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2)“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1)颈联通过乌鹊的惊动(1分)和秋虫的悲鸣(1分)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1分)。
(意思对即可)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1分),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1分)。(意思对即可)
(2)长、畏(2分);“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其他言之成理即可)(3分)
下面是校长在一次高三学生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假如你是听众之一,请根据校长讲话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们的辅导也越来越勤了,同学们的学习也越来越紧了,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晚伏案读书做练习要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校长肯定的是:
校长否定的是:
校长的目的是:
校长肯定的是同学们勤奋学习的精神,否定的是每晚学习到12点的疲劳战术,目的是让同学们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用准确简明的语句压缩下面这个语段。(不超过40个字)(3分)
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眼前是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悲哉秋之为气也”,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然而在这秋之声大合唱中,在我们燕园图书馆的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姹紫嫣红,这些男女大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花朵,一霎时,开满了校园。连黄叶树顶上也似乎开出了碗口大的山茶花和木棉花,红红的一片,把碧空都映得通红。至于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真的变成了红艳艳的鲜花。整个燕园变成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眼前虽是深秋天气,但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整个燕园是一座花山,一片花海。(共三点,每点得1分,三点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B: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__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C: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目的是唤醒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D: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以“心中有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照《200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8―21题。(18分)
永不录用
朱 晖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在全班面前宣布你还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的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
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去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会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四处求人希望有个学校能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过,一个被开除的学生谁还愿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他高兴地跑回家,说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说:“爸,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痛改前非。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人又聪明,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一、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哥,您儿子网瘾大,学校要开除他。我绝情,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
二、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我和镇中学的校长说过了,让您儿子先到那儿插班;暂时不要告诉他真相,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有道理。
三、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我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青年文摘》2009第10期。有删改)
18.小说中写“爸,别求了,我们走!”一句有较强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19.小说最后补写父亲回忆的三件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小说以 “永不录用”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21.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塑造班主任这个形象所运用的方法。(6分)
