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9分)
日本人对节能“着了魔”
在许多国家,高涨的油价掏空了大家的钱包,甚至引发经济减速的担忧。但是,在日本,一位名叫木村公信的建筑师说,他一点感觉不到这方面的压力。事实上,他每月在能源上的开支比一年前还低了。
一个原因是他新使用的家用燃料电池。这个大家伙像档案柜似地静静地立在门口,把氢变成电,把冷水变成热水,可以把水电费省下一大半。这种装置目前只在日本有售。即便如此,木村也没有忽略其他可以节省能源的办法。
在他狭窄的家里,节能装置无处不在。比如,他的冰箱就会在门未关好时发出叫声;他的洗碗机非常小巧,可以放在厨房的台面上。
一些家庭使用的暖气装有一种传感器,只把热量向人身上发射。还有的家庭安装了“能源导航仪”,可跟踪能源的使用情况。
木村说,他们一家四口还通过其他一些办法节省能源,比如拿洗澡用过的水洗衣服,骑自行车去买东西等等。
一位日本能源问题专家说:“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日本,政府、公司、普通公民,所有人都对节能几乎着了魔。”
多数专家都认为,日本是全世界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在全球能源价格高涨的年代,日本所做的准备远比其他国家充分。
他们说,如果日本能给其他国家提供某种经验,那就是,面对油价超过每桶50美元的现实,没有一了百了的解决办法。
如同木村所显示的那样,这需要把多种办法结合起来,从最先进的技术到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省钱手段,还得像他那样对节能达到失去理智的程度――冬天,全家人只在一个房间取暖。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提供的数字,日本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别相当于美国的40%左右。但是,2004年日本消耗的能源还不到美国的1/4。
日本人对节能的极度关注来自强烈的不安全感: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能源大部分从中东进口。70年代的能源危机充分说明了这种情况的危险性。
政府的引导也起到重要作用。在日本,汽油和电的价格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迫使家庭和公司尽量节省。政府通过附加税和价格调控给汽油定价。目前,每升汽油在日本大约需要1.37美元,是美国的两倍。
7.从原文看,最能体现木村公信“对节能‘着了魔’”的一项是
A.使用家用燃料电池把水电费省下一大半。
B.冰箱门在没有关好的时候就会发出叫声。
C.家庭使用的暖气安装了“能源导航仪”。
D.一家所有的人冬天只在一个房间里取暖。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日本独有的家用燃料电池可以放在居室的门口,把氢变成电,把冷水变成热水,从而节省下大量水电费。
B.在日本,节能并不是高知识人群的专利,从政府、公司到普通公民,所有人都在节能上作着自己的努力。
C.各国专家都认为,日本是全球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它在能源价格高涨年代准备远比其他国家充分。
D.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能源大部分要从中东进口,强烈的不安全感迫使日本人高度关注节能问题。
9.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木村公信之所以没有感到能源价格高涨的压力,是因为身为建筑师的他掌握了许多家庭节能技术。
B.各国要想启动全民节能计划,不仅要将多种节能办法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还要不断增强国民的节能意识。
C.日本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别只相当于美国的40%左右,所以要想赶超美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节能之路。
D.日本政府的经验启发我们,只要科__用能源价格杠杆,就能从根本上调控人们对节能问题的关注程度。
7.D(四项都是木村公信的节能举措,但最能体现“对节能‘着了魔’”的应为D项,原文有“失去理智”作为语言提示)
8.C(以偏概全,原文是“多数专家都认为”,而不是“各国专家都认为”)
9.B(A这只是原因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有节能的“思维方式”;C原文是通过40%和1/4这两个数据的对比,来说明日本在人口多、经济规模大的情况下,节能问题却抓得好;D“能源价格杠杆”只是一个外在的强制手段,它并不能“从根本上” 调控人们对节能问题的关注程度)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一种把唱、白、科等有机组合起来的完整的艺术形式。元杂剧的人物角色有末、旦、净三大类,正旦是剧中的女主角。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B: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唐代出现了传奇,宋代随之兴起的是话本。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到了巅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的精品。 C:曹禺和老舍都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曹禺的重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等,老舍的重要剧作有《茶馆》《北京人》《龙须沟》《屈原》等。 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作品是《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塞罗》。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打烊 孤骛 城垣 举案齐眉 B:烦燥 嗔怪 懵懂 面面相觑 C:杜撰 弥留 视 命途多舛 D:亵渎 盥洗 斯守 苌弘化碧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那一身纯白、漂亮的皮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抓住白貂的这个弱点,在他的巢穴周围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可白貂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那一身纯白、漂亮的皮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和标题。
略
下列文字是一位在外的学子写的“母亲节的祝福”,请你根据他的内容缩一条凝练而生动的手机短信。(不能抄录原文句子进行简简单组合,不得超过30个字)(5分)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是属于您的日子,妈妈,节日快乐!
