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完的图。
②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构造,就得画种种动物植物的图。
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④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实用。
答案:
答:⑤②①④③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1)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如泣如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声断衡阳之浦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末归,莺啼山客犹眠。
(1)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在本诗中是如何表现的。(4分)
(1)反衬/衬托(术语1分) “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1分)却只衬托出了“山客”居处的安静与“山客”心静的宁静。(2分)
(2)总说(1分);描绘了一片柳暗花明的浓浓春色。/意象(2分);捕捉了最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桃花、柳丝、宿烟、莺。/色彩(1分)抓住春天鲜明艳丽的色彩:红、绿
8. C(趋:奔向,奔赴)
9.C(乃:前者“于是”,后者“才”)
10.A(赵奢是从平原君自身利益和国家强大的角充加以劝说。)
11.(4分)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12.①(3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
②(3分)赵奢用好的饭食款待他,然后把他送回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来,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5.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DNA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起源实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6.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5.B(是“跟踪”不是“控制”。)
6.D(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人类属于同一物种。)
7.A(“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推断无根据。)
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
A:纨绔 蹩进 斯混 迤逦 溯风凛冽 B:筹画 谙熟 囊箧 筵席 翠钿金钏 C:惊愕 谛听 坐镇 糊涂 倍道而行 D:吞噬 岩 湛蓝 鞠恭 理曲词穷
请为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拟一条对仗形式的宣传标语,要求内容充实,感情真挚。(4分)
, 。
和谐北京笑迎四海宾客,绿色奥运喜盼健儿夺魁(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8分)
香山看叶
郑云云
站在幽静的山谷里,仰头望树,不见红叶。
阳光应当在山外什么地方朗朗照着。那里游人一定如织,红叶也应灿烂如花。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和游人,谁肯辜负红叶之美?
然而还是这里好,我喜欢这无人的山谷。真要看叶,哪能在热闹的去处?树儿本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而我们是人类中甘愿孤独的一群。惟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
秋风吹起,很凉很凉,是第几阵秋风?想不分明。只是身上的感觉超常敏锐起来。自知我在看叶,叶亦在看我,举手投足之间,都仿佛在叶无言的包围中。其实,我是知道树的心思都在叶里了。那是树的眼睛。树木用它们望着四季轮回,望着世间万象,望着风雨晨露日升日落,望着一群又一群灰喜鹊在夕阳下归巢。
如潮的人群,在山外涌来涌去地观赏红叶。人群中的红男绿女,有几人能读懂枫叶之美?
山谷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每一片叶如今又成了它的手掌,成千上万的树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guān yīn 。然而它们不是guān yīn ,是树,所以我才能听见它们善意的调侃和嘲笑:人类是如何经受不住疼痛啊,这么年轻就失去了感动和生命的能力,只会跻身于热闹以求麻木和消解生命的疼痛,是多么愚不可及的一群!
其实,叶红叶绿,关卿何事?
明眸皓齿的我们,心已粗糙苍老;而历经沧桑的香山之枫,该是经历了多少次生命的大恸,却依然维护住青翠年轻热烈的心。岁岁之秋,红叶染山,那份生命的高贵,无法与人言说。回回看见外貌已惨不忍睹的老树,在春天里依然我行我素地绽放出青翠绿芽,内心便感动不已。
我想起京戏舞台上那出美艳惨烈的“霸王别姬”。身着红裳的虞姬决绝地横抹一剑,便在生命的舞台上轻盈深情地旋转着旋转着,恰似一片红叶,在命运的风中缓缓着地。但求以一己的消亡,换取爱者的生路。那一片红裳,濡湿了古今英雄泪!真正是天地为之动容的永恒一幕。
接下来便是乌江自刎。至此,树们又该嗟叹人类的脆弱了。“无颜见江东父老”,难道如此便有颜见虞姬之魂?李易安可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项羽的赴死击掌赞叹,但虞姬呢,那一片红裳,算不算白白落地?
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
山谷中,枫叶还绿着。走出山谷,不见枫,却见高坡上红艳艳一棵树。鲜红的叶,像一条条红鱼在风中游动;鲜红的果,大如握拳,在晚秋的艳阳天里一颗一颗如倒挂的金钟。蓝天上,风吹响,山谷口,我惊异地站立。
那是柿树。北方的柿树。
树的根部一圈黑乌乌的伤痕,那是与野酸枣树嫁接时留下的伤痕。野柿树的果其实又小又硬如枣核般,北方所有的柿树,都必须经过这样的嫁接才能结出你所见到的艳如金钟般的果。
我默然。心想也只有树了,只有树才能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命被腰斩的大恸,柿树可还记得分明?它以晚秋中超凡脱俗的美艳,试图向我证明什么?
我望树,树亦望我。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
14、文中说“真要看叶,哪能在热闹的去处”,请根据文意,分点阐述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
答:
15、作者说“人群中的红男绿女,有几人能读懂枫叶之美”,请结合文段,概括作者所认为的“枫叶之美”的内涵。(4分)
答:
16、文章由叶及树,由树及人,将人与树进行对照,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枫树和柿树共同具有的精神品质是什么?(3分)
答:
(2)面对树,作者为什么会发出“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的感慨?(3分)
答:
17、最后一段中“金属的音响”指的是什么?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4.(1)树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作者是甘愿孤独的人,彼此在静默中凝望,才能明察各自的蜕变。(2)跻身于热闹之处看叶,只会消解生命的疼痛,心变得麻木粗糙,无法读懂树木给人类的生命启示。
15.红叶每年都以自己的消亡,换取新的生命,虽历经生命的大恸,却依然维护住青翠年轻热烈的心。
16.(1)历经沧桑,百折不挠、顽强生存。
(2)人类不如树那样生命力顽强,非常脆弱,经受不住生命的疼痛,在生命的磨难面前,我们容易放弃感动和生命的能力。
17.金属的音响指的是作者所感受的树的强大的生命力。这样化实为虚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树木顽强生命力的赞美,突出了文章主旨。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每空0.5分)
(1) ,靡有朝矣。(《诗经》)
(2)知我者谓我心忧, 。(《诗经•王风•黍离》)
(3)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4)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6)真的猛士, , _ 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7)《孔雀东南飞》大道口送别时刘兰芝用比喻句“ , ,
, ”希望两人永远相爱矢志不渝的心愿。
(8)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9)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10)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11)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2) ,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1)夙兴夜寐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日月忽其不淹兮
(4)恐美人之迟暮
(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
(8)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9)羁鸟恋旧林
(10)洞庭波兮木叶下
(11)少壮不努力
(12)忧劳可以兴国
8.C(C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用木匣装”。A“按”是“查对”的意思。B“乐”是意动,“鸣”是使动。D.“第二年”的意思;“它的实际数目”。)
9.B(都表原因,“是因为”的意思。A项是并列连词(或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与顺接连词。C是“从前”“假使”的意思。D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10.A(文中是说滁州因处江淮之间,故四方商人宾客皆不至。)
11.(1) 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大树下纳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峭裸露,春夏的清爽秀丽,一年四季的景色,没有不可爱的。(关键字句:掇、荫、四时)
(2) 于是我为他们描绘这里的山水,说说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关键字句:因为、本、所以)
⑶(所以说)灾祸患难常常是由极微小的事累积而成的,而且有智谋勇力的人大多被他溺爱的人事困扰,难道仅仅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关键字句:忽微、困、于)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