家先世,本来就身家清白,以读书应试起家,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3分。“故”、“旧”2处,译对1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2) 所以藏书却不能守住,同不藏书没有什么两样;守住了却不能读,同守不住没有什么两样。(3分。“是故”、“而”2处,译对1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3) 遵循这条道路,即使传给子子孙孙,还有什么不妥当的呢?(4分。“循”、“虽”、“何不可之有”的句式3处,译对1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以人为方式阻截网络暴力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但解决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人们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B: 回眸京剧音乐的发展历程,既重视传统又紧随时代是一条发展主线,它必将继续贯穿在今后京剧发展的历程之中。 C: 这位足坛主帅的执教经验十分丰富,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就出人意料的将一支比赛成绩令人沮丧的球队变成一支众人瞩目的强队。 D: 一部小说的畅销与否,不仅取决于作品构思的精巧和语言的精妙,而且还取决于读者的知识背景和传统文化心理的认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09年3月21日下午,在樱花盛开、游人如织的武汉大学,一对操武汉口音的母女身着和服在樱花树下拍照,顿时遭到众多学子的围观声讨和轰赶,“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穿和服的日本人滚出去!”这对母女面露窘态,立即停止拍照,脱下和服,匆忙逃离。事后,她们表示:“只是觉得穿和服好看,没考虑其他的,没有任何意图。”

请你针对以上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要求作点辩证分析。

下面是一则网上新闻,看后请予以点评。要求:内容全面,语言表达简明,不超过30字。(4分)

百度网报道,3月25日上午9时许,武汉江北出租车公司“鄂AY5751”号的士司机、46岁的王汉桥师傅将掉在车上的15万元现金捡到后迅速交给公司。公司几经周折下午4时终于把这笔钱交到了失主夏先生手上。面对记者,王汉桥憨厚地一笑说:“当时也没多想,就想着丢钱的人肯定很着急,早点还给他我好安心跑生意。”

点评:

司机拾金不昧,话语平凡感人,公司秉公经营。(评论三方面不可少:司机――司机语言――公司,三方面各1分,整体1分)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要求语意相应,修辞相同,句式一致。(4分)

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就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 ;但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

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修辞1分,句式1分,内容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刻钟

刘心武

下午忽然接到尼娜的电话,问能不能来我家“打扰一下”,虽有些吃惊,我还是答应了。

尼娜是她在公司的“叫名”,真名是王爱红。她的父亲是我的中学同窗,比我大一岁。我是看着尼娜长大的。尼娜从美国留学回来,在一家美国金融机构做事,前年已获中层职衔。我偶尔应邀去尼娜家与王兄晤面,开始我也并没多想,但是有一次,在他们家客厅的落地窗前,俯瞰万家灯火,我就禁不住有些惭愧了,自己的儿子不过是介乎白领、蓝领之间的打工仔,哪能提供这种“法式情调、英式管理”的空间来让我独自待客!不过回到自己家里,也就自我安慰:人各有运,知足常乐,他们过得固然极好,我也并不糟,祝福他们,也祝福自己。

尼娜飘然而至。“你要出远门?”她是跟名牌拉箱一起进屋的,我不由得如此发问。还不只是拉箱,她还提着一个大纸袋,那样的纸袋本是装名牌服装的,现在鼓鼓囊囊,似乎乱塞着一些零碎的物品。“叔叔,我不出门,我一会儿回家去。我想求您――这些东西暂存您家。”我莫名其妙,她却又说:“我先用一下您家的卫生间好吗?”“当然可以!”她匆匆进了卫生间,那临时搁在我家茶几边的纸袋歪倒了,里面有东西滑落出来,我拾起两个小镜框,一个里面是她妈妈的照片,想到王嫂去年仙逝,我一叹;一个里面是尼娜和儿子佳佳的照片,为什么她这个年龄段的白领丽人,多有像她这样成为“单亲母亲”的呢?再一叹。又拾起一个银制小奖杯,上面錾着英文,应该是他们公司为表彰她的业绩颁给她的。我把滑落的东西往纸袋里放妥,尼娜从卫生间出来,又问:“能不能喝杯热茶?”我知道她是习惯喝咖啡的,我一边冲咖啡一边问她:“怎么回事?”她把自己的身体抛进沙发,双手拢拢头发,简洁地说:“我刚经历了人生中最__的一刻钟!”