虽然在这里,我说什么您也不会听见,但我还是要说,妈妈,我爱您。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让我明白人世间的道理,是您在这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最深切的关怀,也是您在平日琐碎的生活中照顾我的一切。如果我对您的爱是一滴水,那么您给予我的就是整个海洋;如果我对您的爱是春日里的一片新绿,那么您给予我的就是朗朗春天里所有温暖的阳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不知用什么来报答您无私的爱。
亲爱的妈妈,在您放飞我的时候,也请您保存我的爱,相信在离别之后不久,就会有永远的相聚。不论何时何地,您始终是我最牵挂的人,始终是我心中最圣洁最温暖的守护神,相信我始终需要您,需要您的拥抱、爱抚和关心!
等到那一天,我学成归来,我能独立撑起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妈妈,到时我会让您骄傲,并且为此而快乐!或许,你要的,也不过如此。
答:
压缩后的短信应包含母亲对我和我对母亲两方面的内容。例句:妈妈为我操劳无限,恩重如山;我愿妈妈骄傲快乐,一生平安。(共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没 有 留 住 的
冯积歧
大概是风把瞎子吹醒了,瞎子走在街道上,风从屁股后面吹来,把清晨的光亮卷起来给他贴在了背后,瞎子的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光明,光明就是长上五条腿也跑不到瞎子的前头来。瞎子的前面是塞得严严实实的__,__像丰收了的小麦一样多。
瞎子手里的竹竿是瞎子眼前的亮点。竹竿在街道上一点,那光亮就像麦苗儿一样旺在了街道上,旺在了瞎子的所过之处。瞎子身后的亮光是瞎子自己播种的。
瞎子手里的竹竿响动着,鸡啄食一样的声音顺着竹竿爬上去,爬上了瞎子的身体,瞎子的身体上长满了声音。瞎子的嘴里念叨着:“一五、一十、二十……”瞎子不是数他把多少光明丢在了身后,瞎子在数他留下的脚印有多少。
街道上最多的是脚印。大人的、小孩的,男人的、女人的,脚印像大雪一样堆了一层又一层。脚印能留住的话,脚印就把街道憋破了,就把街道堵严了,人也休起过去。可是,脚印生不出根,长不出芽,风一吹,就没有了,就无影无踪了。人以为脚印会留住的。即使不刮风不下雨不晒太阳,人自己的脚印也留不住。人刚一走过去,又有人的脚印牛的脚印猪的脚印鸡的脚印踩上来了,人的脚印被踩乱了,踩塌了,踩死了,踩没了。
瞎子却数得津津有味,他的兴趣很大。大概知道自己的脚印也是留不住的,他才聚精会神地去数。人活在世上,不知道自己的脚印有多少,人就太糊涂了,而人能把自己的脚印弄清楚,人就太聪明了。瞎子不是为了把自己的脚印弄清楚才去数的,瞎子只是为了数一数,数,不停地数。瞎子的脚印是瞎子存在的对应物,面对着自己的对应物瞎子就明白了自己的“在”。既然自己在,自己就要活!眼前一片光明的人未必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瞎子每天都要数,他起码知道,自己的脚印哪些是歪歪扭扭的,有哪些像禾苗一样嫩,有哪些像镢头一样硬,有哪些是凹凸不平的,有哪些像狗舌头一样光滑。他起码知道,他在哪一天是踩着虫子、蚂蚁而过的,他在哪一天是绕着猪和狗而过的,或者说,他把那些禽兽挥走了事,照样行走在街道上,行走在人世间。
街道上先是有了瞎子竹竿的响动声,而后才有了亮光。街道上的亮光是瞎子的竹竿带来的。瞎子无视在他身轻俏的风、骚动的风、肆虐的风。你吹吧,你刮吧,反正人的脚印是留不住的,哪怕你把脚印刮到爪哇国去也罢。瞎子知道,他的脚印被风刮在了头顶,像树叶一样绿,像星星一样亮。瞎子知道,他的脚印在人世间。所以,他每天还是要数,数一数。
16.本文的标题是“没有留住的”,联系全文看,“没有留住的”是什么?其象征意义是什么?(6分)
没有留住的是:
其象征意义是:
17.瞎子为什么要数脚印?(5分)
答:
18.本文的“瞎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6分)
(1)“瞎子”的形象:
(2)给我们的启示: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一段中“瞎子的前面是塞得严严实实的__”一句是实写,最后一段中“街道上的亮光是瞎子的竹竿带来的”是虚写。
B.第五段“既然自己在,自己就要活”一句中的“活”不是苟活,而是严肃地活,努力地奋斗,以傲岸的姿态行走于人世间。
C.本文多处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如瞎子与正常人、瞎子的脚印与正常人的脚印、弄清楚自己脚印的人与弄不清自己的脚印的人。
D.本文通过对瞎子的竹竿引导、自数脚步等的描述,刻画了一个极富象征性的生命意象,从而给读者心灵以强烈震撼。
E.本文采用跳跃的诗性语言,看似扑朔迷离,实则避开了抽象玄奥的说教,使一种人生哲理照彻全篇。
16 .(6分)(1)脚印(2分) (2)人生的历程(或:人生的经历。意思对即可,4分)
17.(5分)通过写瞎子对脚印的“观察”和思考,表明瞎子的生活态度(2分),突出瞎子对生命的珍爱(3分)。(共5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酌情给分)
18.(6分)(1)一个虽然生活在逆境中,却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认真生活的形象(3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酌情给分)(2)人应该珍爱(惜)自己的生命,时刻反省自己(或思考生活),顽强生活(3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酌情给分)
