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课内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6分)

①天下云集响应, 。 (《过秦论》)

②此地有崇山峻岭, ,映带左右。 (《兰亭集序》)

,知来者之可追。 (《归去来兮辞》)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师说》)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①赢粮而景从        ②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③悟已往之不谏

④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34年4月,沈从文先生写成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B: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C: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D: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观念是,生活可以用故事来概括,但又不能仅仅用故事来概括。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的售价是每吨十元, 不多呢!②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 了。③有人利用地震,哄抬物价,发国难财,这种行为为人所 。④向武人卖弄 ,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分子。

A: 营利 退化 不耻 风雅 B: 赢利 退化 不齿 风雅 C: 营利 蜕化 不耻 文雅 D: 赢利 蜕化 不齿 文雅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 胡诌 头昏脑胀 平心静气 哀声叹气 B:缪种 国萃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骇 人为刀俎 C:通宵 烟蔼 阴谋鬼计 光彩夺目 百无聊奈 D:笼罩 慰籍 走头无路 礼尚往来 张冠李带

名句填空(4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知者乐水,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2)仁者乐山(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诗歌鉴赏(6分)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2.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简要赏析最后一句在抒情上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失望、惆怅)之情。

1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乐景写哀情),诗人借桃花依旧盛开,来抒发物是人非的失落(意思对即可)。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海尔一开始“走出去”不是出口创汇,而是出口创牌,现在“走进去”、“走上去”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国创造。 B: 火炬手们借此倡议大家行动起来,用肢体语言让“爱心与圣火一起传递,”传递火炬手发自内心的爱。 C: 庆祝活动在中泰国歌声中开始。在朱大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首先登场,一曲“歌唱祖国”饱含深情。 D: 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下,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作为奥运火炬手,他们传递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爱,也是人们对和平的一种________。②路瓦栽夫人显得________、不安、忧愁。③每一块金牌都是崇高的,都是汗水的结晶,胜利的象征。但是,我们不能被金牌冲错了头脑,盲目________。

A: 向往 郁闷 陶醉 B: 向往 愁闷 沉迷 C: 希望 郁闷 沉迷 D: 希望 愁闷 陶醉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惊惶 懊恼 娇嵋 别致 B: 郁闷 艳羡 丰韵 租赁 C: 盘碟 赔尝 幽静 佳肴 D: 瘦削 宽敝 招至 脉膊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经请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大师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的田埂,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在路上,可以摘取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次。

第一个弟子走了几步,看见一只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高兴兴地把它摘了下来。在他继续前进的路上,发现有许多更好的麦穗,但却不能再摘,只好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想着后面还有更大更好的麦穗。当他临近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就把麦穗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挑选大类中一只最美的麦穗。虽然这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要求:

1、认真思辨,选择一定角度立意行文。

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按高考评分标准评价。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