原来,她所在的公司全球同步裁员,尼娜两点一刻接到被裁通知,当时她还正忙着。也用不着她跟谁交接,公司规定,自接到裁员通知后,一刻钟内必须撤离。她想用座机往外打个电话,但她那部电话已经被撤销;想再用电脑发封“伊妹儿”,局域网已经不允许她进入;她赶紧收拾私人用品离开办公区;到了走廊,想进入茶水间喝杯咖啡放松一下,发现自己手里的钥匙卡已经无法开启那扇门;想进入卫生间,也一样;到前台,交回钥匙卡,从此她再也无法进入几年来所熟悉的空间了……“这太不人道了啊!”针对我的说法,她惨然一笑:“很人道的,我看见医务室的门大开,很显然是为了及时救助无法承受这一刻钟的被裁人士。路过那里我没有停步,但一瞥之间,看见高大的姜森――他比我高一级,金发碧眼,平时很威严,正在那里面一张躺椅上抽泣,周围两个医生也不知是在进行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干预……”

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尼娜。但她喝了几口热咖啡后,镇定下来,冷静地对我说:“尽管我们早知道公司会有裁员的大动作,也知道所谓‘一刻钟撤离’的游戏规则,不过事到临头,还是有些发懵。”我问:“你下一步怎么办?”她一时沉吟不答,我就说:“如果你有困难,叔叔虽然不是特别富裕,总还能……”她没等我说完,抬起头笑了:“我们这种人,遇到的问题,不是没饭吃,而是今后能不能换个小碗吃饭,可是,一旦过惯了这样的生活,放下架子来,那不是一桩简单的事!”她告诉我,公司裁员,按合同,会给她这样级别的雇员一定的补偿,但是,“别的不算,光我那房子的月供,一个月就得两万……把大房子换小,从技术上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心理上说,纵使我承受得了,老爸现在住我那儿,他能马上接受这样的事实吗?他能接受了,佳佳呢?原来开福特接他,他都觉得没面子,现在如果把本田再换成福特甚至QQ,不敢想!我只能缓冲一下,把这些东西暂存您这儿,起码一周之内,还能天天开车离家做上班状!”

尼娜告别后,我想,于她那样的人士而言,人生中的这一刻钟,是既狼狈而又宝贵的。

(选自《读者》2009年07期)

16、文中第二段划线部分起什么作用?(4分)

17、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尼娜这一人物形象。(4分)

18、如何理解末段中“于她那样的人士而言,人生中的这一刻钟,是既狼狈又宝贵”的意思?(4分)

19、本文以“一刻钟”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读完全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6分)

16 、(4分)通过我到王家做客,亲自感受王家的富有与奢华,突显尼娜的家庭条件;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展现作了铺垫。(答对一点得两分,意思近即可;分析不准酌情扣分。)

17、(4分)家境富裕,崇尚奢华,要面子,难以直面生活中的挫折。(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8、(4分)“狼狈”是指一个过惯了富裕生活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难以接受的难堪处境;“宝贵”指这样的人生经历对像尼娜一样的人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她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顺畅。(答对一点给2分。)

19、(6分)“一刻钟”既指尼娜接到裁员通知后的一段难挨的时间,也可指人生中可能遭受的一些挫折和种种难堪的场面。(答对给3分)“启发”可从以下方面回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生总有坎坷起伏,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至于在灾难降临时慌了手脚等等。(与文章主旨相关即可。3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