18.(4分)运用短句简洁有力地表现了“他”的内心因父亲的行为所带来的震撼,以及自尊心受到的伤害;暗示班主任的“激将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4分)点明故事的真相,使小说在情节上有波澜,吸引读者;将人物形象丰富起来,充分地表现了老师的教育智慧。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4分)以班主任的语言的关键词为题目,给人一种蛮横无理的的感觉,也造成一种悬念,吸引读者;与开头结合,先抑后扬,更好地赞扬了老师的教育智慧。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6分)作者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人物。正面描写写出班主任的严厉:①老师的语言,如“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永远不会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家伙”;②神情,如“冷冷”“轻蔑”。侧面描写表现其有爱心,有教育智慧:①借父亲这一次要人物衬托出老师的严而有爱;②借“我”这一次要人物衬托老师严而有爱和教育智慧;③借助补充回忆。
评分标准:正面描写2分两点各1分;侧面描写任写2点得2分。其他分析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8―21题。(18分)
陋 室
贾平凹
推开一扇黑门,就进入一个世界了。一墙之外的阳光挺好,却也有风,是从旁边的高楼下过来的,压缩了的,无形而尖硬;这门就随身紧关,一切复沉沦于__了。
主人是玩墨的,这黑屋大致也和谐。“爱乌及屋”嘛。从门缝里斜射进来三五根光线,借生动的光线,也能欣赏出这一处墨用得匀,用得活,有其亮色和韵味。
屋的开间是三米,入深也是三米,三三得九。如果主人是一个无所为的人,一张桌子上置一个花瓶,插几枝假花,玻璃下压几张影星美人图,书架上放几排醋瓶、酒瓶,那也就满足了。偏主人玩墨是玩在纸上的,这桌上桌下、书架里书架外,全堆放了纸卷,一屋子易燃之品。那么,锅盆碗盏、衣物用什就寸土必争,竟然能巧妙地放下三个沙发:一个大沙发,白日迎宾待客,夜里供儿子安眠,鬼知道儿子却能在沙发上长就那么高个子!两个小沙发,永远是夫妇享受的地方了,而且恰到好处,沙发前可以放一个永不熄灭的火炉。火炉上的水壶日夜是醒着的。醒着的是难受的,所以总唠唠叨叨。主人常常在沙发上坐了,取笑水壶不旷达。蜈蚣有一百条腿,但并未嫌弃过腿多;云鹤有两条腿,但也并未抱怨过腿少,甚至它落下来,还喜欢一腿独立!实在没有地方让家具立脚,因为人腿太多了。惟高高的乱纸堆上,明亮亮是一台小小的座钟,座钟里有一猫头鹰,怪眉怪眼。猫头鹰是夜之魂,能在这里最好,满屋有了一种庄严感。
脸一日洗几遍,脸还是不干净;眼一生不洗,眼永远是亮的。空余的地方发挥不了拖把和扫帚的功能,也就不去花那份钱,反正人是活动的,是天生的避尘珠。奇怪的是空气没有因空间狭小而稀薄,为了看清人之呼吸,就以香烟为有形的空气,吸进一口,吐出三口,袅袅扶摇到屋顶,祥云笼罩大可在俯察品类之盛后,再可仰观宇宙之大了。
主人的不修边幅,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
卧屋里挂有一把胡琴,外室里悬有一柄长剑。胡琴被尘土封住,又没弹,但它响动的是一首无声的音乐;长剑被尘土封住,但它舞动的是一幅无形的英姿。当屋垂吊的一盏电灯,被认为一轮太阳;门后挂着的一片圆镜,被认为一轮月亮。太阳永不落,月亮永不缺。儿子说:还有八颗星星,两颗在他脸上,两颗在妈妈脸上,四颗在爸爸脸上,因为老子有一副眼镜。
工作了一天,身心都十分疲倦了,进入这个世界,窄小却温暖,昏暗而安妥,无害人之熬煎,亦无被害之惶恐。男的有妻,女的有夫,夫妻有子,有酒且饮,无酒清谈,随形适意,其乐无穷。夫妇又坐在两个小沙发上了,看芦苇顶棚上老鼠打架,打得那么激烈,结果就一只掉下来,不免说一声:“有什么过不去的!”然后观起西墙上的裂缝。裂缝好宽,斜斜下来,有分有合的图案,看作是一棵秃树,也看作是一个枯笔字,更多的看作是抽象的画,常看常新。最得意的,也最欣赏不够的是东南墙角上的蜘蛛网,大若雨帽,经纬高超,尘烟熏迷,丝粗如绳,那是人工所不能及的艺术品啊!
主人是搞艺术的人,人亦成了艺术。这艺术真美。
主人是谁,说出来我知道,你知道,而且在这个唐都古城里的差不多的有职有位的更知道。因为在他们宽敞明亮豪华的住宅里,挂满了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行、草、隶、篆字幅,且常常对来访者介绍说:“瞧,这字绝吧,我们这儿杰才济济,这便是著名的书法艺术家薛铸写的呀!”
18.通观全文,作者从哪些方面写陋室之“陋”的?(4分)
19.请解释文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主人是搞艺术的人,人亦成了艺术。
20.文章的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21.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6分)
18.(4分)光线昏暗,空间狭小,陈设简陋,房子破旧。
评分标准:每点1分。
19.(4分)主人是位书法家,他的人格与生活态度更是达到了超凡脱俗、博大精深的人生境界。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即可。
20.(4分)收束全文,点出本文的主人公;通过写一些有职有位的人的住宅挂满了主人公的各种书法,反衬出薛铸的安于贫困、心无旁骛、超凡脱俗的人格和不朽业绩。
评分标准: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21.(6分)评分标准:能借助于例句(不可重复20题的例句)得2分;抓住一个角度(如用词准确、语言风趣、形象之中有理趣等均可),分析语言特色,要能落脚到对人物的情感、精神世界或蕴味的挖掘上,可得4分。
请用“春天、幸福、秋天”三个词语写一段富有哲理的话。要求:不超过50字,三个词语没有顺序要求。(4分)
评分标准:有创意,有启发性,可得4分;语言连贯但无创意,没有哲理意味,得2分。
示例1:春天播种,即便秋天一无所获,而播种后,呵护等待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4分)
示例2:秋天的收获,诚然是一种幸福;春天播种后的精心呵护与辛勤耕耘,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3-4分)
示例3:有了春天的播种,才有秋天收获的幸福。(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白《将进酒》)
② ,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③溪云初起日沉阁, 。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④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⑤ ,山长水远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⑥ ,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鹧鸪天》)
⑦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①与尔同销万古愁 ②人生代代无穷已 ③山雨欲来风满楼
④杨柳岸晓风残月 ⑤欲寄彩笺无尺素 ⑥殷勤昨夜三更雨 ⑦云中谁寄锦书来 ⑧笑语盈盈暗香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①请分析颔联中“重”与“迟”的妙处。(4分)
②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①(4分)重,沉重;迟,迟缓。这两个字写出了船帆、鸟羽(或鸟翅)为雨所沾湿的情状,表现出诗人与友人惜别的沉重心情。
②(4分)“相送情无限”直抒胸臆;“沾襟比散丝”将离别之泪比作天上的雨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深切的离别之情。