19.(4分)AC(A“瞎子的前面是塞得严严实实的__”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实”指双目失明,“虚”指生活的艰难(逆境)C“瞎子的脚印与正常人的脚印”不是对比。错答一处扣2分)
9、C (如:像)
10、C (C 两句中“而”都是转折连词,却。A 介词,因,因为/介词,被。B 连词,来,用来/介词,把。D结构助词,的/指示代词,这)
11、B(①③④⑤项都能体现。)
12、A(见译文。)
13、⑴登上高处往下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胆颤抖。(“临上”1分,“杳”和“穷”1分,“为之”1分。整句通顺明白1分。)
⑵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越”1分,“以”1分,“自免”1分,倒装句式1分。)
阅读下文,完成6-8题(9分)
埋葬了两千年的真理
刘燕敏
①埃及的迪拉玛,被称之为魔鬼城,它处在帝王谷的入口处。从比东法老到兰塞法老的600年间,凡是走进小城的外地人,没有不上当受骗的。
②史书记载,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外地人是阿拉伯商人,他想贩些银器回国,结果被一个带路的小孩骗走了脚上正穿着的一双皮靴。还有一个来自大马士革城的旅行者,他想到帝王谷去探宝,进城不到一刻钟,就被一个吉卜赛人连钱带行李骗了个精光。据传,印度一位道行最高的巫师漫游至此,也没逃出被骗的厄运,身上唯一的一件东西――铜蛇管,被一个哑巴骗走。
③对于魔鬼城之谜,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迪拉玛是狮子、水牛、天狼3个星座在地球上的重心投射点,地理位置特殊,外地人走进这里头脑都要失灵;也有的说,是埃及法老图特安哈门的咒语在起作用,他说“凡扰乱法老安宁的人必死”在这个入口处,他在用“让你破财”的方式,仁慈地提醒你不要走进帝王谷。
④然而,自从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来到这里,这些说法就被动摇了。因为他作为外地人,在城里住了一年,不仅头脑和原来一样清晰,而且随身携带的东西一件都没丢。有位罗马商人得知此事后很是兴奋。他想,一个能清白地走出迪拉玛的人,一定是破解了法老咒语的人。因为他知道,迪拉玛这座小城是图特安哈门法老有意安排的。据罗马的羊皮书记载:图特安哈门法老的陵墓修好后,为防止盗墓贼入侵,曾把关押在监牢里的3000骗子秘密流放到这里,法老相信,一类人的智慧能制约另一类人的智慧。
⑤罗马商人决定去拜访那位希腊哲学家。他随自己的商队来到希腊,可惜那位哲学家已经去世5年了。希腊人告诉他,哲学家临终前在摩西神庙的石壁上留下过一句话,那句话是他从迪拉玛漫游归来后写上去的。于是,商人来到神庙,凝视着石壁上哲学家留下的话,他禁不住喃喃自语:说得多好啊!说得多好啊!然后匍匐在地,表达对哲学家的敬意。
⑥2300年后的一天,一位考古学家在迦勒底山脚下挖出7个巨大的石碑,其中的一块刻着这么一行字:当你对自己诚实时,天下就没人能够欺骗你。这句话,正是那位哲学家留下的。不久,希腊政府宣布:摩西神庙遗址被发现。
6.对埃及法老图特安哈门的咒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法老的咒语是“让你破财”.
B.法老的咒语是 “凡扰乱法老安宁的人必死”。
C.“一类人的智慧能制约另一类人的智慧”才是法老的咒语。
D.法老的咒语应是“当你对自己诚实时,天下就没有人能够欺骗你”。
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迪拉玛是3个星座在地球上的重心投射点,地理位置特殊,外地人走进这里头脑都要失灵的说法是有史书记载的。
B.一位印度巫师被一个哑巴骗走铜蛇管的事也是有史书记载的。
C.被吉卜赛人连钱带行李骗个精光的来自大马士革城的旅行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D.秘密将关押在监牢里的3000名骗子流放到迪拉玛城是兰塞法老的主意。
8.根据文中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图特安哈门法老生活在比东法老之前。
B.古希腊哲学家进入魔鬼城应该是在由比东法老到兰塞法老的600年间。
C.罗马商人听说古希腊哲学家的事时哲学家已死了五年。
D.摩西神庙在2300年前就已成为遗址。
6.B(见③段:是埃及法老图特安哈门的咒语在起作用,他说“凡扰乱法老安宁的人必死”在这个入口处,)
7.C(见②段:史书记载……还有一个来自大马士革城的旅行者,……骗了个精光。)
8.A(从①段可以推知:“从比东法老到兰塞法老的600年间,凡是走进小城的外地人,没有不上当受骗的。”而在此之前,“埃及法老图特安哈门的咒语在起作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通过3年的刻苦攻关,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终于研制出了“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这让全世界炎黄子孙备感荣耀。 C: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D: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